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廊上一排排的槐花樹為河廊增添了生機與活力也為其增添幾許色彩;陽春四月槐花花期正盛,碗來粗細的枝干墨綠色的葉子,一串串白如玉的花串垂掛在枝頭,一陣微風吹過花串隨風搖曳發(fā)出陣陣幽香。
槐樹蔭下有一間花店,花店上方掛著一塊醒目的招牌——用一塊小木板和干花做成的招牌上面用行楷寫著“槐花屋”三個大字,這樣的招牌襯托出槐花屋的別具一格。招牌下端寫著一行小字:每一朵花盛開的背后都有一個不一樣的故事。在招牌的牽引、花香的誘惑下,你會不由自主的垮入店中。百合、玫瑰、桔梗、洋甘菊、康乃馨……花瓣上一顆顆的露珠在霓虹燈的照耀下,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像花叢中可愛的小精靈,誘惑著你使你情不自禁的駐足去聞一聞,那一陣陣芳香會讓你身陷其中無法自拔。這間花店里有著很多的故事,桀驁不馴的頂著傾盆大雨只為給母親買一束玫瑰花的少年,為看不見色彩而自卑的盲人添一絲花香,為不能去看花海的陌生人增添些許幻想,為……花是美麗的是有意義有故事的是——人。
這間花店的店主是一個長相秀麗、溫溫而雅的女孩,她一襲淡黃色的連衣裙,長而卷的頭發(fā)發(fā)間夾著一個墨綠色的蝴蝶結(jié)發(fā)夾,腳上穿著一雙平底的小白鞋,她就是店主柳青荷。店內(nèi)收銀臺的抽屜有一本有點破舊的牛皮紙日記本,這個本子里記錄了每個來花店買花的顧客的故事;每朵花的背后都有故事,就像前任店主柳瀟他喜愛槐花是因為他生前都在思念著一個人,那人便是柳青荷的媽媽溫蠻。48年前,那時正直四月驕陽剛好,風過林捎,河廊上的槐花開的正盛,槐樹蔭下站著一位扎著馬尾身穿著一件紫色花格連衣裙的女孩,一陣微風吹過,原本平靜的河面泛起了漣漪,槐花樹的花串也隨風輕輕搖曳樹下女孩的裙擺也隨風輕輕擺動發(fā)絲輕輕拂過女孩的臉頰,此時,風也吹動了少年的心弦,這是柳瀟與溫蠻第一次相見的地方——河廊的槐樹蔭下。溫蠻喜歡各種各樣的花,柳瀟就每天送不同的花給溫蠻。“阿蠻,你喜歡花我們就在這里開一家花店好嗎?這樣你每天就能看見不同的花了?!睖匦U瑩瑩一笑,回答到:“好?!本瓦@樣這間花店就開在了他們相遇的槐樹蔭下;后來柳青荷6歲那年溫蠻病重,以然無力回天,她知道她走了柳瀟會無力經(jīng)營花店,沉浸在失去她痛苦中郁郁寡歡。溫蠻將自己寫作的日記本交給了柳瀟,“瀟,你不要哭我只是去了我給你說的那片花海,你要把這間花店經(jīng)營下去,我喜歡花店我想知道發(fā)生在花店里的故事”這是溫蠻病逝前對柳瀟說的話,也是她與柳瀟一輩子的約定,直到柳瀟逝世前他才將自己與溫蠻的約定告訴柳青荷并讓柳青荷接管花店,讓她將花店的故事繼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