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奶爸回到鄉(xiāng)村搞養(yǎng)殖

第九章 飼養(yǎng)指南

  星星午睡醒來,小臉蛋紅撲撲的。

  她捂著嘴打了個哈欠,半瞇著眼睛,徑直走到蔣非身邊,把腦袋擱到他的膝蓋上。

  “醒了。”蔣非撈過一旁的水杯遞了過去。

  “等會爸爸還是要去山上,你要跟著爸爸,還是跟著奶奶?”蔣非低頭問道。

  “跟著奶奶,白露姐姐答應(yīng)我了,今天放學回來找我玩?!?p>  “我好喜歡白露姐姐啊,她好厲害,會翻花繩、會跳皮筋、敢捉螞蚱……”

  白露上幼兒園中班,四點多下課,坐校車回來,一般四點半能到家。

  蔣非跟女兒聊了一陣,頂著大太陽往山上走去,好在山上樹多,而且高大茂盛,沿著樹陰走,也不覺得太熱。

  養(yǎng)鵪鶉以來,他每天要來回好幾次山上山下。

  不帶著星星,只他一個人走,快一些用不了十分鐘能到鵪鶉舍。

  但蔣非不趕時間,每次都走得慢悠悠的,每天走同一條路,還經(jīng)常能發(fā)現(xiàn)新鮮事物。

  或是剛冒出頭的小芽,或是一朵剛綻放的花兒。

  一路上蟬的叫聲基本沒有停過,聽著比前一段時間多得多了,蔣非想著差不多又到抓知了猴的最佳時間了。

  蟬要在地下生活幾年到十幾年才會出土,剛出土的幼蟲叫知了猴,是還沒蛻變的狀態(tài),炸來吃又香又酥。

  前一段時間開始有成熟的幼蟲從地下鉆出來了,但還不算特別多。

  現(xiàn)在漸漸多了起來,再過十天半個月,應(yīng)該是它們出土的高峰期。

  蔣非到了鵪鶉舍,沒有開門進去,隔著窗戶看了一會,有在休息的,有在喝水的,有在練習飛行的。

  閑著無事,他在山上轉(zhuǎn)了一圈,爬上了山頂。

  從山頂往下看去,有一片上百畝的荒地,這片荒地四面環(huán)山,是白河村集體所有的。

  以前有過幾個人承包來種蔬菜,但最后都因為沒賺頭不再繼續(xù)了。

  荒了幾年,上面長滿茅草等雜草。

  現(xiàn)在荒地上有七八十頭黃牛在吃草,是村里好幾戶人家養(yǎng)的,時不時能聽到它們“哞哞哞”的叫聲。

  ……

  到了鵪鶉的飯點,蔣非拿過特意帶上來的草帽。

  一推開門,鵪鶉舍里亂成了一團,盡是翅膀撲棱撲棱的聲音。

  蔣非穩(wěn)了穩(wěn)頭頂?shù)牟菝?,淡定地走了進去。

  一只胖嘟嘟的小鵪鶉不太熟練地扇著翅膀朝他飛來。

  在躲和不躲之間猶豫了一秒,蔣非站在原地沒動,伸手托了一把學飛的小鵪鶉,讓它站在手掌上。

  它眨巴眨巴眼睛,忽然張嘴啄了一下他衣服上的圖案,然后仰頭看著他。

  蔣非把它放進籠子里,掃視了一圈,喊道:“開飯了,小家伙,各歸各位?。 ?p>  這一喊,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如同聽到軍訓時的集合哨聲,亂成一鍋粥的小鵪鶉們連飛帶走,很快回到籠子里了。

  蔣非初步掃了一遍,沒有哪個籠子特別擠,也沒有哪個籠子特別空。

  而且有幾只長得比較有特點的鵪鶉,蔣非記得它們。

  他看了看,發(fā)現(xiàn)它們都準確回到了之前的籠子里。

  “嘖嘖,不錯啊!”

  “好了,別催了,馬上開飯!”

  “你們今天練習飛行,花了不少力氣吧,多吃點啊,給你們加量?!?p>  看鵪鶉們的吃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很多飼養(yǎng)鵪鶉的籠具,食槽是設(shè)置在籠子外面的,鵪鶉需要從籠子的鐵絲網(wǎng)里伸出腦袋,才能吃到飼料。

  蔣非定制的籠具,食槽是放在籠子里的。

  鵪鶉的體積現(xiàn)在還比較小,它們有些喜歡整只跳進食槽里,橫著身子低頭猛吃。

  而且它們跟小雞崽吃食的行為很像,喜歡一邊吃一邊用爪子做出刨地的動作。

  一動作起來容易擠到旁邊的小伙伴,吃著吃著就干架。

  “別打了,打架受傷的話,就只能餐桌上見了啊?!?p>  蔣非伸手敲了敲籠子,打架的兩只鵪鶉立馬分開,互相看了一眼,相看兩厭,各自把頭一扭,低頭繼續(xù)吃了起來。

  有一只鵪鶉吃食的行為很特別,它總是吃兩口飼料就停下,跑去喝一口水,再跑回來吃兩口飼料。

  “誒,跑來跑去的小鵪鶉,你以為你是鵝嗎?”蔣非忍不住吐糟了一句。

  看著它們吃完,蔣非關(guān)上了鵪鶉舍的門,進小木屋里,把上午摸的小魚提了下去,晚上炸小魚吃。

  摸的最多的是沙里趴,這種魚,別看它個頭小,卻是很猛的,是肉食性魚類。

  它喜歡吃小蟲子、蚯蚓、蜻蜓幼蟲和比它更幼小的魚類。

  這些小魚不用去內(nèi)臟,洗凈之后直接裹上面粉油炸,吃起來又香又酥,而且魚肉細嫩鮮美。

  也可以炸一遍后,再燒成魚湯,同樣鮮美可口。

  ......

  又幾天過去,小鵪鶉又長大了不少,前幾天還飛得跌跌撞撞的它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飛得很溜了。

  那只總喜歡飛到他身上來的胖鵪鶉,一看到他進來,翅膀一振,飛到他面前轉(zhuǎn)了兩圈,站到了他的肩膀上。

  在蔣非面前炫了一回飛行技術(shù),胖胖得意地叫了一聲。

  只不過一轉(zhuǎn)眼,它看到其它小伙伴都各回各位了,急得又叫了一聲,匆忙飛回自己的籠子。

  鵪鶉們都有了一個共同的認知:只要蔣非提著飼料進來,那就是到開飯的時間了。

  不需要蔣非喊,它們自覺地以最快的速度回了籠子。

  這讓蔣非意識到有了養(yǎng)殖系統(tǒng)靈智+1的加成,它們果然聰明一些。

  但也僅限于此,它們并不能理解人的話語。

  有幾片羽毛掉落在蔣非的草帽上,他低頭搖了幾下,把羽毛晃了下來。

  給它們的食槽都倒了飼料,蔣非站在一旁看它們進食。

  他很喜歡看它們一下一下地啄食,吃得又快又香。

  【飼養(yǎng)指南:鵪鶉已經(jīng)學會了飛行,為了它們的身心健康,請讓它們到戶外活動?!?p>  蔣非反反復(fù)復(fù)、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新出的飼養(yǎng)指南。

  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嗎?

  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吧!

  讓鵪鶉到戶外活動,就是放它們到山林里去。

  正常來說,鵪鶉是遷徙能力相對較弱的一種鳥類,它們的翼羽短,不能高飛、久飛,一般只能飛三米左右的高度。

  它們不擅長也不喜歡飛行。

  人工養(yǎng)殖的鵪鶉,飛行能力可能還得在這個基礎(chǔ)上打個折扣。

  就蔣非了解到的來說,鵪鶉養(yǎng)殖戶絕大部分是把它們養(yǎng)在籠子里的,極少一部分會半放養(yǎng)。

  半放養(yǎng)的意思就是在山上或者其它地方,用防護網(wǎng)圍出一個比較大的空間,讓它們在里面自由活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