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做人要低調,要多讀書
演武場。
一邊是錦衣衛(wèi)。
一邊是藍玉的幾位義子和管事、傭人。
場上。
藍玉手持馬槊,站在那里,整個人的氣勢也慢慢地發(fā)生了變化。
朱英也是一樣手持馬槊,站在那里。
相比較藍玉整個人的強盛氣場。
朱英就顯得隨和多了。
然而。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如果是有猛將在這里,必然能夠看得出來。
朱英看起來隨和,真正的卻是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
也就是說。
朱英就站在那里。
可是,他卻和周圍的景物都融為一體一樣。
久經沙場的武將們,對于勢的感覺,是非常微妙的。
藍玉也看得出來,自己的這個外甥孫可不簡單。
也難怪,十八歲的年紀,就能夠帶著人獨闖河南道,最終懲治了那些貪官污吏。
聽聞,還帶著幾千錦衣衛(wèi)和禁衛(wèi)軍,剿滅了河南道最大的山匪王大刀。
藍玉看著朱英就像是看著一塊璞玉一樣。
“哈!”
實在是不想繼續(xù)僵持下去。
藍玉先發(fā)制人。
他的長槍帶著一股子猛虎下山的氣勢。
僅僅是幾個踏步,然后一個豎劈。
卻猶如猛虎撲面而來。
朱英卻沒有動。
在藍玉快要接近自己的時候,一個側身,橫檔。
簡單而又迅速。
動作并不華麗,卻堪堪擋住了藍玉的豎劈。
快。
這是藍玉的第一感受。
看著近在咫尺的朱英。
他沒有想到,這外甥孫的速度很如此快。
“哈!”
藍玉再一次發(fā)起攻擊。
他后退,拉開一定差距,手中的馬槊猶如毒蛇一樣,頻頻探頭。
但是,朱英更快,他竟然全部都躲過去了。
當然,朱英也感受得到,藍玉似乎并未使用全力,也并不是想要他的命。
幾次躲閃之后。
朱英用了自己的馬槊。
一個寸勁,直接崩斷了藍玉的馬槊的槍頭。
再然后,一個探頭。
朱英手中的長槍距離藍玉的喉嚨,僅有一點兒距離。
藍玉看了看寒光閃爍的槍頭,再看了看朱英。
“再來!”
這一次。
藍玉從武器架子上拿了一把陌刀。
這種陌刀的刀把子非常長,刀身也很長,屬于騎兵作戰(zhàn)時候的作戰(zhàn)利器。
如果是步戰(zhàn),可能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朱英也轉身拿了一把陌刀。
兩個人再一次比斗起來。
“刺啦!”
“噹!”
朱英想到了當年看過的影視劇繡春刀里面一個經典鏡頭。
他嘗試著也來一下。
每一次的攻擊和防守,都只針對藍玉手中的陌刀的一個方位。
最終,拉扯,然后轉身回檔,一個下劈。
藍玉手中的陌刀再一次被崩斷了。
“好!”
藍玉興奮地大聲稱贊。
他算是看出來了。
自己這個外甥孫的武藝,怕是在他之上,已經是大明此時最強。
傅友德、馮勝等人的武藝,他是知曉的。
除了當年的徐達,還有他的姐夫常遇春,以及如今的皇上,沒有人能是他的對手。
而現在,徐達和常遇春早已經死去,皇上也年老體弱,他自己的身子骨也不太行,但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他要是對戰(zhàn)傅友德和馮勝,還是有著決勝的把握。
朱英天生神力,再加上這一身武力。
可以稱得上是舉世無敵。
“不打了!”
藍玉扔掉了手中斷了的陌刀。
立即有義子上前,遞上了毛巾。
藍玉則是扔給了朱英。
“藍潼、藍云、藍峰他們三人的事情,我不會管了?!?p> “明日朝會,我會向皇上請辭?!?p> “老了?!?p> “不中用了?!?p> 藍玉的背影多少有一些蕭瑟。
朱英拿著毛巾上前,拉住了藍玉,親自擦了擦他額頭上的汗?jié)n。
“舅公,你這說的什么話?!?p>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p> “你現在還是老當益壯、身體倍棒,我這還需要你來支持我,來幫我呢。”
藍玉靜靜地看了看朱英。
“你不生我氣?”
朱英搖搖頭,回道:“維護自己的兒子,這本就是人之常情,我能理解?!?p> “不過啊,舅公,有時候,人生在世,并不是你我想象的那么簡單?!?p> “皇爺爺是一個深明大義之帝王,當年和舅公你們一起,出身草莽,卻有凌云之志?!?p> “南征北戰(zhàn)多年,流了多少血,死了多少兄弟,最終才趕走了蒙元,建立了大明?!?p> “于民族大義而言,皇爺爺、徐爺爺,還有舅公你等等,他們于中原漢民都是有著天大的恩德?!?p> “不管如何,史書上,是永遠不會忘記,你們靠著一兵一卒、用命殺出來的一個朗朗乾坤之功。”
“但是,驕兵必敗?!?p> “舅公,你可有想過,你這些年來,為何會走到這一步?”
朱英先是認同了藍玉的功勞,然后開始反問。
都已經建立了大明,都已經有了盛世乾坤,都已經是名垂青史。
為什么?
還要在這最后晚年的時候,不斷地折騰。
最后影響自己的聲譽不說,還可能招來皇上的猜疑,很有可能晚節(jié)不保?
藍玉苦悶地吃著點心,喝著解酒茶。
他也說不上來,這些到底是為了什么。
當年常遇春還在的時候,他也不是這個樣子。
只是后來。
不知不覺之間,就開始囂張跋扈,開始容易驕傲自大,開始不滿意朱元璋對他的分封,對他的態(tài)度。
朱英知道,這是因為藍玉從小到大的成長環(huán)境所導致。
他跟隨朱元璋的時候,還是一個毛頭小子。
那時候的藍玉是少年英氣,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猛勁兒。
卻也有著少年人應該有的稚嫩和單純的心思。
只是到了后來。
因為南征北戰(zhàn),因為戰(zhàn)場上的廝殺,因為身邊的親人離去。
也因為他的年齡大了,身份地位也高了。
心中自然也有了人性的復雜一面。
也因為他受到的教育并不是有多高。
才慢慢地養(yǎng)成了囂張跋扈的性子。
“舅公,人不學不知義,當年吳下阿蒙讀書,讓人刮目相看?!?p> “我覺得,舅公無事的時候,可以多讀讀書?!?p> “我不想看到第二個李善長出現。”
朱英最后一句話,才算是真正的警示。
藍玉也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