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是為了創(chuàng)作,然而,艾諾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寫了一篇散文,交上了答卷。
當艾諾將稿子交上去,方覺得自己的不濟,一人一文章嗎?計較什么呢?通過這篇散文,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雖然這里的奧秘很多,每個人的境界啊,看問題的深度??!
但艾諾是誰呀,她雖很少參與這種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的時間也少之又少,但她會欣賞??!看到別人的東西令她感到震撼,越發(fā)覺得自己太短練了?她不懂得賦及古詩詞文體的創(chuàng)作,只能用散文形勢。從文體上,就見分水嶺。
七月冰川矗立
詠嘆天寒地凍,感受冰峰刺骨,欣賞凌霜傲雪之松樹品格,俯瞰冰川峽谷之神奇意蘊,堅韌雪峰,構架無礙天塹,凜冽冰川,充填溝壑無痕,森林峽谷,如雨水,似瓜藤,同受天地變化,日月輪回,共對潺潺流水,默默花香,相協(xié)相挽,千里萬里,千年萬年。
水生木之法則,是爾等生生滅滅之緣?相互依存,抗拒風雨走過歲月,無論年輕年邁,合而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濡以沫不可或缺,乃松木冰川千古不變之約定?
順著濕潤小徑,先入原始森林,腳下青青小草,眼前嫩嫩野花,磕磕絆絆枯死老樹,橫躺豎臥,唧唧喳喳,枝頭俊鳥,東竄西飛,落在苔蘚旁,倒樹下。石縫中,小松鼠穿來穿去,于草葉里,光雨中。
原始森林緣于何時,保持這份上天賜予的厚禮?此處山脈堅如盤石,泥石流在此不會興風作浪,是土地肥沃?森林茂密,六畜興旺,雨水豐沛,五谷豐登。生命之旅,由是始焉。
走進森林,七月的艷陽高照,森林密不透風,定會讓人汗流浹背?
然而,如驚鴻一現(xiàn),潺潺細流緩緩在腳下流淌,凌凌冰壁,巍巍矗立兩旁,寒氣撲面而來,一身燥熱,頓時戛然而止,凍餒由心而發(fā),全身冷瑟隨即生焉。
眼前的影像令人驚嘆,為何腳下會有小溪,這水從何而來?別處草木干涸,此處卻天隨人愿,是為森林創(chuàng)造的人工湖不成?看到此處寫著國家保護的木種,這流水不腐,也就不言而喻了?
然,非也。看到那大峽谷了沒?攀附在高高的樹枝上,形成一種天塹的巍峨,冰上看花、賞綠,感受異樣的驚詫,聽泉,纖纖小溪,滋潤蒼松翠柏漫山遍野,湍湎飛澗,沖刺峽谷河流浪猛濤狂,巴蘭河藉此沁涼,稻谷緣此飄香,鳥唱蟲鳴,小橋村落,生生不息。
冰川于八月方始消失殆盡,為何會戀戀不舍?它與森林是怎樣的相融?
空谷始于初冬,大雪覆蓋著森林,茫茫一片,甚是浩蕩,因森林密集,冰雪始于此,就聚集于此焉?厚厚的峽谷,依仗森林的厚重屏障,將雪山冰峰。
所以,夏日的火焰,怎能讓此波濤翻涌,披荊斬棘?清泉潺潺流出,始于點滴的滲透,一絲絲,一縷縷,一條條,一注注,滋潤著森林向天邊升騰,待到浩浩蕩蕩,直向巴蘭河涌去,已近八月初始。
他們如一對夫妻,相互依存。
由此演繹的生命之歌,造化神奇之旅,相濡以沫,和諧共處,亦是環(huán)境與人類相互依存之法則也。
水生木之法則,是爾等興盛之原?跨越歲月的年輪。森林七月流洪,草木如饑似渴,峽谷破繭成蝶,汁汁漿液,向著松柏飛流直瀑,偉岸于是成焉?
作品結束了,她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很滿意,但看到蕓兒所寫的冰川峽谷賦,她就自豪不起來了。
“冰川峽谷,處小興安嶺南麓,原始森林腹地。一入林際,莽莽森森,絕無人跡,空濛焉,寂寂焉,漸深處,悚然,怵然,然心雖忐忑,卻更戀其離塵遠俗,幽靜,幽深。”
首段,就看出了作者的筆法細膩真誠。
“行至約九公里處,豁然別一番天地,時值炎炎夏日,河面卻冰晶玉瑩,偌大一條峽谷,似銀龍醉臥,然兩側峭壁如劈,怪石嶙峋,則高木掩映,岸枊扶風,綠樹黃花,相映成趣,更奇者,冰河中凍結之樹木,亦不甘為季節(jié)所遺,竟綠逐翠,生機盎然?!?p> 好一個銀龍醉臥,景物描寫的如此美妙,令人炫目。
“冰川,其海拔千米以上,每至冬季,巖隙石縫流淌之溪泉,條條匯集層凍結,成冰河玉練。其四圍群山如屏,阻隔回春暖流,正所謂山中歲月,春風不度。冰河恰恰然酣夢,粒粒冰晶,雪光瑩潤.”
“山中歲月,春風不度?!薄傲A1?,雪光瑩潤?!庇迷~干練,透徹。
“激流于冰層下歡悅奔騰,撕裂之斷面如巍峨乎頁巖,風化之冰窩恰巖石之滄桑,水尤清冽冷徹,冰肌玉骨,冰川,抱冰擁雪,沉醉山中。這種擬人的想法,很是熱鬧?!?p> “或言高情入世,乃冰心潛化,滋養(yǎng)大山之氣魄,塑塞上之風骨,育北國之峻偉?!?p> 一川冰雪,共山月如鉤。
后面這兩個小自然段,前者層層遞進,一句高于一句,最后“塑塞上之風骨,育北國之峻偉?”將北方地區(qū)的不懼嚴寒,培養(yǎng)出來的杰出人才,寫得淋漓盡致。
“一川冰雪”常用來描寫嚴寒中的壯麗影像,“共山月如鉤”:形容月亮的形狀,這是冬季的夜晚,天空如墨,而遠方的雪山如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圣潔和莊嚴,自然的壯美以及生命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與敬畏之情悅然于紙上。
蕓兒寫得好棒??!
還有一位文友,有幾句話是這樣寫的:“凝視谷中,冰川巍然,泉水叮咚:環(huán)顧岸邊,花草芬芳,樹木蒼翠,立乎冰上,宛若隆冬,視于谷側,猶在盛夏?!弊詈蟮慕Y尾處發(fā)人深省
“人生苦短,休要愁云遮面,苦雨浸心,歲月如梭,何需見春花唏噓,踏秋葉落淚,理當把酒臨風,寄情山水,妙哉,趣也。”
看來,他是位浪漫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