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東山之戰(zhàn)
二月初,袁術(shù)的大將軍橋蕤領(lǐng)2萬大軍抵達阜陵。
而張英的哨兵也早就發(fā)現(xiàn)了橋蕤的大軍,當(dāng)張英得知袁術(shù)軍出現(xiàn)在滁水上游時,不禁感嘆:“來得真快??!”
隨后,他就親自領(lǐng)一部兩千兵馬前去襲擾!
一路上,探馬不斷來報,說橋蕤的大軍正朝阜陵西北的張八嶺主峰玉屏山移動。
張英稍加思索,推測出橋蕤的打算。
橋蕤準備在玉屏山東南的次峰——大橫山山腳安營扎寨!
那里有一條河流靠近水源,又背靠大山,所以不缺用水和木材,同時地勢起伏,易守難攻,是扎營的好地方。
張英的腦海里又閃過大橫山附近的地形,他立刻清楚自己該怎么做了!
于是張英對麾下各部督、軍侯下令:“我們朝大橫山前的東山進發(fā),搶占東山山頭!”
橋蕤這邊,身穿姜黃色軍服、打著袁字大旗的2萬大軍正朝大橫山前進。
他們從壽春乘船沿著肥水進發(fā),之后上岸該走陸路,不到五日就從400多里外的壽春抵達阜陵,可謂神速!
橋蕤還因此親筆給主公袁術(shù)上了第一份軍報。
之后按照事先計劃,橋蕤帶兵往大橫山腳下安營,同時散出探馬斥候,打探敵情。
當(dāng)橋蕤的5千先鋒抵達大橫山山腳時,都不需要斥候稟報,所有人都能看到劉繇軍的赤紅色大旗,就插在河對岸不知名山丘的山頂上!
張英的軍隊居高臨下,正對他們虎視眈眈!
橋蕤的前部督李豐派人詢問橋蕤,是否要渡河攻打山頭?
橋蕤的將令是:“前部督李豐立刻領(lǐng)兵進攻,務(wù)必在天黑前搶下山頭!”
于是李豐領(lǐng)著5千人馬,搭建浮橋跨過河流,直取東山!
東山山頭,張英見敵軍渡河來攻,剛剛還在擔(dān)憂橋蕤不會主動進攻的張英,頓時放下心來。
如果橋蕤不進攻,全力修筑營壘的話,張英也不敢渡水進攻。
他搶占東山的目的,是為了襲擾遲滯敵軍,探一探敵軍實力,最好是能挫敵兵銳氣。
如果敵軍不來攻,他可以選擇增兵,依托東山和張八嶺地形與橋蕤對峙。但這樣風(fēng)險很大!
所以他大概率只能無功而返。
但是現(xiàn)在橋蕤派兵進攻,他的目的已經(jīng)達成一半了。
橋蕤的前鋒搭建浮橋時,張英也讓人守住各山道,并留了一曲500士兵埋伏在后山。
橋蕤的前部督李豐已經(jīng)觀察好了攻山的道路,隨后讓手下兩部先登,分兩路攻山,自己則領(lǐng)著剩下3千兵馬繞道,準備從后山攻打。
東山山頂上,張英見敵軍前鋒主將繞向后山,不禁冷笑,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李豐的兩部先登按照屯為單位組成方陣,舉著一張張大盾,慢慢朝東山進發(fā)。
山頭上的張英不難看出,這2千人絕對是袁術(shù)軍的精銳!
因為其中半數(shù)以上的士兵都穿著堅固的盔甲!陽光照在上面反射出刺眼的亮光。
袁術(shù)軍按著自己的鼓點前進,不急不慢,兩刻鐘后,他們按照計劃分成兩路。
待到袁術(shù)軍進入射程。
張英手下各部督立刻發(fā)令:“弓箭材官!預(yù)備——發(fā)矢!”
上百支羽箭從東山上拋灑向袁術(shù)軍,箭矢叮叮咚咚地擊打在盾牌和盔甲上,但卻不能阻止袁術(shù)軍的步伐!
第一輪箭雨過后袁術(shù)軍寥寥倒下十多人……
作為回應(yīng),李豐手下兩部先登開始喊起號子:
“嗬!嗬!嗬!嗬!”
“嗬!嗬!嗬!嗬!”
箭雨不斷拋灑發(fā)出的破風(fēng)聲被掩蓋。
就連老于軍伍的張英也下意識地捏緊了拳頭。
匹夫一呵,宵小膽寒!
兩千銳士齊呵,震天動地!
這就是古代精銳軍隊的強悍!光是行軍時的吶喊,就能讓人心驚肉跳!
百五十步。
百步。
七十五步!
一陣箭雨從袁術(shù)軍陣中飛出,射向山上的劉繇軍!
山上原本不斷拋灑的箭雨一滯,袁術(shù)軍又前進了二十步!
五十步,
三十步!
李豐手下的部督一聲令下:“先登————?。?!”
其麾下一千士卒齊呵:
“殺!”
“殺??!”
“殺?。?!”
他們立刻對山道上近在咫尺的劉繇軍發(fā)起沖鋒!
大地震顫,守衛(wèi)山道的前排士卒舉起手中長戟,準備迎接敵軍的沖鋒!
“啊啊啊啊——?。?!”
不知哪邊的小兵喊出聲來,雙方士兵一時間俱都大叫!
嘭——————!
甲兵交戈,其音鏘鏘!
袁術(shù)軍先登最前排的士兵一齊舉盾撞向前方的戟林,將前排的守軍撞翻撞倒,然而他們也同時被劉繇軍的長戟刺中。
鋒利尖銳的戟頭刺破盔甲,扎進血肉,頓時慘叫聲此起彼伏!
同時袁術(shù)軍先登后排的士兵,也將手中長戟刺向守軍!
雙方在狹窄的山道上殺得血肉模糊,但劉繇軍居高臨下,始終占有優(yōu)勢。
刺眼的陽光讓仰攻的袁術(shù)軍先登時??床磺迨剀娨?,只能胡亂一刺,準頭很差。
而守軍卻能準確找到敵兵盔甲間的縫隙,用手中長戟刺殺敵兵!
弓箭材官們也不停歇,互相射擊壓制。
雙方打得不可開交,時間也慢慢流逝……
小半個時辰后,李豐終于親領(lǐng)3千兵馬繞到了東山后山。
后山只有一條山道通向山頂,李豐仔細察看一番,看不到半個劉繇軍士卒。
但他清楚,敵軍將領(lǐng)不可能不派兵防守后山,前方肯定有埋伏!
不過這不影響李豐進攻。
“各部注意,前方肯定有埋伏!且小心前進!”
麾下各部將士紛紛舉起盾牌,慢慢朝山上進發(fā)……
果不其然,當(dāng)他們走到半山腰時,山頭及兩側(cè)樹林間立刻有箭矢射出,一隊隊劉繇軍士卒從樹林中沖出,殺向袁術(shù)軍!
李豐當(dāng)即下令:“勿要驚慌!各屯以方陣應(yīng)敵?。?!”
將士們在李豐的指揮下,依托方陣,井然有序地防守,偷襲的劉繇軍一時竟不能撼動!
隨后,劉繇軍這邊負責(zé)指揮的軍侯下令撤退。
伏擊失敗的劉繇軍丟下三四十具尸體倉皇退去。
李豐則帶兵緊隨其后!
身在山頂?shù)膹堄⒔拥较?,破口大罵后山布防的軍侯是干什么吃的!
然后立刻親自領(lǐng)了兩屯兵馬在距離山頂不到四十米的位置布防。
很快,李豐就追著逃竄的劉繇軍到了此地。
張英沖下方逃過來的己方士卒大吼:“劉勇!讓你的人轉(zhuǎn)身應(yīng)敵!敢再有退后一步者,本將定斬不饒!”
下方逃命的劉繇軍士卒聽到自家主將張英的怒喝,再看到面對自己的明晃晃的友軍長戟,旋即停下腳步。
有幾個愚笨的士兵想沖過防線,張英直接彎弓搭箭,射在那幾人身前。
“咻!”
箭頭插進土路,將幾人逼停。
他們憤怒地看向張英,卻見張英面色冷厲,冷冰冰地看著他們,仿佛在看死人!
于是這幾個想逃命的士卒只好硬著頭皮轉(zhuǎn)身,直面還在下方追趕的袁術(shù)軍。
其實大多數(shù)時候,面對困難比解決困難更可怕。
正如朝山上逃命的劉繇軍士卒,當(dāng)他們的軍侯親自斷后,并組織他們防守后,一路上驚慌失措的劉繇軍士卒反而冷靜下來。
他們本來就還有四百多人,借助山道狹窄的地勢,幾乎蔓延到山腳的敵軍根本施展不開。
再加上居高臨下,他們確實能阻滯敵軍。
不過袁術(shù)軍那個領(lǐng)頭的將校非常勇猛,殺得他們的劉軍侯不斷后退!
站在高處的張英自然能注意到?jīng)_殺在前的李豐。
不同于身為前部督,在袁術(shù)軍中只算下級軍官的李豐。
張英是劉繇的大將,是高級將領(lǐng),且不以勇武著稱。所以他很少沖殺在前,除非有必勝的把握。
但張英雖然不是聞名天下的斗將,但作為將領(lǐng),軍士的基本技藝還是遠超普通士兵的。
張英盯著正在沖殺的李豐,計算了一下距離和角度,然后輕松地拉開手里的一石硬弓,搭上箭矢,略微瞄準后松開手!
這支暗箭如流星一般,擦著李豐的兜鍪飛過!將李豐的兜鍪打出一個凹坑!
“?!。?!”
兜鍪被流矢射中發(fā)出的金鳴聲,將沖殺的正興起的李豐驚醒!
李豐立刻彎下腰去,以免自己再被暗處的射聲士(神射手)瞄準。
親兵們也立刻將他圍起來,用身軀護衛(wèi)他。袁術(shù)軍的追擊也戛然而止,這給了劉繇軍重整的時間。
站在高處的張英暗嘆一聲“可惜”!
然后命令手下兩屯士卒將防線前移,支援己方的軍侯劉勇。
穩(wěn)固住后山的防線,張英在親兵護衛(wèi)下返回山頂。
前山兩路山道依舊穩(wěn)固,估計能撐到夜晚。
張英站在山頂看向山對面的大橫山——袁術(shù)軍正在有條不紊地安營扎寨!
穿著姜黃色軍服的袁術(shù)軍士兵穿梭于大橫山山間,他們砍伐大木運往山腳,然后再修整成木料用來搭建營墻。
還有士卒將木料運到大橫山與東山之間那條小河邊,擴張加固先鋒軍之前架設(shè)的浮橋。
張英默默地看著袁術(shù)軍,他開始思考戰(zhàn)場上反饋回來的信息,并設(shè)想下一步的計劃。
從雙方交手來看,袁術(shù)軍的精銳要比自己手里的精銳強一些。
不管是從士兵的個人武勇、意志、還是對戰(zhàn)陣的嫻熟程度來看都是這樣。
這些在中原習(xí)慣了連年征戰(zhàn)的老卒,比自己手下沒怎么經(jīng)歷過大戰(zhàn)的士兵來說,確實強出一頭。
然后是敵軍將領(lǐng),后山那個袁術(shù)軍先鋒大將的武力確實很高,幾乎壓著自己手下的劉勇打。
以后盡量不要給他和自己手下將校單挑的機會!
至于敵軍統(tǒng)帥橋蕤,張英還看不出什么門道。
聽說對方是袁術(shù)最倚重的統(tǒng)兵大將之一,想來不會簡單。
先守到今夜看看吧,看他橋蕤是鳴金收兵,還是增兵夜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