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集市鬧劇
蛤蟆鏡怒氣沖沖的逼近柳貳,嘴角一揚,惡狠狠地說,“臭小子,你看不起我是吧?”
就在柳貳不知所措之際,柳大爹扯過柳貳,用自己的身子把兒子護在身后。
“別和孩子一般見識,他胡說的?!绷蟮柿艘豢诳谒芫o張,但是他一定要保護自己的兒子。
蛤蟆鏡見柳大爹人高馬大,心里也有些發(fā)怵,但是不能輸了陣,他往前走了一步,把柳大爹抵在板車上,“胡說?東西胡賣!話也可以胡說是吧?”
“那你讓我怎么辦?”柳大爹被擠得難受,拉著柳貳又往后退了一步。
眼見火藥味越來越濃,周圍趕集的商販們開始過來勸,他們都不希望這里出事兒,如果這里鬧開了,他們的農(nóng)產(chǎn)品就都賣不出去了。
“算了!一個孩子說的話,別那么計較?!?p> 一個老漢把蛤蟆鏡往外拉,“是啊,算了,都是賣點東西貼補家用的,都不容易?!?p> 路過的人們七嘴八舌的勸著,蛤蟆鏡見人越聚越多,狠狠地一個眼風(fēng)在父子三人的身上飛過,自己轉(zhuǎn)身走了。
蛤蟆鏡走了,看熱鬧的人也就散了。大家都覺得賣一根爛木頭的,惹出這個風(fēng)波,確實沒什么意思。
“呵,現(xiàn)在這年頭真有意思,想錢想瘋了,爛木頭都拿出來賣!”
嘲諷的聲音擠進了父子三人的耳膜,刺耳極了。
柳大爹和柳貳的目光投向了柳叁,他們又氣又急,臉色都不怎么好看。
柳叁心態(tài)很好,他寬慰道:“爸,大哥,咱們不能自己先泄了氣,自古都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咱們等著就是?!?p> 話音剛落,柳叁就看見蛤蟆鏡氣沖沖的返了回來,手上還握著一把板斧。
他怕這個蛤蟆鏡發(fā)瘋,回來砍自己大哥柳貳,嚇的柳叁扯著柳貳的手,把他護在自己身后。
“你要干什么?!”柳叁臉色煞白,眉頭緊鎖的盯著蛤蟆鏡手中的斧子,他決不能失去自己的大哥。
柳大爹也反應(yīng)過來了,上前幾步把兩個孩子護在身后。步步緊退。
群眾中發(fā)生了騷亂,覺得這里馬上就要出人命了。
所有的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柳家三父子的身上,蛤蟆鏡卻沒有襲擊他們,而是趁他們不注意,掄起斧頭劈向了爛木頭。
嘴里還罵罵咧咧的,“我讓你們賣爛木頭!讓你們賣!”
用力過大,他的發(fā)型已經(jīng)亂了。
蛤蟆鏡捋了捋頭發(fā),“看我買不買得起!”
“?。 备蝮$R慘叫一聲,他手上的斧頭只在爛木頭上砍掉了一小塊木頭,但那塊木頭卻像利刃一樣,劈下來后直接砸在了蛤蟆鏡的腳上。
蛤蟆鏡嚇的快尿了,扔下斧子,哆哆嗦嗦的看著被砍爛的皮鞋,臉色就像白無常。
只差那么零點一毫米,他的腳指頭就沒了……
整個集市上,安靜的落針可聞。
蛤蟆鏡鎮(zhèn)靜下來后,瘋了似的沖向柳家父子,他這輩子也沒丟過這么大的臉!
“鄉(xiāng)巴佬!你們賠我皮鞋!”蛤蟆鏡氣勢依舊不弱,瞪著柳家父子的眼睛在噴火。
這皮鞋是他攢了兩個月的工資買的南方貨,每天上鞋油,恨不得用衣裳擦,現(xiàn)在可好,廢了,全廢了。
這時,人群中擠出來一個中年男人,男人看起來文質(zhì)彬彬的,帶著金絲邊的眼鏡。
這男人扶了一下眼鏡,目光若有似無的在木頭上飄過。
他又看向了蛤蟆鏡,“我說這位年輕人,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明明是你揮著斧子砍過來的,怎么還能讓別人賠錢呢?!?p> 在場的人們都看見了,此時附和著中年人,都愿意幫柳大爹作證,是這個帶蛤蟆鏡的年輕人先動手的。
蛤蟆鏡不服氣,指著板車上的爛木頭,“他們賣爛木頭怎么沒人說?你們都是瞎子嗎?我還不是為了大家不被騙!現(xiàn)在反過來還要說我的不是?”
蛤蟆鏡覺得自己委屈極了,自己替大家蹚雷,還要被人指責(zé)。
中年男人扶著眼鏡笑了,他走向板車,手在木頭上摩挲著,“年輕人,你走眼了!這哪里是什么爛木頭,這可是上好木頭啊。我要花高價收購的!”
蛤蟆鏡摘掉眼鏡,露出了綠豆大小的眼睛,他瞟了一眼爛木頭,再度看向中年人,語氣就變得輕佻起來,“呦,你不會是托兒吧?還和這父子三人一唱一和的,挺有意思???”
他再度看向了父子三人,用蛤蟆鏡腿指著他們,“你們趕大集真是浪費了?應(yīng)該去唱大戲啊!演技真是沒的說。”
“你胡說!我們沒有演戲!”柳貳很不忿,要不是柳叁拽著他,他就要沖上前和蛤蟆鏡吵起來了。
這時,現(xiàn)場的輿論也有變化,人們開始懷疑這幾個人是不是真的在套籠子。
套籠子,是市場上常用的把戲,幾個人演戲騙第三方高價購買,這把戲一點也不稀奇,只是今天這個套籠子過于逼真,讓所有的人都看呆了。
中年人并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他,他走到木頭邊上,指著被蛤蟆鏡砍掉的地方,就像看到了大寶貝似的。
“你們看,這木頭里金絲紋路細膩而明顯,一看就是上好的金絲楠木。只不過是放置的時間長了,表面蒙塵罷了。”
眾人還是覺得這中年男人是拖,一個個用狐疑的目光看著這個中年男人。
柳大爹松了一口氣,上前緊緊握著中年人的手,激動地說,“果然還是要等有緣人啊,你太識貨了!”
“誒?你不是木材廠的秦廠長嗎?”
人群里有人認出了中年男人,扯著嗓子喊了一聲。
原來這人是縣里木材廠的領(lǐng)導(dǎo),木材廠在縣里可是最大的企業(yè),整個縣的人都只知道。
“這是秦廠長?木材廠秦廠長比縣長的派頭都大,怎么可能是托呢?!”人群里有熱心群眾補了一句。
“難怪認識這木頭呢,搞了半天是木材廠的廠長?。 ?p> 眾人再看向蛤蟆鏡的時候,他的臉色就像打翻了調(diào)料盤,什么顏色都聚齊了。
在眾人戲謔的笑聲里,蛤蟆鏡戴上了眼睛,灰溜溜的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