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兩天,地行已經重新回到了巢臺之上,繼續(xù)演化背部的翅膀結構。
而巢龍們,則在繼續(xù)進行著攻防之間的訓練——
沼龍們在訓練著在河底貼底潛行、從水中向岸上突襲、以及噴吐酸液射擊的項目。
飛龍們則在訓練飛行機動閃避、空對地襲擊、空對空近戰(zhàn)的手段,而演化出狂風類標簽的飛龍,則多加了一項中近程使用風元素攻擊的項目。
而不同的飛龍,此時已經逐漸彰顯出了它們之間的差異——
翼飛龍攻擊更強,爆發(fā)也高,但耐力偏弱,但翅膀一旦受創(chuàng),幾乎就失去了飛行能力,就算是奇翼飛龍那樣能夠以狂風之血強化翅翼的翼飛龍,翅膀還是偏脆,目前更適合空對地甚至是直接降落到地面上和敵人戰(zhàn)斗。
羽飛龍飛得更快,耐力更強,受益于翼手有羽毛結構,在生命力或者風元素能量加持下,有著更高的強度,甚至一定程度上比擬械龍們的鱗甲,在受創(chuàng)后不會立刻失去飛行能力,目前更適合空對空作戰(zhàn)。
但這個相對,只是相對于自身,自身的空戰(zhàn)能力高于自身的地面作戰(zhàn)能力,并不是說羽飛龍不具備地面戰(zhàn)斗能力。
甚至,羽飛龍的咬合能力,還要強于翼飛龍——
喙狀結構的主要優(yōu)勢是......減重,并不是鳥喙更強,也不是因為能夠在飛行上減少一些阻力。
有了喙,牙齒的性價比就降低了,可以拋棄牙床之類的結構來減重。
然而,這說的是前世今鳥類的演化路線。
地行完全不打算減配減重的路線,讓羽飛龍們的喙狀嘴之中,依然存留著牙床結構,甚至肌肉更發(fā)達了,齒形也變得復雜了。
甚至,他發(fā)現個別羽飛龍的喙嘴,變得更加厚實了——
覆蓋在鳥喙骨外的角質喙變厚了,甚至出現了類似角的凸起,但鳥喙骨并未萎縮。
這樣的變化,讓地行多少覺得它們可能會向三角龍的方向走的感覺。
而鱗翅龍的,整體體型較小的現狀,讓它們保持著較高的機動性,承擔著龍巢周邊地區(qū)的主要哨戒任務。
盡管鱗翅龍整體上體型相對于其他的飛龍要小,但也有特例。
那就是由侏羅獵龍演化而來的鱗翅獵龍,它的體型,也有五米了。
其他鱗翅龍的鱗片往流線型、往減少空氣阻力的方向發(fā)展的時候,它的鱗片卻向著甲殼般的大片板節(jié)狀發(fā)展,宛如節(jié)肢動物的體節(jié)。
但只是似是而非。
同時具備內骨骼和由鱗片高度特化的類外骨骼結構的它,那在體表分布的鱗板片,還在向著尖刺般的凸起結構演化。
如果說翼飛龍是輕甲和皮甲混合,羽飛龍是多層布甲,填充奇幻能量后相當于多層皮甲組成的重甲。
在其他的鱗翅龍是一身輕甲的情況下,它則是向著板甲的路線前進了,形體外觀上,有點刺角蜥的感覺。
渾身上下都生著凸起的尖刺,盡管并非是刃龍那般鱗片和骨骼混合的厚重鎧甲,但似乎也已經開始脫離“輕甲”的路線。
手腳、頭部、尾巴,都有這樣的尖刺。
只有背部身體用來容納翅膀的位置,才沒有尖刺凸起。
在它背上的三對脈翅上那原本并不強壯的中軸,也同樣變得堅硬而強壯,還有尖銳的凸起。
比起“翅翼”,或許“刺翼”會更適合它。
以后,或許它要改稱“鱗刺獵龍”了。
盡管這些刺現在還不夠長,但出現了這樣的傾向,地行的猜測也不算離譜。
看了一眼鱗翅獵龍讓自己的尖刺為端匯聚風元素,像是個炮彈一般快速飛掠而出的訓練動作,地行不由得想了想這種結構適不適合自己。
至少,看上去很猙獰,兇悍度十足?
不過,相對于飛龍們的訓練,龍人們的訓練就要樸實得多了。
拿起了之前人類和矮人的武器的龍人們,正在圍擊械龍。
械龍們需要習慣面對多個敵人,龍人也需要找到面對大體型敵人的方法。
互相對抗是一個還算不錯的訓練方式。
在教導它們利用武器進行近身戰(zhàn)斗的時候,地行沒有插手過多,讓它們探索最適合自己身體結構的戰(zhàn)斗方式——
地行沒有忘記它們的爪牙本身也是足夠優(yōu)秀的武器,而它們也并沒有辜負地行的期待。
在訓練的時候,撲咬、利用尾巴平衡和抽打之類的動作,都加了進去,武器可以幫助它們,但是并非必要的。
除此之外,地行還訓練讓它們和其他龍種協(xié)同作戰(zhàn)的項目。
龍人們本身是走輔助路線的,而且并不打算走大型化路線,所以地行本就有這樣的想法。
而之前那只龍人演化出的【小型搭檔】標簽,更是讓地行堅定了這個規(guī)劃。
淵龍們則在訓練從地下就感知到敵人,確認敵人位置,引誘敵人、從地下突襲、利用地行,還有在地面行動的戰(zhàn)斗訓練。
盡管地下是最適合它們作戰(zhàn)的地方,但是夜晚的時候,具備夜視能力,也算是它們的優(yōu)勢。
至于最后的刃龍和鎧龍。
和龍人們對抗的械龍,只是少數幾只,剩下的,都在互相對抗。
那些符文矮人所具備的標簽,地行嘗試著給一只刃龍和一只鎧龍演化了。
演化的重點,就是矮人所具備的那個【共鳴力量符文】以及【生命符文】這個能量標簽。
演化的結果,地行并不算很滿意,并未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但也算夠用了,之后再試試看能不能搞出更好的。
【龍血(刃龍種)lv2:
生命、攻擊、耐力提升(+)防御提升(+)。
能量屬性轉變?yōu)椤吧?,對生命屬性的攻擊抗性提升?)。
根據儲能部位根據儲能量的多少,攻擊屬性獲得額外的屬性提升(+),防御獲得額外的屬性提升(+)。
能量消耗降低(-),能量流失類效果下降(-),受到的身體強化類增益效果增加(+)。
與不具備“恐龍”類標簽、或具備但標簽等級低于自身的目標戰(zhàn)斗時,攻擊、精神抗性(+),防御、統(tǒng)率(-),統(tǒng)率需求(+)。
與具備“恐龍”類標簽,但標簽等級高于自己的目標戰(zhàn)斗時,攻擊、精神抗性(-),防御、統(tǒng)率(-),統(tǒng)率需求(-)。
——“比起它們那些受到斗獸客們喜愛的先祖恐龍,它們已經高度適應了異界的環(huán)境。強壯的身軀將產生的生命力牢牢地鎖在身體中。
它們是天生的戰(zhàn)士,盡管外放生命力的難度增大了很多,但是,強化類的增益會更有效,它們有著遠超其他同體型生物的近戰(zhàn)能力。
那高度特化的鱗甲,是最適合它們的武器,沿著骨骼和鱗甲的軌跡流淌和凝聚——它們天然地就懂得如何利用生命力,讓自己的刃甲達到最適合自己的狀態(tài)。
只是,在生命力的刺激下,它們的骨骼和鱗甲,似乎會不停地生長,因此它們需要不斷地戰(zhàn)斗來進行修整?!薄?p> 看到這個標簽后面長長一串備注,尤其是什么鱗甲不斷生長的時候,地行的第一想法就是——什么嚙齒類門牙,什么馬蹄?
認真地說,刃龍種演化出來的標簽,看上去有些特別。
尤其是統(tǒng)率需求增減的相關詞條,是要在戰(zhàn)斗中才會生效。
但是,仔細看的話,這些刃龍種的詞條里,可以說寫滿了“忠誠”。
......希望自己不會走到坐上黃金馬桶的下場。
而就在這個時候,他忽地聽到“耳邊”傳來一聲鳴叫。
是反鴉的叫聲,地行立刻將視線轉了過去。
比起龍巢這邊還要堅實的冰層、充滿死寂氣息的密集骸骨。
目的地,到了。
地行按下因為刃龍而浮動的思緒,準備指揮反鴉行動。
視野之中,雪花如羽毛般飄落,帶著遠超龍巢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