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修行之路
傳說,誰能破了天地棋局,便可以由武道入圣道,進(jìn)入一片嶄新的天地。
可如今,葉凌虛得到的消息。
卻是棋圣沒死。
不知道兩者間,是否有什么關(guān)系。
但這無疑很不可思議。
棋圣可是十萬年前的人物,誰人能活上十萬年之久?
“我的確沒死。”
“不過,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p> “我留在棋盤里的,只是一縷殘魂意識,只知道這之前的事情,不清楚往后的事情……”
棋圣做出了回答,沒有隱瞞。
說完,他的虛幻身影,便是徹底消失在了天地間。
他只是一縷殘魂意識,無法一直維持下去。
他所知,也是留下殘魂意識之前的事情,對于后面的事情,只有一個大致的猜測,不清楚具體情況。
山峰上。
葉凌虛陷入沉思。
不過,他所知的線索,終究是太少了。
很難推演出更多的東西。
他倒也沒有著急,關(guān)于棋圣所言,遲早會水落石出。
同樣有所猜測的人,還有易鴻儒,以及劉溫書、莊信、孫大衍。
葉凌虛的眼神,落在了棋盤上面。
這棋盤,光潤如玉,蘊(yùn)含著濃厚的文道氣運(yùn),非常不凡。
并且直接取名為天地棋盤。
葉凌虛探手按在棋盤上,感知著棋盤內(nèi)部的玄奧,不多時,他就知道了,如何運(yùn)用這座天地棋盤。
天地棋盤,包括黑白棋子。
棋盤可用來困住對手,黑白棋子,則有強(qiáng)大的攻殺威能。
這是一件極強(qiáng)的靈器。
遠(yuǎn)比一般的八品靈器要強(qiáng)大。
就算是皇極境九階的蓋世強(qiáng)者,也未必能夠擋住棋盤的殺劫。
“不錯!”
葉凌虛將天地棋盤收了起來。
而此時,下方已經(jīng)從原本的寂靜,變成了巨大的歡呼。
“我就說,北帝一定可以破了天地棋局?!?p> “我也一直對北帝滿懷信心?!?p> “哈哈哈……謝飛潤,現(xiàn)在你還有什么好說的嗎?”
最高興的,無疑是書院、畫宗的弟子們。
棋宮的弟子,更多的是震撼。
天地棋局被頗,于他們而言,便等于是一則神話被打破了,這是近乎顛覆性的震驚。
謝飛潤站在原地,怔怔出神。
他已經(jīng)完全弄明白了,天地棋局的難度在哪里。
一旦被葉凌虛說了出來,一切似乎都變得是那么的簡單。
可是,卻又從沒人能想到過。
當(dāng)局者迷!
每個人站在天地棋局面前,難免都會迷失自己。
謝飛潤深吸一口氣,朝著葉凌虛躬身一拜,道:“謝飛潤有罪,不再妄自揣測帝上,愿以死謝罪?!?p> “……”
“這家伙!”
李饒和南宮旭都是楞了一下。
雖然他們看不慣謝飛潤的刻板,但也只是想打擊他幾句,從沒有想過,取了謝飛潤的性命。
畢竟大家都是文宗弟子。
而且,謝飛潤也沒有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
“不知者不罪,不必介懷?!?p> “你起來吧!孫宮主可是指望著你繼承衣缽?!?p> 葉凌虛平靜的道。
他堂堂北帝,自然不會因為謝飛潤的幾句話,就讓對方以死謝罪,他的心胸,還不至于那般狹隘。
“多謝帝上!”
謝飛潤再次躬身一拜,神色恭恭敬敬。
他身有傲骨,潛心鉆研棋道,很少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但此刻,卻是對葉凌虛欽佩不已。
“帝上,請!”
易鴻儒邀請葉凌虛,一同前往琴宮。
這一次,兩人很有默契的,沒有急著抵達(dá)琴宮,選擇在山路上行走。
劉溫書、孫大衍、莊信三人跟在身后。
再往后,就是謝飛潤、李饒、南宮旭,以及畫宗、書院、棋宮的諸多弟子們,長長的隊伍,聲勢不俗。
上古文宗已經(jīng)有很多年,沒有如此熱鬧過了。
“帝上,你覺得棋圣是否還活著?他的話,是否可信?”易鴻儒道。
葉凌虛沒有急著回答,而是道:“易宗主認(rèn)為棋圣在說謊?”
“那倒沒有!”易鴻儒搖頭道:“棋圣沒有必要說謊,只不過,他留在棋盤內(nèi)的,畢竟只是一縷殘魂。”
“已經(jīng)過去十萬年了,誰也不清楚,棋圣后來經(jīng)歷過什么。”
“他是否還活著,一切未知?!?p> 葉凌虛點點頭。
易鴻儒不愧被尊稱為當(dāng)世文圣,并沒有盲目去相信棋圣的話,而且,他的推斷,非常有道理。
十萬年非常漫長,充斥著無數(shù)變故。
就算有那么長的壽元,可也未必就能活下來了。
比如被人殺死。
“棋圣所說的還活著,應(yīng)該指的是,他擁有十萬年壽元?!比~凌虛道。
“這怎么可能?”
孫大衍、劉溫書、莊信三人,都是一臉不可置信。
就算是皇極境的武者,也只有五百歲的壽元,再利用特殊的天材地寶延年益壽,也只能多活幾十歲。
和十萬年,相差太大了。
“這點老夫倒是沒想到,不過,帝上你的推測,很可能是對的?!币坐櫲逭J(rèn)可了葉凌虛的推測。
他看向了孫大衍三人,道:“世間萬物,無奇不有。”
“或許由武道入了圣道,便可以擁有極其漫長的壽命,我等未曾踏入那個境界,對圣道的一切,都不清楚?!?p> 他雖然被尊稱為當(dāng)世文圣,但并非真的入了圣道。
圣道浩渺難測。
他距離那個境界,還有著十分遙遠(yuǎn)的距離。
“武道之路,咱們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又該如何入圣道?歷代文圣們,如棋圣,他又是用什么方式入圣道的?”
劉溫書喃喃道。
這一切,對他們而言,都是迷。
歷代文圣們,不知是什么原因,也沒有留下任何關(guān)于入圣道的方法記載。
這導(dǎo)致后世之人,只能去感嘆、摸索。
可,往往直到生命走到盡頭,也無法一窺圣道的玄妙。
“皇極境,未必就是武道的盡頭了?!比~凌虛道。
“什么?”
劉溫書、莊信、孫大衍盡皆臉色一變。
葉凌虛這句話,幾乎是顛覆性的。
葉凌虛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看向了易鴻儒,道:“易宗主應(yīng)該也已經(jīng)有所感知了吧?”
“確實如此。”易鴻儒點了點頭。
他的修為,已經(jīng)達(dá)到了皇極境九階最巔峰,所能感知到的東西,遠(yuǎn)比劉溫書、莊信、孫大衍三人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