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白色的粉末溶解在水中,伴隨著嘩啦的水聲進入下水道系統(tǒng),信人才松了一口氣。
他回到房間,仰躺在被褥上。榻榻米因為逐漸潮濕的氣候散發(fā)出些許苦澀的味道,這些味道讓信人的思緒逐漸清晰,他需要思考自己的未來。
曾經(jīng)的白羽飄毫無疑問是一個有天賦的人,他能夠輕易駕馭文字的力量,將它們變成自己的武器,用情緒的張力感染所有讀者。
因為他對于“情緒”這個飄忽不定的主觀認知經(jīng)驗有著格外的敏銳度,沒有通習過微表情理論和心理學的他能夠自然而然地從對話、從文字、從目之所及的一切中感受到“情緒”這種縹緲的存在。
換言之,就是讀心。
就與生活在幻想鄉(xiāng)中的覺妖一樣。
這與其說是他的天賦,不如說像是一種詛咒,一種隔絕他與這個世界交流,讓他格格不入的詛咒。
這對于一個希望適應社會的人來說或許是一個求之不得的技能,能夠收獲五湖四海的知音朋友,仕途也可一帆風順,這種能夠帶來實際利益的天賦并不存在本質(zhì)上的惡,但對于白羽飄而言,這讓他變得更像“怪物”了。
人類在探究自己為什么和其他人不同時會逐漸明晰自己的定位,從而明確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觀與人生意義,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無法找到答案,意味著這個人要么被打上“庸碌”的標簽,剝離個人特性成為群體中的渺小微塵,要么無法融入群體。
白羽飄是后者。
人類終歸要依托于集體生存,就算再如何分裂,作為同一物種的他們也一定會在某個時刻迎來大和諧,而無法融入社會群體的人們的結局在沒有外力干預的情況下只會演變成一幕幕悲劇,每日都會上演的個人悲劇和令人扼腕震驚的社會悲劇。
白羽飄很小就明白這一點,明白和大家一樣才能被老師表揚,才能得到代表“優(yōu)秀”的小紅花,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和獎勵。所以他從小就刻意表現(xiàn)地很普通,一直在刻意地隱藏自己,收斂自己的特殊。與其說這是偽裝,更像是為了求生而下意識模仿他人而制造的保護色。
但是越是成長,越是接觸那些復雜的形形色色的想法,白羽飄就越是想吐。
初中上學他獨自坐公交車來回,就不止一次吐在車廂中,被誤認為身體不適被送往醫(yī)院的時候,經(jīng)過那些重癥病房,他又忍不住吐了出來。
從那個時候起,一枚惡的種子便已經(jīng)在他的心中扎根發(fā)芽,等待有朝一日成長為瘋狂而美麗的惡之花。在這之后,白羽飄花費了不少精力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將之放在了各類文學、影視作品之中,但在不知不覺間,那顆種子也已經(jīng)汲取了足夠的養(yǎng)分,到了綻放的時候。
23歲,還在讀研的白羽飄在網(wǎng)絡上連載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說《他的霧》,并一舉獲得了年度特別賞。
《他的霧》是一篇中篇幅的日記體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獨自生活在濃霧之中的少年突然獲得了能夠感知到高次元的存在的某些想法的能力,他被那些想法指使,操縱,擺布,誘惑……一步步在迷霧中失去了自我的故事。
獨特的地方在于,文章中那些一一浮現(xiàn)在少年腦海中的想法大多就是直接摘抄的當時那些讀者的評論。
不同于快節(jié)奏的網(wǎng)絡文學,前半部分的基調(diào)相當沉悶,也為人詬病不少,但也有不少人獲得巨大的共鳴。
他們從主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大多數(shù)也都認為作者或許同他們一樣有著相似的病癥,在抑郁中難以自拔,渴望救贖。為此他們也借著為作品中的角色聲援的機會希望能夠鼓勵到作者。白羽飄知道,如果沒有這些人,這本小說到這里就已經(jīng)完結,不會再有少年覺醒突破牢籠的橋段,成為一本不了了之的作品。
這部不到30萬字的作品一開始只在特定群體內(nèi)傳播,最后由一位知名的網(wǎng)絡人士在自己的短視頻和個人社交賬號上推薦,才逐漸有了影響力。
而也正是這種影響力,結合當時因為全世界面臨的共同的特殊問題而導致逐漸下滑的社會信心,輕文學部門才決定將這一篇文筆稚嫩但沒有明顯傾向,著重描寫角色內(nèi)心,欲揚先抑最后歌頌希望與個人勇氣的作品當做這一年度的壓軸作品推廣。
當時白羽飄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種結局,他僅僅只是因為偶爾想到的靈感才臨時起意寫下了這篇文章。用他在最初采訪時候的話說,他完全沒有準備大綱,基本上沒有考慮過情節(jié),都是直覺這個角色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會這么做,所以才這么寫。
當被問到是否覺得自己有寫作的天賦的時候,白羽飄這么回答:“或許這確實是一種天賦,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這種天賦能夠更加積極的作用。”
此乃謊言,他巴不得這種天賦快點消失。
沒有人知道他在創(chuàng)作時是抱著多么大的惡意,想要那些人也共同感受一下情緒共鳴時候的絕望與痛苦。
一開始他確實做到了,指責他打著“虐主”旗號實則在散發(fā)負能量的有之,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問候上臉色的有之,一句話不說直接差評棄書的有之。被文字影響情緒的讀者直白而激烈的負反饋讓書評區(qū)一度熱火朝天,可惜無法成為熱門章說。
白羽飄也從中感受到了扭曲的滿足感,按照他的預想,之后便是讓文字達到如同催眠一般的效果,最后達成能夠轟動全世界的惡性事件,之后他被送上斷頭臺,結束自己的一生,白羽飄的人生就應該這樣完結,這樣就足夠了。
但是現(xiàn)實并不是幻想小說,這種程度的催眠僅憑情緒的帶動是無法直接完成的。
就算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與感觸,人類的思維底線也還是有著最堅韌的部分,更何況人腦的開發(fā)程度還存在極大的空白和未知領域……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白羽飄的死志只是留給自己的懲罰,而不是強加于人身的詛咒。
白羽飄之前沒想過這種不浪漫的迷途醒返的結局,沒有邂逅,沒有浪漫的戲劇沖突,沒有伏線與轉折。只是因為計劃失敗了,本著不辜負那些抱有善意的人的期待,才把這本小說推向了光輝的彼岸,獲獎只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暫時還沒有第二本書的想法,甚至連新建文檔都沒有的白羽飄在前去領獎的路上遭遇了車禍被迫離世,來到了2011年的京都,成為了一名生活在下京區(qū)的妖怪。
雖然有些未完成的遺憾,但其實還挺符合他的個人期望的,畢竟身為妖怪的話,偶爾掌握一些神秘的能力也不奇怪吧。
妖怪們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總不能都是像那個小學生妖怪一樣公事公辦的公務員吧?
是不是也有居住在小巷深處,神祠佛寺中的隱居的老妖怪呢?
或許剛才在小店中喝酒嬉鬧的人們之中就有妖怪的影子呢?
這些對于未知的期待感像一個個錨點加固著白羽飄在這個世界的根基,在不斷融合深山信人的記憶之后他終于找到了一份完全屬于自己的生活下去的動力。
從這一刻起,他才算真正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才有了向深山夫婦牌位道歉的那一幕。
信人并不是在祈求原諒,現(xiàn)在的他也沒有這種資格。
他只是希望這兩人能夠給予自己一段時間,到那個時候,他會帶著已經(jīng)改變的一切再來,屆時也希望他們能夠答應自己一個小小的要求。
他對這樣的新生活倍加珍惜,雖然不求能夠繪出嶄新的未來藍圖,但也要小心翼翼地不去破壞現(xiàn)有的一切。
因為他背負著的可不只是自己的命運。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08-05/97982729b147431df90a233ffaeda859NXlN7MWjlLFf5Bi.jpg)
風潮云霞
感謝電光光電龍牙雪泠,mooAX 1128_投喂的推薦票~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