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櫻最終的葬禮還是參加了,趙書琳和裴暢心里說不出的滋味,原以為自己恨極了她,她死了之后,只覺得可惜和悲催。
后來,弟弟提到這件事的時候,趙書琳心里也不是滋味,只感覺自己心里堵得慌,從來沒有這種感覺??磥硎亲约旱男乃继亓?。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死亡不過是向彼生的過度,你應該愉快的祝福。對于頭腦十分清醒的人來說,死亡不過是一場偉大的冒險。人活著的時候總不時的想起死,太陽看起來象沉下去了,實在不是沉下去,二十不斷的輝耀著。生命只是對死亡的賠償,死亡不過是活著的獎賞。生命最苛刻之處,在于它會死亡。只要有死亡,再長久的生命也顯得短暫,輝煌盡頭終歸是永恒的黑暗。死亡是結束現(xiàn)有該結束的一切,而開始即將開始的一切。人不應當害怕死亡,他所應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
你我不過是生命和死亡的過客,時間依舊嘀嗒;時間就是個圈,0是開始,24是死亡。死并不是人生最大的損失,雖生猶死才是?!?p> “一個人的死、對于這個世界來說不過是多了一座墳墓,但對于相依為命的人來說,卻是整個世界都被墳墓掩埋。65萬個小時后,當我們氧化成風,就能變成一杯啤酒上兩朵相鄰的泡沫,就能變成同一盞路燈下兩粒依偎的塵埃。宇宙中的原子不會泯滅,而我們,也終究會在一起。人的一生要經歷的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意義上的死亡,當你停止呼吸,心臟不再跳動,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第二次是法律意義上的死亡,當你下葬,親朋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著你在這個社會不復存在。而最后一次,當最后一個記得記得人,把你忘記,那么你也就徹底從這個世界消失了?!迸c死亡比鄰而居者,比起生與死的問題,一朵花的微笑更能深入他的心中。世人把人生的歸宿安排在晚年,竟然把安度晚年看作一種幸福。一本即將焚毀的書,何必去操心它有沒有一張光滑的封地呢?”
胡小櫻死了,這段時間學校里安靜對了,沒有人再對她說三道四,沒有人會去記恨一個已經去世的人,只有那些沒有良知的人才會覺得哪怕一個人死了也不會有人傷心的。
“死亡是一樁奇怪的事。有些人卻要等到它真正逼近時才意識到它的反義詞有多美好。另一些人深受其困擾,在它宣布到來之前就早早地坐進等候室。我們害怕他,但我們更害怕它發(fā)生在身邊的人身上。對死亡最大的恐懼,在于它與我們擦肩而過,留下我們獨自一人?!?p> 后來,才明白,“愛和死亡是相似的,它們都是人世間最隆重也是最卑微的,是最無可奈何也是最猝不及防的大事。你無法預料它何時來臨,一旦發(fā)生就不能回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