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我可以召喚猛將

第三章厲害

三國:我可以召喚猛將 依然美觀 1897 2022-05-24 11:32:02

  眼見父親高躬支持,高齊心底快速盤算。

  現(xiàn)在是186年。

  黃巾起義已經(jīng)爆發(fā),亂世已現(xiàn)。

  然而真正的天下大亂卻是在中平六年,董卓入洛陽以后。

  也就是189年……

  想在亂世立足,必須得有人跟地盤。

  這才是逐鹿天下的資本!

  時間緊迫,自己現(xiàn)在就得布局!

  思忖良久,他看向高躬,沉聲開口:“父親,我去瑯琊自會竭力養(yǎng)望。

  但時下黃巾為禍,亂世已現(xiàn)。侯非侯,王非王。

  高家想在亂世不亡,僅靠豢養(yǎng)私兵,只怕不夠,須有自己根底!”

  高躬眼神一縮。

  這話放在兩三年之前他肯定不信,可黃巾反賊起義之后,高家風(fēng)雨飄搖,私軍顯然不足以保證安危。

  私軍不行,那就只能是……

  握有軍權(quán)!

  可執(zhí)掌軍權(quán)至少也得是一方諸侯——州郡大員。

  高躬自己當(dāng)過蜀郡太守,知道坐穩(wěn)一地太守的必要條件:勇將、謀士!

  可現(xiàn)在自己已經(jīng)被罷官,憑什么招納武將跟謀士?

  他看向高齊。

  高齊有官身。

  察覺到父親看向自己,高齊知道父親已經(jīng)明白自己意思,點頭道:“孩兒以為,想在這亂世立足,必須得有文武能人擁護?!?p>  “你如此年少,只怕無人愿意效忠于你?!?p>  高躬疑惑。

  自己這小兒子何時有如此見識了?

  高齊搖頭笑道:“父親不必擔(dān)憂,冠軍侯十七歲率軍北擊匈奴,無有不服者。

  甘羅十二為相,群臣敬畏。

  他們能做的事,孩兒一樣能做!”

  高躬皺眉:“可是,名士猛將早有歸附,如你娘舅袁氏,四世三公之名。我高家如何招納?”

  高齊搖頭,“世家子弟,多沽名釣譽之輩,早不如先輩英明。

  父親不如于附近郡縣招募沒落世家子弟、白身義士。

  這些人,但有所長,必是能人!”

  高躬心底一動,沉吟道:“如此說來,我倒想起潁川幾家世交,沒落更甚,確有幾人頗有才氣!”

  “潁川?”

  高齊眼睛一亮,“都是哪些人?”

  高躬嘆道:“多是早年顯貴,現(xiàn)在沒落的不成樣子,如荀家,徐家。”

  高齊急問:“荀家,徐家?”

  高躬點頭:“荀家本是大家,可如今已經(jīng)名聲不顯。

  荀家文若多有才氣,已經(jīng)辭官歸鄉(xiāng)。

  今逢亂世,沒了官身,早已不復(fù)往昔了。

  他甚至得給鄉(xiāng)里寫文吊喪,以此度日?!?p>  “這……”

  高齊心底大呼“天助我也”。

  荀文若,就是荀彧。

  他還有個侄子,荀攸,亦是王佐之才。

  高齊興奮說道:“父親,這等人如能為我所用,高家有望!”

  高躬思忖片刻,點頭:“為父擔(dān)些顏面。說動荀彧出山不難。

  也好,你尚且年幼,說動他代替為父看護,又能一展所長,想來不會推辭?!?p>  高齊簡直要歡呼了。

  高躬又道:“至于徐家元直,是個極孝順的,只怕難以請動?!?p>  高齊深吸一口氣,斬釘截鐵:“還請父親務(wù)必說動徐元直,隨我同去瑯琊!

  若他不肯,就以匡扶漢室為名,說動其母?!?p>  高躬點頭:“徐母高義,我亦聽聞,可以大義說動?!?p>  高齊壓下心底激動,試探問道:“父親,潁川可有郭氏?”

  高躬疑惑點頭:“陽翟有郭氏,祖上有郭宏任潁川司律曹掾。

  不過他們郭氏門小,郭氏三子郭達,字叔義,與我乃是舊識。

  曾有請托,奈何幼子頑劣,難堪大用。”

  “他叫什么?”

  高齊呼吸急促,追問道。

  高躬搖頭:“這倒不曾問及,只是尚未成年?!?p>  高齊暗暗比較,急道:“果真如此,還請父親再去潁川,招納荀氏、徐氏,送往陽都!

  至于郭氏,若有幼子名喚郭嘉者,竭力招納。

  若他猶豫不肯,父親不妨說我與他……意氣相投,最喜花色美人……”

  傳聞郭嘉死于縱欲過度。

  高齊為了截胡曹賊,也是拼了。

  “郭嘉,美人?”

  高躬面色古怪。

  但隨即反應(yīng)過來,少年浮夸,除了聲色犬馬,還能如何?

  這也算是別樣“知音”了。

  只是這幺子一慣頑劣,如何有這些心思?

  高齊看出高躬疑惑,沉聲說道:“父親,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

  高家上輩有您跟小叔,已經(jīng)為郡守猜忌。

  長兄智謀、才干早露,聲名鵲起。

  我若再顯崢嶸,高家衰落更甚!

  只是如今時不我待,孩兒不得不挑起該擔(dān)的責(zé)任?!?p>  高躬這才“明白”過來。

  原來自己的幺子一直在忍辱負重,自污名聲!

  他一直在暗中韜光養(yǎng)晦!

  “孩子,這么些年苦了你了!

  如今看來,你才智更勝元才!”

  高躬由衷說道,“你放心,這些人,我一定全力招納!

  高家雖然沒落,但家財、底蘊尚在,做成這些事,不難!”

  高齊心底重重松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沒露餡。

  自己這看似八面漏風(fēng)的理由給足了高躬腦補的空間,省去了他諸多解釋!

  “父親,還有一事,前日我在郡內(nèi)見一壯士,名喚典韋,氣度不凡。

  與人角力,十人不能勝之。

  這樣能人,若能上陣廝殺,必可建功。

  只是他乃白身,委身公門小史,不入官籍,十分可惜!”

  “老天有眼,果然虎父無犬子!”

  高躬心底暗道,“不枉我費盡心血為高家謀劃,幼子見識,不弱于我!”

  他沉聲道:“既有此能人,招來何妨!”

  高齊大喜過望,再三思索之后又道:“這些人招募以后,盡皆送往瑯琊,我施以私恩,切不可為舅舅所用!”

  高躬已經(jīng)震驚到無以復(fù)加:“放心,你娘雖是袁氏,不過是袁氏義女,并無血緣,為父知道輕重!”

  “那就好!”

  高齊終于松了口氣。

  此去瑯琊,就是他大展宏圖之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