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北朝南國

第九十七章 信使

北朝南國 江山至 3898 2022-09-04 22:32:13

  時間已經(jīng)過去三天,南康王部將陳涼大破魏人的消息已經(jīng)傳往四處。

  如果說之前在石頭城的戰(zhàn)績還不足以讓各方勢力重視陳涼,認為那不過是一個雜號將軍的小打小鬧;

  但這次和魏人交戰(zhàn),陳涼不僅生擒魏人主帥辛術(shù),甚至還抓到了魏人大丞相的弟弟——青州刺史高浚。

  陳涼的名字,也正式進入到各方的視線中。

  侯景那邊自是不必說了,收到消息的當晚,侯景的部將任約和元羅起了沖突,雙方當著侯景的面彼此辱罵不休,桀驁的元羅甚至想抓起酒樽砸任約,好在,這兩人終于被攔了下來。

  侯景大發(fā)雷霆,任約被直接打發(fā)去了北面防御邵陵王。

  至于元羅,侯景也只能略略警告一番,因為他還需要借著元羅的人脈去籠絡(luò)臺城內(nèi)的人。

  處理完兩個人的糾紛后,侯景只覺得愈發(fā)疲憊了些,以往,這些事大多是王偉替他處理,哪里用得著自己出面。

  當晚,侯景帶著幾個文武官員去城外一處寺廟里散心。

  他偕靠在寺中的一棵古樹身上,忽然喊來了一名文書,讓他拿來筆墨紙,替自己寫信。

  索超世知道自己的幾道計策都沒成功,這幾天也躲著侯景,不怎么敢見他,只是侯景相召,他也不敢推辭,只能跟著過來。

  正在寺中瞎逛的時候,忽然瞥見一名小吏從侯景進去的地方走出來,神色匆忙。

  “站住,干什么的!”

  索超世下意識就以為是進去偷東西的奸細。

  那名小吏出示了手中的兩封信件,對著索超世躬身施禮:“這是大王讓小人寫的兩封信,一封發(fā)往京口,一封,是給陳涼的?!?p>  信件是用竹筒裹著,外面加蓋封泥和印信,小吏說完話,讓索超世檢查了一下信上的封泥,至于信的內(nèi)容自然是不能告訴他的,兩人又交談片刻,索超世才放他離開。

  他盯著緊閉的廟門,心里閃過一絲陰沉。

  里面有一封信,是給陳涼的?

  陳涼遠在兩淮,若說是寫信招攬他,此人近日立下大功,怎么肯輕易來降?

  那么,唯一能讓河南王給他寫信的原因,似乎只有那被擄走的王偉了。

  王偉...

  索超世眼神陰冷下來,他看著漆黑的夜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荊州。

  自古以來,荊襄之地是南北兩邊兵家必爭之地。

  南朝的兩道重要防線即是荊襄、兩淮之地,沿著長江上下游各自布防,大戰(zhàn)將起時,兩處可以互相支援。

  若是荊襄失守,南人會直接失去長江中游的控制權(quán),同時,兩淮之地會與蜀地的聯(lián)系也會立刻斷絕。

  但這兩道防線在南梁時期,只能算得上是撐起了一些框架,真正被大力運用起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宋朝了。

  史稱,南宋。

  打,實在是打不過對面的遼人金人蒙古人,只能靠著地形來防御了。

  奢華的王府內(nèi),尚且是溫暖如春,里里外外,處處雕梁畫棟,端的是天上神仙處,人間帝王家。

  有些地方的規(guī)格,甚至已經(jīng)超過了尋??ね醯囊?guī)格。

  但,卻始終沒有人敢出來非議一句。

  荊州刺史、使持節(jié)、都督九州諸軍事、封號鎮(zhèn)西將軍,梁帝對自己的幾個兒子都相當寵愛,但湘東王蕭繹,無疑是最白眼狼的那一個。

  若是初次見面,蕭繹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他的一只眼睛。

  堂堂郡王,竟是個半瞎,蕭繹引以為恥辱,旁人但凡提起半個瞎字,即便是與他結(jié)了死仇。

  今年,蕭繹已經(jīng)年逾四十。

  大概是到了中年危機的年齡了,蕭繹也開始擔心起一些事情。

  譬如說,帝位。

  如果沒有侯景這個攪屎棍出現(xiàn),他似乎看不到自己有多少登基的希望。

  現(xiàn)在好了,侯景攻入了建康,知道消息的那一天,說沒有擔心是假的,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但蕭繹之后的快樂是加倍的。

  侯景在攻城,他在招兵買馬。

  梁帝來求援,他在招兵買馬。

  其余宗室或多或少都在出兵,他還是在招兵買馬。

  最后也不過是象征性地派出了一部分兵力去建康支援。

  若是在后世,蕭繹必然是個種田流玩家,熱衷“高筑墻廣積糧”,除此之外,他手底下還有大量的能臣良將。

  魏人入侵的消息傳過來后,蕭繹也沒放在心上,但聽說了南康王蕭會理招攬了一個名叫陳涼的年輕猛將,一戰(zhàn)生擒了魏人的主帥。

  于是他便起了招攬的心思。

  他叫來自己的一名屬吏,自己口述,讓屬吏寫了封書信,又指派了兩名官員帶著書信和一方將軍印信,連夜趕往北邊。

  蕭會理算是個什么東西?

  他要武將干什么?造反?

  蕭繹自認為信中的條件足以打動一個地位低下的雜號將軍,寫完信后,算算大概時間,便把這事丟在了腦后,不久后便忘得一干二凈了。

  白天的時候,他還得去應付一些勸他發(fā)兵的文臣武將。

  自己是不敢發(fā)兵么?

  當然不是。

  侯景算是個什么東西?

  別說其他藩王了,單就自己傾全力出兵,平滅侯景也不過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侯景當初在建康城外接見梁帝的使者時,使者質(zhì)問他為什么發(fā)兵,侯景竟大大咧咧地說老子想試試蕭老頭的位子舒不舒服。

  蕭繹可沒那么傻,把自己的目的早早就暴露出來。

  墻上掛著一張大梁全國的地圖。

  蕭繹在它面前停下腳步,癡迷地望著它,同時又輕聲呢喃道:

  “成大事者不謀于眾,汝等,又如何知我心胸...”

  等到第四天的時候,魏人的使者再次到了齊康縣。

  這一次,對方帶來了明確的條件。

  “大魏清河王高岳,懇請梁國龍驤將軍,放還大魏青州刺史高浚、及東徐州刺史辛術(shù),貴方所俘大魏將士,亦當一并放還。

  孤將四州之地奉還梁國,愿與梁國言和,兩家休戰(zhàn),此后永結(jié)秦晉之好,使百姓無戰(zhàn)亂之災......”

  陳涼將信遞給身邊的一名中年人,笑道:

  “請祖太守一觀此信若何?”

  中年人略施一禮,接過信去仔細看了兩遍,而后才道:

  “恐怕魏人是有意拖延。”

  “拖延?”

  “您看此信中,大多是吹捧逢迎之語,盡是無用的言辭,而重要處,也不過是談及釋放魏人的主帥及青州刺史。

  至于奉還四州之地,更是無稽之談,兩淮本是我大梁疆土,魏人勢大,方才被他們奪去。

  正因為如此,魏人勢大,唯一的顧忌,便是將軍手中俘虜?shù)膬扇?,以及一干魏人的士卒,若將軍貪圖四州之地而放還二人及所俘虜魏人,在下竊以為不可。

  他魏人沒了顧忌,可以將四州之地還你,自然也可以再次搶去,不是么?”

  陳涼思考片刻,笑道:

  “祖太守果然有過人之才,涼愚鈍,竟是沒能想到這些?!?p>  “將軍顧全大局,在下不過是裨補缺漏罷了?!?p>  祖皓淡淡一笑,拱手道:

  “卑職只是負責押運糧草過來補充軍需的,若是將軍別無他事,本官這便告辭了?!?p>  “太守何必急著離開?!标悰稣酒饋恚χ呐乃募绨颍髅麝悰瞿贻p許多,但祖皓頓時覺得心理壓力大了起來。

  別人不知道陳涼究竟為人如何,他倒是有所耳聞的。

  畢竟,他是廣陵太守。

  當時廣陵郡外一戰(zhàn),他是文官,沒能隨軍出去,而后便聽到了南康王獲勝回城的消息。

  他作為太守,自然要去拜會南康王,恭賀一下大捷,但王府前卻戒備森嚴,自那一天起,南康王便對外宣稱要閉門養(yǎng)傷,城中大部分官員一概不得見其一面。

  而后,南康王的所有命令都是從陳涼那兒傳達出來的,城中起初還有些流言,說是陳涼率軍襲擊了南康王和攻打廣陵郡的叛軍蕭正表。

  但陳涼的人手段凌厲,發(fā)現(xiàn)傳播這種言論的人便當場處死,說是污蔑朝廷武將。

  之后,這種言論便越來越少了。

  各家酒樓上,說書的閑人和唱曲兒的娘子,也漸漸開始說、唱有關(guān)于陳涼事跡的故事和曲兒。

  有時候,說書的那些人甚至不要錢。

  他們所為究竟是何意,也只有祖皓這些人能猜到一些。

  無非是替那陳涼造勢罷了。

  但讓他們疑惑的是,若說陳涼挾持了太守,但他也并沒有給自己加官進爵,反而是主動帶兵去了北邊抗擊魏人。

  總不能,南康王是真的生了病、而他陳涼真是一心為國吧?

  不管真相到底是什么,祖皓本能地不愿意摻和進去。

  他忠的是朝廷,是這大梁,而不可能是陳涼。

  “祖太守能者多勞,督運糧草也算是大功了,等末將回去以后,上報大王,請大王加封您為北徐州刺史,不知道太守您意下如何?。俊?p>  祖皓愣了片刻,喉結(jié)滾動了一下。

  這...

  讓自己當刺史?

  “這...一州刺史,在下如何能...”

  陳涼笑了起來,親切地攬住祖皓的肩膀,朗聲道:

  “祖刺史,末將已備下好酒好菜,不知可否能賞臉,與陳某共飲一杯?咱們不談國事,只敘情誼!”

  “酒菜倒是無妨,”

  祖皓臉上終于出現(xiàn)了一抹笑容,語氣也親切了些。

  “是,將軍年少英杰,在下早就想結(jié)交一番了。”

  注(以下是某些情節(jié)的說明,并不是水字數(shù),現(xiàn)在每章基本上最低字數(shù)都是3100左右。):

  作家的話有字數(shù)限制,所以不得不又在文章末尾添了一筆,很抱歉。

  陳涼有沒有心腹的問題:

  劇情里的時間不過才是三個月左右,陳涼占據(jù)了一州之地作為基業(yè),這才是他爭霸打天下的開始。石頭城那一段是鋪墊,算是積攢名聲,辛枚、呂康等被他提拔起來的中低層軍官算是可以信任心腹了,羊躭、陳昕兩人現(xiàn)在都是作為輔佐,并不是完全真心依附,這兩人都是有后續(xù)劇情寫他們是如何完全真心歸附陳涼的。

  說實話,我一開始也并不是一定要寫這個系統(tǒng)的,我本意也就是寫個歷史文,但是既然寫系統(tǒng)過了,我也就繼續(xù)寫下去了,可以看到,我并沒有大量的利用系統(tǒng)去更改主角的進度,更像是時不時給他開個小掛,我現(xiàn)在只是利用系統(tǒng)作為一個調(diào)劑罷了。

  之后呢,也會繼續(xù)有人物降臨卡出現(xiàn)。

  而其他大致的路線,也沒有過多離譜,比如他就開始稱王稱霸什么的。

  所以說,陳涼現(xiàn)在的發(fā)展,也還算是正常吧。

  不喜歡系統(tǒng)文的那些人,我完全理解,我知道一個設(shè)定不可能是所有人都喜歡,但我寫的時候,真的沒人告訴我這是毒點,我也就是自己一個人吭哧吭哧碼字出來,過稿了,那我就繼續(xù)努力寫下去。

  但這些也畢竟是我認認真真寫出來的東西,我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去查資料,我自然希望能尊重一下我的勞動成果。

  對劇情和各處用詞、歷史有質(zhì)疑的,我大多會回復和解釋,一般是不會刪的,有時候是平臺莫名其妙就刪了。

  而那些說我寫系統(tǒng)不愿意看的評論,我也沒怎么刪,評論區(qū)里是可以看到的。

  每個人都有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我能理解的。

  只有那些直接罵我、一個字劇情沒看直接噴系統(tǒng)文的人,我才會刪評加永久禁言。

  蠻爽的。

  自從開書之后,每天都沒有斷更,起初是每章兩千字,而后是每章三千字,有時候也會加更。

  我也就是個死撲街,也不懂那些設(shè)計劇情的套路,讓人能看著舒服,經(jīng)常有人來了,看了幾章又走了,抱歉,沒讓你們看到那個舒服的點上。

  我也就是憑著感覺寫,所以自己怎么喜歡,那就怎么來了。

  謝謝那些還愿意看下去的書友,謝各位爺賞臉。

江山至

謝謝心動、20180217133808433、夏洛人物、諸天道人投的推薦票。   感謝夏洛人物投的月票。   謝爺賞~   在這里解釋一下開頭劇情,以及陳涼在建康中沒有燒糧的情節(jié)。   主角的設(shè)定是自私自利,但也偶爾有一點同情心,我認為這算是正常人的范疇。   同時呢,在開頭劇情,侯景攻打建康的時候,我查了不少資料,蕭正德在城中的黨羽極多,可以說三座城門都有與侯景串通的奸細,守是絕對守不住的。   因此,陳涼開城門那一段,我寫的很清楚,是破釜沉舟的舉動,既然城門守不住,那就主動出城迎擊,開城門的目的,是為了趁亂襲擊侯景,但沒能成功。   這一段劇情并不是為了凸顯他自私殘忍的性格,之后才會漸漸寫他的改變。   而在建康燒糧的時候,王偉用的是陽謀,在那時候燒糧,會極大影響陳涼率領(lǐng)的那些士卒的士氣,同時陳涼也有一定的同情心,存糧的府庫旁邊還有五百多被關(guān)押的營妓,若是燒糧,有可能這些人會被一并燒死,陳涼要是想救他們,也會極大拖延自己的時間,所以權(quán)衡之下,并沒有燒糧。   這兩段劇情,可能是我寫的不清楚,非常抱歉,但今早有人提出來,那我就解釋一下。   我希望能寫一個有血有肉、接近常人的主角,但筆力似乎并沒有到那種程度,之后我會注意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