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這個主公專挖墻腳

第019章 有傾覆之危

  楊銳道出了皇甫嵩心中最擔(dān)憂的地方。

  現(xiàn)在,他十個月之內(nèi)平定黃巾之亂,名震天下,如昔日的白起、李牧、韓信、周亞夫等人一般,功高震主。

  只是這些人可沒有什么好下場!

  如今的皇帝劉宏昏庸無道,任由十常侍把持朝綱,禍亂朝野。

  此時威震海內(nèi)的皇甫嵩,完全可以憑借自己偌大的名望,以及麾下的十萬精兵強將,打著清君側(cè)的旗號,攻入雒陽,行伊尹、霍光之事,甚至篡漢都未嘗不可!

  但,皇甫嵩著實是沒有這種心思。

  “大漢,氣數(shù)未盡矣!”

  皇甫嵩由衷的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古往今來,敢于起兵造反的大將,大致上有三種。

  第一種,寧教我負(fù)朝廷,休教朝廷負(fù)我。不造反那就是個死字,不如先下手為強。

  第二種,朝廷腐敗不堪,就應(yīng)該起重兵入主中樞,從而清君側(cè),誅奸佞,振朝綱。

  第三種,朝廷已經(jīng)是朽木不可雕,爛泥扶不上墻,天下已經(jīng)到了不破不立的時候。自己應(yīng)該“順天而為”,取而代之,建立新朝,從而福利更多的人。

  偏偏皇甫嵩根本不是這三種人!

  皇甫嵩其實沒有多大的雄心壯志,只要能保住自己,守護住皇甫家的榮耀,守護住大漢的江山,至于這些其他的東西,皇甫嵩也沒什么追求。

  明哲保身,該退讓的時候,退一步,也沒什么不好的……

  皇甫嵩很清楚,黃巾起義之后的帝國,雖然已經(jīng)殘破,但好歹中央權(quán)威依舊,天下也能勉強保持一個相對的和平。

  然而如若其起兵造反,那么,縱然能夠成功,這天下,可不就又是遭受了一場黃巾之亂嗎?

  為了這一切,個人的榮辱又算得了什么?

  ……

  離開廣宗府衙后,楊銳就命人打探閻忠的住處。

  對于閻忠這個人,不大熟知漢末三國這段歷史的人,可能不清楚。

  但楊銳卻是略知一二!

  閻忠,在后來的歷史上被韓遂、馬騰起兵,脅迫他做叛軍首領(lǐng),閻忠不愿做傀儡,最終在憂憤中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閻忠在涼州的時候倒是對一個青年人十分看好,認(rèn)為此人有張良、陳平之才。

  而此人也正是后來,勸李郭反攻長安,宛城磕掉曹操一顆牙,一封書信毀了馬超韓遂十余萬聯(lián)軍的毒士賈詡。

  閻忠喜歡到處勸人造反,而賈詡更是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這么看來,賈詡到還有可能是這個閻忠的門生。

  若是能通過閻忠收服到賈詡,再好不過。

  于是,在廣宗的一處客棧中,楊銳見到了閻忠。

  “閻公,在下楊銳,久仰大名?。 ?p>  楊銳笑吟吟的朝著閻忠作揖道。

  “楊破奴?哈哈哈哈,老夫?qū)④姷拐媸蔷醚龃竺;馃L社,擒卜巳,破廣宗,屢立戰(zhàn)功!皇甫義真能這么快平定黃巾之亂,將軍亦是居功至偉矣!”

  閻忠捋須感慨道:“將軍少年英雄,怕是連當(dāng)年的霍驃騎,都不如將軍也?!?p>  聞言,楊銳搖搖頭道:“閻公謬贊。”

  “不知將軍到訪,所為何事?”

  “在下生平愛結(jié)交天下英雄。閻公見識不凡,滿腹經(jīng)綸而名滿涼州,楊某何不生出仰慕之心?”

  閻忠一聽這話,先是愣了一下,隨后自嘲的一笑,說道:“將軍切莫折煞老夫。老夫不過一任縣令,又怎值得將軍這般夸贊?值得將軍這般仰慕?”

  “現(xiàn)在的老夫,更是如喪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終日矣!”

  楊銳只是輕笑一聲,道:“還請閻公放心。義真將軍為人坦蕩,心胸開闊,斷然不會做出損人不利己之事,以至于引得他人猜度!”

  “呵呵呵呵,但愿吧?!?p>  閻忠一伸手,請楊銳坐下,然后自顧自的沏一壺茶,為自己與楊銳倒上一碗。

  “閻公,不知你今后作何打算?”

  喝了一口茶水后,閻忠這才稍微將郁悶的心情消除一二,嘆氣道:“自是返回涼州,了此殘生?!?p>  “皇甫義真不聽老夫的勸告,終有一日會自食惡果。即便沒有落得如韓信、周亞夫一般的下場,也終究要遭受當(dāng)今天子的猜疑,不得重用,晚年郁郁而終!”

  功高震主的人,一般都沒有好下場!

  這一點,楊銳十分的清楚,有識之士也都知道。

  當(dāng)朝皇帝劉宏,昏聵無道,算不上暴君,也不是明主,所以多半不會對皇甫嵩痛下殺手。

  只不過,皇甫嵩日后若再想掌兵,恐怕將難上加難!

  “閻公,實不相瞞,若在下是皇甫義真將軍,也絕不會在此時以清君側(cè),誅閹宦為名,起兵入雒陽,繼而南面稱制?!?p>  “為何?”

  閻忠頗為不解的問道。

  在他看來,此時皇甫嵩起兵清君側(cè),無疑是極佳的機會。

  天時、地利、人和都在皇甫嵩這邊,皇甫嵩所欠缺的,就只是膽子,或者說是謀朝篡位的雄心壯志!

  因為皇甫嵩本就名動邊塞,現(xiàn)在更是威加海內(nèi),手中有不下十萬人的精兵強將,僅憑駐守京畿之地的禁軍,戰(zhàn)力良莠不齊的禁軍,壓根兒就不可能是這群虎狼之師的對手!

  至于幽州、并州、涼州這三個地方的邊軍,都有皇甫嵩的舊部。

  各個州郡的地方長官,也會看在皇甫嵩沒有直接造反,而是打著清君側(cè)的旗號起兵的份上,多半不會跟皇甫嵩對著干。

  如此一來,局勢對于皇甫嵩就一片大好!

  至少在名義上,皇甫嵩是來誅殺十常侍,清君側(cè),匡扶大漢社稷的。

  再過個十年八年的,皇甫嵩在朝野上下培植好自己的勢力,拉攏親信,排除異己,豈非不能如昔日的王莽一般篡漢?

  “以閻公之見,大漢將亡乎?”

  “有傾覆之危!”

  閻忠擲地有聲的道:“今時今日之大漢,與三百多年前的秦末亂世,何其之相似?”

  “張角所主導(dǎo)的黃巾之亂,聲勢更不下于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只是,秦末之時,百姓苦于秦朝的暴政,走投無路,這才揭竿而起!”

  “我大漢現(xiàn)在的百姓,則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樣被逼的無路可走,這才有黃巾軍的動輒百萬之眾!”

  頓了頓,閻忠又道:“朝中皇帝昏聵,宦官專權(quán),賣官鬻爵,吏治昏暗。地方豪族林立,土地兼并,百姓上無寸瓦,下無立錐之地!”

  “再加上這些年天災(zāi)不斷,瘟疫肆虐。百姓何以求存?唯有鋌而走險!”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