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暫離
“嘭!”
李淑玲正在燒火煮糊涂,紀(jì)俊珍走過來,一腳把鋁鍋踢到了一旁,里邊的玉米糊涂撒了一地。
李淑玲被嚇了一跳,驚疑的看著面無表情的紀(jì)俊珍。
“還吃飯,就知道吃來,你是豬???”紀(jì)俊珍嘲諷道:“找咱爸要去十塊錢,夠你們吃飯,還好意思下來吃,真是不要臉了?!?p> “小珍啊,你這樣還行???這棒槌面這都瞎了?!崩钍缌嵊行┬奶鄣目粗厣辖瘘S色的糊涂,說道。
“瞎了也不給你吃?!奔o(jì)俊珍抱著胳膊,狂傲的說道。
李淑玲嘴唇抖了抖,不知道該怎么辦。
這時,方玉慧從屋里走出來,喊道:“小珍啊,你這時干啥,你爸還沒吃飯了?!?p> “哼!”
紀(jì)俊珍冷哼一聲,便仰著頭走到了屋里。
方玉慧走過來,笑著道:“李淑玲啊,小珍這個脾氣也沒法弄,你再煮一鍋吧,快點啊?!?p> 說完,方玉慧就走了。
李淑玲緊緊地抿著嘴,鼻子一酸,再次哭了出來。
但她沒有哭出聲,一邊流淚一邊撿起鍋,再次舀來水和棒槌面,重新煮一鍋粥。
……
自從上次要錢到現(xiàn)在,又過去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李淑玲過得非常不好,后悔、煩躁、糾結(jié)、生氣、厭惡等等情緒在心頭交織,沒有人可以交談,唯一聽她話的紀(jì)俊義又不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
再加上上次事情的后遺癥,紀(jì)俊珍和幾個弟弟妹妹,處處找她麻煩。
可以想象,一個從小嬌生慣養(yǎng)的女孩,來到這么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本來以為是享福的,但卻是受到這么大的委屈。
但礙于母親的話,還有種種原因,她又不能回去。
這就非常痛苦了。
“俺是造了啥孽啊,找這么一個死熊,啥都不行啊,錢都掙不回來,還得受到欺負(fù)……嗚嗚嗚嗚……”李淑玲坐在床沿,趴在桌上哭泣。
“你別哭了,俺錯了不行啊,俺告饒,俺給你跪下了……”紀(jì)俊義在媳婦跟前哀求著。
紀(jì)俊義從小被欺負(fù),已經(jīng)被欺負(fù)慣了,就和狗狗被訓(xùn)出來了一樣,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反抗。
他知道李淑玲是他最親的人了,他看到李淑玲哭,他也是難受。
但是紀(jì)俊義又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只能本能的說出求饒的話,這是他從小經(jīng)常說的話。
李淑玲聽著他的話,心中更是委屈。
想到這個月紀(jì)先森還是替紀(jì)俊義開錢,工資一分沒給她,就覺得以后生活無望。
不僅恨紀(jì)先森兩口子,還恨紀(jì)俊義無能,更恨自己怎么就嫁了這么一個人……
李淑玲哭了一晚上,到了明天紀(jì)俊義上班之后,她一個人去了下邊的家,找到了方玉慧。
“娘,小紀(jì)那工資到底給俺是不給俺?”
李淑玲沒有大鬧,只是平靜的問了一句。
方玉慧抬起頭,‘和藹’的看了看她,道:“上回你爹給你那十塊錢花完了?”
李淑玲沒有繼續(xù)問,而是臉上露出了然之色,深深的看了一眼方玉慧,丟下了一句“還沒花了”,便轉(zhuǎn)頭離開了這里。
回到上邊的家里,李淑玲直接收拾衣服,背著個包袱,便回了西山村。
“娘,俺錯了!嗚嗚……”李淑玲一下子跪在了劉啟蘭面前,痛快的撕心裂肺的哭了出來。
在紀(jì)家村她還能忍住,但是看到自己最親的母親,便忍不住心中的委屈,這才哭了出來。
“唉!”劉啟蘭撫摸著女兒的頭發(fā),嘆息著道:“玲啊,別哭了,沒事啊。這個事也怨俺,俺沒有堅決攔住你啊?!?p> 雖然表面上看李淑玲主動跟了紀(jì)俊義,是李淑玲全部的責(zé)任。但劉啟蘭知道,她阻攔閨女的決心也并不是很強,畢竟李淑玲還是很聽她的話的,如果她堅決不愿意,最后李淑玲肯定還會聽她的。
聽了這話,李淑玲哭的聲音更大了,這是在發(fā)泄心中的郁氣,要不然恐怕會憋出病了。
李淑玲的嚎啕大哭引來了同一個院子的大哥二哥,兩個嫂子卻因為互相有矛盾,所以沒有過來。
為何有矛盾?
李家的院子是呈現(xiàn)四合院形狀,就是北屋三間、南屋三間、東屋三間、西屋兩間,另外在角落里還有棚子、豬欄、雞窩、茅房、大門等建筑。
李家姊妹六人,是老大李樹福率先結(jié)婚,當(dāng)時父親李居山還在世,父母二人住在上房屋,也就是三間北屋里邊。
而南屋,是除了北屋之外最好的屋子,所以李樹福的新房便是三間南屋。
李樹福剛結(jié)婚沒多久,父親李居山便去世了。
過了兩年,李樹春又結(jié)婚,但這時候就剩下了西屋兩間茅草房,和東屋的三間因為要晾曬糧食特意建造的平頂房子,都不適合給李樹春做新房。
而北屋這三間上房屋,現(xiàn)在只剩下了劉啟蘭一人住著,她一個人住這么大的房子有些浪費,所以劉啟蘭便搬到了兩間西屋里邊,把三間北屋讓出來,給李樹春結(jié)婚使用。
所以,導(dǎo)致了家里奇怪的一幕,老大一家人住著南屋,最好的北屋卻是二兒子一家人住著的。
南屋建造的時候比較矮,窗戶和門是朝北的,南墻外邊就是路,所以沒有留窗戶,因為地理環(huán)境的原因,太陽始終是在偏南方的,導(dǎo)致南屋終日不見陽光,看起來又矮又暗。
北屋建造的時候,風(fēng)俗習(xí)慣是要突出北屋家主的地位,要高起三層臺階來,并且墻建造的也高,有大窗戶,還有地爐,冬暖夏涼非常舒服。
家里老大的地位肯定是比二兒子高,老大住昏暗的南屋,二兒子住亮堂的北屋,自然導(dǎo)致了大嫂的不滿。
兩個人吵了好幾次,就導(dǎo)致了李淑玲的大嫂和二嫂關(guān)系并不好。
……
“玲啊,咋著了?”李樹福一瘸一拐走進(jìn)來,看到李淑玲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驚訝的問道。
李樹福是老大,年輕時候干活太過賣力,幾百斤的車子一個人推十幾里路去賣東西,推不動的時候硬推,所以導(dǎo)致了腿有些毛病。
李淑玲看到兩個哥哥進(jìn)來,摸了摸眼淚,站起來把紀(jì)家發(fā)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交代了清楚。
“這樣還行啊?”
“這人忒每樣了!”
“哪有結(jié)婚了,這工資還交給那爹娘?”
“……”
兩個哥哥聽完,不敢置信的破口大罵。
“先來這住幾天,別回去了?!眲⑻m拉著閨女的手,輕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