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學霸:大國科技

第41章 專訪

學霸:大國科技 充滿智慧的貓 5442 2022-05-14 17:18:46

  李瑜真的好氣??!

  莫名其妙就被人抹黑的這么慘!

  他只是一個高三的學生,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情真的有點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么處理。

  去澄清肯定是沒有用的,馬元青就是一個前車之鑒,只是幫李瑜說了幾句話,就被逮著噴了一千多條私信。

  如果李瑜爆出自己的身份去澄清,恐怕被問候的就不止一千多條了,起碼要翻個幾倍甚至十倍。

  明天又得考理綜和外語,李瑜實在是沒有心思去跟那些人爭論。

  干脆暫時不要管他們了吧,網(wǎng)上大多數(shù)人都特別無聊,這種無聊的新聞只有三分鐘熱度,過個兩天,社會上出現(xiàn)另外一件大新聞,他這件事情就會被掩蓋過去,逐漸被人淡忘。

  總之,不能讓這件事情影響了自己的高考。

  等高考完了,問問老陸應該怎么處理。

  或者等確定了就讀的大學院校,收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再咨詢大學的老師們應該怎么處理。

  大學是有法學院的,李瑜被人欺負了,法學院的師兄師姐們肯定不能袖手旁觀吧?這可是他們提前實習刷履歷的好機會。

  已經(jīng)決定好了,李瑜給馬元青回復:“多謝你為我仗義執(zhí)言,不過我覺得暫時還是不要管這些人,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高考上面。

  等高考結束了,如果這個事件還是沒有平息的話,我再問問陸老師的意見?!?p>  馬元青被人私信問候了一千多條,慢慢的冷靜了下來,想起了明天還要參加高考。

  李瑜說的很對,復習重要!沒必要為了跟那些無聊的人爭論,把決定自己命運的高考考砸。

  “嗯!你說的很對,我確實不應該搭理那些鳥人。

  先復習吧,明天考完理綜和外語,高考結束后再說。

  到時候你要打官司的話跟我說一聲,我家里有免費的律師?!?p>  關鍵時刻,馬元青還是挺仗義的。

  李瑜回了他一句謝謝就下線了,自斷網(wǎng)絡復習功課。

  因為和馬元青一樣,看到了圍脖上的新聞和文章來通知他的同學數(shù)不勝數(shù),李瑜真的沒有時間和精力一一回復,等明天考完試再說吧。

  ……

  次日,早上考的是理綜,下午考外語。

  這兩個科目最難的是理綜試卷里的物理,不過對于李瑜來說,都稱不上有太大的難度。

  兩個小時的考試時間,李瑜早就把試卷做完了,他沒有提前交卷。

  因為考場外的記者太討厭了,為了博眼球斷章取義。

  他那句話明明不是那個意思,記者們撰寫的新聞卻說他宣稱考了滿分。

  作為媒體工作者,報道新聞必須盡可能保持真實、客觀、理性。

  這是一個記者最基本的職業(yè)操守。

  但在這樣一個人人向錢看齊,資本高度發(fā)展的社會,大部分媒體和記者已經(jīng)連最基本的職業(yè)操守都沒有了。

  下午考完了外語,李瑜跟著大部隊一起走出考場。

  就這樣,他依舊被眼尖的記者們盯上了。

  如果說昨天他們不是奔著李瑜來的,那么今天他們的目標就很明確了,他們就是奔著李瑜來的。

  李瑜那件事情在網(wǎng)上炒起了非常高的熱度,這個時候采訪李瑜幾句,不管李瑜回答什么,他們寫一篇新聞都會有許多人看。

  “同學,你已經(jīng)出名了,你對你自己在網(wǎng)絡上被網(wǎng)友熱議有什么看法呢?”

  “%@!”

  李瑜很想罵人,要不是這些人,他會被網(wǎng)友熱議嗎?

  他們是始作俑者,居然還敢跑到李瑜的面前問李瑜有什么看法。

  李瑜沒有看法,只有刀了這幫人的想法。

  “我不想回答任何問題,我考完試了只想回家,麻煩你們讓一讓?!?p>  李瑜盡量擠出一絲笑容,盡量保持禮貌和客氣。

  說了那話,李瑜用手把他們遞到面前的話筒和攝影機移開,直接走人了。

  他是什么都不會說的,免得被這些無良媒體斷章取義,再黑他一把。

  他現(xiàn)在只想保持沉默,讓那件事情的熱度快點降下來。

  李瑜完全沒有配合的意思,記者們不能真的把話筒塞到李瑜的嘴里逼李瑜說話,他們只能有點遺憾的放李瑜走人。

  即便沒有從李瑜的嘴里采訪出什么有爆點的話,李瑜拒絕采訪,用手輕輕移開話筒和攝影機的幾十秒視頻依舊被上傳到晚上,一個晚上照樣有四十多萬次觀看,可見這次事件的熱度之高。

  二十萬粉的大v馬方一直都在關注這個學生。

  哦,對了,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二十萬粉的大v了,漲到三十多萬了。

  一天時間,他上漲了十萬粉,發(fā)的那篇批評李瑜和國內(nèi)教育體制的文章點贊十幾萬,評論幾萬條,轉(zhuǎn)發(fā)好幾千。

  他現(xiàn)在熱度很高,網(wǎng)友們紛紛給他冠上國內(nèi)第一批評家,當代勇敢斗士這種稱號。

  對于馬方來說,這些都不是重點。

  最重要的是,今天有幾個廣告主想找他幫忙打廣告,廣告費相較以前漲了一倍多。

  正好他又看到了這個四十多萬播放次數(shù)的視頻。

  先幫廣告發(fā)一條廣告,緊接著依托這條視頻再發(fā)一篇批判的小作文,就能讓廣告取得最高的關注度。

  廣告主滿意了,覺得物超所值,以后他的廣告費才會越來越高。

  只有幾十秒鐘的視頻,馬方來回觀看了很多遍,為的就是找出一個能夠進行抨擊的點。

  看著視頻里的那個學生,馬方?jīng)]有一絲愧疚。

  古往今來,多少成功者都是踩著無數(shù)人的尸骸上來的呢?

  踩一個學生就能成功,對于他來說誘惑太大,大到他沒辦法拒絕。

  有句話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哪怕李瑜沒有說出任何具備爆點的話,拒絕了采訪。

  只要馬方有心,他照樣能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進行批判。

  于是,他的手指敲打著鍵盤,寫道:“這是體制的問題,一定是體制的問題。

  我不明白,到底是有多錯的教育體制,才會讓國內(nèi)大量出現(xiàn)這樣的學生。

  這個學生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依舊保持著狂妄自大的態(tài)度,記者溫柔的把話筒遞到他的面前,他居然一臉不耐煩,很粗暴的把話筒和攝影機推開。

  如果是在國外,在自由良好的教育體系下成長起來的學生,他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一定不會是這個樣子……”

  依舊是老套路,從一個學生的身上找話題,把這個話題擴大成整個社會的問題,然后舉一個外面更好的例子,形成踩一捧一的對比。

  在這些年,他們的套路屢試不爽,幾乎可以用百試百靈來形容。

  在早幾年,國內(nèi)有一條特別有名的公益廣告,當時國內(nèi)最火最有名望的明星都參與了這個公益廣告。

  這條公益廣告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詞“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說的是每年都有無數(shù)條鯊魚因為魚翅這道美食丟掉了性命。

  這條公益廣告大火之后,國內(nèi)的互聯(lián)網(wǎng)瞬間出現(xiàn)了大量批評國人吃魚翅,導致過度捕撈鯊魚的新聞。

  最終,這件事情鬧得很大,國內(nèi)迫于壓力,打擊了鯊魚捕撈,魚翅的銷量斷崖式下跌。

  然而,在數(shù)年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國內(nèi)的魚翅銷量大跌,已經(jīng)跌到了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但放眼全球鯊魚的捕撈量并沒有減少,魚翅消耗量同樣沒有減少,甚至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既然國內(nèi)魚翅消耗量已經(jīng)減少了,那么魚翅到底進了誰的肚子呢?你品!你細品!

  一樣的路數(shù),這些人已經(jīng)用過了無數(shù)次,也成功過了無數(shù)次。

  馬方這次,只是他們干過諸多類似事件的其中一件罷了。

  ……

  李瑜沒想到,他已經(jīng)完全保持忍讓了,被網(wǎng)暴了都不吭聲,保持沉默,想著這件事情的熱度能夠快點降下來。

  可是背后有人推波助瀾,他明明很有禮貌的拒絕采訪,輕輕的把話筒和攝影機移開,讓他們不要拍自己。

  怎么到了某些人的筆下,自己就成了很暴力很無禮的把攝影機推到一邊,還差點讓記者摔壞了價值幾十萬的攝影機,背負起拖累半輩子的債務呢?

  太欺負人了,說什么都是錯的,不說還他娘是錯的。

  李瑜都被整無語了,合著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個錯誤唄?

  李瑜沒有經(jīng)驗,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這樣的事情,只能電話聯(lián)系陸光亮,問問學校該怎么辦。

  “陸老師,我明明什么都沒干,莫名其妙被他們罵慘了,我該怎么辦?

  馬元青說給我介紹他們家免費的律師,讓我起訴他們。

  我真起訴他們了,他們不得又說我急了,炒的更加離譜?!?p>  這件事情陸光亮和第八中學的鄭校長都知道了,他們同樣頭疼不已。

  “這些無良媒體實在是太過分了,一點職業(yè)操守都沒有,根本不配當一個媒體工作者。

  那個叫馬方的大v也是,跟瘋狗一樣,幾十萬粉絲的人欺負一個高中生像話嗎?

  我通過朋友了解了一下,那個馬方一直都是這樣的,夸大某一件事情,博取網(wǎng)友的關注。

  明明是一家無良作坊被曝光了有食品安全問題,他非要說全國大部分的食品工廠都是這樣。

  我實在是看不懂,就這種人,深究一下,不就是造謠嗎?

  居然能坐擁幾十萬粉絲整天興風作浪批評這個批評那個,我看不懂?!?p>  陸光亮對這種事情同樣深惡痛絕,他安慰李瑜說。

  “你不用太擔心,不是所有媒體都是無良媒體。

  鄭校長和粵省電視臺那邊聯(lián)系了,讓他們派記者來學校給你做一期專訪澄清那些謠言。

  粵省電視臺不管怎么說也是一個省的官方電視臺,說服力比一個批評天批評地的圍脖大v強。

  等專訪做出來了,在粵省電視臺播出,相信網(wǎng)上的謠言就會不攻自破?!?p>  “陸老師,替我謝謝校長和學校。”

  李瑜聽了有點感動,原來他被人網(wǎng)暴,身邊的這些人都在關心他,幫他想辦法解決問題。

  學校幫他找了電視臺,馬元青宋星星這些同班同校的同學在網(wǎng)上跟那些人對線澄清,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支持李瑜。

  粵省電視臺那邊會接受鄭校長的邀請,來第八中學給李瑜做專訪倒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

  首先,李瑜這件事情在網(wǎng)上有很高的熱度,引起了廣泛關注。

  有熱度就有收視率。

  其次,李瑜可是粵省的尖子生,數(shù)學冬令營全國第一,進入了國家隊準備出戰(zhàn)IMO。

  李瑜是粵省中學生當中優(yōu)秀的佼佼者,粵省牌面不敢說,但給粵省稍微爭了一點點光,這個說法不過分。

  李瑜被網(wǎng)暴了,粵省電視臺肯定得幫著澄清,不能讓那些人把難看的帽子套牢在李瑜的腦袋上。

  粵省電視臺的總部就在羊城本地,所以他們的人來的很快。

  第二天,他們就來到了第八中學,學校專門布置了一下一間教室,作為采訪的地點。

  李瑜在家里收拾了一番,弄了一個帥帥的發(fā)型,穿上比較得體的衣服,才前往學校受訪。

  帥和顏值是一輩子的事,第一次上電視,形象是需要注意一下的。

  和常規(guī)的采訪差不多,李瑜和負責采訪他的記者面對面坐著,中間隔開了大概一到兩米距離。

  燈光一打,攝影機一開,采訪就開始了。

  “李同學,上回我們臺里曾經(jīng)向你的學校提出過來采訪一下你,你們的校長以不影響學生學習為由拒絕了。這件事情你知道嗎?你怎么評價你們校長的做法呢?”

  打完招呼,記者問了第一個問題。

  “呃……我是聽了你跟我說,才知道有這么一件事。

  我覺得鄭校長做的很對,學校是學習的地方,是升華靈魂深造的圣地。

  安安靜靜低低調(diào)調(diào)就好,媒體接連進入學校的話,確實有可能會擾亂了學生們學習的環(huán)境?!?p>  李瑜想了想,回答道。

  這位記者是粵省電視臺的老記者,他的水平特別高,很照顧李瑜,也很替李瑜著想。

  他上來的第一個問題扯以前的事,你以為他是業(yè)務能力不行,跑題了嗎?不是。

  恰恰相反,這是很關鍵的一環(huán)。

  表明了曾經(jīng)李瑜就有過一次上粵省電視臺的機會,學校為了學生著想拒絕了,李瑜支持了學校的決定。

  通過簡單的幾句對話,證明李瑜并不是一個狂妄自大喜歡吹牛出風頭的人,和網(wǎng)上的無良媒體給李瑜塑造的自大形象形成強烈的對比。

  這就給了看這期專訪的觀眾第一個信息,真實的李瑜并不是那樣的人,和網(wǎng)上說的完全不一樣。

  接下來,記者開始問到網(wǎng)絡上熱議的新聞。

  李瑜是這么回答的:“我那句話是反諷,因為那天考完數(shù)學,我是第一個離開考場的。

  他們非要我回答幾個問題,非要問我能考多少分,把我給整煩了。

  所以我用反諷的語氣反問了他們一句,我說我考了滿分你,信不信?

  沒想到被掐頭去尾,經(jīng)過他們的筆桿子,我成了一個篤定自己能考滿分狂妄自大的人?!?p>  “這么說的話,是一場誤會和鬧劇。聽說網(wǎng)上有一個幾十萬粉絲的大v對你和國內(nèi)教育體制口誅筆伐,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呢?”

  “首先,我想說,我只是一個手無寸鐵的高三學生,他一個坐擁幾十萬粉絲的知名大v帶頭攻擊我,他已經(jīng)輸了。

  另外,我不知道他本人到底是有多大的才能,從食品安全到社會治安再到國內(nèi)教育體制,全部都被他批評了一遍。

  他真的什么都懂嗎?我一直覺得,光批評卻不能提供貼合實際的有效建議,這不叫批評,更不配叫批評家,只是一個整天無所事事,在網(wǎng)上上躥下跳口嗨的噴子罷了。

  有一位名人說的很好,你覺得這個社會存在問題,那么你就努力學習,努力成為管理者,加入它,改變它。

  那位所謂社會批評大家,我想他肯定不具備這個能力。

  一天到晚只知道批評,沒有任何意義,批評的同時舉另外一個國外的例子進行踩一捧一更沒意義。

  最后,我希望這場鬧劇早點結束吧,不要浪費有限的公共資源。”

  李瑜已經(jīng)在盡量保持克制了,沒有直接把臟話噴出來。

  訪談很快就結束了。

  李瑜終于可以美滋滋的睡一個安穩(wěn)覺了。

  相信這期專訪播出后,風向能實現(xiàn)逆轉(zhuǎn)。

  然而,事實很快證明,李瑜還是有點太單純了,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人家的這一套模式已經(jīng)玩了很多年了,大部分時候都能達到目的,哪是這么容易能夠化解的呢?

  專訪視頻在粵省電視臺播出后,馬方第一時間就觀看了。

  看完專訪后,他氣得要死,盡管李瑜已經(jīng)非??酥屏?,沒有直接噴,只是暗諷了他幾句,依舊刺激到了他那根敏感脆弱的神經(jīng)。

  “我覺得某一位名人說的很好,你覺得這個社會存在問題,那么你就努力學習,努力成為管理者,加入它,改變它。那位所謂社會批評大家,我想他肯定不具備這個能力。”

  這句話不帶任何一個臟字,但是嘲諷值直接拉滿。

  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強。

  他不具備這個能力,明顯是說他只是一個在網(wǎng)絡上躥下跳,沒有任何真才實學的口嗨噴子。

  他馬方什么時候受到過這種侮辱!這樣的侮辱居然還是來自一個剛剛高考完的高中生。

  不管怎么說,他馬方在網(wǎng)絡上也是有點名氣,被網(wǎng)友們稱為學者專家社會批評家的人。

  在才能方面,一個高中生哪來的資格諷刺他呢?

  馬方這幾年噴各種批評社會現(xiàn)象,不是沒有遇到反擊。

  面對反擊,他從來不會正面回擊,因為他心虛。

  他的回擊一般會選擇一兩個能夠刺痛網(wǎng)友神經(jīng)的敏感點,這樣就能把更多的網(wǎng)友裹挾進入他的陣營。

  比如這一次,面對李瑜的澄清和反擊,他這樣寫道:“天?。∥覍嵲谑遣桓蚁胂筮@樣的一個學生背后到底有多大的能量,居然能夠讓那么大一個電視臺興師動眾給他出一期專訪。

  社會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機會上一期電視節(jié)目。

  而某些人,利用某些背景和權力居然能讓電視臺為自己發(fā)聲,這對于你我一樣的普通大眾來說,無疑是一種不公。”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