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回到大明當(dāng)朱棣

第15章 傳統(tǒng)套路

回到大明當(dāng)朱棣 愛睡覺的大黃黃 2251 2022-03-20 15:23:16

  “可惡!可惡!”

  “這黃口小兒居然這樣喪心病狂,難道他一點也不念及血肉親情嗎?”

  燕王府內(nèi)院一間密室。

  平日里一貫喜怒不形于色的朱棣是勃然大怒,把密室里面的盆盆罐罐砸了個稀巴爛。

  滿臉通紅,青筋都快溢出來了。

  朱允炆又廢四王的消息早日間就傳到了北平,接到消息的朱棣一時沒有反應(yīng)過來,居然直接氣暈過去。

  醒來后的朱棣又一次把心腹召集了起來,他知道,時間真的不等人了。

  此時的朱棣是怎樣也想不到,這朱允炆完全不顧手足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動手,卻是絲毫不管天下人的看法。

  說句心狠手辣也不為過!

  這和朱棣之前記憶里的那個仁愛純孝的大侄兒大相徑庭,變化太大了。

  要知道,當(dāng)初漢景帝的削藩,也僅僅是削奪諸王一兩個郡的封地。

  而盡管只是這樣,那些王爺就忍無可忍,紛紛造反了。

  現(xiàn)在的朱允炆剛剛登基,龍椅還沒坐熱呢,卻直接把一個又一個親叔叔送進大牢里。

  這有多大仇、多大怨?

  而且他朱允炆真的不怕其他的藩王聯(lián)手起來造反,天下再次大亂嗎?

  朱棣已經(jīng)完全摸不透這少年帝皇的心思了。

  要知道,朱元璋的親王兒子們并不是所有人都掌握著滔天權(quán)力。

  其中只有九個兒子分封在邊塞,用來防備蒙古人。

  這些藩王掌握著龐大軍隊,也就是所謂“塞王”。

  例如秦王、晉王和燕王等人。

  他們的控制藩地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guān),大體上沿長城一線分布。

  并且每個王府都有護衛(wèi)指揮使司、圍子手所、儀衛(wèi)司等機構(gòu)。

  這些王府官員完全由藩王一個人管轄,直接掌握的軍隊更是不下萬人。

  這還不包括能夠調(diào)動的當(dāng)?shù)剀婈?,間接管轄的力量更是巨大。

  比如朱棣就是號稱手握十萬精兵。

  而這些藩王名義上是為天子守邊,實際上卻是皇權(quán)的重大威脅。

  朱元璋作為他們的老子,還是開國帝皇,一代洪武大帝。

  憑借他的手段那肯定是完全可以駕馭得住的。

  但是對于朱允炆這個侄兒來說,那就是巨大的威脅了。

  或許朱允炆心中想的是,自己也是無可奈何,實在沒辦法了,因此才對這些人下手的。

  為了穩(wěn)固這大明江山,叔叔們,你們就犧牲一下吧。

  安心去死!

  我會把皇帝做好的,不會辜負(fù)你們的深明大義的。

  但是還有更多的親王并不是“塞王”,根本沒有多少軍隊。

  就握有幾百人的王府護衛(wèi)軍,小打小鬧一樣。

  完全對朝廷造成不了威脅,但是朱允炆對這些人也不放過。

  例如自焚以自明的湘王朱柏等人。

  而現(xiàn)在連他們都能被逼上絕路,朱棣這個曾經(jīng)讓蒙古人聞風(fēng)喪膽的將軍,豈能逃脫他們的清算?

  這才是讓朱棣如此憤怒的原因。

  朱棣對朝廷的手段有些害怕了。

  朱允炆在無差別清理藩王了。

  ...

  “王上息怒?!?p>  “當(dāng)務(wù)之急是趕緊想辦法做決定,不然等朝廷準(zhǔn)備好了,就很麻煩了?!?p>  一邊的朱能身著鎧甲躬身對朱棣勸告道。

  “是啊王爺,別生氣了,這種事是誰也不想看到的?!?p>  “萬萬要冷靜下來,想好對策方才好?!?p>  一身宮裝略顯雍容的徐氏也趕緊挽住了朱棣的胳膊,拍了拍他的后背,溫柔的說道。

  “哎,你們說的有理?!?p>  朱棣氣消了一些,往旁邊凳子上坐了下來,朝道衍和尚看去。

  “道衍先生,你怎么看?”

  正在閉目端坐的道衍和尚緩緩睜開眼睛,起身站了起來,玩轉(zhuǎn)著手中的佛珠。

  “王上,依貧僧之見,如今只剩下一條路了?!?p>  道衍和尚又走了兩步,對著眾人朗聲說道:

  “奉天靖難,清君側(cè)!”

  “匡復(fù)河山,以正朝綱!”

  靖難,代表著平定禍亂,平息戰(zhàn)亂,掃平奸臣的意思。

  太祖皇帝朱元璋當(dāng)初分封諸子為藩王時,在其成法中就有一條是關(guān)于“靖難”的。

  當(dāng)時,朱元璋害怕權(quán)臣篡權(quán),有一個規(guī)定。

  那就是,藩王有發(fā)文向中央鏟除奸臣和舉兵清君側(cè)的權(quán)利。

  《皇明祖訓(xùn)》有言:

  “朝無正臣,內(nèi)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cè)?!?p>  而所謂清君側(cè),指的就是建文帝朱允炆身邊的齊泰和黃子澄為奸臣,嚴(yán)重威脅了大明天下的安定。

  我這個洪武皇帝的兒子為了天下穩(wěn)固,舉兵鏟除他們是符合祖宗之法的。

  道衍和尚不愧是道衍和尚,一句話便是將造反的事變成了對國家有益的正義之事。

  黑白顛倒,乾坤互轉(zhuǎn)。

  轟!

  道衍和尚這話久久回蕩在密室里面,房間里安靜了好一會。

  針落可聞!

  道衍和尚的反意朱棣是明白的,年前年夜飯的那一番話至今還在朱棣腦海里回蕩著。

  說實話,朱棣內(nèi)心是趨向于造反的。

  畢竟在他看來,朱允炆是絕對不可能放過他的。

  但是熟讀史書的朱棣很清楚,藩王起兵造反成功的幾率太低了。

  盡管穿越而來的他,知道朱棣靖難肯定能成功,但是不到逼不得已,他是真的不想去造反。

  打仗太危險了。

  可是,系統(tǒng)潛移默化的影響,又讓他不斷去貼合歷史上真正的朱棣。

  這逼得他不得不盡量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被道衍和尚一番話說的熱血澎湃,一旁的那些武將朱能、張玉等人,紛紛下跪朝朱棣行軍禮。

  “王上!”

  “王上!”

  “舉兵吧!”

  “我等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助王上一統(tǒng)天下,登臨帝位!”

  此時的朱棣面容開始嚴(yán)肅起來,他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踏出了這一步,但是沒有回旋之地了。

  因此就算真的想要造反,也要好好謀劃一番才好。

  之前的朱棣號稱有“十萬精兵”,但是現(xiàn)在北平三衛(wèi)的軍馬都被調(diào)走了。

  自己只剩下幾千的護衛(wèi)軍和一些私下里招收的兵馬了。

  朝廷能掌控的軍隊超過百萬,比整個北平城里的全部人口都多得多。

  整個燕王府周圍也全是朱允炆的眼線。

  要不是朱棣早早就有了安排,現(xiàn)在著實會很難下定決心造反的。

  可謂是毫無勝算。

  既然現(xiàn)在打算搏一搏,絕對不能草草了事。

  再一點,前有漢高祖斬白蛇起義,再前更有“大楚興,陳勝王”的狐貍迷信套路。

  朱棣尋思著,要不要自己也去搞點這些“上天認(rèn)定的命中注定”?

  裝神弄鬼雖然是傳統(tǒng)迷信套路,但是歷任造反者卻是玩得不亦樂乎。

  并且還繞有成效。

  真正的智慧在民間,古人誠不欺我。

  ...

  莫逐燕,

  逐燕燕高飛,

  高飛上京畿。

  建文元年,盛夏,都城南京應(yīng)天府的街頭巷尾,開始流傳起了這樣一首兒歌。

  婦孺皆知,老幼全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