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與人善言,暖于布帛
最近遇到一件奇葩事,被人傳話,讀過書的人不應該這樣講。
故事很長,只能簡單敘述,這里面涉及兩個人的戀愛觀。等了相親對象國外一年半載,期間產生了一定的經濟補償,如若不然可以有更多選擇,國外疫情嚴重時,家人整日提心吊膽,好不容易隔離回來,對象只顧自己的需求,相處兩個多月,在一起也沒二十多天,從中發(fā)現(xiàn)對象有生理問題,過去一直刻意隱瞞,后經過專家吃藥調理,兩人年齡大了也極為配合。但經歷了第一次妊娠生化后,對象執(zhí)意外出,撇下一方連中秋節(jié)也不愿過,回家兩次都在敷衍。又一次意外妊娠生化后,兩人分開兩個多月,對象除了不定時發(fā)一下簡訊,就是讓他媽媽出面看望了一次對方,而他自己不回來、不主動打電話、未發(fā)一條語音關懷,還是只過自己的生活,這樣導致兩人間隙越來越大,臨近臘月二十八了,對象突然提一袋橘子到女方家來,進門就出言不遜,事后女方面對男方種種行為毅然決然的分手。誰知第二天,男方媽媽也是突然到女方家,也沒有打電話和任何信息溝通,直接進到女方家里,由于是臘月,女方在家里打掃衛(wèi)生拖地,轉身看到一個人影進房間,當即稱呼了一聲,問她過來干什么的?說是給她兒子一個機會,可是對于這種孤僻,極端性格的人,又不是啞巴,言行舉止實在太怪異,誰愿意相處下去?后面說得難聽,各種云云,被懟走了。
這種不溝通,不表達,不交流,不關心人的態(tài)度,試問,這兩人感情不融入要怎么能培養(yǎng),大事要事不面對,處事方式完全不在頻道上。
出了問題躲躲掩掩,不就驗證了:強扭的瓜不甜。
所謂家風都是言傳身教的,無論你在什么地方,拜訪或是看什么人一定要提前電話聯(lián)系,說明來意,事后更要有誠意。
有時候話到嘴邊留三分,柏拉圖說:“聰明的人說話,是因為有話要說;愚蠢的人說話,則是因為想說?!?p> 智者,用腦子說話;愚者,用嘴巴說話。
開口之前,慢三分,保持大腦清明,捋順思路,從而避免說出不理智、讓自己后悔的話。
一個人有沒有水平,主要表現(xiàn)在說話上?!?p> 說出口的言語,不是簡單的漢字組合,而是一個人內心情感和為人境界的流露。
做一個會說話的人,不光用嘴,更要用心。
說得多,不如說得對;說得對,不如說得好。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守住口,就是守住福氣。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這句話出自《荀子?榮辱》,意思是:贈人美好的言辭,比布帛還要溫暖;出言傷人,比用長矛利戟刺人還要嚴重。我們之前學過與之類似的一句話:“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
本來一句好的言語可以給人帶來愉悅和溫暖,也能給人帶來深深的痛苦和仇恨。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希望我們都能以“善言”與他人交流,而不要用嘲笑、諷刺、挖苦等語或者絕情的話,在別人的心上刺下一道道傷口,要知道,這些傷口愈合起來是相當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