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九章 天意弄人!
成都上空的天已經(jīng)大亮,而洛陽的天也已經(jīng)亮得差不多了,太陽公公露出了公平、燦爛的笑臉,
而太傅府的司馬懿還沉浸在對往日榮光的回憶、緬懷當(dāng)中…………
太和三年(229年),蜀相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據(jù)武都(今甘肅隴南武都區(qū))、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二郡。
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決定興師伐蜀。升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長安入子午谷,左將軍張郃出斜谷,司馬懿自荊州溯漢水出西城,將兵分三路會攻漢中。
司馬懿從西城開拓道路,水陸并進(jìn),沿著沔水逆流而上,直達(dá)朐忍,攻克新豐縣,駐軍丹口,后遇大雨班師。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諸葛亮率軍第四次北伐魏國,包圍祁山賈嗣、魏平部,并以木牛流馬運輸糧草,
曹叡派司馬懿西駐長安防御蜀軍,這次他逃亡蜀漢,來成都已六、七個月了,也沒有機會再見到當(dāng)年諸葛亮制作的木牛流馬,再好好研究一番,
不過他來蜀漢只做了個被人高高掛起的閑職、三公之一的太傅,沒機會接觸兵權(quán),這些當(dāng)代蜀漢軍中“黑科技”必定是藏在蜀漢軍中戒備森嚴(yán)處,
只有蜀漢少數(shù)幾位的軍中要員能看到,不是他這個剛來蜀漢,忠心又有待時間“考驗”的太傅,所能夠一觀的,但是現(xiàn)在不行,也不代表日后也不行!
司馬懿留部將費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張郃勸司馬懿分兵駐扎雍、郿兩地,以作大軍后鎮(zhèn),司馬懿不同意。
挺進(jìn)喻麋,對戰(zhàn)諸葛亮。此次戰(zhàn)役的結(jié)果,不同的史書有不同記載。
《晉書·宣帝紀(jì)》中,司馬懿大勝蜀軍,但在《漢晉春秋》中,諸葛亮力挫魏軍,可見后世的史書都是按照勝利者的意志所書寫的,
不同朝代勝利者的不同意志,便會出現(xiàn)不同的事件經(jīng)過、結(jié)果的版本,
而這樣書寫的結(jié)果呢便是會讓后世之人對這個前代大人物印象,是好是壞,是忠是奸,是智謀百出、還是愚蠢無比,都由勝利者的意志所改寫。
若是司馬懿當(dāng)初在高平陵一役中勝了,那后世的史書將按照他司馬家的意志來書寫,而司馬氏的豐功偉績也將被一一頌揚,
可惜他司馬氏失敗了,這大魏史書的正面便要以曹爽的意志所書寫,而他司馬懿、司馬氏則是要被留在史書的反面了,
但是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想在他身后便遺臭萬年,背上一個大魏反賊的罵名,
便要在蜀漢有名無權(quán)的三公太傅之位上,再找機會將自己想做的事情再做一遍,直至將像做的事情做成!畢竟史筆如刀,
像司馬懿這樣的書香世家之人還是很懼怕的,不能不擔(dān)心一下他的身后名,
在高平陵事變之前他不擔(dān)心,畢竟他一直以大魏忠臣自居,身正不怕影子斜,高平陵事變之時他也不擔(dān)心,畢竟只要他贏了,
這大魏的天下他司馬懿都能說了算,到時便不怎么害怕史筆如刀了,畢竟歷史向來都是由勝者書寫,至于大臣、百姓,
只要待他們好一些,待過去個一二十年,世人便只知效忠他司馬氏,不知大魏了,可惜啊,他最后還是失敗了,
任憑曹爽將一些的壞事都推在他的頭上,讓他沒有半分的英明,就這樣沉淪在歷史中他不甘心,便拼了命的跑,最后總算逃出生天,
按理來說他應(yīng)該在當(dāng)時便勇敢的自殺身亡,可是他不甘吶!辛辛苦苦忍了這么些年,為大魏付出了這么多,輔佐了四代大魏帝王,
他認(rèn)為這些功勞還是能夠足夠讓自己的司馬氏架空曹魏的權(quán)力,有付出就要有回報嘛,以前都是付出播種耕耘,而今年也該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
到了該收割勝利果實的季節(jié),本該是自己收割大魏宗室曹爽手中權(quán)力的大好時機,最后卻變成他這個久經(jīng)沙場的四朝老臣被相對稚嫩的權(quán)臣曹爽收割了去,
他心中不甘,再加上他能忍、能活,才成功的活著逃到了蜀漢,因而誓要重頭再來,再現(xiàn)司馬氏的榮光他是不可能讓河內(nèi)司馬氏就這樣衰落在他的手中的,哪怕用盡一切代價還是要讓司馬家復(fù)興!
另外,這時期魏將張郃之死也有不同的說法,《張郃傳》中,張郃不聽司馬懿勸告,主動出擊,“詔郃督諸將西至略陽,(諸葛)亮還保祁山,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zhàn),飛矢中郃右膝,薨。”,
而在《魏略》中卻記載是司馬懿指揮失當(dāng),“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
“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毙醪宦?。郃不得已,遂進(jìn)。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發(fā),矢中郃髀?!?p> 青龍元年(233年),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職等叛,司馬懿派遣胡遵等追討并破降。
蜀軍退軍后,軍師杜襲、督軍薛悌[tì]都預(yù)計諸葛亮第二年麥?zhǔn)鞎r還會入侵,建議趁冬天調(diào)運糧草,解決隴右糧少問題。
司馬懿認(rèn)為:“諸葛亮兩次出祁山,一次攻陳倉,都受挫而返。即使以后他還會出兵,將不再攻城,而是尋求野戰(zhàn),地點必在隴東,而不會在西側(cè)。
諸葛亮常以糧少為恨,回去后必然廣積糧草,我估計沒有三年的積蓄,諸葛亮是不會貿(mào)然出兵北伐的?!?p> 青龍二年(234年)二月,蜀相諸葛亮率軍十萬出斜谷伐魏。四月,諸葛亮至郿縣(位于今陜西寶雞),進(jìn)駐渭水之南。
司馬懿率軍渡渭水,背水筑壘阻擊。諸將想在渭北與諸葛亮隔水相持,司馬懿說:“百姓積聚的糧秣財物都在渭南,這是必爭之地。”遂渡渭水背水扎營。
很多人不以為然,但司馬懿認(rèn)為如此,讓郭淮屯兵北原。與蜀漢丞相諸葛亮對峙于此,讓蜀漢北伐大軍難以向大魏腹地,
關(guān)中地區(qū)挺進(jìn),那可謂是他一生的高光時刻,能與臥龍在此對弈,是他的榮幸,
司馬懿想了想又對司馬昭、司馬倫兩兄弟道:“咳咳咳,為父以前想著為大魏效力便是一輩子的事情了,畢竟司馬氏世代所居的河內(nèi)郡便是大魏的疆域,
而與蜀漢將是畢生的死敵,便不遺余力的替大魏抵抗諸葛亮的北伐,可惜到現(xiàn)在天意弄人,
為父竟然帶領(lǐng)著司馬氏僅存的族人,離開了故土河內(nèi)郡,來到了蜀地成都,替昔日的死敵蜀漢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