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的某一天,一整天都是陰雨連綿,時小時大,一天也沒放晴。
上午還好,只撒些細小如霧的毛毛雨,中午十分,雨滴逐漸大起來,而且越下越大地下到了傍晚。
上午的時候,還沒到下班的時間,父親就舉著一把黑色的大雨傘回來了,說是取落到家里的東西。
那傘看上去很華麗,舉著很是氣派。
傘很大,展開來能罩住三兩個人,而且傘的質(zhì)地也好,黝黑錚亮,在當(dāng)時也是很貴的。
那時,很少有人會舍得花那么多的錢去買這樣的傘,準(zhǔn)確地說是很少有人有閑錢去買它,那畢竟是“奢侈品”,而且沒有人會注意你在雨里是什么樣子,用什么東西或者是什么形象去躲避雨水淋到身上,只要不淋濕就好。可有些人就不同了,他們屬于那種工資較高,又沒有生活負擔(dān),且又注意形象喜歡時髦的人,才舉這種傘!
我問父親,哪兒的傘,父親說,在辦公室里放著不知道是誰的。
父親取了東西舉著傘走后,雨漸漸大起來,而且是越下越大,直到中午也沒有小的意思,更甭說停下來啦。
到中午下班的時候,父親頂著雨回來了,他的全身上下都已經(jīng)被雨水淋濕了,有些狼狽,也有些落魄,沒有了先前舉著傘時的灑脫。
我問他,傘呢!
父親說,不知道。
不是辦公室的么?
父親說,辦公室里沒有了。
傘哪兒去了?
很顯然,是被人拿走了。
雨不大時,傘就在那里,而當(dāng)雨下大了的時候,傘卻不見了!
當(dāng)時,看到父親的樣子,心里很是難過。
細想想也沒什么,本來么,那傘本就不是自己的,當(dāng)然用的時候就不見了!
這件事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以至多年后想起來都很感慨。
那就是:當(dāng)一個人,或是某種物件不屬于你的時候,你就不要對他有期盼和欲望,更不要想依賴寄托什么,因為,當(dāng)你需要時,他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