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劈山開河福蔭萬代
家宴上,李裕與趙匡凝談起自己三處水利項目。
聽了李裕的解說,趙匡凝點點頭,說道:“賢婿,此為造福子孫的偉業(yè),不管什么朝代,老百姓都記著你對他們好?!?p> “岳父大人教誨的是?!?p> “唉,其實啊,咱們襄陽南下江陵可不容易。要到江夏轉(zhuǎn)進江陵,路途長,風(fēng)險高,重要的是,江夏是淮南之地,生死掌握在別人之手,是為不智。”
他搖搖頭,繼續(xù)說道:“可有什么辦法呢?沒有水道相通,只能繞路了?!?p> “岳父大人,漳水與漢水之間相隔不遠吧?”
“呵呵,怎么,你也想挖一水道相通?”
趙匡凝頗為玩味的看著李裕。
這個女婿什么都好,就是膽子太大。
“漳水從長林到漢水邊的長壽,有一百四十里之多,雖平原居多,可漢江兩岸有山巒阻隔,如何能通?要是靠人工敲打不知何年何月能通??!”
趙匡凝說完無奈的搖搖頭。
此事太難,他早就熄了連通水道的心思。
當(dāng)年他爹活著的時候,就提出過這樣的設(shè)想,后來不了了之了。
這事沒法干。
李裕知道,真要是把漳水與漢水連通,就不僅僅是襄陽與江陵的事了,而是整個南北貫通的大事。
從南陽一直南下,基本直線,進荊江,入洞庭,南下湖南。先不說貫通南北的經(jīng)濟效益,單說這軍事價值就不得了。
直接把南陽、荊襄、荊南、湖南連接在一起,大軍從北到南十幾日,如不相通,則要月余方至。
“岳父大人,明日可來我河工現(xiàn)場一觀?!?p> 李裕想讓看老丈人看看,他是怎么對付石頭山的。
第二日,他接著趙匡凝去了向方運河工地。
此處大部分為平原,可也有一座小石山,可能是方城山的余脈。
當(dāng)時遇到此山的時候,周寬只能讓人用鐵釬鐵錘敲敲打打,而后用火燒,再澆水,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把石頭炸開。
這個辦法是有效果的,就是效率太低。
于是李裕出馬,直接上了火藥。
幾聲炸響,山石崩裂,劈開了擋路之石。
當(dāng)馬車停到石山前,李裕和趙匡明一起走下了馬車。
“岳父大人,這就是石頭山。”
正說著,周寬跑了過來。
“主公,可是有事?”
“我陪岳父大人看看現(xiàn)場,石頭里埋藥了嗎?”
“已經(jīng)打好了孔洞,正在下藥,一會兒就好。”
三人站在遠處閑聊。
小半個時辰之后,就聽有人嘟嘟的吹著哨子,有人站在關(guān)鍵位置揮動小紅旗。
周寬說道:“主公,楚王殿下,請移步,馬上要放炮了,這離石山太近,太危險?!?p> 李裕知道輕重,帶著趙匡凝走了出去。
他們剛停下腳步,就覺得腳下一陣晃動。
一聲天崩地裂的巨大轟鳴,讓在場的人都心口一悶,耳朵失聰。
遠處的石山騰起一股巨大的煙塵,碎石橫飛,塵土高揚。騰起的煙塵竟然把天光遮蔽了,一時間,天色陰暗下來。
“這,這是火藥?”
趙匡凝是見過李裕的秘密武器的,他也知道李裕手中的火藥厲害,早就不是當(dāng)初他庫房里的引火之物了。
“對。岳父大人,有了這個,多大的石頭都沒用,只要藥量足夠,就能把石頭炸開?!?p> “走,咱們?nèi)ガF(xiàn)場看看?!?p> 周寬帶著李裕和趙匡凝走進了炸石現(xiàn)場。
原本是整塊的巨石,經(jīng)過火藥的爆炸,如今四分五裂了,有些石塊碎成了粉末,有些還有磨盤大小。
看著滿山的碎石,趙匡凝疑惑的問道:“這些都是炸出來的?”
周寬點點頭。
“可根據(jù)需要埋入不同量的火藥,會得到不同的效果?!?p> 他們正說著,就有青壯拿著工具走了上來,把碎石裝進筐里,挑下山去。
很快這些碎石就被挑走,有人上來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脑谑^上打孔,揮汗如雨。
三人走下山。
站在遠處等著。
一個時辰之后,開始裝火藥,小半個時辰后,又是一聲地動山搖。
再上山看時,依然滿山的碎石,青壯們忙著挑石下山。
“哎呀,這個好??!”
趙匡凝一臉的興奮。
他看著李裕問道:“賢婿啊,你這火藥能否供應(yīng)給我?”
“當(dāng)然,只是要保密?!?p> “這個自然。”
“岳父大人覺得可以開辟水道了?”
“沒有這個是不可想的,呵呵,有了這玩意,再大的山石也有被炸開的時候!”
“對。這火藥開山炸石是利器,只要能打通水道,咱們南北就有水道直通,運輸物資和軍兵都會快捷許多,這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p> “好,我回去找人規(guī)劃此事,賢婿到時可要助我!”
“放心吧,岳父大人給荊襄、荊南百姓留下福澤,小婿怎能袖手旁觀?”
卻說趙匡凝離開南陽,返回了襄陽,收拾行裝很快就帶著官僚家眷南下了。
他走漢水,到江夏轉(zhuǎn)進荊江,逆流來到了江陵城。
安置了僚屬,第一件事,就是讓荊南水官去勘察漳水與漢水之間的山川地理,讓他們作出河道規(guī)劃,荊襄、荊南要鑿河連通漳水與漢水。
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宏偉的計劃就這么輕易的提出來了?
要不要好好論證論證呢?
他們哪能理解趙匡凝的心思。
你說爭霸天下?是為不愿也。爭權(quán)奪利?他已是封疆大吏,一代王侯。
爭搶地盤?他的地盤還要送給女婿呢?搶來何用?
他這一生的愛好就是收藏書籍,他的節(jié)度府后院就是個圖書館。
走之前,他一次性的給了李裕。
南陽設(shè)有公學(xué),學(xué)生眾多,需要看書而不得,他只收藏,也沒工夫看,不如給需要的人。
還有更深層的想法。自己外孫漸長,已經(jīng)啟蒙了,正是需要書籍的時候,留給外孫不好嗎?
這些書籍作為趙匡凝的禮物送了出去。
這下,老頭心里更空虛了。
愛好都沒了,他能不空虛嗎?
他只能把自己的精力用在其他事上。
比如河道工程。
荊南節(jié)度府忙忙乎乎的規(guī)劃水利工程的時候,李裕安排官員接收了襄州。
原本李裕是從老丈人手上要來了谷城,如今不僅谷城是他的,連整個襄州都是他的了。
原郢州、復(fù)州歸荊襄管轄,李裕覺得貪多嚼不爛,堅決不要,讓老丈人自己管著。
趙匡凝心里安慰,也不勉強了。
他的荊南節(jié)度府管轄了荊州、郢州、復(fù)州、峽州、歸州。
李裕的南陽則管轄唐州、房州、襄州、鄧國、南陽國、隨國,依然是三國三州,可局勢早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原本周寬等人都勸李裕先把王府遷到襄陽去,畢竟襄陽是大城。
可李裕不愿意。
為啥,就因為南陽的條件更好。
南陽在南陽盆地里,而襄陽已經(jīng)出了盆地。
人口也沒有南陽多。
如今南陽的發(fā)展反而比襄陽更好。
只是從戰(zhàn)略縱深來看,南陽地處與朱溫對峙的前線,而襄陽身處內(nèi)地,更安全些。
面對這樣的建議,李裕反而對眾臣說道:“開春之后,南陽國府可先遷到襄陽,這樣便于指揮全局?!?p> “至于王府嘛,半年襄陽半年南陽,否則南陽國的稱號就名不符實嘍~”
對于這樣的安排,周寬等人都沒意見。
以后回南陽就相當(dāng)于度假了,這樣也好。
卻說,繡娘碧娘聽聞要搬家去襄陽,心里卻生出不舍來。
看著這破破爛爛的縣衙,自己已經(jīng)住了三年了。
那熟悉的一草一木,讓姐妹倆淚目。
這天,繡娘碧娘特意抱著孩子來到了大街的桃樹下,望著街角的方向,碧娘先開了口。
“姐姐,當(dāng)年夫君就是從那邊出來的,他站在這兒看著我們?!?p> “是啊,一晃都三年,央兒玨兒都這么大了,真不想離開啊。”
“可回襄陽也好啊,咱們小時候的家就在那里?!?p> 這種兩處牽掛的心情,讓王妃們左右難舍。
對李裕來說,他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南陽是鎮(zhèn)守整個盆地的要沖,盆地啊,產(chǎn)糧食,有礦藏,真是個寶地,他才不愿意輕易放手呢。
一年住半年,這樣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