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張筱雨的日記本
有人說過,經(jīng)常夢見一個人,是因為你的身體知道你太想念他了,所以你的身體從夢里替你去見了他......如今,你夢里再無他,是因為時間日復一日的流逝,你的身體也已經(jīng)忘記了,忘記了他的聲音、他的氣味、他的容顏,只不過你強行留住那么少得可憐的回憶,不愿接受過去的細胞早已徹底更換了的事實,你新的身體對于你回憶里的那個人已經(jīng)陌生,而他,也早已經(jīng)不再是最初的樣子。漸漸地,這個人才是從真正意義上的離開了你。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他都離開了??墒怯H愛的,你要知道,你不是放不下一個人,你只不過是放不下那段回憶,舍不掉那個曾經(jīng)認真付出的你。
不回頭也許是怕重蹈覆轍再次受傷,很多時候愛的或許只不過是曾經(jīng)美好的回憶,念念不忘的不是那個人吧,興許只是對那個人的執(zhí)念。在心里和你過完了一生,見面卻只能說聲你好。你習慣晚睡,卻沒有一個人陪你熬夜。
“遺憾嗎,那個陪你熬夜,和你說早安晚安,干什么都會告訴你,忙完了第一時間找你聊天的人,終于和你無話可說了”
張筱雨幻想過無數(shù)次再說話會說什么,心想只要林夕開口,無論林夕說什么,她都會傻乎乎的笑著應他,像那些過往從未有過。結(jié)果好多年后卻等來林夕一句“你別熬夜了早點休息”,張筱雨怔住了,平復心情后回了一句“知道了”,就再也默契的都沒再開口。嘿,有嘴你就多說兩句啊,哪怕是說句我想你也好。
可是,雙方都倔強的不說話。林夕不說,張筱雨也不說。不過,知道彼此心里有對方,也是甘之如飴,所有思念的苦便不算什么,你好,我就好。張筱雨甚至在想對林夕說:“我在想你,你信嗎?”林夕沉默,張筱雨笑,“瞧你緊張的,騙你的,我想的那個人早就不在了?!笨墒?,這也是想象出來的,或許,張筱雨一直愛的那個人,也只不過是憑空想象的,她太缺乏愛了又或許敏感,所以虛構(gòu)了一個愛人而已,然后沉浸在那個虛幻的世界不愿醒來。張筱雨想撥通林夕的電話,她太想聽聽林夕的聲音了,就問問看開口說話會不會窒息。前些日子,張筱雨夢見鼓起勇氣開口和林夕說了句就呼吸不過來驚醒,醒來四周一片漆黑,原來夢里開口也是艱難的,原來太久沒說話就真的連說話的勇氣都沒了。
三毛說:“人這一生,匆匆而過,若說真有所圖,也不過是一份溫暖和惦記”!每一種距離和遺憾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好好生活,好好愛自已。
張筱雨日記本里一封封未發(fā)出的信
親愛的木頭,見字如晤。也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怎么的,最近總是半夜醒來輾轉(zhuǎn)反側(cè)幾個小時。好多話想與你說,卻又怕打攪。曾經(jīng)言無不盡的,不聯(lián)系久了,如今連開口都需要勇氣。還是會想念啊,還是會喜歡,只不過在深夜里嚴重一點。受傷過的人,有人東西是不敢再觸碰,畢竟,曾經(jīng)也要了半條命啊。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惟愿你一切安好罷了。
親愛的木頭,見字如晤。那天我遇到了一個和你很像的人,樣子很像,走路很像,我知道那不是你,可我看了好久。我也遇見過和你很像的人,后來我知道,我看的不是那個人,而是那個人身上有你的影子。
親愛的木頭,見字如晤。我做了個夢,夢見我去了你的世界,也有漫天的煙花,天空中有著五角星一樣的煙花可好看了,我想回頭告訴身后的你,可是我不敢回頭,我怕我一回頭,你就不見了。
親愛的木頭,見字如晤。我夢見你了,夢見找到你在哪了,卻又害怕你知道我尋你你會厭惡,我夢見我去了你所在的地方,在人海里找尋你的身影,卻始終沒一個是你。。。我夢見你了,真好。
親愛的木頭,見字如晤。如果你也喜歡我,那我定是要打你的,打你讓我等了那么多年;可現(xiàn)實是,你不喜歡我,所以我連怪你的權(quán)利都沒。
親愛的木頭,見字如晤。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鴻鵠是你,你可知你是像大鷹一樣的人啊,而我卻是淺水里的小魚兒,在你停落的時候相遇,可你終究會飛回你的天空,回到你的世界,從此,山鳥與魚不同路,再見容易再見難。
親愛的木頭,見字如晤。夢到我懷念起好多年前你來見過我,下午就收到你短信與我說,火車經(jīng)過我的城市,想與我相見,又怕啤酒肚大了不敢見我。我突然能看到你正和一短發(fā)瘦小女子坐酒店里,你說她是隔離安排的舍友。你說的我就相信了。你說還是算了吧你又長胖了些許。你不知道,無論你長什么樣子,都沒關(guān)系,只要是你。醒來,才發(fā)現(xiàn)夢里的兩次相見都是假的,你一次也沒來過。再入睡,又夢你,醒了又發(fā)現(xiàn)是假的……如今,你什么樣子,我都不知道了
親愛的木頭,見字如晤。昨夜夢里你來了,頭發(fā)也留長了扎了半個馬尾,你嘗試在我的樓下賣氣球,我笑你怎么如此落魄,說你要不試著做外賣盒飯那也是有前途。自離別,思念未停歇。世人都說如果思念有聲,恐怕你早已震耳欲聾,可惜思念無聲,幸好思念無聲
親愛的木頭,見字如晤。我們生活在陰溝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可是一直走在黑暗里的人啊,又怎能夠得著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