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兩張照片引發(fā)的深思
屏幕上,顯現(xiàn)了兩張照片,一張穿著小西服,坐在鋼琴前彈奏音樂的小小兒童;一張全身泥土,在地里打滾的土娃娃。
“這兩張照片,你們想到了什么呢?”黎教授道。
“財富與貧窮。”一位寶媽回答。
“是的,沒錯,還有嗎?”黎教授點點頭。
“父母素質(zhì)的詫異?!?p> “也沒錯?!崩杞淌谥噶酥傅谝粡堈掌?,往下,又是兩張照片。一張穿著運動服打高爾夫像著人間冉冉升起的新星社會精英的小小少年,一張燙發(fā)染色酒吧蹦迪與美女熱舞的問題小少年。
黎教授問,“這兩張照片,媽媽們又想到了什么?他們,都是第一位兒童成長后的樣子?!?p> 所有人沉默了,此時已經(jīng)無法用錢財?shù)亩嗌?,父母的素質(zhì)來衡量這兩個孩子。
“有人想說什么嗎?”
全體無言。
黎教授示意了下,助理退回一格。她指著全身稀泥,在地上打滾的孩子,“那我們來看看這一張,長大后的他們,又會是什么樣子?”
助理點擊進去,同樣是兩張照片,一張夜里挑燈讀書,坐姿筆直的青少年,似在備戰(zhàn)高考;一張抽煙喝酒賭博打架,與同樣爆炸頭的小女孩談情說愛的小混混青年。
“照片很直觀,大家想到的是什么?”黎教授引導(dǎo)性問道。
有一個家長舉手,“努力與墮落。”
“很好,說的沒錯。”黎教授笑道,“那我請你們再想一想,同樣是孩子,為什么有的人努力,有的人墮落?”
“這與父母有關(guān),有些父母嚴(yán)厲,有些父母懶惰?!?p> “是的,我們接著往下看?!崩杞淌诘?。
助理點擊下一頁。
四個男孩都長大了,第一個小男孩西裝革履已是社會棟梁之材,第二個酒吧蹦迪的進了監(jiān)獄,第三個貧苦男孩同樣也是西裝革履站在主講臺上,所有人聽他侃侃而談,第四個賭博打架的也進了監(jiān)獄。
“黎教授,這四張圖是不是太偏激了,不能代表所有吧?”有人提出質(zhì)疑。
黎文珊示意助理繼續(xù)往下。
這次,兩個男孩不同的四種成長狀態(tài)會列在一個屏幕里,分別標(biāo)示為A1,A2,B1,B2.
“剛剛有人提到偏激,這里的A2,B2,是指一類人,而不是一個人。那么,我們現(xiàn)在回到最初的問題:孩子于我們而言,是什么樣的存在?傳承,還是縱欲下的可有可無?”
“當(dāng)然是傳承啊?!彼腥艘恢禄卮稹?p> “很高興聽到你們的肯定回答?!崩栉纳盒Φ?,“但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帆風(fēng)順,既然是傳承,你們準(zhǔn)備好了付出什么?”
“……”
“今天我想跟各位媽媽們探討的就是陪伴,高質(zhì)量的有效陪伴?!?p> 研究表示,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階段是7歲以下,只要7歲之前,規(guī)矩立好,價值觀立好,這個孩子長大了便可以笑對社會。
相反,如果任由他隨心所欲成長,不加以引導(dǎo)不加以開解,墮落是人的本能反應(yīng)。
孩子最終成就與父母的財富、素質(zhì)并不是絕對關(guān)系。
有的父母家財萬貫,社會地位高,但他們的孩子卻越過法律底線,比如李天一,比如那個自稱“我爸是李剛”的孩子,比如毒打女友,吸毒的明星。
有的父母年收入不過十萬上下,但他們積極、向上,給子女灌輸正確的價值觀,給子女滿滿的愛,滿滿的正能量,在這種家庭背景長大的孩子,自信、樂觀、開朗、堅強、積極、百折不撓,必是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
——
PS:這一章寫的很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