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么寫好呢?
陳森已經有一段時間沒發(fā)博文了,之前他每次發(fā)博文,都是夾帶了“私貨”的。
比如第一次是《三只小豬》,之后跟“國學大師”裴育仁“隔空交戰(zhàn)”,有《師說》、《馬說》和《陋室銘》,還有跟文壇宗師文學謙的詩詞唱和《石灰吟》,再之后給吳竹兒推歌用了《百家姓》,最后的一篇博文是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那是為了配合《曹操》那首歌。
可以說,每一次發(fā)的博文,他都不是干巴巴的一兩句話,都有讓人關注的焦點,這也是他的粉絲能越來越多的原因。
陳森打算沿用之前的套路,發(fā)一篇東西出來,詩詞歌賦、散文小說都可以,順帶再解釋和云蘇兒的關系。
這么一來,起碼比干巴巴的解釋要強太多了。
但系統的經典文章詩詞實在太多,這幸福的煩惱他不知道該選哪一篇好。
還是老規(guī)矩,去網上尋找熱門話題吧。
陳森打開網頁,找到熱門話題排行榜,前十的熱門話題一目了然。
之前在他霸占熱搜前三時,熱門話題必定離不開他,但他在拍戲的這段時間里,一直低調做事,就連錄制《那歌》,所兌換的歌曲雖說經典,但都不如前面那樣反響巨大。
所以近期的熱搜和熱點都跟他無關——也不是全無關系,起碼眼下熱門話題的第一位跟他間接有關。
“《火燒赤壁》重新剪輯,大導演晏回妙手回春,電影U盤半個月之內,大賣2000W個。”
《火燒赤壁》重新剪輯了?
陳森不由吃了一驚,電影U盤屬于電影周邊,一般一個可以賣十幾塊,雖說內容基本跟上映的電影差不多,但畢竟不是真的一樣,內容大多添加了一些刪減的東西,是加長版電影,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但重新剪輯過的不同,內容或許大幅度改變了,只有結局是變不了的。
他沒想到大導演晏回居然有魄力重新剪輯《火燒赤壁》,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半個月內居然賣出了2000W個U盤。
一個十幾塊,這就3億+的收益了,雖然還不能保證把投資成本的兩億收回來,畢竟還要跟經銷商以及各大門店一起分錢,但這只是半個月的收益,以后的日子還長著,收回成本甚至大賺都沒有問題。
陳森看得暗暗咋舌,這拍電影真是太賺錢了,票房虧了,但是周邊卻大賺,總的算起來不但沒虧,還賺了。
接著他詳細點開了這個熱門話題,準備看一下大導演晏回到底用了什么魔法,居然能讓一部虧到連褲子都要抵掉的電影起死回生。
“這才是我心目中的赤壁之戰(zhàn),周瑜不愧為三國戰(zhàn)神,就跟陳森寫的一樣,‘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p> “人還是那些人,但就跟換了部電影一樣,周瑜威武霸氣?!?p> “當初要是上映的是這版《火燒赤壁》,票房也不至于連5000W都沒有。”
“票房慘敗,周邊大賣,總的來說還是賺了?!?p> “晏導不愧為四大名導,隨便一個主意,就反虧為賺?!?p> “《火燒赤壁》經過重新剪輯,周瑜當主角,曹操雖然戲份不少,但已經淪為了配角,簡化了他的存在,影帝郭海那土氣的形象就不再那么突出,整部電影看起來就順了不少,這才是能大賣的真正原因?!?p> 陳森看了些評論,大致得出《火燒赤壁》重新剪輯版為什么能賣得那么火,大導演晏回只是把其中的主角換了,換成了在電影里有出彩表現的周瑜,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半個月內,2000W的銷售量就是最好的證據。
咦,居然還有大導演晏回的訪問視頻?看視頻上傳的時間,就是剛剛才上傳的。
陳森好奇不已,因為視頻的標題是,“《火燒赤壁》重新剪輯版的隱藏功臣”。
隱藏功臣?
陳森來了興趣,連忙點開了視頻。
畫面是大導演晏回接受采訪,在他面前,放了一圈的話筒,都是各個媒體或者視頻平臺的,每個話筒上都有各自的LOGO標志。
“我很高興大家能接受這部重新剪輯的《火燒赤壁》,謝謝觀眾的喜愛,說起來,在這里我要多謝一個人,那就是陳森。我是看過他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才有的靈感,可以說,他才是這部電影的最大功臣……”
聽到大導演親口夸自己,陳森內心是驚喜的,也有意外,他沒想到,重新剪輯版的《火燒赤壁》居然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要知道他當初上傳《念奴嬌·赤壁懷古》,不過是因為想配合《曹操》這首歌,以便讓這首歌造成更大的轟動。
結果居然連帶的讓一部已經死得不能再死的電影“起死回生”了,這不能不說世事真是太奇妙了。
而晏回的不居功自傲,也讓他看到了一個大導演的胸襟,換了別人,恐怕根本不會說出來,把功勞全都攬到自己的身上了。
陳森有些意猶未盡的關了視頻,同時他也選定了這次博文的主題,就以三國、赤壁為主,詩詞歌賦什么的都可以。
當然,人家大導演都感謝了自己,他也不能小氣,等下除了解釋跟云蘇兒的關系,還要加上一句,祝賀晏導《火燒赤壁》取得成功。
就這么辦!
陳森心中有了決斷,呼出系統,開始尋找起來。
本來只打算找篇簡短的詩或者詞的,一個書名卻闖入了他的眼簾里,讓他舍不得移開目光。
《三國演義》!
從名字上看,這明顯是一本講三國的故事。演義他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根據史實由一定邏輯性假設出來的事件,本質上而言,它就是一種小說體裁,跟史實是有出入的。
但凡是系統出品的,統統都是經典,陳森立即毫不猶豫,兌換了這本《三國演義》,講三國的小說,他必須知道啊。
看著自己一下子少了20W的聲望值,陳森倒沒有后悔,反正他現在的聲望值都快突破100W了,而且兌換的聲望值越高,代表東西越經典,肯定是劃算的。
一瞬間,腦中涌入大量的信息,陳森也完全接收了這部《三國演義》。
這還真的是一部小說。
徹底掌握了之后,陳森感慨不已,這部章回體小說,在里面把諸葛亮夸上了天,而周瑜則成了嫉妒不能容人的小人。
赤壁之戰(zhàn),本來是由周瑜統帥的,也變成了諸葛亮的功勞,他不但利用草船借來了箭支,還借來了東風,一把火燒了曹操80萬大軍。
真是太夸張了!
要知道草船借箭雖然確有其事,但主角卻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
當年孫吳對峙,孫權率領小舟進入到曹營水寨刺探軍情,結果被發(fā)現。然后敵方萬箭齊發(fā),都射在船身上,船體開始朝一側傾斜,孫權害怕船翻了,為了保命把另一面船體朝向曹軍方向。最后船體保持住平衡,他也得以逃出升天。
卻不想這個故事被《三國演義》的作者改動,變成了諸葛亮的功勞。
雖然陳森最喜歡的三國人物就是諸葛亮,但這已經不是把他當人看了,而是當成了神仙,夸得身為旁觀者的陳森都不好意思了。
猶豫是不是真要把這部《三國演義》寫出來,到時候肯定會引起爭論,說不定那些史學家會把他歸為到“不學無術”一類人里面去。
當然,陳森不是瞻前顧后的性子,他也不會白花20W的聲望值,這部三國小說雖然有“瞎編爛造”的嫌疑,但無疑是一本經典的小說,在地球那邊,可是被譽為“四大名著”之一,雖然受到了史學家的詬病,但依舊能被評為四大名著,足見其中確實有獨到之處。
就選它了。
陳森當下開足馬力碼字,當然,他沒準備一口氣碼完,那也根本做不到,《三國演義》全長60多W字呢,他不可能一下子就碼出來,就先碼一章,以后有空了再陸續(xù)碼出來。
第一章是《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總共4000多字,作為一篇博文,確實奢侈了點,但陳森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它能產生的影響力越強,那么他跟云蘇兒的緋聞謠言就會越容易得到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