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癡情俠之戀

第一章 天災(zāi)之下

癡情俠之戀 張思宇 5223 2022-05-18 13:20:46

  洪武十年,大明朝北方各省正在經(jīng)歷一場比較嚴峻的旱災(zāi),長時間的高溫暴曬導致水源短缺,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的生活已經(jīng)到了苦不堪言的地步。家里能吃的東西已經(jīng)所剩無幾,難以為繼,甚至有的偏遠地區(qū)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了易子而食的局面,此種狀況的發(fā)生其實也是逼不得已。因為皇宮內(nèi)的大臣目前也不知道北方具體的受災(zāi)情況,朝廷下?lián)艿馁c災(zāi)錢糧還未走出大明的官倉。

  說來也奇怪,同屬于大明的天下,南北兩地的天氣情況卻迥然不同?,F(xiàn)在才是七八月的天氣,北方已經(jīng)連續(xù)兩個月沒有下雨,才導致災(zāi)民遍野,地里的莊稼才會顆粒無收。那些佃農(nóng)年初本想今年如果有個好收成的話除了上交租子給地主以外,自個兒家里可能也有不少余糧,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誰知遇見了幾年才會出現(xiàn)一次的旱情,導致收成銳減,別說給自己留下余糧過冬了,等今年收成之日可能連地主家的租子都交不上,見此情形,很多農(nóng)戶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甚至有的開始打算將家人賣給富戶為奴為婢以換取碎銀幾兩。

  在柳云鎮(zhèn)的一條街道上,滯留了好些個沿街乞討的人,他們都身著一身破衣爛衫,整個人看上去蓬頭垢面,似乎幾天沒有洗漱過一般。此事正值晌午時分,街道上來來往往的擠滿了百姓。

  他們當中有衣著華麗的富家子弟,他們手里操持著一把君子扇悠哉悠哉好不愜意;有衣著樸素的食客,他們面前張羅著各種美食垂涎欲滴好不美味;還有身著破衣爛衫的災(zāi)民,他們眼前擺放著一個破碗求人施舍好不凄涼。

  數(shù)日之后,一個身著官服的朝廷命官背上背著一個包袱正在策馬揚鞭去往京城方向。

  “駕,駕,駕…”只見一匹白色的駿馬在他的鞭打之下跑的極快,從高處看去就像一支離弦的箭不到靶心處是不會停下來的。騎馬之人名叫馬丁,在衙門里是專門負責往京城遞送

  此時的朝廷大臣們做起事來也是膽戰(zhàn)心驚,每天上朝也是戒慎恐懼,如履薄冰,就擔心某句話說的不對直接導致龍顏大怒,自己身首異處。

  劉洪是洪武十年參加朝廷科考,由皇上欽點的狀元,他今年已經(jīng)35歲,卻一直保持單身,沒有填房納妾。究其緣由,是因為和他青梅竹馬的阿貂當年在他赴京趕考時上山采摘野果失足跌下山崖,從此,劉洪不再談?wù)摶榧拗?,決定孤獨終老。

  后來,他的事跡被洪武皇帝朱元璋知道了,稱其為世間少有的真男人,加上他的文采出眾,所以殿試之時直接被欽點為狀元。

  富貴不忘發(fā)妻恩,

  對飲千杯戲紅塵。

  十年寒窗同吃苦,

  提筆文章入龍門。

  劉洪老家在江南劉家村,村里有幾十戶人家,大家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清苦生活。日子雖然清貧,但村里的氛圍卻十分和諧。

  劉洪是村里唯一一個從文的村民,所以每當村民需要寫點什么的時候都找他幫忙,劉洪也十分愿意幫他們。

  和劉洪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村民都尚武鄙文,因為在他們眼里,習武不僅可以強健體魄,還可以保護家人不受強賊損兵的欺負。

  自明朝開國以后,洪武皇帝朱元璋就抑武揚文,提倡文武兼用。因為在他看來,打天下靠武將,治天下則主要靠文臣,文能安邦,武可定國。

  在江南的劉家村,一共生活著三十幾戶百姓,他們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歸家的寧靜生活,經(jīng)過元朝的覆滅,再到后來的天下紛爭,最后的勝利由朱元璋奪取,并且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國家——明。

  大明自開國以后,洪武皇帝朱元璋便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使百姓能夠修養(yǎng)生息,促進生產(chǎn),讓百姓不再流離失所,遠離戰(zhàn)火所帶來的不幸遭遇。

  江南,原本是魚米之鄉(xiāng),前元的賦稅重地,每天都是歌舞升平,歌姬遍地。但是現(xiàn)在看來,往日輝煌的場景已經(jīng)不復存在。

  朱元璋曾率領(lǐng)群臣和自己的皇子們來此巡游,卻看見了另一番景象,頓時怒從心起,隨即便派人把江南知府押到自己面前。

  劉知府當即跪在他面前,又是求饒,又是磕頭,一個勁兒地求皇上開恩饒命。洪武皇帝見狀,當即從身邊侍衛(wèi)手里拔出劍,一劍將他斬殺于眾人面前。

  眾人見狀,皆被此景嚇得驚慌失措,紛紛不敢上前進言勸諫,畢竟天子之心難測,喜怒無常,稍不留神便是天子劍的劍下亡魂。

  到處都是頹垣斷壁;到處都是哀鴻遍野;到處都是餓殍遍地。沒有誰清楚地知道這里究竟發(fā)生過怎樣的慘狀,只清楚這是戰(zhàn)爭的結(jié)果,燕王朱棣騎著馬跟在龍攆之后,他拉著馬繩,踩著馬鞍,緩緩地走在人群當中。看著跪在兩旁的百姓,聽著他們嘴里的央求之聲。

  “大人,行行好吧,給口吃的吧!”

  “大人,救救我孩子吧!”

  那種眼神,那種聲音,讓此時的朱元璋心生惻隱之心,立刻下令把隨帶的糧食分給受災(zāi)百姓,百姓們看著手中皇上賜予的糧食,紛紛跪下磕頭謝恩。

  “叩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p>  “叩謝大明皇上。”

  “叩謝皇帝陛下?!?p>  ……

  只見受災(zāi)百姓跪在朱元璋面前,聽,那聲音猶如海水一般一浪更比一浪高,那俯首作揖的動作猶如排山倒海一般此起彼伏。

  “父皇,您看,百姓們都在叩謝您皇恩浩蕩,”太子朱標向前一步,走到朱元璋身邊說道,臉上充滿了對自己父親的敬佩和敬仰。其身后的幾個兄弟紛紛站在后面不敢向前,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父皇最喜歡的就是大哥,皇位早晚都是大哥的,自己能把王爺當好,享受一輩子榮華富貴也就行了。

  但是和魯王、晉王想法不同的是燕王朱棣,他自幼崇尚武力,文韜武略在眾兄弟當中也是有目共睹的,對于他的二哥、三哥,他壓根兒沒放在眼里。唯獨不敢在大哥面前造次,因為他知道父皇母后的心思,大哥既然是太子,那皇位日后肯定與自己無緣,除非……

  朱標身長八尺,頭戴王冠,身著華服,腳踩貴族長靴,手上戴著象征太子的玉扳指。他雖為太子,但是身體卻相當柔弱,和幾個兄弟比起來真的差太多,宮里御醫(yī)也是三天兩頭就往太子府跑。

  突如其來的瘟疫讓原本破敗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劉武原本一家五口人,老婆周慧,長子劉大和三子劉猛在上個月因為疫情已經(jīng)死了,死的時候連塊下葬的地也沒有,最后沒轍,就在地主孔安全那里求了三天,才得到一塊地埋葬幾個親人,現(xiàn)在家里只剩下他和二兒子劉下相依為命。

  劉下今年15歲,沒讀過書,可是頭腦靈活特別聰明,或許是上天眷顧,這次天災(zāi)也讓他遇見了自己一生的貴人——燕王朱棣。

  一日,朱棣跟在父兄左右一起看望了受災(zāi)的百姓,詢問了百姓的生活和他們目前的困難,有什么需要就給當?shù)氐闹f,朝廷會盡最大的努力盡快為大家重建家鄉(xiāng)。

  “嗚嗚嗚…”身旁的朱棣聽見人群當中有哭泣的聲音,那哭聲聽上去特別悲涼,于是沖人群當中說了一句,“誰在哭泣?有困難說出來,朝廷會為大家解決的?!?p>  “大人,”此時一名蓬頭垢面的百姓從災(zāi)民當中擠了出來,直接跪倒在洪武皇帝面前央求道,一邊說,一邊哭。

  “皇上,我是劉家村的劉三兒,家里有五口人,可是這次受災(zāi),大半親人都走了,現(xiàn)在就剩我們爺倆兒了,”說著看了看一同跪在旁邊的兒子劉下。

  “這是我現(xiàn)在唯一的兒子,叫劉下,求皇上開恩,給他賞口飯吃吧,”說完就和兒子使勁兒地給洪武皇帝和眾皇子磕頭,希望能將兒子送進宮,混口飯吃,能夠活下來。

  “標兒,你怎么看?”洪武皇帝側(cè)身看著兒子朱標說道:“要不把這孩子帶去太子府,給你做個奴才?!碧又鞓耸侵煸暗拇髢鹤?,也是眾皇子中最受朱元璋得愛的兒子,朱元璋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挑起自己一手創(chuàng)立的大明江山。

  朱標天生柔弱、仁慈,他最怕看見百姓受苦,自己見了心里不是滋味,因為他知道災(zāi)難帶給百姓的只有痛苦,只有眼淚。他正準備開口答應(yīng)收下眼前的這個男子到太子府打雜,誰知他的兄弟燕王朱棣卻搶先一步說道。

  “父皇,要不把他賜給兒臣做家奴吧,我府里正缺一個打雜的下人,看他年輕應(yīng)該有點力氣…”燕王朱棣走到他父兄面前,雙手交疊在一起,朝他父親彎腰行禮說道。

  就這一句話,徹底改變了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命運,也為他日后的江湖之路埋下伏筆,劉下便進入了燕王府成為一名下人。

  “王府里做下人,要有眼力見兒,”譚總管看著劉下,上下打量了一下他說道,譚總管見他一身邋遢,而且身上還有一股味兒,只見他用右手手指擋著鼻子又說道:“這是一身新衣裳,你去把他換了,我再給你安排要做的事?!?p>  劉下接過譚總管遞給自己的衣裳,心里生出一陣感動,因為他已經(jīng)15歲了,這是他看見的最好的一身衣裳,想不到在自己家里沒得到過的東西,來燕王府居然還有這待遇,不僅管吃管住,還給自己發(fā)衣裳。

  劉下用手摸了摸衣裳的布料,發(fā)現(xiàn)衣服的質(zhì)地十分柔軟,十分順滑,一看就是上等布料裁制,劉下有點舍不得穿,但是這么好的衣服放著不穿又顯得有些浪費。劉下捧著衣裳,躬著腰,連聲對總管說著感謝的話,這畢竟是他目前見過的最大的房子,摸過最好布料制成的衣服。

  傍晚時分,幾位皇子紛紛離開皇宮,燕王坐在轎子里,回想著那日在江南看見的災(zāi)情,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苦澀。大哥貴為太子,大明天下遲早是他的,可是在自己眼里,朱棣認為他大哥根本沒有父皇那樣的王者之風,更沒有父皇做事那樣的剛毅和權(quán)謀。

  “以后你的名字就叫李靖,”陶總管沖眼前這個邋里邋遢的人說道:“從今天起,你就是燕王府里的奴才,明白么?”

  李靖右肩上背著包袱,他站在陶總管面前,聽陶總管說話的間隙把包袱向肩上提了提,看上去有點滑落。

  李靖站在院子的門廊下,朝左右兩邊看了看,他從來沒見過這么大,這么豪華,這么氣派的屋子。這可比鎮(zhèn)上劉財主家的房子還要氣派。

  夜晚,李靖和三個下人圍坐在一起聊天,他認真地聽著他們對王府生活的評價和夸贊。

  “想不到我竟然能到王府當下人,這可比在酒樓當跑堂的強多了,吃得好住的好,走出王府大門,別人見了也得把我當成半個爺?!闭f話這位名叫趙大,原本是苦命人,后來在他15歲時就被他爹以五兩銀子賣進了燕王府。

  “可不嘛,像咱現(xiàn)在,那是燕王府的奴才,”說話這位名叫錢三兒,來燕王府已經(jīng)半個月了,“其他奴才可比不了,燕王什么人?”李靖見他說話一股目中無人的樣子,但他沒打岔,安靜地聽著他倆相互自抬身價。

  “那可是當今皇上的兒子,像咱現(xiàn)在,也跟皇家沾邊了,出去走路就算橫著走別人見了也得給我讓道兒?!?p>  屋子里昏暗的燭光靜靜地在夜色里搖曳,透過燭光的照射,墻上映出他仨人的影子,似乎就連也在那里用他們不知道的方式在悄悄交流。

  此時的李靖對權(quán)貴還沒什么概念,也不知道他們吹噓半天有什么意義,說到底也還是個奴才,聽人差遣,看人眼神辦事。他不求在人前顯擺,只知道自己的主子是皇上的四兒子,坐鎮(zhèn)燕北,而且來王府的路上就已經(jīng)聽說了,燕王脾氣好像不是很好,容易沖下人發(fā)脾氣。但是不管怎樣,自己現(xiàn)在能找到一個安身吃飯的地方已經(jīng)很不錯了,因為他的家已經(jīng)回不去了,家里的房子早已經(jīng)破敗不堪,鄉(xiāng)親們也因為這次天災(zāi)是走的走,散的散,逃的逃,現(xiàn)在家里只有自己老父親守在那里,而且他還記得自己臨走時家里交待自己的話。

  “家里遭災(zāi),你留下來可能連明天的太陽也看不見,去王爺府上做個奴才,至少能有一口吃的…”想到這里,李靖暗自留下了眼淚,他在心里告訴自己,即使做奴才,也要成為一個稱職的奴才,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攢錢送回家里。

  李靖坐在炕上靠在窗口的位置,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心里憧憬著以后美好的日子,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干,讓家里人有希望,所以無論如何他也要好好活著。

  話分兩頭,自從江南遭災(zāi),朱元璋就派自己的四兒子朱棣帶著這里的地方官建粥廠,每天一邊負責給災(zāi)民們分發(fā)厚粥,一邊帶著官兵給百姓們修繕破損房屋,讓他們有遮身避雨的地方。

  “啟稟王爺,粥已經(jīng)熬好了,是否現(xiàn)在分發(fā)給百姓?請王爺示下,”正在喝茶的朱棣見江南知府走了進來,聽了他的請示,朱棣只說了一句:“施粥,必須確保百姓們吃飽,皇上可不想聽見有一個災(zāi)民餓死了,下去吧。”

  “是,王爺。”說完孫知府便躬著背后退離開了,孫知府走后,此時的朱棣看上去眼神如炬,心里似乎在謀劃什么。

  只見他舒緩一下說道:“來人?!?p>  立在門廊外的李三兒聽見立刻走進來,他在門廊位置跳躍了一下,邁過門檻朝主子走去“王爺,您說。”

  原來朱棣是要他去現(xiàn)場監(jiān)督施粥,雖然他和孫知府才見過兩次,但是他在來之前就已經(jīng)對孫知府有了初步的了解,拍馬獻媚,極盡官場手段。朱棣此次奉旨賑災(zāi),其實也有自己的目的,就是他要做出成績來給他的父兄們看,我朱棣的能力不在大哥太子之下,如果按能力推選太子之位的話,我朱棣比大哥強百倍。自古皇位立長不立幼的邏輯在朱棣眼里根本就是狗屁不通。所以他要借這次朝廷賑災(zāi)的機會做出點成績來,他要讓他的父兄都看看,自己的能力遠在太子之上。

  朱棣現(xiàn)在所表現(xiàn)出來的城府之深,是其他皇子無法企及的,他終究的目的就是為了太子之位,更大一點來說就是為了以后的那個皇位。

  在朱棣眼里,他的幾個哥哥根本不能和他比,大哥朱標天生文弱,而且經(jīng)常生病,雖然父皇十分欣賞他的仁慈,但是朱棣知道,作為太子儲君,仁慈遲早會要了他的性命,二哥朱爽根本就沒有王者之風,大將之才,三哥就更不用提了,生性留戀花街柳巷,更是難成氣候,即使得到天下,他也根本守不住這個天下。

  由此看來,在朱棣眼里,除了自己,其他兄弟根本就沒有王者之風,更不配和他爭搶日后的大明江山。雖然說皇位向來都是傳長不立幼,但是對于無能懦弱的兄長,自己各方面都遠勝于他,為何不能成為帝位的候選之人?他現(xiàn)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讓他的父皇看見自己的能力都在幾個兄長之上,日后只有把大位傳給他,才能保證大明江山更加的繁榮昌盛,傳之千世萬世。

  天災(zāi)之年帝王心,

  縱橫九州保太平。

  龍藏府邸觀天下,

  日后風雨伴君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