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從吞服不死藥開始

第十二章 長谷村的異狀

從吞服不死藥開始 找云 2028 2022-05-01 15:33:59

  梁易見趙大突然行此大禮,急忙起身,拉起了他。

  “無需多禮,有事但說無妨。”

  梁易想起自己臉上還戴著面具,也摘了下來,這面具是他早晨小憩時辛小竹給他戴的,說是等她回來才能摘下來。

  趙大見到面具下的面容,不禁微驚,沒想到巫師竟然這么年輕。

  “梁易巫師,我長谷村的村民,因為耕田出了差錯,所以特來請巫師出手相助!”

  因為事情急迫,趙大直接開門見山。

  梁易又簡單詢問了一下,便大概知道了情況,當即便決定出發(fā)。

  “師兄,師妹還沒回來。”

  鐘古見梁易在旁收拾東西,忍不住提醒道。

  巫師一道,有許多復(fù)雜的儀式,并非一個人可以完成,比如之前梁易跳得大神舞,也就是薩滿舞,必須得有兩人以上才能完成。

  所以巫師旁邊通常都會有伴侍,而且一般是奴隸。

  在水云巫觀,因為人手不足,所以辛小竹便成了梁易的伴侍。

  梁易聽了,笑道:“師妹在山下恐怕正玩得歡呢,無妨,我先去長谷村看看情況,如有需要再喚她來。”

  鐘古也笑了起來,大師兄對小師妹真是十分寵愛。

  梁易將木劍和一片龜甲懸于腰間,然后拿起巫杖便隨趙大出門了。

  在下山的路上,梁易忍不住問旁邊的趙大:“涂川雖小,但也不止我一家巫觀,敢問是如何尋到這里來的?”

  梁易記得巫觀此前可是很少能主動接到活計,有時候都需要靠自己去走野訪村。

  趙大回道:“不瞞巫師,長谷村在涂川南郊,我們從酈氏族人口中得知巫師法力不凡,是故特來求請?!?p>  梁易恍然大悟,看來酈氏確實遵守了暗中的約定,幫他宣揚了名聲。

  兩人出了涂川城,便一路朝南面而去。

  ……

  長谷村,一片耕田前。

  十幾位精瘦漢子正站在大樹下,焦急地翹望北面。

  “石大哥,你說趙大能請來巫師么?”人群中有一人問為首的漢子。

  趙石皮膚黝黑,因為性格老成穩(wěn)重,所以便成了村里農(nóng)戶的領(lǐng)頭人,基本有什么大事務(wù)都是有他來主持。

  他聽了同伴的問話,臉色不無憂慮說道:“我也不知,從酈氏之人口中聽聞,巫師法力高強,恐怕不太好請。即便來了,如若要價太高,我等也無能為力?!?p>  漢子們聽了都十分忐忑,他們這里一共十五號人,每家頂了天能出個五魚,加起來也不過七貝多一點,實在不知道能不能滿足巫師的胃口。

  眾人臉上都有悲戚之色,如今的世道,賦稅繁重,一年剩下的收成常常不能維持個家的生存,農(nóng)田再出差多恐怕真的要被餓死了。

  所以,他們非得求人幫忙不可。

  過了兩刻鐘左右,北面的田野間出現(xiàn)兩道身影。

  “趙大來了!”

  “旁邊的是巫師嗎?”

  “想來是了,我之前見的巫師也是這般。”

  眾人見趙大果然請來了巫師,歡呼雀躍,立刻便迎了上去。

  梁易隨著趙大一路南行,經(jīng)過了酈氏莊園,終于來到了長谷村地界。

  他剛到田邊,便見一群漢子沖了過來,他們皆穿窄袖麻衣,褲腿挽起,腳上還帶著泥。

  這群人來到他身邊,不停地行禮問好,生怕他跑了。

  “各位不要多禮,我已從趙大口中得知發(fā)生了什么,還請帶我去田里看看?!?p>  趙石立刻說道:“巫師請跟我來?!?p>  梁易跟著趙石穿過田埂,來到一片農(nóng)田前。

  “巫師,除開最中間那塊大田,其余周邊的小田便是我長谷村村民耕種之田,不久前剛剛插下秧,但如今秧苗已枯,變成了這般?!?p>  大離實行井田制,一片田分作好多塊,周圍的小田歸農(nóng)民所有,算是私田,而中間最好最大的田是公田,收入全歸封邑貴族所有,平時由周邊農(nóng)戶共同耕種。

  梁易放眼望去,如今無論是公田還是私田,秧苗全部枯萎蔫黃。

  “巫師,此時正值農(nóng)忙之際,我等皆盡心照料田地,只等秋收之時可供一家溫飽,過個好冬,不成想出了這事,實在不知該如何是好??!”

  趙石語氣悲戚,堂堂一條漢子竟是哽咽了。

  這也難怪,私田如果欠收,農(nóng)戶自己承擔(dān),倘若公田有恙,整個長谷村擔(dān)責(zé),搞不好每家擁有的耕田數(shù)目都會被削減。

  梁易也知這田地對于如今的百姓有多重要,是故徑直脫下巫服、鞋襪親自下了田。

  趙石不敢怠慢,讓人照管好梁易的衣物,也跟著下了田。

  梁易小時候也插過秧,所以對于下田熟悉無比,農(nóng)戶們只見他站在秧苗間的水道中,將秧苗一株株檢查過去。

  片刻之后,梁易抬起腰,對田埂邊的眾人說道:“秧苗我已檢查過了,確實全部枯萎?!?p>  趙石說道:“我等先前也已再三查驗,無一株幸活?!?p>  梁易站在田中,四顧望了望,發(fā)現(xiàn)附近開設(shè)的水溝,皆來自一個水渠。

  “這田里的灌溉之水可是都來自那水渠?”梁易指著遠處的水車問道。

  “正是,那水渠乃柴姓士族所開,附近農(nóng)田皆用其水?!?p>  梁易心想,倘若這水要是出了問題,秧苗全枯完全合理,于是便問:“可有查驗水源?”

  “回稟巫師,農(nóng)田一出事,我等當即便查驗水源,但服下渠水的雞鴨皆無事。”

  梁易點點頭,這樣看來便不是水源的問題了,那貓膩恐怕就是出在了田中。

  趙石此時又說道:“重新播種恐怕已是來不及了,但去附近村落買一些秧苗來插,想來還能趕上秋收,只是仍舊擔(dān)心會出現(xiàn)此等情形,所以才請巫師前來祭祀做法?!?p>  梁易搖搖頭:“此事恐怕不是祭祀可以解決的?!?p>  趙石一愣,問道:“那該如何解決?”

  “我剛剛觀察這些秧苗,并非只有苗葉蔫黃,而是從根部便透出枯敗之感,想必再過一兩日,整株秧苗便會徹底腐爛?!?p>  大漢們聽了臉色發(fā)青,急忙懇請幫忙。

  “我懷疑這水田之中或有古怪,容我查探一番!”

  梁易也不上岸,就站在水田中,運起術(shù)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