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開局荒島撿了個曹操

第265章 第兩百六十五章 行刺

    因為諸葛亮一直在研究韓旭。

  當(dāng)然,還有天下英雄。

  但凡有些名氣的,他基本都會分析對方的思想。

  這也是他從小做下來的功夫。

  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孫權(quán)……

  實際上,差不多任何人的思想,他基本都能看的通透。

  正因為看的通透,所以很少驚訝。

  這也是他性情平和的原因。

  但唯獨韓旭這人,讓他感到無比棘手。

  如果說曹操的謹慎與詭詐,像是一座迷霧重重的大城。

  那么韓旭則完全是另一種概念。

  一座大城可以很復(fù)雜,尤其是大城的主人有謹慎多疑的性格,為大城加上了迷霧,就更讓人難以揣摩。

  這種迷霧與復(fù)雜性,也是北方諸多豪杰都無法與曹操抗衡的原因。

  很簡單,誰也不知道曹操究竟想要什么。

  人人都知道他權(quán)欲深重,但卻很少有人思考明白這種權(quán)欲究竟是什么樣的。

  而這種迷霧和復(fù)雜性,當(dāng)然瞞不過諸葛亮的眼睛。

  無論這座大城上封鎖著多少迷霧,他都能一眼看穿。

  而韓旭不同!

  比起曹操的封閉,晦澀,

  這人的思想,完全是敞開的。

  上面幾乎沒有任何迷霧。

  一般人說他詭術(shù)極多,那也是說他肚子里有許多讓人聞所未聞的奇術(shù)。

  并不是說他真的行事詭異。

  相反,此人極為坦蕩。

  無論做什么事,都不介意讓他人知曉。

  而且品性高潔的不可思議。

  前段時間孫尚香跑到曹魏去,不知嚇壞了多少人。

  這次失蹤,十有八九……

  而韓旭居然沒有把孫尚香交給曹操,或者任何利用她當(dāng)籌碼的行徑。

  孫尚香可是江東第一美人,他甚至沒有把孫尚香收入房中。

  這讓他感到完全無法理解。

  若說韓旭無意功名利祿財帛美女,還算好解釋。

  但說他無意幫曹操奪取天下,那他在北方所做的諸多功勛……

  就說不通了。

  韓旭確確實實讓曹操勢力大漲,這點毫無疑問。

  可是偏偏又一副不慕榮利的樣子。

  難道是道義?

  因為他心中有道義驅(qū)使,所以他肯為曹操效力?

  諸葛亮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性。

  但曹操這個風(fēng)評,那可是眾所周知的。

  北方那群人愿意跟著曹操,基本都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為了取得軍功,想在這群雄逐鹿的亂世分一杯羹的。

  第二種受過曹操恩惠、賞識,要報答。

  第三種則是荀彧、郭嘉這種,只想盡快天下一統(tǒng),平息戰(zhàn)事。

  總體來說,都是一群誰厲害跟誰混的人。

  曹操以壓倒性的智慧與魄力打敗了袁紹,這折服了無數(shù)英雄好漢,差不多都是這樣。

  諸葛亮十分清楚這一點。

  也是因此,他并不恐懼曹軍的強大。

  但韓旭是為什么?

  這個人,竟似乎不屬于三者之中的任何一種。

  這些日子里,他沒少收集韓旭的信息。

  知道此人一面為百姓的生計勞心勞力,一面也幫曹操兵強馬壯。

  但另一方面,據(jù)說在許都,他又不怎么與人討論天下大勢的問題。

  整天忙著辦學(xué)校,干著教書育人的活。

  而且這人什么都教,幾乎毫無保留。

  最近的密報甚至告訴他,曾經(jīng)的天下第一神醫(yī)華佗成了他的徒弟,現(xiàn)在正在忙著研制新藥物。

  因此諸葛亮完全不明白韓旭究竟想要什么。

  隱隱約約有些感覺,

  但事情就吊詭在這里,饒是他博覽群書,也無法弄清楚這感覺究竟是什么。

  而且最恐怖的是。

  自從韓旭出現(xiàn)以后,他用任何手段,都再也無法卜算天下氣運。

  在所有的方法上,卦象全都是混亂的。

  諸葛亮的困惑眼神很隱蔽,不過還是被周瑜看了出來。

  “孔明兄有何不解之處?”

  周瑜感到有點慌。

  多智近妖,說的就是諸葛亮這種人。

  連諸葛亮都會露出困惑的神情,可想而知不是小事。

  諸葛亮輕嘆一聲。

  “公瑾觀韓旭此人如何?”

  “韓旭?”

  周瑜頓時明白諸葛亮在愁什么了。

  現(xiàn)在除了曹魏一方,天下就沒有不愁韓旭的。

  就連蔡瑁這等小人也害怕韓旭帶來的變革。

  但普通百姓倒是十分對此人十分稱道……

  盡管明確的表達他每見過,想來也沒人敢公然吹捧曹魏的人。

  但私底下的留言,那可太多了。

  面對諸葛亮,他也不打啞謎。

  想了想,說道:

  “近日我聽說,許昌附近的百姓,用了韓旭傳授的‘大棚種植術(shù)’,竟能在冬天種植莊稼……”

  “甚至有傳言,說這大棚之中,還能種植出只有極南方才能種出的水果?!?p>  “此外,一年四季的蔬菜,都能種出來。”

  “韓旭此人手段無窮,唉……概非愚弟所能比擬啊?!?p>  周瑜本來只是舉個例子,說著說著卻忍不住嘆息起來。

  這百姓豐衣足食當(dāng)然是好事。

  無論在哪里效力,自己始終是官,總不能看著百姓過的好了,自己還不情愿。

  但想想曹魏從此衣食富足,永無糧草之患,他就覺得寢食難安。

  古人曾說,為戰(zhàn)謀略者,須看天時地利人和。

  而韓旭這人的出現(xiàn),竟似乎打破了這一鐵律。

  諸葛亮也點了點頭。

  “正是如此?!?p>  “若是尋常謀士,手段再怎么高絕,亮自信也能應(yīng)付?!?p>  “偏偏這韓旭所用的手段,我閱遍群書,也是聞所未聞?!?p>  “這天下……”

  周瑜想了想,只好說道:

  “孔明兄何必多慮?!?p>  “這韓旭傳授大棚之?dāng)?shù),是叫百姓違逆天命?!?p>  “這等行徑或可得一時之富,長久必有災(zāi)禍降下,我等又何必擔(dān)憂?”

  諸葛亮搖了搖頭。

  大家都是聰明人,天命到底是什么意思,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民心在誰身上,實力在誰手里,那就是天命。

  卜算之術(shù),往往也就是增添些信心罷了。

  真要說違逆天命,那天要下雨,豈不是打傘之人個個要遭雷劈?這怎么可能。

  不過他并非簡單的發(fā)牢騷而已。

  沉思半晌之后,才看向周瑜。

  “先前蔡瑁張允所說之事……”

  “孔明兄,你要行刺韓旭?”

  見諸葛亮說起那兩人,周瑜頓時驚呆。

  他可不贊同暗殺這種事情。

  這絕對不僅僅是品性風(fēng)評是否光明磊落的問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