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死后我成了三個主角的炮灰娘親

044 顧家老宅

死后我成了三個主角的炮灰娘親 睢歲 2144 2022-09-06 20:00:00

  回顧家小院的路上,村長便把官府給的補貼金塞給了蘇末,足足二兩銀子。

  村民們已經(jīng)在給陳辭海家修繕屋頂,四下無人,村長小聲提醒道:

  “縣令大人得知你家孤兒寡母,唯一的住處坍塌,心生憐憫,多給了一兩銀錢。

  你好生收著,若旁人問起,便說是一兩銀子。”

  蘇末心領神會,里面怕是少不了村長的手筆。

  “多謝村長,我曉得的?!?p>  陳辭海那邊很快就弄好了,只是蘇末這處院子倒是犯了難,塌成這樣,只能重建。

  重建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事的,蘇末咬咬牙,開口讓他們幫忙把家具之類的東西挖出來就行。

  隨后又有些難為情的看向村長。

  “我這情況您也看見了,重建沒十天半個月的可不行,若是搭個棚子,大人尚可就將,就怕三個孩子受寒起熱。

  我這次去湖州府,也想法子掙了些銀錢,您看看村里可有多余的院子,我租一段時間,等這院子建好再搬回來?!?p>  之前就有修繕院子的打算,奈何囊中羞澀,一拖再拖,如今塌成這樣,正好重新建一處院子。

  村長卻一臉古怪地看向蘇末。

  “院子是有,只是年久未修,這次多多少少有所坍塌,倒是你家那老宅子依舊屹立不倒。

  你若是不介意,愿意搬回去,這銀錢,還按當初的價格,若是銀錢不夠,可以先打張欠條。”

  蘇末怔凝片刻,腦海回憶起來。

  落山村人口多,這有人的地方就有買賣。

  有人時運亨通,發(fā)家后舉家搬到縣城定居,這鄉(xiāng)下的院子就空了出來。

  有的人房屋破爛,又或者是家里添丁,住不下了,便將沒人住的院子買了去,稍加修繕就可以居住。

  畢竟重建一個院子費時費力,就算普通的黃泥的小院,各項開支怎么也得七八兩銀子。

  大雍朝國泰民安,物價自然也不會太高,豬肉二十文左右一斤,白米七文錢左右一斤,鹽金貴些,但有官家掌控,最高也才二十文錢一斤。

  一兩銀子對于日常開銷上,購買力十分了得。

  若是自給自足的人家,一家四口的一年開銷也才四兩銀子左右。

  落山村特殊些,雖不買肉食,只買米面之類的,但因為靠近海邊,每年的房屋維修,船只維修,海神祭祀……雜七雜八的,一家四口一年開銷得十來兩銀子。

  這也是為何落山村的村民們明明捕魚能掙不少銀子,日子卻依舊過得捉襟見肘。

  是費時費力花七八兩銀子建個房,還是同樣七八兩銀子買個房,不用想也知道怎么選。

  原身當初因為入不敷出,不得已將老宅子賣了,換了二十多兩銀子和這處小院。

  顧家的老宅子可是青磚瓦房,若非地方偏了些,早就被那幾個族老買去居住了。

  但對蘇末而言,那個位置卻是再好不過。

  顧家的老宅子同這方小院一樣,靠近西山,嚴格意義上,是在山腳下。

  蘇末想,到時候可以把四周的土地都翻一翻,種種菜,養(yǎng)些雞鴨,最好是再挖條小溪流下來,取一段,用竹子編個籬笆攔住。

  養(yǎng)十來尾淡水魚,再去摸些田螺撒在溪水里養(yǎng)著,屆時菜完全自給自足,能省不少銀子。

  收斂思緒,蘇末果斷應了下來,打欠條自然是不用的,她有銀子。

  眸光掃過在幫忙挖家具的村民們,蘇末默了默,左手抱進顧杏年,抽出右手比了個數(shù),壓低聲音道:

  “我也不瞞著您,這次去湖州府,掙了這個數(shù)。

  所以這院子我打算直接買,但我家孤兒寡母的,怕有人見財起意。

  人心不古,誰知會不會有人眼紅,殺人劫財,還望您行個好,對外說是打了欠條買下來的?!?p>  村長皺了皺眉,指腹摩挲著拐杖,沒有吭聲。

  蘇末見狀,頓時有些拿不準,想了想,又添了一把柴。

  “上次跟您說過的雜記,我找到了。

  只可惜店家不愿意買。

  我磨了半天嘴皮子,終于說動店家行個方便。

  掌柜的借我瀏覽半日,將那改善之法都記在腦中?!?p>  她說話大喘氣似的,一段一段的說,使得村長臉色來回變化,最終沒好氣地笑了。

  軟硬兼施,威逼利誘,這蘇氏不愧是受過女先生教導過的,渾渾噩噩多年,腦子依舊好使。

  “你都這番說了,我若是拒絕,豈不是不知好歹?”

  村長挺直了腰桿,所非蘇末瞧清了他眼底的笑意,定是以為村長動怒了。

  蘇末淺淺一笑,沒有接話。

  而是道:“待鄉(xiāng)親們幫忙把家具挖出來,我便帶著三個孩子過去您那把這房子定下來?!?p>  顧平安聽著自個娘親和村長爺爺?shù)脑?,只覺得滿頭霧水。

  倒是顧錦年,眸光幽幽,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房子雖然塌了,但那些柜子、梳妝臺的都沒怎么損壞,竹床也好好的,倒是架子床的頂被砸穿了,洗臉架斷了一條腿。

  家具上也都沾染了黃泥,遮掩了精致的花紋,土里土氣的。

  廚房那邊的兩個鐵鍋也挖了出來,還有放了米面的缸,非常意外的沒破,也被挖了出來。

  除此之外,還挖出好幾個竹簍,都是蘇末自個編織的。

  那些用陶罐裝著的油鹽醬醋就沒那么好運氣了,陶罐破碎,調味品都混在泥土里,想找也找不出來了。

  修繕房屋是人都是自發(fā)來幫忙的,不收銀錢,蘇末自然不會傻到在這個時候做出頭鳥。

  好聲好氣的同他們道謝,目送他們離去,心里默默記下了這份情,琢磨到時候搬去老宅子后擺宴請兩桌,就說是慶祝下喬遷之喜。

  她這人真是不喜歡欠人情。

  鄉(xiāng)親們都走的差不多了,顧杏年也在蘇末懷里醒了過來。

  只是嚇到了,對蘇末格外的依賴,一雙手緊緊的攥住她的衣裳,怎么也不肯松開。

  左右蘇末也沒打算放任三個孩子留守在這片廢墟,至于家具,只要不是缺心眼,都不會動那種心思。

  蘇末抱緊了些顧杏年,給足了安全感,領著顧平安和顧錦年往村長家去。

  小院成了廢墟,蘇末便折算成銀子,一并給了村長。

  村長一開始還有些不愿意收,到底顧家那小院子是天災才導致坍塌的。

  蘇末卻不是貪圖一時便宜的人,態(tài)度十分強硬,村長見狀,不再多言,直接按照蘇末說的算。

  付了錢,拿了房契地契和鑰匙,便是去老宅子,今夜總得有個住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