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伯約親自來到天門關(guān)了,他站在雄關(guān)城頭,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燕軍營帳,冷笑道:“老子蜀道山,看他們怎么過!”
一旁大將華廖緊皺眉頭,提醒道:“監(jiān)國,雄關(guān)雖險,可也要小心敵軍繞路啊!”
公子伯約心頭一震,問道:“可是小天劍山上的平陰小路?”
華廖點了點頭,說道:“丞相在時,曾在平陰小路筑有隘口,以防人偷越,可后來廢棄了?!?p> 公子伯約道:“怎不早說,幾誤大事!”
他命華廖領(lǐng)五千軍兵,前往平陰小路隘口防守。
可還是晚了一步,鄧士載的人馬早已偷越平陰小路,與華廖的蜀軍相遇,就是一場廝殺。
華廖不敵,敗退,其部絕大部分被殲滅。
“大帥……”華廖哭著來見公子伯約。
公子伯約一陣心慌,“怎么回事?”
華廖道:“完了,燕軍攻破了平陰隘口,已殺奔都城了。”
“什么?”公子伯約眼前一黑,就差點栽倒。
華廖趕緊扶住大帥,說道:“伯約,事情已經(jīng)是這樣了。燕軍攻破都城,我軍士氣必喪,必須早做打算?。 ?p> 公子伯約緩了緩神,問道:“都城是誰在鎮(zhèn)守?”
華廖道:“你糊涂了嗎?都城是孔將軍父子在鎮(zhèn)守啊!”
“孔將軍?”公子伯約又下意識問道,“那燕軍主將是誰?”
華廖道:“鄧士載。”
公子伯約道:“孔將軍風度有余,武略不足??咨賹④娔晟佥p狂,輕敵冒進。二人絕非鄧士載對手啊!”
孔將軍父子,乃是丞相孔明之子孔瞻,孫兒孔尚。
自孔明率軍出蜀,孔瞻出任衛(wèi)將軍,負責都城防務(wù)。
孔尚出任騎都尉,負責王宮宿衛(wèi)。
這父子二人雖掌握大權(quán),可才能平庸,公子伯約豈能不擔憂?
華廖道:“大帥,何不派黃崇將軍星夜協(xié)防都城,或可擋住那鄧士載。待我大軍回擊,鄧士載將成甕中之鱉,插翅難逃?!?p> 黃崇,是公子伯約的師弟,官拜后將軍,也是孔瞻頗為敬重之人。
“那好吧!也只有這樣了!”公子伯約說道,命人去傳黃崇。
不一會兒,黃崇到來。
“師兄,你找我?”黃崇道。
公子伯約點頭道:“你率本部三萬輕騎前往國都,助孔瞻守城,一定要擋住鄧士載,等待我大軍合擊?!?p> 黃崇點了點頭,“師兄放心,小弟一定不負所托!”
公子伯約又悄悄言道:“孔瞻向來自大,他若不聽勸,你可奪其父子兵權(quán),悄悄關(guān)押,勿要怠慢!”
黃崇略有不滿。
自己這個大師兄,先前拋棄丞相,如今又要對丞相之子不利,也太居心叵測啦。
不過深知公子伯約的權(quán)勢,黃崇還是假裝應(yīng)承道:“師兄放心,小弟知道怎么做了,決不能誤師兄的大事!”
“好兄弟,保重!大事成功,師兄決不會虧待你!”公子伯約說道。
此人果然狼子野心。黃崇心中篤定,不露聲色道:“多謝師兄!”
然后,他就匆匆忙忙離開了。
黃崇剛走,華廖就出現(xiàn)了,問道:“大帥,你這個二師弟可靠嗎?”
公子伯約道:“應(yīng)該可靠吧!如果他敢?;ㄕ校沂遣粫胚^他的。”
華廖心頭一寒,不再說話。
關(guān)外燕軍大營。
“鄧士載真殺到蜀國都城啦?”征蜀將軍司馬欣驚問道。
“是的,將軍。鄧士載將軍找到一條平陰小路,翻過小天劍山,就繞過天門關(guān)了?!蓖踝泳粍勇暽A報道。
他現(xiàn)在看這位司馬將軍的意思,好像是不太愿意鄧士載成就這番大功。
司馬欣說道:“鄧士載既然攻入蜀境,那咱們也得猛攻天門關(guān),決不能讓敵人分兵回援,那樣鄧士載就腹背受敵啦!”
王子均精神大振,“將軍說的是,末將這就去準備!”
司馬欣點了點頭。眼見著王子均出了帳,司馬欣臉色也變得陰沉起來。
自己首倡伐蜀,可如今大功就要與人,真是心有不甘。
本想按兵不動,就讓鄧士載孤軍深入,可那樣壞了主公大事,于國于己皆是不利。
司馬欣終于長嘆一聲,“也罷,時也運也命也。這個功勞就讓給你鄧士載吧!反正跟著主公,以后也不怕沒有大功立。為國為家,我司馬欣個人這點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云層之上,綠龍王撅著屁股,吧唧著嘴,笑道:“你選的這個征蜀將軍還不錯嘛?居然沒和部下爭功!”
我搖了搖頭,誠實說道:“司馬欣這個人我也并不太了解。當時一沖動就把征蜀將軍封給他了,那時還有點后悔呢!”
綠龍王道:“你這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撿到寶啦!”
古蜀國都城,車騎將軍黃崇,率軍星夜趕回,來見衛(wèi)將軍孔瞻。
“二哥,你怎么回來了?”孔瞻問道。
他可是知道,自己這位二師兄,應(yīng)該是在天門關(guān),幫大師兄守城呢。
黃崇急忙慌喝了口茶,問道:“現(xiàn)在戰(zhàn)事咋樣啦?”
孔瞻道:“沒咋樣!那個鄧士載偷渡平陰小路的不過一萬多人,大部分人馬都讓華將軍堵回去了。我又命尚兒帶了兩萬人馬去截斷平陰小路,再不讓一個燕軍越境?!?p> 黃崇道:“那還好,我也就放心多了。只是尚兒一個人去行嗎?沒派別的將官跟著嗎?”
孔瞻道:“我派了伯恭、伯岐二將輔佐尚兒,應(yīng)該沒有問題。”
黃崇一聽,不由得皺眉,說道:“伯恭、伯岐雖說不錯,可守城尚可,決非鄧士載的對手。賢弟,你疏忽了!”
孔瞻頓時也緊張起來,“那可怎么辦?尚兒若是有失,豈不斷了我孔家香火?”
黃崇嘆息一聲,說道:“賢弟勿驚。我此來帶了三萬騎兵,這就去接應(yīng)尚兒。”
孔瞻大喜,“那就有勞師兄了?!?p> 鄧士載現(xiàn)在正截殺孔尚,先前打敗華廖,可五萬人馬也只過來一萬五千多人。
正要把剩下的人馬也都帶過來時,這個小兒孔尚就來了。
此子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鄧士載與其大戰(zhàn)數(shù)場,居然折了幾千人馬。
小紂王在云彩上看著都有點兒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