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連體合體袖的幾何制板法連體合體袖又可大體分為合體、普通和寬松三種情況。其制板原理歸根結底都是一樣的。在此對上述三種的制板法一起介紹。連體合體袖的制板步驟可分為:一是袖眼的繪制。尤其合體連體袖必須要繪制袖眼,而普通和寬松連體袖從理論上講也應該繪制,但由于袖隆底部和袖山谷弧線的吻合程度要求不高,可以不用繪制。二是袖筒的繪制。連體合體袖袖筒的繪制要求同連體袖袖眼,即合體連體袖必須繪制袖筒,而普通和寬松連體袖就沒必要繪制了。不論是連體袖袖眼還是袖筒,在徹底理解原理并熟練繪制的條件下,都可以省略很多繁瑣的繪制步驟而快速地進行制板。
1.前袖眼的繪制原理圖1顯示的是把合體、普通和寬松前袖眼展開后與衣身的袖窿弧線互相匹配的情況。通過圖示我們知道,為了達到袖和衣身的連體,必須通過衣身袖窿上的點 Dt和點 Bf之間的區(qū)域與袖山頂弧線上點 Bx和點 Eh之間的區(qū)域相聯才能達到連體的目的。而這一區(qū)域的袖窿和袖山頂弧線形狀的相對吻合,也為連體提供了條件。對于袖山谷弧線和袖窿底弧線兩者之間基本呈現影像對稱的情況,沒有重合的部分,因此這部分區(qū)域不能進行互連,但是在成衣之后這兩者之間的弧線造型又是最接近的,決定袖型結構是否合理的關鍵所在,尤其在合體和普通連體袖中。
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為了能繪制出合理的連體袖,第一步須先讓袖山頂弧線上的點 Bx和點 Eh間的區(qū)域與袖窿上的點 Dt和點 Bf之間的區(qū)域最大限度的重合或接近重合,而最主要的是點 Dt和點 Bw的重合。在點 Dt和點 Bx重合的前提下,點 Eh和點 Bf由于袖山頂弧線有袖吃量和袖型的原因,只能最大限度的互相靠近而不可能重合。無論是合體袖、普通袖還是寬松袖,它們的前袖山斜線與胸寬線的交點基本上都在點 Fo的附近。我們稱這個點為對袖點,這個點在前袖窿高的一半往下1.5cm左右。此點是連體袖繪制的基礎點之一。.如圖2所示,以點 Fo為圓心,以點 Fo和點 Bf之間的直線距離為半徑畫弧線“丙“,那么,點Eh1和點Eh11、點Eh2和點Eh22、點Eh3和點Eh33之間的弧線長分別是合體、普通、寬松袖的袖吃量。另外一方面,對肩點Eh1、EH2和Eh3到肩點 Bf之間的距離呈現有律的變化:越是合體的袖子,對肩點與衣身的肩點就會越遠,袖吃量就會越大,袖中線就會越接近垂直,反之亦然。
2.前袖眼的繪制步驟(1)對肩點、袖點和袖山斜線的繪制
圖3、4、5分別是合體袖、普通袖、寬松袖的繪制。前面講的連體袖繪制原理對三種類型的袖子制板都是適應的,但是由于三種袖子的制板要求不一樣,因此在具體繪制時還存在方法上的差別之處。(2)袖中線的繪制如圖6所示,袖中線的傾斜度決定了袖子的類型是合體、普通,還是寬松。袖中線的傾斜度一般用一比值來控制。如圖所示,線段Zh1Eh1、Zh2Eh2、Zh3Eh3都平行于肩線。線段Zh1Zal、Zh2Za2、Zh3Eh3分別垂直于線段Zh1Eh1、Zh2Eh2、Zh3Eh3。合體袖的比值控制在8:Zh1Zal=8:X=8:(6~8);普通袖的比值控制在8:Zh2Za2=8: X =8:(4~6);寬松袖的比值控制在8:Zh3Za3=8: X =8:(0~4)
(3)袖山高、袖山谷弧線的繪制
如圖7所示,從對位點 Bx作袖中線的垂線Bx11Bx1,使BxBx1=0.8cm,過點Fi1l作袖中線的垂線且使Bx11Fil1= BxAy -0.5cm。線段Eh1Fi11即為袖山高。其他如圖進行繪制即可。這種繪制法能使袖山谷弧線和袖窿底部更加吻合。這里我們只繪制了袖眼的袖山谷弧線的一部分,其他部分用不到,所以可以不繪制。圖8是繪制完整的前袖眼示意圖。
圖9是普通袖的袖眼展開繪制方法。從點 Fil作袖中線的垂線,那么此線即為前袖肥線。然后在點 Fo和點 Fil之間繪制袖山谷弧線,此弧線最大限度地接近前袖隆底弧線就可以了。
圖10是寬松袖的袖眼展開繪制方法。從點 Fil作袖中線的垂線,那么此線即為前袖肥線。然后在點 Fo和點 Fil之間繪制袖山谷弧線,此弧線繪制方法如圖所示。
(4)前袖筒、前袖片的繪制
圖11是前袖袖筒的繪制方法,具體可參照圓裝袖的二片偏瘦型合體袖。袖子可以是圓裝合體袖的任何一種袖子,具體根據款式設計的需要來確定。注意之處:前袖中線 EwDm與 FilFill互相垂直。
圖12是袖筒影像對稱的繪制方法,具體可參照圓裝袖的二片偏瘦型合體袖的影像對稱。注意之處:影像對稱后在點Em1處會出現重疊,對于可塑性強的面料(如毛料)這個重疊的量在服裝制作中需要拔出來或者在點Ev1處減去這個量,也可以拔出一部分與減去一部分并用的方法。
如圖13所示。在肩點和對肩點之間會有一個空隙量,這個量在塑造圓潤的肩部造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于可塑性強的面料(如毛料)采取歸進的工藝處理,如果這個量太大,可以把一部分的量在點 Et處減去一部分。另一方面,在繪制肩部的弧線的時候,線條要圓順平滑,不要太突兀,否則成衣之后在肩部有起鼓現象。
3.后袖眼的繪制步驟(1)對肩點、對袖點和袖山斜線的繪制
圖14、15、16分別是合體袖、普通袖、寬松袖的繪制。前面講的連體袖繪制原理對三種類型的袖子制板都是適應的,但是由于三種袖子的制板要求不一樣,因此在具體繪制時還存在方法上的差別之處。這幾步的繪制方法基本同前袖片的繪制。肩線(2)袖中線的繪制如圖17所示,袖中線的傾斜度決定了袖子的類型是合體、普通還是寬松。后片袖中線的傾斜度參考前片的傾斜度來確定。合體袖的比值控制在8:Zh1Zal=8:(1.1X)=8:(1.1x(6~8));普通袖的比值控制在8:Zh2Za2=8:(0.9X)=8:(0.9 x (4~6));。寬松袖的比值控制在8:Zh3Za3=8:(0.8X)=8:(0.8x(0~4));原型柚
(3)袖山高、袖山谷弧線的繪制
如圖18所示,線段DuBw2即為袖山高。其它如圖進行繪制即可。這種繪制法能使袖山谷弧線和袖窿底部更加吻合。我們只繪制了袖眼的袖山谷弧線的一部分,其他部分用不到,所以可以不繪制。圖19是繪制完整的后袖眼示意圖。
圖20是普通袖的袖眼展開繪制方法。從點Fy1作袖中線的垂線,那么此線即為后袖肥線。然后在點 Fy和點Fy1之間繪制袖山谷弧線,此弧線最大限度地接近后袖窿底弧線就可以了。
圖21是寬松袖的袖眼展開繪制方法。從點Fy1作袖中線的垂線,那么此線即為后袖肥線。然后在點 Fy和點Fy1之間繪制袖山谷弧線,此弧線繪制方法如圖所示。(4)后袖筒、后袖片的繪制圖22是后袖袖筒的繪制方法,具體可參照圓裝袖的二片偏瘦型合體袖。袖子可以是圓裝合體袖的任何一種袖子,具體看款式設計的需要來確定。注意之處:后袖中 EpDi與Bw2Bw22互相垂直。圖23是袖筒影像對稱的繪制方法,具體可參照圓裝袖的二片偏瘦型合體袖的影像對稱。袖子可以是圓裝合體袖的任何一種袖子,具體看款式設計的需要來確定。注意之處:影像對稱后在點Fh1處會出現袖肘省。如圖24所示。在肩點和對肩點之間會有一個空隙量,這個量在塑造圓潤的肩部造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于可塑性強的面料(如毛料)采取歸進的工藝處理,如果這個量太大,可以把一部分的量在點 Et處減去一部分。另外,在繪制肩部的弧線時,線條要圓順平滑,否則成衣之后在肩部有起鼓現象。
(5)合體連體袖完成圖在掌握了連體袖的基本結構原理之后,可以根據連體袖的具體款式進行結構的繪制。在繪制的時候,可以把粘貼法和幾何法綜合運用來達到制板的目的。本書對于普通和寬松圓裝袖和連體袖的制板,再集中繼續(xù)分析和繪制。
4.插肩袖的繪制方法二(袖身制袖法)后袖片的繪制:以點 Dy為圓心畫弧線乙1和乙2,以點 Aml為圓心畫弧線甲1和甲2,四個弧線分別相交于點 Bml和Ah1?;【€的半徑以衣身的相對應的部位等長進行繪制。前袖片繪制方法同后袖片。
5.半插肩袖的繪制方法之一(袖身制袖法)
6.前上后插袖的繪制方法之一(袖身制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