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圈的生產(chǎn)線穩(wěn)定下來后,余恪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問題。
那就是效率太低了!
平均下來,一天最多產(chǎn)出七八百只輪胎。
余恪橡膠廠里的生產(chǎn)線路,從收集樹汁,到制取橡膠,再到二次加工橡膠制成橡膠制品。
幾乎都是工人手工制造,而非車床,自然效率高不了。
苦思冥想一番后,余恪不得不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
車床這玩意不是他做不出來,而是太耗費時間了,沒這個必要。
不如直接從西方國家訂購一批車床來得更合算。
于是余恪又發(fā)了封電報給張之洞,電報中闡明了橡膠廠的需求。
很快就收到了張之洞回信。
張之洞表示讓他放心,這事他來解決。
余恪收到回信后放下心來。
張之洞人脈比他廣得多,有他保證,自然不會出什么問題。
果然一個多月后,幾名德國人便來到了蓮花縣,隨之而來的還有一條馬車隊伍。
馬車上放著十多臺各種型號的車床,有臥式車床、落地車床、轉塔車床等。
大部分是完整的,小部分因太過龐大或沉重被拆成了零件。
這些車床并非使用電力,而是像縫紉機一樣的腳踏車床,十分原始。
而那幾名德國人則是張之洞請來,幫助余恪安置和建立車床生產(chǎn)線的。
雖然余恪覺得自己并不需要這幾名德國人的幫助,而且這幾名德國人十分高傲,讓余恪心里有些不快。
但余恪還是耐心的接待了這幾名德國人。
畢竟這幾個德國人是張之洞清來幫助他的,若是得罪了他們,張之洞會很難做。
之后,在這幾名德國人的指點和幫助下,余恪橡膠廠的生產(chǎn)效率提高了很多倍。
有了車床,一些原本要十個人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現(xiàn)在只需要兩三個人就夠了。
空出來了不少人手。
有了這些多余的人手,余恪便也可以開始生產(chǎn)其它的橡膠制品。
之前已經(jīng)有了做自行車輪胎圈的經(jīng)驗,余恪便首先開始制造其他種類的橡膠輪胎圈。
當然,由于技術限制,充氣輪胎暫時還做不出來。
除了輪胎外,橡膠廠同時也在嘗試生產(chǎn)手套、皮管、自行車坐墊、膠衣等產(chǎn)品。
雖然短時間內(nèi)很難做出合格的成品,但至少有了努力的方向。
生產(chǎn)這些橡膠制品說難不難,說簡單也并不簡單。
而且許多橡膠制品并非生活必需品,只有將成本降下來,對應價格定低一些,才會有銷路。
又過了三個多月,所有的橡膠制品都已能夠規(guī)?;a(chǎn)。
但可惜的是,銷銷量并不像余恪仍未得到那么好。
橡膠廠每個月總計盈利只有七八千兩白銀,對于余恪和張之洞的事業(yè)所需的資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張之洞告訴余恪,他已經(jīng)得到了一批豪商的支持,那些豪商愿意每個月支持張之洞一批銀錢,共計有上萬兩。
但張之洞也要付出對應的利益,比如說降低商稅等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兩廣地區(qū)的豪商眾多,具都是腰纏萬貫的主,不少豪商甚至將生意做到了國外。
能與這些豪商有利益往來,并獲得他們的支持,是件好事。
這意味著張、余二人在兩廣的事業(yè)更加穩(wěn)定了。
至少在戰(zhàn)火波及到兩廣之前,不會再愁銀子花。
但別人給的錢,畢竟比不上自己賺的錢花起來更自在。
張之洞曾想著嘗試將橡膠廠的各種產(chǎn)品賣到國外,但結果并不理想。
余恪得知后才突然明白,橡膠廠缺少的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chǎn)品。
想明白這一點后,余恪很快就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chǎn)品,首先必須是生活必需品,且并不容易很難仿制。
這樣的產(chǎn)品,且是橡膠制品的產(chǎn)品,余恪腦子里有不少。
一、橡膠水壺。
這種產(chǎn)品最大的難點臨時去除橡膠的氣味。
橡膠水壺相比起其它材料制成的儲水產(chǎn)品有個很大的優(yōu)點,那就是不易損壞而且便攜。
只要解決了異味的問題,就不怕沒有銷路。
甚至這種產(chǎn)品可以作為軍需品,賣給國外許多國家的軍隊。
這一點就要靠張之洞來解決了。
想到就做。驚喜的是,僅僅花了幾天時間,余恪就找到了去除異味的方法!
無異味的橡膠水壺產(chǎn)出后,很快就在國外打開了銷路。
連帶著余恪橡膠廠的其它產(chǎn)品的銷量,也提升了不少。
橡膠廠的月盈利翻了幾番,從七八千兩白銀提升到了兩三萬兩白銀。
橡膠廠的規(guī)模也越做越大,以至于原本那一千五粵武備軍都有些不夠用。
不得不再從附近幾個縣招募一些工人來。
余恪在蓮花縣呆了將近半年,等橡膠廠的生意穩(wěn)定后,才回到廣州。
這半年來,華夏大地上發(fā)生了許多事。
首先是白蓮教。
在河南舉事的那一支白蓮教義軍失敗了。
倒并非清廷出手剿滅,而是這支白蓮教義軍自行分崩離析了。
河南白蓮教的壇主李豐以三萬人馬圍住了洛陽城,陷入僵持,但圍了一個月也依舊沒能攻下洛陽。
畢竟這三萬人馬大部分都只是被驅趕而來的災民而已,并沒有什么戰(zhàn)斗力。
圍了洛陽城一個月,這三萬人馬糧草供應不足,災民也成片成片的餓死,甚至由于尸體處理不當,產(chǎn)生了瘟疫。
三萬人馬一個月后就只剩下不到五千。
大部分人馬向其他地區(qū)逃散了,少部分白蓮教的教徒依舊在死撐。
洛陽城內(nèi)守軍見白蓮教大勢已去,八百官兵在洛陽城守將武翀的帶領下主動出擊。
擊潰了剩余的白蓮教眾,并活捉了壇主李豐。
而這時山西的白蓮教壇主欒振坤,帶著五萬人馬姍姍來遲,再次圍住了洛陽城,攻城三日始終沒能拿下洛陽,便又退了回去。
說到山西的白蓮教,這教主欒振坤倒是有些本事,不到兩月時間便將山西大部分城池攻陷。
手下人馬也發(fā)展到了二十萬,甚至組建出了五千騎兵,三千火槍兵。
實力大增后,欒振坤自封晉王。
欒振坤這么做,立刻觸及到了朝廷的底線。朝廷再也無法坐視不理。
軍機處諸位大臣達成了統(tǒng)一的意見,讓袁世凱率領手下北洋新軍平叛。
一個多月時間,袁世凱連拔十數(shù)城,幾乎是摧枯拉朽地剿滅了欒振坤手下二十萬軍隊。
并且一炮炸死了欒振坤。
清廷雖然已腐朽不堪,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是等閑之輩有資格輕易冒犯的。
剿滅了欒振坤勢力后,袁世凱班師回朝,被朝廷加封為超一品三等忠勇伯,但實則是明升暗降,被削弱了軍權。
北洋一派在李鴻章死后群龍無首,而袁世凱隱隱有統(tǒng)一北洋派系的態(tài)勢,朝中幾位執(zhí)掌大權的大臣們,自然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袁世凱做大。
這一次派袁世凱去剿滅叛賊,實則是一次試探。
袁世凱心里也很清楚,現(xiàn)在還沒到他冒頭的時候。
一次轟轟烈烈的剿逆,雖然亮出了清廷的肌肉,震懾了一些人。
但也同時讓一些有心之人,看出了清廷內(nèi)部的混亂和虛弱。
前文說過,宗人府選擇讓恭親王繼位。
按照國法,宗人府有這個權力,旁人無從干涉。
但慶親王也不是什么易于之輩,他掌握了朝廷財政大權。
慈禧死之前,這慶親王便是慈禧的“錢袋子”。
戶部幾乎牢牢掌握在他手中,手下也有許多朝中大臣支持。
如今朝中這恭、慶兩黨斗得不可開交,勢同水火。
甚至,朝廷隱隱有分裂兩朝的跡象。
當然,這種事發(fā)生的概率很小。
但不管是恭親王還是順親王繼位,都無法阻住大清日赴西山了。
自白蓮教欒振坤被剿滅后沒多久,沉寂了幾十年的天地會,也開始舉旗造反。
而且勢頭要比白蓮教強得多。
天地會這次造反始于云南。
這些天地會的反賊乃是三十多年前,在廣西建立‘大成國’的那些天地會反賊的余孽。
與黑旗軍也有一些聯(lián)系。
劉永福到底只是想余恪和張之洞一起造反的盟友,和余恪、張之洞穿不進一條褲子。
他被天地會的舊友說動,要和天地會一起舉旗造反。
甚至跑來勸說余恪張之洞一起。
但余張二人沒有同意。
時間來到一八八九年三月,慈禧死后的第十五個月。
天地會造反大業(yè),也終于以失敗落幕。
天地會有二十多萬大軍。
即便余恪張之洞與之暗中交易軍火,天地會持有的槍支者也才兩三萬。
而且天地會各種后勤補給都跟不上。
內(nèi)部山頭林立,紀律不嚴,管理混亂。
除了劉永福手下的黑旗軍,其余者和之前白蓮教的烏合之眾沒有什么不同。
余恪和張之洞正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沒有選擇和天地會一起舉事。
天地會舉旗一個多月,朝廷便派來了大軍圍剿。
主力軍隊是北洋新軍,其他各地州府武備軍從旁協(xié)助。
北洋新軍戰(zhàn)力不俗,用的都是從西洋買來的最先進槍械火炮,且戰(zhàn)斗經(jīng)驗豐富。
天地會雖然來勢洶洶,但也不是其對手。
僅僅半年時間,便被北洋新軍擊敗,散落各處,潰不成軍。
之后朝廷花了兩個多月,就將天地會徹底澆滅。
劉永福見大勢已去想撤回兩廣,希望張之洞和余恪看在曾經(jīng)的情分上拉他一把。
張之洞和余恪商量過后同意了,但劉永福的黑旗軍得打散編入新軍,且劉永福要擔任第九團的團長。
劉永福不得不答應。
天地會雖然戰(zhàn)敗了,但也極大地削弱了清廷的軍事力量,并且進一步暴露了清廷虛弱的事實。
北洋新軍在白蓮教造反之前,共計有五萬人,槍支彈藥充足,有火炮五百門。
而在剿滅了天地會后,北洋新軍只剩下三萬出頭,而且火炮也損毀或遺失了兩百多門
不過,這段時間張之洞雖然明面上沒有舉事,但他一直沒有聽從朝廷的任何號令。
在朝廷諸位執(zhí)政大臣眼中,張之洞恐怕與反賊沒有任何區(qū)別。
不僅張之洞。
許多封疆大吏和地方武備軍將領,也跟張之洞一樣,起了二心。
既不聽調(diào)也不聽宣,將朝廷的政令當做狗屁。
雖然這些封疆大吏和地方武備軍將領沒有明著造反,他們只是在等待一個時機,等待一個帶頭者而已。
清廷的壽命已經(jīng)盡了。
一八八九年六月,新疆總督劉錦裂土封侯,自號西北王。
隨之而來的眾多地區(qū)的封疆大吏也跟著舉起了造反大旗,不是自封將軍就是自封王侯。
而張之洞和余恪也向世人宣告,反逆清廷統(tǒng)治,建立了一個名為南國的政權。
只是與其他造反者不同的是,張之洞和余恪并沒有自封為王侯,而是建立了一個他人看不太懂的黨派。(PS:這里不能細寫,會封的)
相比于其它造反勢力,余恪這一支更加穩(wěn)固和強大。
畢竟余恪早在兩三年前就著手準備造反了,時間上比其他人早了很多。
又過了兩個月,余恪先后率領新軍攻陷了云南省和GZ省。
這兩省由于之前天地會造反,導致地廣人稀,兩省境內(nèi)也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勢力存在。
幾乎不費一兵一卒,余恪就成功將這兩省納入了南國的版圖中。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南國沒再繼續(xù)擴張。
而是努力消化得來地盤。
穩(wěn)固內(nèi)部,招攬人才,頒布法典,收納流民,修筑城墻,規(guī)劃經(jīng)濟,發(fā)展商業(yè)農(nóng)業(yè),技術革新……
期間有其他勢力領兵來犯,卻被南國的軍隊輕而易舉擊敗,并且理所當然地接收了對方的地盤。
這時人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南國的實力要比其他勢力強得多。
造反大業(yè)已經(jīng)完成了大半,行百里者半九十,余恪自然不會半途而廢。
但三年之期眼看臨近,余恪還是準備先前往下一個世界,尋找長生的辦法。
一八八九年九月,余恪回到家中陪了家人兩天后,將一百天運提交給天舟。
隨后只見整個世界如同定格一般靜止褪色,像在瞬間變成了一張灰色的照片。
余恪也跟著眼前一黑,昏迷了過去。
再醒來時,他發(fā)現(xiàn)自己所處的地方,并非是預想中的那片海洋。
而是身處于一片林影稀疏的樹林中。
全雞手
下一卷:民國(靈幻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