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御史劉繡衣

第四回 送子觀音傳玉旨 城隍轉(zhuǎn)世輔明君

大明御史劉繡衣 水精靈022 1273 2022-05-11 10:20:00

  話說南方赤帝點化劉原達后,即上天復旨。玉帝大動仁慈,定要嘉獎劉原達,著觀音大士傳旨,命城隍托生劉原達家,輔佐明君。

  劉原達與鄭鳳結(jié)婚后,不久鄭鳳覺有身孕。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隆冬季節(jié),鄭家大屋關仙求福,一連半月,好不熱鬧。鄭鳳好奇,回娘家后去看關仙,大家在一塊圍著火爐,你一言我一語聊著家常,熱熱鬧鬧。一直等到下半夜,幾個玩累了的小伢蔫頭耷腦,神漢還是毫無動靜。鄭鳳懷有身孕加之天氣寒冷,支持不住,就回家歇息去了。

  走后不久,神漢發(fā)了威,菩薩附體而來了,眾人跪地:“菩薩你老人家平日一請就來,早已下凡,為何今夜要等到下半夜才來?!逼兴_借神漢之口發(fā)氣道:“凡夫俗子不知因,并非吾神不降臨,只因巡按鎮(zhèn)此地,小神只能潛身形?!北娙嗣婷嫦嘁暎嗷ふ已舶创笕?誰也不是。只有剛才走了的鄭鳳懷有身孕,眾人想莫非鄭鳳懷中孕育的是未來的巡按大人,因而對鄭鳳格外殷勤,一連幾天陪著她看關仙求神福活動,不讓她回婆家。鄭鳳不知其中原因,離家?guī)滋炝?,心中想念劉原達,就尋機會悄悄溜回婆家了。

  鄭鳳回婆家后身體不適,就請郎中診斷,是喜脈,夫婦十分高興。哪知一懷就是一年,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五月端午節(jié),孩子還未出生。劉原達夫婦端午節(jié)這天上午到堤潭拋粽子祭屈原后,就到胥林寺城隍廟朝山,求神靈保佑孩兒早日出生:“是雨是雪早些落,是男是女早離身。”

  進了城隍廟,城隍早已奉玉旨等候母到,見父母跪地,怎敢當受,忙起身叫聲娘。鄭鳳聽得腹內(nèi)有叫娘聲,如驚雷震耳,嚇得倒在地下人事不知。被抬回獅子山下的家中,只覺得腹中疼痛,是要分娩了,可就是不下地。劉家忙請醫(yī)求神,一連三天,到了五月初八未時,忽然獅子山霞光萬丈,獅吼鳳鳴,“哇,哇,哇”,三聲啼哭,生下一個粉胖嬰兒。劉原達對生下了孩子十分喜愛,為孩子按劉氏派號取名仕昌,字時亨,號塘湖。

  鄭鳳生下兒子后,并不知是玉帝所賜城隍轉(zhuǎn)世,愛如掌上明珠。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五月初八是劉仕昌周歲,民間慣例要擺下很多吃的、用的、玩的、穿的,讓過周歲的孩子去取,以所取之物來預測孩童長大以后成什么樣的人,謂之“抓鬮”。上午等親友到齊后,鄭鳳將仕昌放坐在席子上,開始“抓鬮”。劉仕昌目不斜視,小小的右手向前,徑直抓取一支筆。小小的左手抓取身邊的一塊驚堂木,席地端坐,象是在升堂。眾親友拍手叫好,認為此孩子長大后一定是個穿袍執(zhí)笏的朝官。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劉仕昌三歲了,父母很是疼愛。三月天氣春光美,極其溫和,萬象早已更新,一片春耕景象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獅子山門前的秧田已整得平平坦坦,只待谷種下泥。一天上午巳時許,陽光普照大地,萬物舒暢,青蛙在田野咕咕地叫,魚兒在池塘蹦蹦地跳。劉原達肩著兒子劉仕昌去看秧田水,在平整的秧田里有不少泥鰍和小魚聚集在一起游玩,時而排成各種不同圖案,變化多樣。劉原達指著一條橫著的魚問劉仕昌:“這是什么”劉仕昌答道;“這是個一字。”劉原達一連指著多個圖案讓兒子辨認,兒子都對答無誤??匆娞熨Y聰慧的兒子,劉原達更是寵愛備至。

  有詩為證:

  送子觀音傳玉旨,城隍轉(zhuǎn)世輔明君。

  明君賞賜繡衣后,御史大明天下聞。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