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1段)(與云的第一次相識)
已經(jīng)晚上11點了,剛剛躺下,腰都直不起來,好累,
但看到有一人正在劃分投資收益,和有一位網(wǎng)友一次性給了三張推薦票,著實給了我繼續(xù)寫下去的動力,
說不清楚,感情不專一,這是男人的共性還是只是自己這樣,面對一個漸行漸遠的人,
她有了更好的平臺,我們再也不是同學,至于大學,好像更加各自有無限的可能,誰能因為喜歡一個人,就立志報告同一所大學呢?
這個很難,第一,你不知道她的下限在哪里,第二,你也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里,
僅僅因為所謂單相思,而不考慮兩個人的實際情況,而試圖強行綁定在一起,這是對自己的人生很不負責的行為吧,
三年時間,現(xiàn)在看,也許只是一瞬間,但那時候,卻覺得很漫長,沒有想過今后還有重逢的可能,
這是我不成熟的世界觀導致的,內(nèi)心一直在和自己說,放棄吧,你們已經(jīng)不可能了,重新開始你的人生吧,
是的,那時,我確實想的是,重新開始吧,這一頁就算翻過去了,即使有高二那一次的重逢,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
高二分班后,我終于在學習上重新找回狀態(tài),沒有了面對物理化的頭昏腦脹,地理和歷史又是我擅長的,
學起來明顯輕松不少,聽同學說歷史好難背,我簡直不理解,這玩意不跟小人書一樣么,還需要背誦?除了年代需要背一下,感覺每朝每代的歷史都跟小說似的,
不過,雖然說很喜歡歷史吧,但拿高分也不容易,既然試卷在那里,總要給你出一些容易混淆的題,所以,只是擅長,談不上拔尖,
再次分班后,同學又變了很多,班上40多個同學,只有十來個男生,其他三十多都是女生,
掃了一眼,美女真多!
雖然是三線城市,但真的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是自夸,這座城市出美女的概率真的高,
更何況是文科班,鶯鶯燕燕,屬實賞心悅目,
30多個女生,至少有八九個,任何一個拿出來,都是可以參加選美的了,
但與我無關(guān),分班第一天,我負責幫助班主任發(fā)放教科書,我又是班長,
忙了一個下午,等到放學我排隊等1路的時候,(這里有記憶錯位的地方,我家不是高一下學期拆的,而是高二上學期,因為這時候我還在坐1路)
站我前面兩個女生在說話,她們背對著我,并沒有看見我,好吧,其中一個確實很漂亮,是那種一眼就會記住的那種,
她和另一個女生說“啊喲,我們班的班長真土,”
囧,她說的這個人,正是在下,恰巧因為這個人長的很漂亮,我發(fā)書時還掃了一眼,對她有印象,
不過這畢竟只是一件小事,我也根本不在意,因為那天我還穿著村里裁縫做的那種襯衫,城里人應該不會有這種衣服,以前我還覺得這襯衫挺不錯的呢,
哈,隨她去吧,反正幾次一考試,就知道她也只是長的漂亮罷了,成績實在不怎么樣,你看不上我,我還看不上你呢,
不過那時候,可能媽媽也知道我去城里上學,不能太土氣了,孩子也有虛榮心的,雖然我是無所謂的,
高二之后,其實還是買了一些必要的衣服的,也不再穿的過于老土了,
這個階段,也認識了一些新的人,
搬到三姑媽家之后,有那么幾次,聽說老的中學還有一個福利,每天會有一輛面包車接送學生去市里,我坐上過一次,
放學的時候,時間把握的好,也能坐上這輛車,
從頭到尾,我可能也只坐過兩次,但僅僅這兩次,我卻認識了一個人,
之前說過,初一考試,一個考場監(jiān)考,需要和初二學生同座,那時認識了學姐,姓周,
原本我們也沒有打過任何交道,這次上這輛車,卻遇見她了,她在c中,和我的四中相鄰,路上就聊了一會,和她一起的還有一個女孩,我以為是她同學,我也不認識,也沒有多打聽,
等放學回來再坐這班車,又遇見她們,就又聊了幾句,
到了下車的地方,周繼續(xù)坐車,那個女孩恰好和我在同一個位置下車,只有眼前這一條路,
既然在車上也聊了天,這段路,又是必然同行的,也算認識了,不說幾句,好像更尷尬,
其實也就不到200米的樣子,我就到三姑媽家了,我們總共也沒說上幾分鐘,臨別時,我多說了一句,認識你很高興,我叫xx,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云”
這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我根本沒有多想,
后來這輛面包車很快就取消了,還是得先坐88路,再轉(zhuǎn)31路,
有一次從學校回來,坐31路,我又遇上云,
我并不是那種人來瘋,遇誰都搭話,只是了解到,她家住在三姑媽村子的鄰村,她并不是周的同學,而是比我小一屆,才上高一,也是c中的,
那時她戴著眼鏡,度數(shù)看上去比我還高一點點,忘了說,我初一時就已經(jīng)戴眼鏡了,
個子160,很瘦削,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女生,放在一群人中,一點也不引人注目,
也是因為這樣,在她面前我比較放的開,聊的倒是很投機,幾乎從上車聊到下車,
基本都是在聊新學校和以前初中的一些情況,她應該算我的學妹,只是我們從來不認識,
路上聊起我和周認識的原因,才知道原來在我初二時,云正在上初一,她也曾在那個教室考過試,我坐在第一組,她坐在第三組,
這樣算來,其實我們早就同在過一個空間了,只是不認識而已,
之后,又遇上一兩次,等到我準備上高三時,一天她過來找我,說因為學校暑假要補課,她沒有認識的高一屆的學長,可不可以向我借一下高二的書,
等暑假結(jié)束便還我,
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只是借書時,我也憨笑,借給你沒關(guān)系,不過,我有個壞習慣,在書上亂涂亂畫的不少,看到辣眼睛的請不要笑話,
借書這件事,在我們那時候一直都很普遍,我每年暑假,也是需要向?qū)W長借書的,所以這不是什么借口什么的,而是當時的一種傳統(tǒng),很正常,
也是因為這些,她成了唯一和我的朋友們完全不認識,完全獨立在外的一個單獨的好友,這份友誼我們一直維持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