第九十二章 龍女改愿
摘星宮中養(yǎng)傷數(shù)百年,靈寶星辰盤丟失,借夜晚群星之力從五仙舊土傳信入大趙,這也就代表著如今的應梁已經臨近出關了,對方信中所說的時日不會太遠。
湯引內心里還是有一丁點擔憂的。
雖說大趙境內雖有國運龍氣守護,但面對著化象境界的修士壓制已是微乎其微,甚至于沒有任何作用。
想單靠大趙攔住一尊成名幾百年的化象修士根本不現(xiàn)實。
“師伯,我去宰了他?!?p> 書悅霍然起身,一身劍意沖霄而上,大有橫跨萬里,孤身殺入摘星宮的氣勢。
這作態(tài)把在座的眾人都嚇了一跳。
摘星宮是傳承了無數(shù)年的古老道統(tǒng),穩(wěn)居五仙舊土以東,毗鄰季嶺,門中高人不知幾何。
劍婆書悅雖是大趙境內第一劍修,但終究只是一個人,獨闖摘星宮可不是明智的選擇。
可當他們在看著那堅毅的眸光時,不知為何,心中竟產生了一種不需擔憂的錯覺。
仿佛她口中所說之事就像吃一頓酒菜般稀疏平常。
“可能這就是劍道修行者的劍心無畏吧……”湯引在心中呢喃著,站起身來攔住了要邁步沖出齋殿的書悅。
對方畢竟是夏流松的弟子,于情于理都不該讓她因自己而置身危險境地。
“師伯不必擔憂,應梁那老家伙年歲近千,壽元將絕,殺他無非是幾劍的功夫。”
書悅心念不改。
自幾百年前龍石谷一事,她已經在天斷山中修養(yǎng)得夠久了。
沉寂多年拎劍再起,正好讓藏云洲重新回憶起這個塵封的名字。
但湯引還是不愿。
“我的事不需你來操心。”
只是淡淡的說了這么一句,他揮手間將那星紙抓回,眸中道則碎光涌動,僅僅片刻便悟透了應梁的星辰傳信之法。
伸出手指在虛空中輕點幾下,星輝剎那破碎,隨即又重新凝聚出一副璀璨的銀色道法信紙,上面寫著他的回信:
“北域盛會將近,貧道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只在觀季縣等你到臘月,隨后便啟程去往接引天山,過期不候?!?p> 彈指而出。
帶著湯引回信的銀色星輝騰空而起,眨眼間沖入了茫茫夜空繁星之間,順著來時的路回歸摘星宮所在。
這一通手段讓齋殿中的多人都心驚不已。
短短幾個呼吸的時間便破解并掌握了對方的道法神通,世間能做到此事之人雖說不上絕無僅有,但也是猶如鳳毛麟角般稀少。
這是近道的表現(xiàn)。
在仙修領域中,被稱之為玲瓏仙心!
劍婆的這位師伯,有成仙的資質?!
漳單也驚訝的張了張嘴,忽的想起了湯引曾于峪葉山言說的陰司帝君一事,心中更信了幾分。
“是我唐突了。”書悅收斂起氣息回坐,不再糾結于此事。
見狀,湯引笑了笑,也重新坐了下來。
功德洞天的根基就在觀季縣南郊,前段時間又經歷了幾次的升華蛻變,別說是一個應梁,就算是整個摘星宮來了,背靠洞天的他也能一個個揚了他們的骨灰。
一番插曲結束。
平復了心情的眾人終于開始討論起正事來。
毫無疑問又是關于北域盛會的點點滴滴。
大概是因為知曉了湯引是書悅的師伯,道緣閣在此次的商議中劃分了極大的好處,幾乎與天斷山、云棲觀這樣的勢力齊平了。
但卻都被湯引干凈利落全都回絕。
他給出的答案是:
“道緣閣乃脫塵之地,入世門人皆可當作散修看待,無需特權?!?p> 說完這些,他隨意找了個借口告辭離開了齋殿,不再參與到后續(xù)的商議論述中。
并不是這些人的給的好處不夠誘人,那拒絕的理由也不是如他而言般簡單,關系到了諸多方面的問題。
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便是:若是湯引答應下來,那將會把道緣閣的因果同大趙糾纏到一起。
而世間事物一旦牽扯到因果、香火等,很多東西都會變得麻煩,今后的行事也會束手束腳。
他可不想被一個人世的王朝絆住功德洞天。
……
漳單沒有跟著出來,他未曾去過接引天山,妖族出生的他有大多的東西需要了解,這是個極好的機會。
走出古寺。
夜色下的廟會依舊熱鬧非凡。
從路過的僧侶口中問到了露水殿的方位后,湯引一路游玩著廟會,慢悠悠的趕了過去。
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已經是后半夜了。
夜色沉沉,大部分凡俗普通人尋著寺廟借宿休息,釋迦廟會步入了尾聲。
與一家借宿的香客一同走進露水殿中,湯引身子一晃,順著感知中的氣息找到了正在后院品茗對弈的老龍和山隱和尚。
“來了?”老龍?zhí)ь^望了一眼,“瑩兒與你那門人正在路上,需等他們一會兒,也剛好讓我同叔叔下完這局棋。”
湯引對棋弈的興趣不大,坐在一旁看了片刻感覺有些無聊,便從懷中拿出來一本古籍書冊,自顧自的看了起來。
“你這是?”
老龍眸光詫異,在那書冊上感覺到了熟悉的氣息,待看清是什么后不由得龍目圓瞪而起:“南漳的生死簿怎么在你手里?”
這等陰冥至寶通常都只掌握在當?shù)氐某勤蜿幧袷种校舨o意外絕不可能外傳。
而湯引此刻居然拿著南漳的生死簿,讓他不由得錯愕詫異。
聽到老龍的驚呼,他隨口回答道:“我?guī)退麄兘鉀Q了因果業(yè)火的問題,生死簿便借給我了?!?p> 雖然準確來說最大的功勞應該歸功于漳單,但虎未在此無法對證,他說什么就是什么。
老龍一臉的不相信。
不過他也只是對此有些詫異罷了,才懶得追根溯源。
南漳的因果罪孽一事早有耳聞,無非是凡俗與大趙神系之間的沖突,作為一江江神的他沒那個心思去關注無關自己的瑣事。
一僧一龍下棋博弈,湯引則是在參悟生死簿中的陰冥規(guī)則,想著如何將其運用到功德天的陰司建立中。
時間流逝。
沒有等待多久。
一局棋走完,兩個年輕的身影也正好出現(xiàn)在院內。
“我回來了?!?p> 璃瑩走上前來,朝著他們乖巧行禮。
李澗看到湯引也在此,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氣:“觀主在這里,改愿的事情應該不會出什么問題?!?p> 他始終擔心著任務失敗的懲罰。
見人已到齊,山隱老僧頷首點頭:“阿彌陀佛,我去請主持方丈來此?!?p> 龍女改愿涉及的因果太大,山隱佛法雖然不弱,但僅守氣境的他并不足以完成此事。
若想順利改換躍龍門的夙愿,還是請三通和尚來更加穩(wěn)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