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火燒洛陽
“不對,很是不對勁,這不是文優(yōu)的作風(fēng)?”
“之前的文優(yōu)縱然是同意的話,也不會這樣說,最起碼會給出來理由,再證明一下!”
“現(xiàn)在怎么這樣?其中必有緣由才是?”
董卓并不是白癡,也不是一個笨蛋。如果說之前沒有發(fā)現(xiàn)這李儒的異常,但是現(xiàn)在肯定是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
想到了這里,董卓立即打發(fā)呂布下去。
“奉先無事的話,就下去吧,聽令行事即可!”
“是義父,孩兒遵命!”
呂布還巴不得離開,現(xiàn)在聽到董卓的吩咐,自然喜出望外,應(yīng)了一聲就轉(zhuǎn)身離開。
而李儒還是心不在焉的樣子,聽到可以離開,也跟在后面,朝外面而去。
但卻讓董卓給叫住了,并沒有讓他跟著一起離開。
“文優(yōu)你先等等,孤尚有事情商議!”
“咳咳,微臣遵命!”,李儒才反應(yīng)過來,停住了腳步。
這讓呂布不由得回過頭,多看了他們兩個一眼,但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徑直離開。
至于心里怎么想的話,也唯有他呂布自己知道。
等呂布完全離開之后,董卓才走下自己的高位,上前拉起李儒的手,很是關(guān)心的詢問道。
“文優(yōu),你怎么回事?是不是風(fēng)寒厲害,怎么從之前就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呀?”
“沒什么,多謝丞相大人關(guān)心,微臣并無大礙!”,李儒對道。
知道這李儒并沒有說實話,董卓也不好強求,又拿著之前的話題,再次出言詢問道。
“老夫準備帶著人馬撤回洛陽,而后召集大軍,再洛陽和聯(lián)軍決一死戰(zhàn),軍師以為何如?”
“咳咳!”,回答董卓,還是李儒咳嗽的聲音。
董卓不死心,又繼續(xù)追問道,“是戰(zhàn)是撤,請軍師為孤一決也!”
沉默,真的很是沉默,這會李儒就連咳嗽的聲音都沒有,只是沉默回應(yīng)。
這就讓董卓很是惱火了,他再三追問,這李儒都不發(fā)一言,實在是豈有此理。
忍不住就想出言斥責(zé)起來,但是想到他還在生病,到有點不忍心,也開不了這口。
但不問個清楚明白的話,他董卓又很是不甘心,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辦法,定然可以奏效。
“哎,文優(yōu)你現(xiàn)在生病了,原本是不應(yīng)該煩勞你的!”
“但現(xiàn)在老夫遇到了麻煩,沒有辦法,請你看著老夫女兒的面子上,在幫助老夫一回,如此感激不盡!”
說著,董卓打起來感情牌,幾欲下淚,做楚楚可憐的樣子。
李儒到底心軟,雖然現(xiàn)在哀莫大于心死,但畢竟翁婿一場,也不能不救。
“哎,姑且在幫他一次吧,也是最后一次!”
“正好,儒已經(jīng)安排停當(dāng),原本也是要對著他董卓獻計,現(xiàn)在不過是晚了一些而已!”
想到了這里,李儒清了清嗓子,在董卓非常期待目光的注視之下,對著他道。
“不知道丞相大人,聽到過一首童謠嗎?”
“童謠?”
董卓搖搖頭,“沒有,老夫不知!”
李儒提了提精神,告訴董卓道。
“此童謠來源于洛陽之地,微臣也是近日方才聽到。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茲難!”
“啊,吃童謠何意,還請文優(yōu)替老夫解釋一番!”
這童謠董卓只能夠聽懂一些,大意還是不明白,現(xiàn)在只能是依靠李儒,讓他給解釋一番。
李儒也不推辭,給簡單的解釋了一句。
“西頭一個漢乃指漢高祖劉邦建都于長安!”
“東頭一個漢乃指光武帝劉秀興大漢于洛陽!”
“鹿走入長安,方可無茲難。是指,遷都于長安之地,方可脫此危機!”
“何況大漢歷經(jīng)四百余年,氣數(shù)已盡,合該回歸長安也。此正應(yīng)童謠,也和天意也!”
“哈哈,文優(yōu)果然不愧是老夫的智囊,不是你說,老夫?qū)嵅晃蛞?!?p> 聽到這里,董卓瞬間大喜不已,整個又是之前自信滿滿的樣子來。
“回軍洛陽,退守長安,此計甚妙,老夫決計從之!”
很快,董卓便雷厲風(fēng)行般做出了決定,毫不猶豫。
受到董卓的鼓舞,李儒的精神又好了一些,雖然也跟著咳嗽了幾聲,但這并不影響,他繼續(xù)出謀劃策。
“咳咳咳!”
“微臣建議,在離開洛陽的時候,要將洛陽所有的財富全部帶走,然后再將天子公卿大臣一并帶走,就是百姓的話,也不要放過,一起帶著,一個不留!”
“哈哈,好,很好!”
對于帶著財富董卓自然非常同意,就是帶走天子和滿朝文武,董卓也毫不猶豫。
只是要帶著洛陽百姓,這就讓他犯難了,在他的印象之中,這些個百姓不過是累贅,帶上他們耗費錢糧不算,還浪費時間,影響大軍行軍,還不如不帶,留他們自生自滅才是。
“前面兩個老夫都同意,只是要帶著這些個小民,多有不便,也沒有意義,倒不如不帶為好!”
“不可,長安乃偏僻之地,人煙稀少。帶走洛陽百姓,正好可以充斥其中,壯大我們的實力!”
董卓這提議,立即遭到了李儒的反對,給出來的理由,讓他無話可說。
“再說了,我們帶走百姓,也是為了不留給諸侯們。讓他們即使得到洛陽,也不過是一座空城。焉有常駐之理,久后必散去,可不戰(zhàn)而勝!”
“哈哈,此計甚妙,老夫決定聽從之!”,說到了這里,董卓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笑著就同意了。
做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李儒也跟著建議道。
“微臣建議,臨走的時候,再燒一把火,來一個火燒洛陽??v然聯(lián)軍得到洛陽,也不過是一座廢墟而已!”
“咳咳咳!”,說到了這里,李儒忍不住又用力的咳嗽了好幾聲來。
火燒洛陽,這個建議不錯,能燒死這些諸侯更好。
“好,很好,此計甚善,老夫同意,哈哈!”
董卓想都沒想就同意了,一副很是歡快的樣子,好不得意。
最后也沒有什么了,他李儒安排李肅去做的事情,很是機密,也并不光彩。暫時不需要說明,等李肅歸來之后,再說也不遲。
于是,李儒便又開始沉默下去,又變得死氣沉沉的樣子,好像比之前的更為疲憊,應(yīng)該是方才的獻計,給體力掏空了。
“文優(yōu)還有什么計策,都說出來吧,老夫全部同意,哈哈!”
等了半天,不見李儒說話,董卓還在興頭上,便繼續(xù)出言追問道。
“咳咳,微臣話已經(jīng)說完了!”,李儒強打著精神,說了一句。
“哦,好吧,你下去好好休息吧!”
董卓無奈,只能是讓李儒下去休息,不敢強迫。
“多謝丞相大人!”,李儒應(yīng)了一聲,自去下去了。
董卓也不墨跡,對著門外的親衛(wèi),大聲呼喊著下令道。
“傳令下去,大軍立即撤離虎牢關(guān),回歸洛陽,敢遲誤者,立斬不赦!”
“是主公!”
最后,不放心,董卓又交代了一句,看來是下定了決心。
“傳來給孤麾下飛熊軍,讓他們督戰(zhàn),敢不從者,無論何人,立即斬殺!”
“遵命主公!”
就這樣,在董卓強壓之下,西涼大軍二十萬,連夜從虎牢關(guān)撤離,回歸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