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發(fā)放面包的同時,列車的拆除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在我們世界的火車,想要拆除多余的車廂還是非常簡單的,因為列車上每一節(jié)車廂都是獨立的個體,工作人員只要將火車的車鉤打開,就可以輕松進行拆卸,但拆除眼前這列蜈蚣列車的車廂,那就要復雜的多了。
首先蜈蚣列車沒有車鉤,車廂與車廂也是通過特殊的煉金手法,嚴絲合縫的連接在一起的,想要將其拆除,就只能把要拆除的車廂,從頭到底,一點點從列車上切里開來。
其次,因為蜈蚣列車是煉金術的產物,它又把很多不同類似車廂的建筑物,或其他物體粘合在一起組成的,這也導致車廂外體非常的不規(guī)則,同樣加大了拆卸難度。
不過,不管蜈蚣列車有多少不便之處,在我看來它都是一件非常神乎其神的產物,不說別的,單說動力方面,讓這么大體型的家伙奔跑起來就是個奇跡,還有它拐彎的時候,明明外表看上去像城堡一樣堅固,可拐起彎來,又可以如絲綢般順滑,放在我們那個世界,那妥妥就是反科學反牛頓的技術。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領完面包后,該吃完的已經吃完了,該挨揍的也挨完了揍,混亂的局面結束后,無聊的人們原地曬起了太陽,而另一邊負責切割車廂的修理師們,也在爭分奪秒的拆卸著車廂。
轉眼間,小半天過去了,車廂的拆卸工作也到了收尾階段,等到臨近傍晚,一大幫子人才在士兵的驅趕下,浩浩蕩蕩的被塞進了剩下的車廂里。
沒錯,就是被塞進車廂。
原本就不富裕的空間,隨著兩節(jié)車廂的拆除后就更加張了,而且我們后兩節(jié)車廂的乘客,也被打散重新安排到了其他車廂中去,好在列車長同意讓我們自行分配人員,就這樣,四位當家,各帶著一部分人前往了其他車廂。
風快帶著人被安排在了最后一節(jié)車廂,拉力、賴大叔和我自然也都在其中,現(xiàn)在的最后一節(jié)車廂是列車原本的第七節(jié)車廂,被列車修理師一頓強拆后,這節(jié)車廂,立刻就成了整列列車里最差勁的車廂了。
你想,本來這些車廂就是個不知道從拆來的破房子,經過這一陣折騰,房頂被踩爛了不說,里面的地板也都被掘起了大片。
當然,受損最嚴重的還是車尾的墻體,那一道道的裂痕,自上至下貫穿底部,這要不是外面拿著木板釘補了幾下,我都懷疑它隨時會隨著顛簸而倒下。
這列車修理師到底是修車的還是拆車的,就這水平我看也別做修理師了,直接去強拆辦得了,就這強拆水平,絕對前途無量??!
可話說回來,其實這也不能怪人家修理師水平不行,實在是時間上不允許,說是卸車廂,其實就是拆房子,還就給了半天時間,人家又不是專業(yè)的,能拆到這個水平已經很不容易了,可問題是迷徒們不知道呀。
眼見車廂里這副尊容,四周立馬就響起了罵罵咧咧的聲音,其中大部分都是問候修理師以及他們一家親戚的。
我們這一隊人怨念就更深了,之前那個車廂無論是環(huán)境還是空間,都比現(xiàn)在這個要好上不少,這一下子給我們瓦房換土坯了,換誰還沒點怨念,但沒法子,為了一口吃的被人忽悠了,如今這破車廂不上也得上了。
其實被安排到最后一節(jié)車廂里,怨念最深的是本應該是風快才對,畢竟是個當家的,難道就不能要求住的舒服一點嗎?可誰知人家壓根不在乎這個,任他破墻爛瓦,我自巋然不動,一進車廂,風快就找了個角落隨便一窩,枕著一個不大的包裹飛快的就合上了雙眼,也不知是不是睡著了,反正是從頭到尾一句抱怨的話都沒有,弄的其他小弟都只能把到了嘴邊的話又給憋了回去。
都不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少爺,都是經歷過許多次危險重重的迷徒,誰沒在生死邊緣走過,天作被地當床的情況更是這些人的家常便飯了,抱怨的人,也不過是因為一時的心里落差,而感到忿忿不平罷了,見當大哥的沒有鬧事的意思后,其他人也就沒那么多怨念了。
沒過多久,蜈蚣列車再次啟動,隨著汽笛的轟鳴聲響起,幾名士兵也陸陸續(xù)續(xù)走了進來,因為列車空間不足,這些士兵便被派遣到了各個車廂,這般即能緩解列車的空間不足,又能管理我們這些迷徒,防止有人借機鬧事。
夜晚悄然無息的到來,黑夜中廣闊無邊的戈壁上,一輛列車行駛在凹凸不平的沙石地里,如同大海里一葉扁舟,顯得那么弱小無助,好像隨時會掀起滔天巨浪把它打翻。
拆掉了兩節(jié)車廂后的列車,行駛起來平穩(wěn)了許多,接下來幾天,列車果然沒有再出現(xiàn)太大的顛簸,而列車長也信守承諾,每天發(fā)放著口味尚佳的軟面包,更是一諾千金的將幾個不守規(guī)矩的家伙,從車廂扔到了車底。
而正當我們以為一切都將朝好的方向發(fā)展時,意外,卻又悄無聲息的接近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