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余知縣回衙后,深感保護御史安全責(zé)任重大,心中不安,于三月二十八月下午趕到學(xué)堂灣來陪同御史。劉繡衣見其實意深表感謝。
三月二十九日劉繡衣在余知縣丁圖長上等人的陪同下,游覽黃龍山多處風(fēng)景名圣古跡。
首選是只角樓,一行人迎朝陽,循山徑,聞鳥鳴、聽鐘聲。如閑庭信步。不一會就到了青山的平頂。馬上就要爬山上只角樓。只見油茶含微笑,松杉點頭迎,竹海迎風(fēng)舞,杜鵑滿山紅。人們沉醉在美麗的大自然幸福之中。穿林涉澗越嶺爬坡也不覺得累。吃干糧勝美味,飲山泉如甘露,耳聽獵人長哨,目睹游人踏歌,好不快意!精神抖數(shù)豪情滿懷。劉繡衣年富力強數(shù)年巡按明查暗訪,練得手腳靈便,只見他手攀藤枝,腳登石梯,時走時爬。路越走越窄如羊腸,坡越爬越陡似天梯。徒步艱難深知樂從苦中來。不到長城非好漢。劉繡衣連聲喊:“上、上、上”。一鼓勁大家很快就爬上了只角樓山頂。
上得山頂,人們顧不得勞累,爭相觀景,一飽眼福。只見丁岳峰用手一指說:這就是金竹掃臺。眾人齊步上前,只見一排叢竹似彎弓,像起鉤的漁桿隨風(fēng)搖擺,竹梢齊齊來回掃刷在懸?guī)r之上,竹子起伏如波。劉繡衣遂呤詠:
金竹躬身掃樓臺,狼籍殘紅,塵土蒙蒙,枝葉掃過盡清平。
杜鵑放花迎貴賓,如乘東風(fēng),盛世黎民,樂業(yè)安居幸福中。
同行之人齊贊:“好,好”。劉繡衣既抒發(fā)了正朝綱的政治情懷,亦頌揚當朝國盛民安的繁榮景象。
余知縣對丁岳峰說道:“丁圖長,你是本地人,介紹介紹景點如何?!倍≡婪逭酒饋碛檬种盖胺秸f道:“前面一片水天就是洞庭湖?!北娔魁R觀,只見淡白色一大片茫茫云霧,氣派非凡。丁岳峰又指向一片平坦的石塊說:“這就是石田三畝,傳說是吳楚爭地盤界線爭論不休,就用鐵釘撒在田中,互不耕種,后就成了石田,以石田為界,分吳楚之疆?!北娙她R步觀之。
丁岳峰又指著金竹掃苔的左側(cè)講:“這就是東晉葛洪煉丹之所,也是他成仙之地,相傳葛洪是山東人,因老家遭災(zāi),逃荒來到下雋縣(今通城崇陽兩縣),后來混了個派款催糧的差事,有一次,葛洪被派到黃龍山一帶催糧,有戶人家很窮,交不起糧,又怕公差抓人,就把一只帶崽的雞婆殺給葛洪吃。當夜,葛洪夢中看著雞婆緊緊抱著雞崽叫得很傷心,好像說:‘兒啊,娘再不能帶你們出外覓食了,從今后,你們要晚出門,早早歸,陰天下雨蹲階基?!鸷槁犃诵睦锊缓眠^,覺得世人太可惡,還不如畜生,今生要是不修善,來世必將遭報應(yīng),于是就隱居于只角樓,苦心修煉。”
他靜修的壇臺,在陡峭的凸石上,說也奇怪,那峭壁寸草不生,偏偏在凸石邊上長出一叢金竹,每每山風(fēng)吹過,竹梢就隨風(fēng)擺動,將壇臺掃的干干凈凈。人們把這一奇景,稱作“金竹掃臺”。
后來,葛洪采藥煉丹,救死扶傷,做了不少善事,自己的修煉也到了無我的境界。一天,他在一處懸崖邊采藥,失足掉下懸崖時,傳說:被觀音老母渡到仙界修成正果。后來人們就把他失足的懸崖稱為“舍身崖”。
眾人移步崖前石崖如刀削一般,齊齊下去足有數(shù)十丈高面朝江西,一般人不敢朝下看,膽小者,伏地而望。唯劉繡衣像勁松一樣立崖上觀之良久。眾人贊嘆不已”
劉繡衣頭頂藍天,腳踏萬壑千山,似覽山,山高萬仞仿佛天岳,居觀景,景如九天覽圣,萬物風(fēng)姿,盡收眼底,頓感心曠神怡。昂首回顧,山峰群聚如洞天竹筍,山脈相連似龍騰大海,煙波浩淼,晦明天際,山間白霧如玉帶纏腰,流云似瀑布飛瀉,壯美如斯,俯視崖下山崗,高低不一,如大坵之螺,密密麻麻,澗碧巖丹,云滾霞飛,山山披青黛,嶺嶺戴花環(huán)。
壯哉!幕阜雄風(fēng),山川壯麗,翹首黃龍,盡展中華山河之一秀。
美哉!幕阜錦秀,奇山秀水,地靈人杰,是華夏畫卷之兩全。
劉繡衣豪情滿懷高聲呤道::登只角樓,望洞庭,足踏吳楚地,不忘故土。上華山頂看渭水,心系陜甘疆,定報朝廷。的對聯(lián)。還將黃龍的地名題成聯(lián):“磐石砌小坳,用三叉主腳,抬過大坳八坵,塞水潤荒田,牽只角寒牛,耕出石田山畝?!蓖姓吲氖纸泻茫骸罢媸枪倜駱酚^景,笑語繞雄峰。”
來到風(fēng)凰池,劉繡衣頓感心曠神怡。昂首回顧,山峰群聚如洞天竹筍,山脈相連似龍騰大海。山間白霧如玉帶纏腰,流云似瀑布飛瀉。俯視下面山崗,,密密麻麻,澗碧巖丹,云滾霧翻,霞如彩帶。劉繡衣豪情奮發(fā)、激昂高聲:登高臨絕頂,展望壯情懷。山川美如畫,折腰接踵來。圖冶文臣責(zé),武衛(wèi)將軍該。撫民安社稷,,丹心汗青載。隨后又游覽了多處名勝古跡,興高采烈,心曠神怡。
正是:
幕阜風(fēng)光美如畫,繡衣足跡遍黃龍。
觸景生情賦詩意,風(fēng)范狂存留芳名。
欲矢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