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遠和尚在前面帶路,走的大步流星,翻越一道又一道山坡。直到登上了一座低矮的山梁,被一道橫向劈開的山谷攔住了去路。
最詭異的是,整個山澗谷地,幾乎寸草不生。跟周圍樹木茂盛的山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那泊漆黑無比的墨湖,就嵌在山谷中央。
煞是顯眼。
猶如一方巨大的硯臺。
以湖為硯,以山川為筆,書寫于天地之間!
這是一種何等的氣魄。
恐怕,也只有傳說中的神仙,才有此等的天地威能。
而這,也即將成為他郭毅的隆興之地。
發(fā)家致富,就在眼前。
“走!下去看看?!?p> 只要想到錢,身體的疲憊不堪,就一揮而空。
說完之后,一馬當先的順坡而下。
下到谷底之后才發(fā)現(xiàn),一道巨大的裂縫橫貫其中。而那些漆黑刺鼻的‘墨水’,就是從這道裂縫里涌出來的,并緩慢的向四周蔓延。
最終,匯聚到中央的那座湖里。名副其實硯塞湖!
看樣子,已經(jīng)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歲月荏苒。
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味兒,離的老遠,就能聞到。
而眼前的視線里,完全被漆黑和暗黃所充斥,沒有絲毫生機。
那些漆黑無比的液體,就是石油。而那些暗黃色的,看起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應該就是從石油中分離出來的石蠟。
看起來,還有些像松香。
“叮!順利找到石油,尋找石油任務完成!獎勵:《粗石蠟的制作技術(shù)》開始發(fā)放?!?p> 隨著系統(tǒng)音落下,一些關(guān)于石油和石蠟的知識,被塞進了他的腦海里。
直到現(xiàn)在,他才明白,所謂的粗石蠟,并不是粗細的粗。而是粗糙的粗。
而且,還是相當?shù)拇植凇?p> 只要把地上那些從石油中自然分離出來的天熱石蠟,放到容器里進行加熱,蒸發(fā)掉里面的水分和雜質(zhì),就能夠得到粗提煉的蠟油。
接著,再把液體狀的蠟油倒進模具里,并加上棉線做成的燈芯,一根粗糙的蠟燭就完成了。
優(yōu)點是簡單易做,亮度比別的蠟燭要高。
缺點是,冒黑煙…
眾人在谷底好奇的四處翻看著,德遠和尚迫不及待的問道:“毅哥兒,蠟燭在哪呢?”
郭毅扭頭環(huán)顧四周,指著一個高處的山洞:“二杰舅,你帶兩個人去山上撿些干柴,然后去那個山洞里生火。注意,千萬別把火帶出山洞。萬一把這些黑色的石油點著,咱們就都完了!”
“曉得!東子,明子,跟俺走?!睏盍⒔軕艘宦?,帶著楊立東和楊立明,上山撿干柴去了。
而郭毅也沒耽擱,拿著柴刀,來到一大堆暗黃色的‘石頭’前。
這東西,摸起來很光滑,也不像石頭那么硬。用柴刀很輕易的就能削下來一片。
等他帶著削下來的石蠟趕到山洞的時候,楊立杰已經(jīng)把火升起來了。
他又從四周找來幾塊石頭,圍成了一個簡易的灶臺。然后又拿來一把鐵鍬,放到灶臺上,充當加熱的容器。
最后,把削下來的幾片石蠟放到了鐵鍬上。
他自顧自的忙碌著,而其他人全都好奇的盯著。里三層外三層的,把灶臺四周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這可是關(guān)系到錢途命運的一件大事!
德遠和尚來回瞅了瞅鐵鍬做的鍋頭,又扭頭看向了拿出棉線搓燈芯的郭毅,求知欲滿滿的問道:“這是要做什么?”
“加熱熬煮,去除里面多余的水分和雜質(zhì)?!惫泐^也不抬的回應,手上動作不停,耐心的搓著燈芯。
其他人也都耐心的等待著,楊立杰則是心癢難耐:“毅哥兒,需要俺幫忙不?”
“嗯,二杰舅,去背陰里找些雪水來,待會需要降溫?!?p> 距離上次下雪,才過了不到十天。因此,陽面受太陽直射地方的雪都化了,而背陰里還有不少積雪。
“好嘞!”楊立杰滿口的應了一聲,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
灶臺上的鐵鍬,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烘烤,逐漸變熱。其中的石蠟片也慢慢的融化,釋放出刺鼻的氣味。
直至完全變?yōu)橐后w。
郭毅手里的燈芯也搓好了,是三股棉繩擰在一起的那種。
現(xiàn)在的蠟燭燭芯,也是用棉線搓成的,但只有一股。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無法燒盡而炭化。所以,必須不時地用剪刀將殘留的燭心末端剪掉,這無疑是一件麻煩的事。
而三股棉繩搓成的燈芯,蠟燭燃燒時燈芯就會逐步的散開,不需要時不時的去剪它。
當然了,這也就失去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那種優(yōu)美意境。
“雪來啦?!睏盍⒔懿恢獜哪恼襾砹艘淮笃輼淦?,托著一大堆雪,走了進來。
郭毅見狀,拿過來自己盛水用的竹筒,仰頭一飲而盡。
接著,把搓好的燈芯放到竹筒中央,隨后端起鐵鍬,小心翼翼的把融化的蠟油倒進竹筒里。
然后,把竹筒埋進了雪堆里,好讓蠟油快速的降溫固化。
少頃,不等蠟油完全凝結(jié),郭毅就迫不及待的從火灶里抽出來一根燃燒的樹枝,湊近了預留出來的燈芯,點燃了。
眾人全都屏氣凝神的看著,壓著心里的忐忑不安,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呼出的氣把燈芯給吹滅了。
一息,兩息…
眾人全都一動不動的耐心等待著。
不知不覺中,足足過了半盞茶時間。而那根竹筒做的蠟燭,仍然在靜靜的燃燒著,不驕不躁、不緩不急,仿佛亙古不滅。
而燃燒的燈芯周圍,原本已經(jīng)有些凝結(jié)的蠟油,再次受熱融化。
“這就算是成了?”不知是誰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
“嗯!”郭毅毫不遲疑地點了點頭:“這就是做好的蠟燭了?!?p> 只要知道了其中的原理,根本本就沒有什么技術(shù)含量。
“這就是蠟燭了?”楊立杰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因為實在太簡單了…簡單到令人發(fā)指。傻子看一遍都能學會。
但事實就擺在眼前,勝于雄辯。
“出蠟燭啦!”
“哦!”“出蠟燭啦!”
其他人沒管楊立杰的質(zhì)疑,已經(jīng)高興到癲狂,手舞足蹈的不能自已。
此起彼伏的叫喊聲,震徹了整個山洞。
郭毅也笑意盈盈的看著眼前用竹筒做的蠟燭,還算滿意的點了點頭:“嗯,蠟燭不錯。就是這筒子有點大了?!?p> “那怕啥!家里的竹竿多的是,誰家還沒有一堆竹竿了!”
“對!這玩意兒多的是,要粗的有粗的,要細的有細的!”
“就是!實在不行,村后就是竹林,咱們現(xiàn)砍!”
眾人七嘴八舌的給他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