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韜嘴上說的跟村里人一起過年,在除夕的一大早就背著包走了。
弟弟一家三口回來過年了,張靜月和母親把他們的房間打掃干凈,曬了曬被褥。李勇跟父親起了大早,去鎮(zhèn)上買回來一大塊牛肉。
弟弟中午的時候到家了,張靜月跟弟妹一起幫母親燒菜,父親和弟弟帶著兩個孩子放鞭炮。李勇孤獨地坐在一邊發(fā)呆。張靜月怕他太想家,只好喊他過來洗碗。因為他沒有了房子,父母去他哥哥家住了,他就算回去也沒有地方住。張靜月的父母也勸他們在家里過年,所以張靜月就順勢留下了。
沒有煩心事了,張靜月感覺很輕松。去年因為病毒和大棚里的事,讓她過年都還沉浸在低落中。弟妹一眼就看出張靜月今年高興多了,就說:“是不是掙著錢了,從我一回來,大姐就一直笑著?!?p> “她掙什么錢,還不夠那個村委的小張霍霍的?!蹦赣H說。母親一直以為給村民們發(fā)的紅包也是張靜月出的錢,她心疼平白無故送出去的那些錢,即使紅包里全是幾塊的小錢。
“小張人家都回家過年去了,你可別說人家了?!睆堨o月說。
“小張是誰?”弟妹問。
“就是縣里派下來的辦事員,來了這里就想把咱們村搞成文明村示范地,目標很遠大的抱負型青年。”張靜月說。
“你又捐錢給村里了?”弟妹問。
“今年沒少捐?!币恢辈怀雎暤睦钣麻_口說。
“我真就理解不了你們?!钡苊谜f,她是城里人,從小就住城里,對農(nóng)村沒有那種深邃的感情。
幾個人正說著,就聽見“轟隆”一聲巨響,是從廣場那邊傳過來的。幾個人嚇了一跳,連忙關了灶臺上的火,出去看發(fā)生了什么。
張靜月的弟弟跑過來說:“有一群孩子在廣場上放鞭炮,廣場北面誰家的老屋被震塌了,把我們都嚇一跳,放鞭炮的小孩也跑了?!?p> 母親站在門口往北張望了一會,說:“是老陳家的祖宅,幾十年沒人住了,塌了也正常。”
“媽,這些老宅子塌了之后,會變成一片空地,咱們村那些老宅子都去哪了?”張靜月突發(fā)奇想地問。
“以前的老宅子都是在上面新建房子了?,F(xiàn)在的老宅子,沒有人建房了?!?p> “都去城里買房了,哪有錢在農(nóng)村蓋房?!蹦赣H接著說。
“那這些宅基地會被村委會收回去嗎?”張靜月問。
“沒有人收,收回去干啥,也不能種地?!?p> “擱著多浪費,咱們村老宅可不少?!睆堨o月若有所思地說。
“老宅子就算沒了房子,也不可能讓收回去的。那可是人家祖上住得地方,人家肯定不同意村委回收?!崩钣戮璧乜粗鴱堨o月說,他直覺張靜月又想搞事情。
張靜月想:“但凡是錢能辦到的事,就沒有什么不可能。但是宅基地面積都不大又很零散,要利用起來干什么呢?”
大年初一,村主任罕見地來張靜月家里。張靜月的爺爺去世很久了,張靜月也沒有奶奶。村主任上門,張靜月的父親都很驚訝。
“過年好!過年好!”村主任一點都不尷尬,跟父親打招呼。
“過年好,三哥,你怎么來了?”父親問。正月初一早上是出去給長輩拜年的時候,這個時候串門有點早。
“沒事,沒事,順路過來發(fā)紅包?!闭f著從兜里掏出來幾個紅包,塞給了兩個小孩子和在一旁站著的弟弟。
“謝謝大爺,恭喜發(fā)財?!钡艿苷f著接過來。
“主任來了?!睆堨o月、弟妹和李勇也一起從屋里出來。
“大過年的,叫三大爺就行。”主任說著,又從兜里掏出來幾個紅包發(fā)給張靜月他們。
“謝謝三大爺。快喊謝謝三爺爺?!睆堨o月拿著紅包說,又教兩個小孩。
“謝謝爺爺。”兩個小孩喊完人就跑了。
“小張啊,你這兩年沒少幫村委會,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心意,討個好彩頭,不要嫌少啊。”村主任發(fā)自肺腑地說。
“客氣了,客氣了,大爺。”張靜月說。
“行,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多多支持村委工作啊?!贝逯魅涡χf。
“好的,好的?!睆堨o月說。
“怎么回事?村主任上門發(fā)紅包?”看著村主任走遠了,弟弟邊奇怪地問,邊打開紅包,從紅包里拿出來一張鈔票。
“還不少呢!”弟弟說。
“過幾天村里投票競選村委班子了吧?”弟妹一語中的。
大家恍然大悟。
晚上的時候,大家都坐在客廳看電視,李勇在刷手機。
李勇突然把手機屏幕放在張靜月眼前,張靜月拿開,李勇又放過來。她只好拿過來仔細看,原來是張文韜給李勇發(fā)的微信。
“過完年暫時不回去了。”張文韜發(fā)過來的微信,又轉(zhuǎn)過來兩千元,標注著給如意的壓歲錢。
“不回來了?”張靜月很詫異。
“他說暫時不回來了,不知道啥時候回來。”李勇愉快地說,心情很舒暢。
張靜月若有所思,拿手機發(fā)微信給張文韜問他有什么事耽誤回村了嗎。
張文韜就回了一個“嗯”。張靜月見他也不主動說,就不追問了。
最近村里的村晚視頻被張文韜上傳到了網(wǎng)上,引起了許多網(wǎng)絡媒體的注意。這段視頻的播放量超過了兩百萬,縣里領導覺得很有創(chuàng)意,也開始重視農(nóng)村精神文明的建設??h里以他們村作為全縣的榜樣,號召全縣向他們村學習。
村主任作為村領導,受到了縣里的表彰。村主任作為此次村晚的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對張靜月和張文韜更加感激。自從張靜月回來辦企業(yè)之后,他就對張靜月的家人格外的親熱,連帶著自己的家人也跟張靜月家親近起來。村里人都心知肚明他這是想借人家的財力給自己掙業(yè)績,而他卻覺得這是互相成就,兩全其美的事。尤其是張靜月總是毫無怨言地支持村里的基礎建設和發(fā)展,讓他覺得張靜月就是他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