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燃眉之急解了
白洵并沒有對著姜寧解釋些什么。
畢竟這種事,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
干脆,就保持著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來好了。
好在姜寧雖然好奇,卻也不會去過多的多嘴。
畢竟,她現(xiàn)在手頭上的工作,已近夠她操心的了。
送走了曲師傅,白洵便將這幾張設(shè)計稿,鎖到了自己的抽屜當(dāng)中。
然后又一次的出了自己的辦公室。
開著車,直奔市場而去,沒多久,就到了自家的店鋪。
這會兒,老爸正在那里吃著午餐,而老媽則是接替著老爸,在那里收錢。
看到兩個人那忙碌的樣子,白洵搖了搖頭。
前幾天,他也曾經(jīng)對著老爸和老媽提議過,讓他們雇傭一個人,這樣的話,他們兩個也能夠輕松不少。
反正這會兒雇人的價格并不高,跟帶來的好處比起來,這點代價還是值得付出的。
但是老爸和老媽卻不同意。
一來是心疼錢。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收錢這種事畢竟還是蠻敏感的,這會兒也沒有監(jiān)控什么的,所以他們可不放心將收錢這種活兒交給外人,萬一在克扣一些,一天兩天看起來好像不顯眼,但是一年累積下來,就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
所以他們兩個人寧可自己忙一點,反正除了這件事,他們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
“你怎么來了,吃飯沒?”
白大慶抬起頭來,看到站在門口的兒子,下意識的開口問道。
“不了,我找我媽有點事兒,馬上就走?!?p> 白洵擺了擺手。
聽到白洵的話,白大慶也沒客氣,畢竟是自己的兒子,低下頭,便又大口的吞吃了起來。
“怎么了,找我什么事?”
白洵跟白大慶之間的對話,自然也是被張慧給聽到了,她一邊收著錢,一邊對著白洵問道。
好在這個時候,已經(jīng)臨近中午,所以客流量相比起上、下午的時候,要少了一些,讓張慧也不至于那么忙碌。
“是這樣的,媽,我這邊需要你再幫著往下放一批活?!卑卒瓕χ鴱埢壅f道。
“沒問題,這次要多少件?”
張慧也沒有多想,像這種事,她最近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了。
“這次要的比較急,也比較多,八千件,而且十天的時間必須要準(zhǔn)備好……”
白洵開口對著張慧說道。
張慧收錢的手先是一頓,緊接著抬起頭來,臉上帶著不敢置信的神色看著白洵,就好像是在懷疑自己剛剛是不是聽錯了一樣:“你剛剛說多少?八千?!”
這可是白洵委托她往外放的最大數(shù)量的一批活兒了。
以至于,張慧真的是有些不敢相信。
“對,八千件,十天,代工費的話,可以給到5毛/件,但是質(zhì)量必須保證!”白洵頓了一下,然后斬釘截鐵的對著張慧道。
“可以是可以,不過這么大的量,如果分工多了的話,很容易造成尺寸上的誤差,所以我覺得,你最好還是找個服裝廠,幫你們代工這件事。”
張慧想了想,對著白洵建議道。
她畢竟也是服裝廠的老職工了,很多事都很清楚。
若是數(shù)量少了一些,也就罷了,尺寸上出現(xiàn)誤差,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這一下就是八千件,而且時間又那么著急,人少了干不完,人多了的話,這質(zhì)量上的把控,就不如工廠批量操作來的更加穩(wěn)定了。
“服裝廠?咱們家跟服裝廠之間的那些恩怨,您又不是不知道,上次已經(jīng)在我這里吃了一回虧了,人家就算是餓死,也不會再接我這邊的訂單。”
白洵的臉上露出了苦笑的神色。
要是真的能說動服裝廠的話,他也就不至于過來找張慧幫他往外放活兒了。
“龍城又不是只有這一家服裝廠,周邊還有一些私人的小服裝廠,這些人的要價更低,只要有活兒,他們就愿意接,你不妨去找他們談一談!”
張慧對著白洵,給出了解決的辦法。
嗯?
聽到張慧的話,白洵先是一愣,緊接著便是眼前一亮。
對啊,自己之前怎么就沒有想到呢。
這個年代,確實是有一些個人的小作坊。
之前的時候,或許自己的注意力都在國營服裝廠那邊,所以一時間都忘記了還有另一條路。
“嘿,媽,真是謝謝您了!”
白洵興奮的對著張慧說了一聲,正要往外跑,然后又好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生生的止住了自己的腳步。
關(guān)于龍城這邊的那些小服裝廠,他并不是特別了解,打算問問老媽有沒有什么消息。
果然,老媽這邊還真知道不少。
得到了消息之后,白洵便直接上了車,馬不停蹄的便直奔老媽說的那幾個地點而去。
到了地方,先是實地的考察了一下那幾家服裝廠。
實話實說,這幾家服裝廠的規(guī)模跟國營服裝廠比起來,真的是沒有可比性。
機器同樣也是比較老舊。
好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東西,基本上都有。
先是淘汰掉兩家還是那種人工縫紉機的服裝廠,接下來白洵又跟剩下的兩家進(jìn)行了簡單的交流,并拿出來自家的產(chǎn)品,讓他們看了一下。
最終,確定了其中一家進(jìn)行合作。
代工價格為4毛/件,十天內(nèi)交貨。
就像是白洵所說的那樣,對于這些小服裝廠來說,只要有活,只要能夠賺錢,他們肯定就會全力以赴的去接,哪怕賺的很少。
畢竟就現(xiàn)在這個經(jīng)濟環(huán)境,能夠有的賺,就不錯了。
哪怕是跟工人一人一半,這8000件下來,還有1600元的收入,再刨除掉成本、、折舊,短短的十天,收入數(shù)百元,對于這些小服裝廠的老板來說,也是劃算的。
就這樣,關(guān)于備貨的問題,總算是得到了解決。
不過在回去的路上,白洵卻是陷入到了沉思。
伴隨著現(xiàn)在新一代版圖的不斷擴大,代理商數(shù)量的增多,將來對于備貨的需求,肯定也會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再像以前那樣,靠零零散散的下崗工人進(jìn)行代工,是遠(yuǎn)遠(yuǎn)無法滿足需求的。
那么,自己是不是也該收購一家服裝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