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后三國演義:隋唐的誕生

第132章 治國理政

后三國演義:隋唐的誕生 孤鴻影哦 19236 2024-10-04 13:30:22

  581年二月二十六日,楊堅任免的第二批高官“三公”“三師”名單出爐。

  楊堅任命上柱國竇熾為太傅、幽州總管于翼為太尉,一來他們年紀大資歷老,二來他們政治正確。同學王誼平叛有功,官封司徒,楊堅還把五女嫁給王誼的兒子。

  這里著重說李穆。

  并州總管李穆在“三方之亂”中,拒絕尉遲迥的拉攏,積極靠攏中央,并且跪舔楊堅,對穩(wěn)住地方大局做出了重要貢獻。楊堅不可能忘記他,便下詔并州:“您既素有德望,并且又是家父的同輩好友。您勸我順天受命的來函,我不敢違背。已經于本月十四日恭承天命,登上帝位?!?p>  很快,李穆自并州入朝。楊堅任命李穆為太師,特許他“參拜不名”,專門下詔書說:“法律是為了防備小人犯罪,不是為了防備正人君子。太師申公(李穆)從今以后如果有犯罪行為,只要不是謀逆造反,即使有百死之罪,終不追究?!崩钅碌淖訉O即使還在襁褓之中,也一律授予儀同三司。李穆家身居官位的多達一百余人,貴盛無比。

  李穆通過跪舔一躍成為隋朝德高望重的第一人,這也引起了一些關隴集團成員的不滿和非議,因此他進入長安后表現(xiàn)得很低調。李穆上表請求辭職歸養(yǎng),楊堅下詔書說:“古代姜太公呂尚以百歲高齡輔佐周文王、武王成就王業(yè),張蒼以白發(fā)老人擔任漢文帝的丞相,高才偉人佐命當世,不能拘泥于常禮?!庇谑且岳钅履晔乱迅撸ㄆ呤粴q),免除正常朝會,也就是只拿工資不干活。遇有軍國大事,朝廷派人到府上征詢他的意見。

  通過對比李穆和尉遲迥的下場,我們不得不感嘆:選擇大于努力。沒有跟對人,沒有站好隊,任憑你再怎么神功無敵刀槍不入也無濟于事。干得好不如跟對人,辛苦工作不如拍領導馬屁。當上皇帝后的楊堅,他對人才的任用有了更多的考慮角度。

  因勸阻誅殺北周皇族這件事,李德林的官品職位再沒有升遷過。各個階段,皇帝需要不同的人才,李德林沒有“與時俱進”,只好被他人取代了,反正楊堅手下又不缺人才。

  1.蘇威受寵

  下一個人才正是蘇威。高熲推薦蘇威后,蘇威只是在長安隱居,并沒有直接任職。楊堅篡位期間,蘇威逃歸故里,楊堅對左右說:“他這樣是不愿意參與我的事,別管他。”等稱帝后,楊堅再次想起了蘇威,任命蘇威為太子少保(楊勇老師),追封他父親蘇綽為邳公,讓蘇威承襲爵位。

  楊堅任命太子少保蘇威兼任納言、度支尚書,也就是皇帝的秘書及財政部部長。

  蘇威上臺第一件事就是奏請楊堅輕徭薄賦,言辭懇切。蘇威從一開始的不拒絕、不合作,轉變成現(xiàn)在的積極進言獻策,楊堅調侃著說:“當初你父親可是采取的重稅呀,哈哈,你怎么改弦更張了呢?”

  “世異則事變,現(xiàn)在和我父親那會兒不一樣了,陛下?!?p>  “噢?你倒是說說看,有何不一樣?”

  當初,蘇綽在西魏時,因為經常國用不足,所以制定的稅收很重。頒行后蘇綽又慨然嘆道:“我今天所制定的重稅法,就譬如張滿的弓,只是為了在戰(zhàn)亂之世滿足國用,并不是治平之世的作法。后世的君子,誰能把弓弦放松呢?”

  這話一直記在蘇威心里,他一直把這件事當作自己的使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蘇威現(xiàn)在擔任了度支尚書,就一定要踐行自己的理想,實現(xiàn)父親的抱負。于是奏請楊堅減免賦稅徭投,盡量從輕從簡,楊堅聽后深有感觸,便全部采納了他的建議。蘇威因而逐漸受到楊堅的信任倚重,和高熲一起掌管朝政。蘇威又向楊堅推薦了樂運。

  樂運是宇文邕、宇文赟時代不怕死的諫臣,楊堅掌權后,樂運被鄭譯排擠到地方為官,樂運發(fā)奮作為,在地方上寫出了進諫法寶《諫苑》而名揚四海,蘇威這才推薦了他。

  一次,楊堅在朝會上惱怒直言敢諫的樂運,將要殺死他。蘇威入殿進諫,楊堅不聽,要親自出去殺掉樂運,而蘇威擋在楊堅面前不離開;楊堅避開他又想出去,蘇威又上前遮擋。楊堅非常生氣,拂衣走出大殿。殿門口,獨孤伽羅早已等候多時。

  “怎么了,夫君?”獨孤伽羅關切地問。獨孤伽羅喜歡讀書學習,時常和楊堅一起討論時政,很有見解;另外,她占有欲很強,不允許楊堅有別的女人,經常跟隨楊堅左右。楊堅每次上朝,獨孤伽羅都坐著車子和他并排前往,一直送到大殿門口,散朝后,她又陪著楊堅回寢宮。

  當時,宮中并稱皇帝、皇后為“二圣”,可見獨孤伽羅的影響力。楊堅對獨孤伽羅是又愛又怕。愛,愛她和自己患難與共,愛她聰慧博學;怕,怕獨孤家族的勢力,怕獨孤伽羅管自己。

  “哎,還不是那個倔強的樂運!”

  “呵呵,”獨孤伽羅掩口一笑,又向楊堅莊重行禮,“恭喜陛下得此賢臣,您有樂運,正如漢武帝有汲黯;自古明君只有賢臣能夠成就,實在可喜可賀呀!”

  自己被比作漢武帝,楊堅豁然開朗,也笑了起來。次日,楊堅重新召見樂運和蘇威,誠心道歉說:“你們能夠這樣做,我就不用擔憂了?!睏顖再p賜給樂運、蘇威馬兩匹,錢十余萬。隨后,楊堅又任命蘇威兼任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繼續(xù)兼任原來的官職。

  蘇威如此受到信任,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其中就有梁毗。年近古稀的梁毗來自安定梁氏,祖上世代為官,他們一直在地方任職,所以之前的戲份不多。梁毗為人正直,不避權貴,楊堅就封他治書侍御史,成為御史大夫蘇威的副手。

  “陛下,蘇御史身兼五職,處理的公務繁雜瑣碎,也沒有舉薦賢才接替自己的想法,臣以為他貪戀權位?!绷号斆鎻椲浪?。

  蘇威誠惶誠恐看著楊堅,楊堅示意他不必緊張,對梁毗說:“蘇威從早到晚孜孜不倦地勤奮工作,而且志向遠大,抱負不凡,你為何突然提出要他讓賢?”

  沒等梁毗回答,楊堅轉頭對百官朝臣說:“蘇威如果沒有遇到朕,就無法施展他的抱負;朕如果沒有蘇威,又如何能夠推行安邦定國之道呢?清河公楊素雖然辯才無雙,至于博古通今,輔助我宣揚教化,就遠不能和蘇威相比。蘇威如果遭逢亂世,肯定會像西漢初年的南山四皓那樣隱居避世,豈能輕易使他屈服出仕!”

  楊素知道楊堅這是在公開推崇蘇威,便立刻站出來為蘇威說話:“陛下,蘇大人一直志向高潔,在下甘拜下風,陛下得此良臣,實乃我大隋之幸!”高熲看了也很懂事,帶頭高呼萬歲,于是,群臣也跟著祝賀。

  不得不說高熲真是個人物,不僅有實干能力,而且有推薦賢人的度量,關鍵是還知道進退,這樣的人,領導怎么能不喜歡呢?

  看到自己舉薦的蘇威如此受寵,高熲打算辭職,把權力讓給蘇威,楊堅也想成全他的美名,也就同意了。此舉卻遭到蘇威的反對,蘇威說:“陛下,沒有高仆射的舉薦,哪有我的今天?如果是準許他辭官,那天下人怎么看我?”

  “也對呀,”楊堅想了想,看了看高熲,又看看蘇威,覺得很欣慰,“蘇威在前朝北周隱居不仕,高熲能夠推舉他這樣的賢才。朕聽說舉薦賢才的人應該得到最高的獎賞,怎么能讓他去官離職呢?”

  虞慶則、楊雄二人也說:“恭喜陛下,能得到蘇、高二位賢才。”

  “哈哈哈,你們都是我大隋的英豪!”楊堅喜笑顏開。高熲、蘇威、虞慶則、楊雄四人都受到楊堅的重用和信任,時人并稱為“四貴”。

  朝堂上一團和氣,大家都高呼萬歲,只有盧賁皮笑肉不笑,憤憤不平。盧賁在楊堅成為輔政大臣的時候,用武力逼迫群臣同意,被提拔為丞相府侍衛(wèi)長,他以為自己勞苦功高,應該在楊堅稱帝后更進一步,不過并沒有。楊堅只是給盧賁封了太子左庶子、散騎常侍等官位,雖然靠近皇帝可并沒有實權,盧賁想參與國家大政。

  盧賁正想著,梁毗又上奏說:“之前京師饑荒,陛下嚴令禁酒,但劉昉卻當壚沽酒,藐視國法,請陛下懲治?!?p>  楊堅鼻孔里哼了一聲,自言自語道:“劉昉這家伙,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在尉遲迥之亂中不務正業(yè),朕削去了他的司馬一職,不思改過卻變本加厲,實在是應該好好訓斥一下。來人呀!”

  于是,楊堅派貼身保鏢李圓通去訓斥了劉昉一頓。劉昉正摟著小妾喝著酒呢,被劈頭蓋臉痛罵后,氣得七竅生煙,等李圓通走后,劉昉大罵:“好你個楊堅,先是讓高熲取代了我的司馬之位;現(xiàn)在連喝酒都不讓我喝了!豈有此理!”

  就在這時,盧賁找上了門??吹絼P臉色不好,盧賁自然知道怎么回事,假裝不知道:“劉柱國,咋了,臉色怎么這么差呀?”

  劉昉沒好氣:“哎,小人作祟唄,讓我酒也喝不成?!?p>  看機會差不多了,盧賁抱怨說:“想當初咱們干大事的時候,高熲、蘇威幾人還不知道在哪兒呢?這下可好,他們執(zhí)掌大權,把我們給提到一邊了,你說這是什么事兒!”盧賁不敢對楊堅撒氣,只能把矛頭對準蘇威、高熲幾人。

  “是呀,盧兄,當初沒有我們哥幾個的幫忙,楊堅哪兒能有機會輔政呢?更別說稱帝了!他稱帝后就不再重用我們了?!眲P找到了出氣口,說話也毫無顧忌。

  沒想到這個劉昉直接把矛頭對準了楊堅,盧賁是又喜又懼,依舊很謹慎,壓低聲道:“劉柱國,陛下就是被蘇、高二人蠱惑了,依我看咱們應該清君側?!彼^的“清君側”目標就是皇帝本人,而不是君王身邊的小人。“清君側”不過是個好聽的說法罷了,大家都是官場老油條,見識過風雨的。

  “哎,盧兄,我早有此打算了,”劉昉仿佛找到了知己,打開天窗說亮話,“我早聯(lián)絡好了,鄭譯、元諧、李詢、張賓他們個個都有怨氣?!睆堎e也是楊堅老友,現(xiàn)任華州刺史。

  “好!我和太子關系好,事成之后,咱們直接讓太子繼承大統(tǒng),到時候天下的事兒還不是咱哥們說了算?!北R賁眉開眼笑起來。二人一陣密謀后,商定了好了分工行動。

  眼下各位皇子之中,楊堅最喜歡的就是次子楊廣了。十二歲的楊廣長得帥,聰明伶俐,關鍵是老成持重,辦事求真務實、雷厲風行,深受楊堅夫婦喜愛,楊廣現(xiàn)任上柱國、并州總管。

  太子楊勇二十出頭,他的性格喜好和弟弟完全不一樣,楊勇生性好學,善于詞賦之道,個性寬厚溫和且率真,為人不矯揉造作。楊勇身邊聚集了薛道衡、明克讓、姚察、陸開明等文人學者,日常的生活就是吟詩作賦,和文人們推杯換盞。

  一日,楊勇的下屬給他進獻了一件蜀地鎧甲,楊勇愛不釋手,并且精心給鎧甲裝飾花紋,花了他不少精力和金錢。楊勇按奈不住內心的喜悅,穿著這鎧甲上課,就被老師蘇威看見了,蘇威覺得這是個不好的習慣,提醒楊勇后就告訴了楊堅。

  楊堅可是歷史上出名的節(jié)儉皇帝,他叫來楊勇訓斥了一番,告誡他不要鋪張浪費。楊勇悻悻而去,這一幕被盧賁看在眼里,盧賁一直記在心中,現(xiàn)在,他想要發(fā)動政變,他認為可以挑唆一下楊勇。私下沒人的時候,盧賁對楊勇說:“我本來想經常來看望殿下,但恐怕皇上知道后責怪,所以才不敢來,愿您知道我的真心?!?p>  楊勇聽后,心中很寬慰,也就安撫了一番盧賁。盧賁趁機進言,挑撥楊堅、楊勇、楊廣三人關系,楊勇聽后很震驚,大罵盧賁:“這事兒就爛在肚子里,我也不去揭發(fā)你,你以后不要再說這種事了。”

  劉昉這邊找到了元諧、李詢、張賓幾人,商量了搞政變的事兒,幾人也表示贊同。只有鄭譯表示拒絕,他現(xiàn)在想得很清楚,一心只過退休生活,面對曾經的老戰(zhàn)友的冒險行動,勸阻無效后,他開始請道士做法,以消災祈福。鄭譯的迷信活動被家中婢女告發(fā),婢女說鄭譯是在請巫師詛咒朝中顯貴,楊堅派李圓通一查到底,發(fā)現(xiàn)了盧賁、劉昉二人的陰謀。

  “陛下,這都是盧賁教唆我的呀,陛下!您還不知道我么?我平時放浪形骸慣了,哪兒會有這個頭腦呢!”還得是老油條劉昉厲害,他腦子轉了一下,立刻把責任推在了盧賁、張賓二人身上,并提前和元諧、李詢統(tǒng)一了口徑。一方面,盧賁確實是挑頭人;二來,相比之下,張賓對楊堅的功勞是最低的。

  “是呀,陛下,我們也是不明就里,被盧賁給暗算了?!痹C、李詢也齊聲說。

  這三人的口徑出奇的一致,聽得盧賁、張賓二人心驚膽寒,有口難辯。“真相大白”后,樂運、粱毗等人上書要處死張、盧二人,楊堅猶豫了,畢竟是舊友,再怎么說也曾經幫助過自己,最終下令,將張、盧二人削職為民。至于主謀劉昉,楊堅此后再也沒啟用他,讓他提前退休,劉昉從此郁郁不得志。

  至于做法事的鄭譯,他究竟心中怎么想的,只有自己知道。但有一點是事實,那就是鄭譯和母親是分開住的,樂運、粱毗揪著這一點進行彈劾,楊堅發(fā)話撤銷鄭譯一切官職,并頒布詔書說:“如果把鄭譯留在世上,他就成了不守臣道的人;如果把他處死于朝,他到了陰間則成了不孝父母的鬼??磥頍o論如何處置,都將玷污陰間、陽間兩個世界,實在沒有地方安置他。應該賜給他一本《孝經》,讓他去熟讀。”命令讓他和母親一起居住。

  蘇威帶頭稱頌楊堅寬厚仁慈,大家也跟著歌頌。楊堅真的仁慈么?真的仁慈就不會對小皇帝宇文闡痛下殺手了,就不會火燒鄴城了,就不會屠戮尉遲迥一家了。不過是政治作秀罷了,這叫帝王心術。

  在人事上進行大變動的同時,楊堅也未曾忘記南方的鄰居,哪個皇帝不想一統(tǒng)江山贏得美名?楊堅正愁南征滅陳的人選,又是那個推薦賢才的高熲出現(xiàn)了。高熲毫不猶豫推薦了賀若弼、韓擒虎二人。

  “高愛卿,你且說說為何要推薦此二人?”楊堅問。

  高熲娓娓道來:“賀若弼戰(zhàn)功赫赫,做人低調寡言,用他取代吳州總管于顗,可以消除于顗這個隱患;韓擒虎以前和陛下進攻洛陽,降服獨孤永業(yè),有謀略也是您的戰(zhàn)友,值得信賴。”

  楊堅聽得頻頻點頭。之前于顗不是趁著尉遲迥起兵兼并了吳州總管趙文表么?楊堅稱帝后,趙文表的弟弟舉報了于顗的這一行為,竇熾等人也落井下石,表示要誅殺于顗,以此來打壓于氏家族。也虧高熲、于翼、于仲文等人的勸阻,于顗才保住一條命。

  三月初九,楊堅任命元景山為安州總管,楊爽為雍州牧;若弼為吳州總管,鎮(zhèn)守廣陵;韓擒虎為廬州總管,鎮(zhèn)守廬江。賀若弼、韓擒虎二人在邊境上招兵買馬,積極備戰(zhàn)。不久后又封四子楊秀為益州總管、蜀王,鎮(zhèn)守成都。

  反觀南陳這邊,自從去年救援司馬消難失敗后,陳頊被只有招架之力,沒有還手之功。

  2.韋鼎使隋

  580年十月初一,建康出現(xiàn)了大雨,伴隨冰雹、雷電,持續(xù)了很多天才停。陳頊以為這場雨是上天的警示。

  十一月初七,陳頊下詔:“朕君臨四海,日夜操勞,希望能光大安定昌盛之時世,卻未能實現(xiàn)。而況兵車頻出,軍費尤為繁重,運糧草之漕河貫通了,卻征收不到賦稅。夏季大旱,農田受害,京城周圍尤其嚴重,百姓失去所賴以生存者之后,一年之營生沒有保障。這便是政令和刑法未能順利實施,陰陽不和天象失位所致。百姓正遭受饑餓之苦難,做君王的說什么富足呢?朕定下心來靜思,感到責任就在自己,應該傳布恩澤,使百姓廣受其惠。丹陽、吳興、晉陵、建興、義興、東海、信義、陳留、江陵等十郡,連同各署今年的田稅、祿秩,一概免半,丁租之一半延至來年秋收?!?p>  上天并沒有因為陳頊的減免賦稅就讓他好過,十二月二十九日,皇子陳叔獻病故。

  581年正月初一,可能是覺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陳頊進行了一次大范圍的人事安排:以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淳于量為左光祿大夫;中權將軍、護軍將軍、鄱陽王陳伯山以本號任開府儀同三司;以鎮(zhèn)右將軍、國子祭酒、新安王陳伯固為揚州刺史;以軍師將軍、尚書仆射、晉安王陳伯恭為尚書左仆射;以安右將軍、丹陽尹徐陵為中書監(jiān),兼太子詹事;以吏部尚書袁憲為尚書右仆射;以輕車將軍、衛(wèi)尉卿、宜都王陳叔明為南徐州刺史。

  淳于量、徐陵是骨灰級元老,提拔任用沒有問題;陳伯山、陳伯固等人是子侄輩,提拔皇族拱衛(wèi)江山,日常操作。陳郡袁氏袁憲值得一提,他是前吳郡太守袁君正的兒子,先后跟過蕭衍、陳霸先、陳蒨、陳頊,從小聰慧好學,受到過大名士周弘正的推崇,為官清廉不避權貴,熟悉典章制度擅長聽訟斷案,是個難得的實干型人才,現(xiàn)年五十二歲,很受陳頊敬重。

  二月初四,在袁憲的建議下,陳頊給司馬消難手下田廣等各位將軍,賜予了相應的爵位,以安撫前來投靠的北周將領。

  “陛下,楊堅作亂,挾持周國朝政,現(xiàn)在不知道他怎么樣了?他以后必定是我們大陳最大的敵人,微臣以為,我們可以派遣使者前去長安打探消息,以觀其變?!彼抉R消難進言。

  “是呀,陛下,前線戰(zhàn)事不利,連連失地,我們應該出使長安,以迷惑強敵,或許能有可乘之機?!痹瑧椧舱f。

  陳頊點點頭,就派遣散騎常侍韋鼎、王瑳出使長安。韋鼎是京兆韋氏,名將韋睿的孫子,通曉古今,擅長陰陽八卦和相面之術;王瑳,瑯琊王氏,公子哥,典型的富二代,讒上媚下之流。

  走之前,徐陵專門找到韋鼎,希望他給帶封信給自己老朋友庾信,以表思念之情?!胺判陌?,徐老,我一定辦到!”韋鼎安慰道。

  四月二十二日,韋鼎一行來到長安。畢竟隔得遠,韋、王二人來到長安才知道,北周已經滅國,楊堅建立了隋朝。在驛站等候詔令的時候,坊間都流傳晉王楊廣的喜訊,原來是隋朝和西梁結成姻緣的事情。

  當時,西梁的使者蕭巖正好到長安祝賀楊堅登基稱帝,楊堅設宴款待。蕭巖是西梁皇帝蕭巋的弟弟。

  蕭巖表示,西梁建國以來,一直奉行對長安的友好外交原則,一直唯北朝馬首是瞻,希望隋梁兩國能繼續(xù)這種友好外交關系,保持長久的友誼。蕭巖還表示,只要皇帝愿意,西梁會充當南下滅陳的馬前卒。這一通馬屁拍下來,那叫一個爽,楊堅感受到了萬國來朝的感覺。

  在征求獨孤伽羅的意見后,楊堅表示要和蕭巋結成兒女親家,雙方永結為好。楊堅笑著說:“朕次子楊廣,虛歲十三,尚未婚配,希望給他在梁國尋一名公主婚配,不知梁國國主可有意愿?”

  蕭巖大喜過望,激動無比,沒想到還有這意外收獲,趕緊跪拜:“陛下,我們屬國梁國愿意,我國國主正好有一女未出嫁······”蕭巖就開始夸贊起這位蕭巋的三女兒來。蕭美娘,虛歲十五,生得那叫一個美麗動人,知書達禮、聰慧賢惠自不必說,那是西梁地界所有男人的夢中情人,名聲在外。

  “嗯嗯,朕對此女也有所耳聞,甚好甚好,此女與我兒楊廣正是郎才女貌,天賜姻緣?!睏顖孕那闀晨臁?p>  蕭巖磕頭謝恩,說盡了各種好話,隨行的柳莊也是不停稱贊楊堅。就這樣,楊廣和蕭美娘的婚事就定了下來,而這個蕭美娘就是隋唐演義中那個赫赫有名的蕭皇后,她將在以后漫長的人生中被六個帝王占有,她的傳奇從此刻開始。

  婚事定下來后,楊堅用國宴的禮節(jié)款待蕭巖一行。喝高了之后,看著蕭巖、柳莊那唯命是從的樣子,楊堅當即承諾:廢除江陵總管這個監(jiān)督機構,以后的西梁獨立行使國家權力。蕭巖一行喜極而泣,紛紛磕頭表示,一定繼續(xù)忠心維護楊堅的領導地位,西梁一定誓死追隨大隋的步伐。

  西梁獨立與否其實影響并不大,地盤本來就小,而且經過兩代領導人的治理,實際上已經是北周、隋朝的附庸。楊堅此舉不過是做個順水人情,但凡你西梁蕭巋不聽話,滅掉西梁政權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本來是來朝見北周天子的,這下可好,皇帝已經換成了楊堅,怎么搞呢?

  王瑳心思活絡,對韋鼎說:“反正周國以滅,不如順勢朝見楊堅,既然來了,不能走空嘛?!?p>  “嗯嗯,好,我正好可以觀察下楊堅此人。”

  “哈哈,對呀,韋老,您可是相術大師,正好派上用場?!蓖醅浶Φ?。

  韋鼎隨即改口說,此行目的就是來祝賀楊堅開國的,楊堅大喜,就接見了南陳使團。一番寒暄后,韋鼎的職業(yè)病犯了,開始暗中觀察起楊堅來,然后忍不住贊嘆:“氣度非凡,真乃明主也!”

  “哦?莫非先生您還學過相術?”楊堅提起了興趣。以前來和、庾季才等人給自己相面,算是自己串通好的,這才國外的天文學者、相面大師來了,那楊堅得更加重視。

  “陛下乃五百年一遇的圣主,依我看,”韋鼎故意停頓了下,然后低聲對他說,“您必定能揮師南下,統(tǒng)一神州,這是天意!”

  聽得楊堅心花怒放,王瑳雖然沒聽到,但他看出來了韋鼎似乎對楊堅很有好感,暗中不爽。

  “汾州刺史韋沖求見!”大殿門口宦官喊道。

  “宣!”

  韋沖,京兆韋氏,大名士韋夐的兒子,和老爹的恬淡隱逸不一樣,韋沖有治國安邦之才,積極入世。韋沖時任汾州刺史,這次進京述職,是匯報胡人工作的:“報告陛下,胡人全部歸附,已重新服役修筑長城了。”

  之前朝廷征發(fā)稽胡族修筑長城,汾州胡人有一千多人在征發(fā)途中叛逃。楊堅詢問對策,韋沖建議用安撫的辦法來處理此事?!昂茫昧?,你的辦法才是對的!”楊堅大喜。

  楊堅隨即任命韋沖兼任散騎常侍,他又想到了一旁的韋鼎,便介紹二人認識。大家互報家門才知道,都是同宗同源,韋鼎對韋沖這個晚輩很欣賞,又想到韋孝寬家族在隋朝的功業(yè)和地位,他不禁開始幻想以后在長安的工作和生活了。便代表南陳和隋朝簽訂了友好條約。至此,韋鼎已暗下決心跟隨隋朝了。

  在長安,韋鼎見到了奄奄一息的庾信。庾信此刻已臥床不起了,聽說韋鼎帶著徐陵的信來見自己,庾信勉強露出了笑容,此刻的他已無力寫詩,便叫人拿來了二十幾年前寫下的《寄徐陵》給韋鼎: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時;莫待山陽路,空聞吹笛悲。

  大意是:老朋友,你要是想我就趁我活著的時候見我;不要等我死了,徒勞聽著笛聲感慨。當年向秀與嵇康為友,曾一起在山陽(今河南焦作市東南)灌園,嵇康死后,向秀途經山陽的舊居時,聞到有人吹笛子,想起了以前的老朋友,因此感慨萬千,寫下了《思舊賦》。詩中把庾信、徐陵比作了嵇康、向秀、

  這首詩是554年庾信出使長安后,江陵被于謹攻陷,庾信無法回到江南,因此寫的。這些年來,一直認為自己能回到江南再見徐陵,沒想到一別二十七年竟然是永別,因而才把這首詩交給韋鼎。

  “庾老,您放心,您一定沒事兒的,我一定把此詩送到徐老手中?!表f鼎掩面而泣。

  庾信笑了,那是幸福的笑容,他想起了年輕時候,和好友王褒、徐陵、王琳等人一起詩詞唱和,那是一段怎樣美好的歲月呀;又想起了國破家亡,被迫留在長安的經歷,自己到死也沒能回到江南?;蛟S這就是命吧,在時代潮流面前,個人的命運是不值一提的,哪怕自己留下了《哀江南賦》這樣的名篇,又能怎樣呢?就連和好友見最后一面的機會都沒有。

  很快,庾信駕鶴西去,時年六十八歲。

  回國后,韋鼎一行報告了楊堅稱帝、和西梁聯(lián)姻的情況。陳頊召集群臣商議,以淳于量、司馬消難為代表的主戰(zhàn)派表示抓住機會北伐,打他個措手不及,收復失地。

  司馬消難說:“臣得到消息,吐谷渾正在進攻涼州,楊堅無暇南顧,陛下,這正是我們北伐的好機會呀!”

  當時,吐谷渾可汗夸呂確實率兵在攻打涼州,楊堅讓同學元諧率領數(shù)萬軍隊進行反擊。

  韋鼎卻極力反對,他現(xiàn)在是親隋派,勸諫說:“隋國新立,楊堅不是平庸之輩,況且前不久才平定三方起兵,我們很難有勝算,不妨休養(yǎng)生息等待機會吧。”

  陳頊面露不悅,王瑳趁機說:“韋大人怕是別有用心吧!”王瑳的陰陽怪氣引起了陳頊的注意,王瑳就把他看到韋鼎和楊堅等人的親密動作,以及和京兆韋氏的密切來往等情況告訴了陳頊。

  “呵呵,”陳頊冷笑了一下,看著韋鼎,“韋鼎,看來你對隋國很有好感嘛,你很想回到長安嘛?!?p>  “陛下,我······”韋鼎慌忙解釋。

  徐陵也出來幫韋鼎說話,但陳頊根本不聽,還是下令軍隊渡過長江,收復失地。

  陳頊念及韋睿家族的戰(zhàn)功,解除了韋鼎的一切職務,讓他回家退休養(yǎng)老了。私下,徐陵找到韋鼎,詢問庾信的事情,韋鼎哭著把《寄徐陵》交給了他。徐陵痛哭失聲:“子山呀,你我終究還是不能相見呀!”經過這件事情的打擊,徐陵也病倒了,畢竟都七十四歲高齡了。

  韋鼎回家后變賣財產,住進了寺廟,對身邊人說:“江東王氣盡,我當葬在長安?!比缓筮^上吃齋念佛的日子,一直在等著隋軍南下解放江南,解放自己。

  3.開皇律

  送走了蕭巖、韋鼎后,楊堅繼續(xù)推進自己的改革事業(yè)。

  六月二十九日,楊堅詔令內外百官,在郊祀上天和廟祭先祖時,冠冕服飾都必須依據《禮經》;在朝會時所穿的朝服和國家所用的各種旗幟、祭祀所用的牲畜都崇尚紅色,將帥兵士的軍服使用黃色,官吏平民的常服通用雜色。七月初八,楊堅首次穿黃色衣服上朝,百官群臣都表示祝賀。有了皇帝的帶頭示范,百官大臣的常服與庶民百姓相同,都穿黃袍;楊堅的朝服也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系以十三環(huán)金帶。

  服飾改革也是文明進程很重要的一環(huán),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飯代表著我們的文化習俗,小到百姓衣食住行,大到國家民族的思想統(tǒng)一。這是一件大事。值得注意的是,黃色在隋朝并不是皇帝特有的服色,而是流行色。

  皇帝對穿什么顏色的袍服,是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的。東西兩周時期,天子喜歡穿青色的衣服;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衣服更是五花八門;到了秦朝,“五行學說”認為秦王朝尚水德,以黑色為貴,所以秦始皇就穿黑色的衣服;到了晉朝又崇尚金德,所以又以赤色為貴,晉朝的皇帝們都穿紅色的袍服。

  南北朝時期,黃色又流行起來,無論皇帝、貴族以及平民,都可以穿黃色衣服。隋唐以后,逐漸地,黃色才成為皇帝的專用色,這是一代代皇帝提倡、規(guī)定的結果。我們熟知的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是一標志性事件,自此,黃色成為皇帝專用色才成為天下共識。

  九月二十四日,周羅睺拿下了隋軍的故墅城,蕭摩訶也收復了長江以北許多南陳故土。

  與此同時,隋軍對吐谷渾的反擊進行得比較順利。元諧先在豐利山打敗吐谷渾軍隊,又在青海湖打敗吐谷渾太子可博汗,共俘虜、斬殺一萬多人。吐谷渾舉國震駭,共有王、侯三十人各自率領部落前來投降,可汗夸呂帶領親兵逃奔遠方。楊堅封吐谷渾高寧王移茲裒為河南王,讓他統(tǒng)領歸降的吐谷渾部族;又任命元諧為寧州刺史,留下行軍總管賀婁子干鎮(zhèn)守涼州。

  經過這一次重創(chuàng),慕容夸呂也就消失在了歷史的舞臺上,吐谷渾成為了隋國的附庸,隋國的西部邊境再也不成問題。

  元諧回朝已是十月十二日,楊堅給他舉行了隆重的表彰儀式。此時,南陳北伐的消息也傳來,楊堅大笑:“早就知道陳氏不可靠,先禮后兵,呵呵,這次一定要給他們一點教訓才行。長孫覽、元景山何在?”

  “臣在!”二人應聲而出。

  楊堅任命長孫覽、元景山為行軍元帥,統(tǒng)兵南下;高熲為監(jiān)軍,協(xié)調節(jié)制各路人馬。楊堅此次派軍南征,只是給南陳一個下馬威,小小教訓一下,并沒有實力和能力一舉滅掉南陳,故而,楊堅的重點工作還是在治國理政上。

  剛表彰完元諧等人,蘇威前來報喜:“陛下,新五銖錢已造好,請陛下查看?!被鹿購奶K威的手里接過錢幣,呈遞給了楊堅。

  楊堅仔細把玩大隋帝國這新發(fā)行的五銖錢,口中不??滟潱骸安焕⑹翘K綽的兒子呀,你真是我大隋的人才!”

  “臣慚愧,主要還是得益于陛下的大力支持,”蘇威拱手后,接著介紹,“新五銖錢的背面、正面、錢身、錢孔的邊緣都有凸起的輪廓,每一千枚重四斤二兩。這樣既能防偽,又統(tǒng)一了標準,方便市場流通?!?p>  當時,北周、北齊官方鑄造的錢幣多達四種,加上民間私自鑄造的錢幣,那就更多了,輕重大小質地都不一樣,造成市場混亂。蘇威掌權后,就向楊堅提議重新鑄造全國統(tǒng)一的錢幣,得到了許可。蘇威很好繼承了老爸蘇綽的經濟學思想理論體系,完全禁止使用前代古錢和民間私鑄錢,在各處關口放置新五銖錢樣品,凡發(fā)現(xiàn)和樣品不符合的錢幣,即沒收入官予以銷毀。

  “好,好,好。”楊堅長舒一口氣。

  “陛下,臣亦有喜訊稟告?!备邿庑χf。

  “哦?快快說給朕聽!”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等奉旨修訂的《大隋律》已初步完成,因此特地告喜!”高熲看了看楊素、裴政等人,他們直接相互點頭致意。

  新的政權需要新的法律。北周、北齊雖然各自都有完善的法律體系,但由于宇文邕、宇文赟提倡的重刑重罰,致使“內外恐怖,人不自安”,已不適用于新的王朝。楊堅在登基之初,就下令高熲、鄭譯、楊素、裴政、常明、韓濬、李諤、柳雄亮等人重修律令。當然,編修法律是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高熲不過是掛名而已,實際工作還是專家裴政在做。

  裴政熟悉前代典故,通曉執(zhí)政之道,于是匯集魏、晉舊律,下迄南齊、南梁各朝各代的因循變革,輕重寬嚴,取其量刑適當?shù)淖鞣ɑ蛞?guī)定,編訂為新律。當時參與修訂的有十余人,凡有疑難的地方,都由裴政裁定。因為后來楊廣也對隋律進行了一次修訂,所以這一部律法被稱為《開皇律》,也就是以楊堅的年號命名的。

  “很好,具體說。”

  于是,大家把目光一致投向了裴政,裴政在朝堂上拿著律令的樣本,邊走邊說,侃侃而談。

  要說整個兩晉南北朝,繞不開的法律巔峰那就只能是《北齊律》了。而《開皇律》就是以《北齊律》為藍本進行的修訂,由此可見高洋兄弟對法律工作的巨大貢獻和影響力?!堕_皇律》的全部完成,要等到兩年以后,蘇威等人繼續(xù)刪繁就簡才最終完成,這里就一次性展開講述了。

  《開皇律》共計十二篇、五百條,其篇目是:名例律、衛(wèi)禁律、職制律、戶婚律、廄庫律、擅興律、賊盜律、斗訟律、詐偽律、雜律、捕亡律、斷獄律。

  其中《名例》制罪名和量刑的通例;《衛(wèi)禁》是保護皇帝和國家安全;《職制》是官員的設置、選任等方面內容;《戶婚》是關于戶籍、賦稅、家庭和婚姻的法律;《廄庫》是養(yǎng)護公、私牲畜的規(guī)定;《擅興》是擅權與興兵,保護皇帝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權;《賊盜》是指包括十惡在內的犯罪以及殺人罪;《斗訟》包含了斗毆和訴訟;《詐偽》是關于對欺詐和偽造的律條;《雜律》是不適合其他篇目的內容;《捕亡》上有關追捕逃犯逃兵等方面的內容;《斷獄》是審訊、判決、執(zhí)行和監(jiān)獄方面的內容。

  相比之下,《開皇律》比《北齊律》的條文少了一半。

  《開皇律》中首次正式確立了輕重有序、規(guī)范而完備的封建制五刑體系即笞、杖、徒、流、死。其中廢除了前代斬首后掛于木桿上示眾的梟刑、車裂于市的轘刑以及鞭打的鞭刑。如果不是犯了謀叛以上死罪,不收捕家族連坐治罪。新律所規(guī)定的死刑有絞刑和斬刑兩等,流刑有自二千里至三千里共三等,徒刑有自一年至三年共五等,仗刑有自六十下至一百下共五等,笞刑有自十下至五十下共五等。

  《開皇律》改《北齊律》“重罪十條”為“十惡之條”,將其中的“反逆、大逆、叛、降”改為“謀反、謀大逆、謀叛”,強調將此類犯罪扼殺于謀劃階段;又增加了“不睦”一罪,使十種罪名定型化,并正式以“十惡”概稱?!笆異翰簧狻边@個成語正是來自于此。自從《開皇律》創(chuàng)設“十惡”制度以后,歷代封建王朝均予以承襲,將其作為封建法典中的一項重要的核心內容,是有效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有力武器。

  “十惡”制度從隋初確立到清末修訂《大清新刑律》時正式廢除,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1300余年之久,對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xù)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開皇律》又延續(xù)了曹魏律法中的“八議”,以申請減罪、官品減罪、納銅贖罪、官職抵罪的條款,以優(yōu)待士大夫?!鞍俗h”指的是八種需要議論的特權:一議親(皇親),二議故(皇帝朋友),三議賢(賢人),四議能(有才能者),五議功(大功者),六議貴(三品以上貴族),七議勤(大勤勞者),八議賓(國家的賓客)。這八種人犯了“十惡”之外的罪(因為“十惡”不赦),官府不能直接定罪判刑,而要將他的犯罪情況和特殊身份報到朝廷,由負責官員集體審議,提出意見,報請皇帝裁決。

  這體現(xiàn)了貴族官僚集團的特權,在等級社會中這個不奇怪。

  新律也革除了前代審問囚犯經常使用的殘酷刑法,規(guī)定拷打不能超過二百下;就連刑具、枷杖的大小,也都有一定的規(guī)定。同時,還規(guī)定平民百姓如果有枉屈而縣里不受理的,允許依次向郡、州提出申訴;如果郡、州仍不受理的,允許直接向朝廷提出申訴。

  相比北齊律、北周律,《開皇律》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少了那種亂世之中律法的戾氣。

  “裴愛卿辛苦了。新律十分完備,如此一來,我大隋子民所有事情都有法可依了!”楊堅感嘆道。群臣三呼萬歲。

  “傳朕旨意,即日起,我大隋境內廢除舊法,通行新律!”

  十二日當天,楊堅下令在全國范圍內頒布《開皇律》。楊堅在詔書中說:“絞刑可致人斃命,斬刑能使人身首異處,除滅作惡的罪犯,這樣做已經是非常嚴厲了。前代的梟首、車裂等極刑,于道義上講并不可取,因為它并不具有懲惡肅紀的功能,只不過表現(xiàn)了殘忍苛刻的心性。使用鞭刑肆意摧殘囚犯的身體,使囚犯痛徹骨肌,其殘酷并不亞于臠割肌體。鞭刑雖說是自古代就有的法律科條,但它不是實行仁政的君主所應采用的刑法。因此,梟刑、車裂以及鞭刑,一律予以廢除。同時,在新律中尊崇功臣元勛,不對他們使用徒刑;優(yōu)待乘軒服冕的高官顯貴,以及他們的親屬。前代流放六年,改為最多五年;前代徒刑五年,改為最多三年。其余以輕代重、化死為生的條款,還有很多,在文本中都規(guī)定得相當完備。還有前代的雜格、嚴科等條目,也都一律削除?!?p>  《開皇律》一頒布施行,受到自上而下一致好評。一方面殘酷的梟首、車裂自此廢除,平明百姓人權得到保障,犯罪了也可以得到全尸;另一方面,貴族功臣也可以通過“八議”逃脫或者減輕法律懲罰。此后,隋朝法律就固定下來,后世各代也多遵用隋律。

  總的來說,《開皇律》還是貴族的法律,畢竟楊堅本人就是來自關隴貴族集團,他本人就是關隴貴族集團的領袖。

  在《開皇律》的施行中,顏之儀有不同的意見,和楊堅發(fā)生了正面沖突。楊堅被顏之儀氣得七竅生煙,當即下令要在殿前笞打他。之前,顏之儀因為反對楊堅掌權被貶在外;因為蘇威、樂運的推薦,楊堅又把他調任中央,任職郎官。

  諫議大夫劉行本上奏說:“顏大人平時為官清廉,現(xiàn)在所犯過錯又小,希望能夠寬免他。”劉行本是劉昉的侄子。

  楊堅只是看了看劉行本,沒有說話,不理不顧。

  劉行本于是站在楊堅面前說:“陛下不以我不肖,把我安置在您的身邊任職,我說的如果對,陛下怎能不聽從;我說的如果不對,陛下可將我送到大理寺治罪?!闭f著就把朝會用的笏板扔在地上,想要退朝以示抗議。

  “照打不誤!”楊堅怒喝道。

  “陛下好大的威風!”一個女人的聲音響起,大家循聲看去,只見獨孤伽羅一臉嚴肅地走進了大殿。

  一時間,楊堅的臉羞得通紅。原來,陪著老公上下班的獨孤伽羅并不放心,她在楊堅身邊安插了一些宦官監(jiān)督他的行為,如果一旦發(fā)現(xiàn)楊堅工作有情緒,這些宦官就要向獨孤伽羅報告,獨孤伽羅有不同意見,就會讓宦官進去給老公傳話。時間一長,朝廷內外都傳言楊堅是“妻管嚴”。

  這次楊堅怒火中燒,宦官的一旁提醒完全不起作用,于是,獨孤伽羅不管不顧就沖進來了,群臣都給皇后行禮。獨孤伽羅徑直坐在楊堅旁邊,看到楊堅一臉窘態(tài),也就不好說什么,只是看著顏之儀、劉行本等人。

  朝堂上的氣氛異常尷尬,這下楊堅“妻管嚴”的名聲是坐實了。看到皇帝如此窘迫,樂運、梁毗幾人馬上心領神會,紛紛出來給皇帝臺階,極力勸阻楊堅赦免顏之儀。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妻管嚴”,楊堅當然馬上得接受這些人的意見了,這樣一來,楊堅用自己的行動表示:我赦免顏之儀是因為聽了樂運等人的話,而不是因為皇后。

  楊堅笑著走下龍椅,首先安撫了劉行本,隨后又赦免了顏之儀。

  “我大隋有了你們這些直言敢諫的臣子,朕很高興,很高興!”楊堅很尷尬地笑了兩聲,然后坐回了龍椅上。看著獨孤伽羅的氣消了,楊堅才傻呵呵地對她笑。獨孤伽羅為了保全老公的面子,也就不再計較,沒說什么。

  蘇威感覺打圓場:“二圣互相扶持,厲行節(jié)約,勤政愛民,實乃夫妻模范,自古以來都沒聽說過,微臣恭賀二圣?!逼渌豕蟪家哺鸟R屁,紛紛說好話,楊堅夫婦此刻也是會心一笑。

  一會兒后,楊雄上奏說:“按照《周禮》規(guī)定,百官大臣妻子爵位品級的封賞,應該由皇后發(fā)布。請求依照古代的制度辦事?!睏钚鄣囊馑际窍脒M一步提高獨孤伽羅的地位,畢竟是自家人嘛,這個馬屁還是楊雄來拍比較合適。

  按理說,只是獎賞大臣的妻子,也不算什么多大的事情,但獨孤伽羅一口回絕了:“婦人干政,或許從此就會逐漸盛行,我不能開這個頭?!豹毠沦ち_這一句話給足了楊堅面子,楊堅內心對她更加敬畏了。

  獨孤伽羅并不是作秀,她身上另外一件事讓楊堅最為敬佩。大都督崔長仁是獨孤皇后的中表兄弟,犯法應當斬首,楊堅因為他是皇后的親戚,打算赦免他的罪行。獨孤伽羅說:“嚴格執(zhí)法是國家的大事,怎么能徇私枉法呢?”崔長仁終于被依法處死。

  北周說到底還是毀在了楊堅這個外戚身上,所以,楊堅一直以來是對外戚嚴防死守,從不把大權要職授予外戚,獨孤伽羅的兄弟如獨孤羅等,任職不超過將軍、刺史。

  4.基層治理

  十月十六日,楊堅把長安交給太子楊勇,挑選了各個部門的一把手跟隨自己,開啟了他上任以來的第一次巡查工作,第一站是岐州(陜西寶雞市鳳翔縣)。巡查工作,一方面是體察民情、深入基層調研;另一方面,也是彰顯皇威,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這是宇文泰、宇文毓、宇文邕等皇帝的共同選擇,這是孤家寡人不得已而為之,這是專制皇權必然產物,所以有的大臣就理解不了,比如王誼同學。

  王誼勸諫:”陛下,您剛剛君臨天下,長安人心還不安穩(wěn),為何要走一趟呢?“

  楊堅笑著說:”我以前和你同朝為官,地位聲望相等,現(xiàn)在卻是皇帝,你可能感到羞恥慚愧,更何況其他人?朕此去岐州,就是要彰顯帝王的威武,制服天下人心呀?!?p>  ”還是陛下想的周到呀!“說罷,王誼就退下了。

  岐州刺史是梁彥光,他是梁毗的兒子。虎父無犬子,梁彥光深受老爹的影響,為官清廉推崇無為而治,將岐州的大小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再梁彥光陪同下,楊堅參觀了岐州的糧食種植、桑蠶養(yǎng)殖等產業(yè),查看了岐州一年以來的賦稅賬本,視察了渭水流域的水利工程,梁彥光的工作有目共睹,得到了巡查工作組的一致好評。

  當天,艷陽高照,雖然是寒冬時節(jié),但領導楊堅的臉上卻溫暖如春。自己第一次巡查就這么有面子,楊堅對梁彥光很滿意,他當著巡查組的面把一把御傘打在了梁彥光頭上,并且把這把傘還有一束絹帛賜予了梁彥光。

  楊堅叫來同行的李德林,讓他撰寫詔書對梁彥光進行表彰。詔書里說:岐州民風質樸純厚,梁彥光無為而治,每年上奏報給朝廷的戶口、墾田和賦稅都是全國第一;民生問題一直是大隋王朝的立國之本、執(zhí)政之基,各級各部門要向梁彥光學習,把惠民政策執(zhí)行到底,為建設富強和諧大隋朝而團結奮斗。

  看著志得意滿的梁彥光,楊堅神秘一笑:”修芝(梁彥光的字)呀,岐州乃關中之地,此處為政不值一提,不知你能否去遠一點的地方挑戰(zhàn)一下呢?“

  ”陛下,微臣愿意前往,不論哪兒,我一定能把它治理好!“梁彥光拍著胸脯說。

  ”好,你可不要讓朕失望!“

  于是,楊堅把梁彥光調任相州刺史,希望他能再接再厲,去管理鄴城這個特別的城市。北齊滅亡后,王公大臣都被遷入了關中,鄴城只剩下一些手工業(yè)者、商人、樂戶(專門以音樂歌舞為業(yè)的賤民)等居住,因為民風刻薄狡詐。楊堅把梁彥光弄到這里,一方面希望他能改善這里的情況,另一方面是檢驗梁彥光隨機應變因地制宜的為政能力。

  這里有必要交代下梁彥光的后續(xù)表現(xiàn)。梁彥光到任后,原來那一套無為而治就不奏效了,當?shù)氐陌傩辗Q他為”戴帽的飴糖“,也就是軟柿子的意思。后來,楊堅聽到了這些傳聞就免了梁彥光的官,又把他調任別處。梁彥光不服呀,他越想越氣,一心想要證明自己不是軟柿子。一年以后,梁彥光請求再任相州刺史,楊堅拗不過便答應了他。

  相州的土豪劣紳聽說梁彥光再次來相州任職,都紛紛嗤笑他。梁彥光到相州后,一改之前的和事佬作風,采用分化瓦解的辦法對付土豪,聯(lián)絡同在相州為官的樊叔略,懲治不法,審理案件,料事如神,雷厲風行,故而土豪劣紳紛紛潛逃,相州境內社會秩序大為好轉。

  梁彥光又招致了一些名儒,在各地建立鄉(xiāng)學,親自主持考試,表揚獎勵勤奮用功的學生,并開除那些懶惰不求上進的學生。對于被州郡薦舉的秀才,他親自在鄴城郊外設宴為他們送行,并資送路費。

  梁彥光的搭檔樊叔略也不是一般人。樊叔略的父親在東魏為官,因為站隊孝武帝元修,被高歡殺害。樊叔略后來逃到關中,先后得到了宇文泰、宇文護、宇文憲、宇文邕的重用,在滅北齊和平尉遲迥的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優(yōu)秀。梁彥光舉薦樊叔略到長安任職,楊堅大為滿意,下令全國嘉獎樊叔略,并讓他擔任司農卿。

  就在楊堅在岐州調研巡查期間,楊尚希、蘇威、柳彧等人各自領命,帶領小分隊前往岐州下面的郡縣去走訪調研,收集了第一手基層治理的問題和難題。自古皆然,成績需要讓領導來看到,獎勵要交給領導,好人領導來做;反過來,問題嘛自然是讓下屬去發(fā)現(xiàn),壞事和懲罰就讓馬仔去做,不然領導的面子何在?

  十一月初一,楊堅一行來到新豐縣(西安市灞橋區(qū)劉家村一帶),不自主地停留了下來。時任新豐令的是房恭懿,他的名氣和政績在京畿地區(qū)是最好的。房恭懿父祖輩在北齊為官,他本人也在北齊各地做過縣令,有行政經驗,北齊亡后進入北周、隋朝官場。楊堅賞賜了房恭懿大量粟米錢帛,并拉著他的手,一起走向御榻入座,虛心向他求教治理百姓的辦法;一邊等著雍州各縣一把手來匯報工作。

  每月初一,雍州(首都長安所在省份)所有縣令都需要進京朝見天子匯報工作,這是隋朝的一項制度。這一次,楊堅剛好初一來到新豐縣,便在新豐舉行各縣匯報座談會。

  人都到齊后,楊堅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房恭懿一心想著國家,愛護黎民百姓,這實在是上天和祖先保佑我大隋王朝。朕如果視而不見,不加獎賞,那么上天和祖先一定會責備我。你們都應該向他學習?!彪S即,楊堅提升房恭懿為海州刺史。

  經過楊堅這么一番政治秀,天下州縣官吏大多稱職,能夠勤政愛民,致使社會安定,百姓富庶。隋朝境內像房龔懿、樊叔略、梁彥光這樣的能臣,可以說如過江之鯽。

  十二月二十五日,巡查工作結束,楊堅回到長安。次日,楊堅召集巡查組開展總結會議。

  “都談談吧,好消息都給朕聽了,好人也讓朕做了,說說你們在這次岐州之行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吧?!睏顖援吘挂苍诒敝墚斶^皇帝的馬仔,知道官場那一套,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楊尚希率先發(fā)言:“陛下,這次調研中,我發(fā)現(xiàn)當今郡縣多于古代數(shù)倍。有的地方不到百里,卻同時設置好幾個縣;有的戶口不滿一千,卻分別屬于兩郡管轄。致使郡縣屬官僚佐冗員眾多,國家開支逐年增多;差役事吏卒成倍增加,租調收入逐年減少;官吏幾乎比黎民百姓還多,十羊九牧。”(十羊九牧這個成語就是楊尚希發(fā)明的)

  楊尚希故意聽了下來,看看楊堅的反應。楊堅神色凝重,聽得很認真,示意他繼續(xù)說。

  “應該保留重要的官職而廢除閑散的官職,把小的郡縣合并成為大的郡縣。這樣,不但國家不用多耗費粟帛俸祿,選拔官吏也容易得到賢才俊杰?!?p>  “蘇愛卿,你怎么看?”楊堅問。

  “楊大人所言極是,郡縣改革迫在眉睫,陛下!”蘇威拱手說。

  當時,大隋境內有州一級行政區(qū)域二百一十一個,郡一級行政區(qū)域五百零八個,縣一級行政區(qū)更是一千多個;而當年秦朝一統(tǒng)天下后設立的郡不過四十八個,漢朝時期的州也不過十三個、郡一百余個(以上數(shù)字有很多版本,僅供參考)。隋朝此刻還沒有滅陳,疆域還不如秦漢,但它的州郡縣卻遠遠超過了幾百年前的秦漢。相當于,隔壁老王平時散個步就去了另一個縣,孩子上個學就跨了幾個郡,出去找工作就走了兩個州了。

  經過百官的表決,楊堅宣布廢除郡一級行政區(qū),合并州郡,全國以后執(zhí)行州縣兩級行政區(qū)劃體制,具體工作交給楊尚希等人去推進。無疑,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牽涉到無數(shù)地廳級官員的飯碗問題,其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難都是難以描述的,因此這項工作花費了許多年,每一年都在調整州縣數(shù)量,直到楊堅執(zhí)政末年,天下的州(合并郡之后的州)是一百九十個,縣是一千二百五十五個??梢?,改革還是相當成功的。

  值得一提的是,“平陽郡”就是在此次改革中被改名為“臨汾郡”,這是臨汾市得名的由來。“平陽”也就是“虎落平陽”中的那個平陽,當年西晉末代皇帝司馬熾、司馬鄴被匈奴政權的劉聰俘虜?shù)绞锥计疥枺瑒⒙斪屗麄兘o自己“青衣行酒”拜拜羞辱,二位最后死在平陽,這就是“虎落平陽被犬欺”典故來源。

  州縣改革,簡化了行政機構,增加了國庫收入,效果是立竿見影的,雖然有阻力,但郡守相比那些大貴族來說還只是小嘍啰,胳膊擰不過大腿,他們無法阻擋關隴集團變革的決心,有委屈也只能認了。然而,蘇威卻錯判了形勢,他想一步到位,直接將變革的利劍刺向關隴軍事貴族集團!

  “陛下,現(xiàn)在人口日益增多,耕地卻不斷兼并減少,這樣下去,百年之后,恐怕我大隋的子民沒有立足之地了!”蘇威懇切地說。

  “那應該如何是好?”

  “應該減少功臣貴族的封地,把他們的地拿出來分給百姓?!碧K威此話一出,就像在平靜的湖面丟下了一顆巨石,引起千層浪。蘇威的氣魄真正展現(xiàn)了什么叫“向我開炮”,這種壯士斷腕的決心讓人欽佩。

  “我們是功臣,打天下的是我們,為什么要把我們的土地分給百姓?”

  “蘇威你也是功成之后,你怎么給百姓說話!”

  “是呀,我們作為世家大族的特權何在,簡直是笑話!”

  朝堂上議論紛紛,吵作一團。

  楊堅一招手,示意大家安靜。等朝堂靜下來后,在幾個高級官員的慫恿下,王誼奏報道:“朝廷百官,都是幾代的功勛賢臣,蒙受朝廷賞賜的土地,一旦被削去,那將損害這些家族的利益呀,我看沒有益處?!?p>  “王大人所言極是,”李穆咳嗽了一下,接著說,“想當初,賀拔氏、宇文氏帶領武川鎮(zhèn)各路軍人領袖,不遠萬里來到關隴之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才有了如今我大隋的基業(yè);如果要把這些功臣的土地分出去,恐怕很難服眾,陛下三思?!?p>  一看德高望重的李穆都說話了,于翼、竇熾二人也是紛紛附和,群臣都點頭稱是。甚至還有人在人群中嚷嚷道:“陛下,您父親當初也是六柱國十二大將軍創(chuàng)業(yè)元老之一呀!”

  沒錯,楊忠也是六柱國下面的十二大將軍之一,他們楊家現(xiàn)在就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領頭羊和代表人。如果楊堅都不維護這個集團,那他稱帝的合法性就沒有了。沒有關隴集團各大軍頭的努力,就沒有北周的基業(yè),楊堅也就不可能順利摘取勝利果實。

  楊堅無奈地看了看蘇威,然后對大家說:“蘇愛卿提的問題,需要從長計議,我們這次就不討論了。”

  “還有別的事情要上報么?”楊堅急切地尋找懂事人的眼光。

  這時候治書侍御史柳彧很懂事地站了出來。柳彧,河東柳氏,是南梁將領柳仲禮之子,柳仲禮被楊忠打敗俘虜后,他們一家都回到了北方,柳彧先后跟隨宇文護、宇文邕為官,為人正直有操守。

  柳彧在此次調研中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各州的刺史很多都是武將出身,武將可以隨時應對戰(zhàn)爭,但如果天下太平后,武將那一套方法就不再適合地方治理了,他說:“從前漢光武帝與二十八位大將一起披荊斬棘,平定天下,及至功業(yè)成就以后,這些將軍都沒有擔任職務。我最近拜讀了陛下的詔書,您不久前任命上柱國和千子為杞州刺史。和千子以前任趙州刺史時,老百姓用歌謠嘲諷他‘枯老的稻禾不及早割去,稻種脫落就會使良田荒蕪’。和千子是行伍出身,騎馬射箭,功成略地,是他的特長;至于治理民眾,聽政斷獄,則不是他所理解的。如果說朝廷要優(yōu)禮老功臣,自可多賞賜金帛錢財;如果讓他出任州牧刺史,則會誤國害民,將會造成很大損失,還請陛下明察。”

  ”兒臣附議,“太子楊勇也表示贊同,并引經據典,”陸賈曾勸說漢高祖不能'馬上治天下'正是如此?!?p>  隨后,李德林、裴政、蘇威、薛道衡、顏之推、崔仲方等文臣都表示了高度贊賞。

  “嗯,這個意見很好,朕也一直在考慮這個事,現(xiàn)在也是時候采取手段了?!庇谑?,楊堅下詔,罷免了和千子的刺史一職,選派另一位文臣去赴任。

  楊堅上臺后,基本上遵循著親力親為的行政方式,每天早出晚歸,樂此不疲地和百官議政,這一次巡查工作座談會,從早開到晚,以至于都沒時間吃飯。百官不論大小事都上奏,柳彧認為這樣不妥,便再次開口:“陛下,現(xiàn)在已經太陽落山了,微臣請求散朝吧。”

  “柳愛卿,如今我大隋人才濟濟,文臣武將個個都思慮如何報效國家,朕也備受感動,一心要做有為之君。你不勸朕奮發(fā)向上,怎么還來勸朕早點散朝呢?”楊堅打趣說。

  其實群臣也很累了,迫于老板楊堅的以身作則,迫于大隋公司剛上市,大家也只好“996”了,不得已卷起來。折騰了一天,心神憔悴,聽柳彧居然提出來這種要求,大家不由得轉頭看向他,滿懷期待。

  柳彧給楊堅行了君臣之禮,嚴肅地說:“臣聽說古代的圣王莫過于堯舜。堯舜從不過問瑣碎之事,所以被稱為圣明。虞舜委任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位大臣處理政務,唐堯則經常向掌管四方的諸侯詢問治國方針,都垂衣拱手,無為而天下大治。這就是所謂勞于求賢,逸于任使。

  “陛下則不然。陛下留心治國安民之道,不憚辛苦疲勞,這也是由于百官大臣懼怕獲罪,遇事不敢自己決定,只好稟承陛下裁決,因此奏請過多。以至于像營造寺廟等細小事情,支出少量財物等瑣碎條務,也都稟奏陛下。陛下在一日之內,須回復眾多大臣的奏請,以致常常天晚忘食,夜半未寢,整日為公文表章操心受累。

  ”請求陛下體察我的誠摯之言,稍微減少一些瑣碎事務。如果是經國安邦的大事,不是百官大臣所能裁決的,自然要由陛下詳察明斷;其余細務碎事,則責成有關職掌部門長官裁決處理。如此,則陛下勞逸有節(jié),安享無疆之壽;百官大臣親職任事,蒙受陛下養(yǎng)護之恩。陛下有任賢使能的美名,百官有各司其職的能力,這才是我大隋長治久安的長久之策呀!“

  柳彧這段話中提到的營造寺廟,反應了當時崇尚佛教的社會風尚。忠實的佛教徒楊堅在這一年,多次下詔鼓勵黎民百姓出家為僧,并下令按人口出錢,營造佛經、佛像、寺廟。于是社會風氣隨風而倒,崇尚佛教,民間的佛教書籍,多于《六經》幾十、幾百倍。

  對此,王公大臣沒有一個反對的,他們全然忘記了宇文邕當時滅佛的初衷,反正寺廟又不會搶我的地盤和土地,反正國家現(xiàn)在又不缺錢缺地,等將來滅了南陳,那土地和人口就更多了。

  因此,包括柳彧在內的百官,都以為崇尚佛教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柳彧這一番話,聽得大家眉飛色舞,楊堅也是搖頭晃腦很認可。楊堅鼓掌感嘆:”柳彧這樣的正直之士,確實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呀?!?p>  ”那就散朝吧,各位都累了,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膳吧?!皸顖砸粨]手,官員都跟著他朝著御膳房走去。

  582年的春節(jié)很快就到了,隋朝上下都沉浸在喜悅的節(jié)氣氣氛之中,而北境的突厥卻在醞釀著一次針對楊堅的軍事行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