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現(xiàn)在很狂躁,有一股控制不住想動手的沖動。
開什么玩笑,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兩軍交戰(zhàn),你不架炮我架炮!
場下他的隊友們個個心驚膽戰(zhàn)。
實話實講,后手中炮應(yīng)對仙人指路確實是一種主動積極的選擇,但是開局真難占到什么便宜,畢竟先手中炮對后手屏風馬都是勢均力敵,何況是后對先呢,所以不到最后時刻,最好不要采用這么激進的戰(zhàn)法。
敵情不明,樊瑞最終還是沒有沖動,思慮再三,走了一步卒7進1(紅右),對挺一卒。
算了,先來個仙人互指吧,看你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石巖楓按部就班,馬八進七(左),跳起左正馬。
進兵轉(zhuǎn)起馬,是仙人指路局中十分常見的銜接套路,算是把挺兵這步棋的效率發(fā)揮到極致,誰讓你不擺卒底炮呢。
樊瑞按著性子,有樣學樣,同樣馬8進7(紅右),起左正馬,看你怎么走。
石巖楓車九進一,起左橫車,這是散手棋中常用的出車方式,雙炮不動,先起橫車,然后搶占肋道或河界要道,為之后的陣地戰(zhàn)做好準備。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樊瑞識得利害,躁動的心漸漸冷靜下來,走了一手穩(wěn)健的棋,象7進5(紅右),補起中象,散手棋陣地戰(zhàn)嘛,補象總是沒毛病的。
起手三步波瀾不驚,就在大家都以為局勢趨于平穩(wěn),戰(zhàn)線將很漫長的時候,石巖楓動手了,出乎所有人的預(yù)料。
炮二平五,當頭炮!
后補中炮?
還是要干吶,合著先前的挺兵不過是障眼法而已。
仙人指路轉(zhuǎn)中炮局,是仙人指路的一種常見變化,通過調(diào)整行棋順序,達到迷惑對手,引導開局走向的目的,但是像石巖楓這樣還架中炮,還是比較少見。
典型的還架中炮局,第二步就把中炮架上,再晚就失了中炮局的本意,稍嫌遲緩。
本局中,第四步才架中炮,時機稍顯尷尬,因為紅方右翼的車馬炮尚未出動,左邊雖起了橫車,但并沒有直接的威脅,想速攻也無從發(fā)起,如此還架中炮,既沒有中炮局的犀利,又失了散手棋的靈活,兩頭不討好,因此實戰(zhàn)少有這樣的走法。
但是石巖楓仍是走了,至少打了樊瑞一個措手不及,這種中炮嫁接散手棋,他沒見過啊。
樊瑞沉思良久,最終決定還是按照常規(guī)的中炮布局來應(yīng)對,馬2進3(紅左),起屏風馬,堂堂之陣總沒錯吧。
確實沒錯,石巖楓也沒什么驚天妙手,同樣按部就班,馬二進三(右),起雙正馬,堂堂正正。
樊瑞車9平8(紅右),出左直車。
石巖楓車一平二,跟著出右直車。
樊瑞的心漸漸又躁動起來,你這中炮綿軟無力啊,有機會吧,我教教你中炮局該是個什么走法,不過現(xiàn)在,該我動手了。
炮2進4(紅左),伸炮過河,陣式頗似‘屏風馬雙炮過河’,這可是后手屏風馬第一兇狠的變招,不亞于紅方先手的急進中兵。
但石巖楓心里清楚,因為他一開始就調(diào)整了行棋順序,所以黑方走雙炮過河是沒便宜可占的,既然敢走這路變化,他怎么可能沒有準備。
再說了,現(xiàn)在這形勢,哪還輪得到他先動手。
石巖楓果斷出手,兵五進一,中兵挺進!
中炮盤頭馬!
中路強攻,中炮局最原始最基礎(chǔ)的一路攻法,但是招不在老,有用就行。
局面的火藥味驟然加大,場上場下都興奮了起來,太好了,終于要開了了,不怕看熱鬧,就怕熱鬧不大!
樊瑞識得厲害,并沒有走雙炮過河,而走炮2平3(紅左),平炮壓馬要打底相。
石巖楓避敵鋒芒,相七進九(左),把底相飛邊避開炮火。
樊瑞緊跟著車1平2(紅左),把右車開出來,叼住紅方的八路左炮。
石巖楓不甘示弱,車九平四,左車過宮占據(jù)右肋,下一步準備進車兵林捉炮。
樊瑞未雨綢繆,車2進6(紅左),進車兵林提前保炮。
石巖楓一看,再進肋道車拉住車炮也不算什么先手了,何況右邊這塊車路的爭奪還沒著落呢,要是讓黑方先動手把炮封過來,他可就難受了。
先下手為強,石巖楓車二進六(右),揮車過河,既是壓迫黑方車炮的活動空間,同時準備平車壓黑7路正馬(紅右)。
樊瑞不慌不忙,炮3平1(紅左),炮打邊兵,打完還瞄著紅方的三路兵(紅右),這樣暗保住自己的7路馬(紅右)。
石巖楓見平車壓馬已不可行,干脆調(diào)轉(zhuǎn)炮口,炮八退一,借肋車強保,把左炮退至下二路,準備相機而動。
這邊暗伏殺機,樊瑞一時卻無法顧及,他著急炮8平9(紅右),平炮兌車,先解除紅方在左翼(黑方角度)對他車炮的封鎖。
右翼本來就不是紅方進攻的重點,石巖楓順水推舟,車二進三(右),進車吃車。
樊瑞馬7退8(紅右),完成兌車。
石巖楓抓住先手,炮八平五,再架一門中炮。
雷公炮!
雙炮重疊在中路,俗稱‘雷公炮’,這一陣法的特點是集中火力于中路,不顧一切在中路發(fā)動進攻,火力自然異常強大,有詩云:
雷公炮,雙炮攢,炮打隔山勢如天。中路發(fā)威震四方,雙炮連環(huán)敵膽寒。
炮架當頭馬助陣,車馬配合勢難攔。若得先機占要地,雷公一響定江山!
雷公炮加上盤頭馬,紅方在中路的攻勢何止驚人,簡直是滔天。
直到此時,眾人才明白石巖楓取勝的欲望是多么強烈,先前的平淡不過是暴風雨前短暫的寧靜而已,一旦發(fā)作,那就是破釜沉舟,殊死一搏,不成功,便成仁!
“真是后生可畏啊?!眲⒗龆既滩蛔≠澋溃骸霸蹅冴犚幌蛑鲝埾劝l(fā)制人,長于用炮,沒想到這回叫人家擺了一道,先把大炮給架起來了。
他擺這陣式我倒不害怕,雷公炮雖然聲勢驚人,但自有其短,要打穿中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難得的是他這份一往無前的戰(zhàn)意。
《尉繚子·武議》中說:將者,死官也。意思是說,指揮打仗的人必須不怕死。既然指揮了打仗,那么你的職責就決定了你不怕死。棋如戰(zhàn)場,棋手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就是‘將’,只有具備不怕死不怕輸?shù)木?,才能把進攻的潛能完全激發(fā)出來。
這也是我看中樊瑞的地方,他的棋雖然尚顯生澀,但精神頭在你們這些人里是最足的,這回遇到了個比他更足的,看誰更勝一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