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不列顛之主

166.埃塞爾雷德與拉格納

不列顛之主 巧合巧 4295 2022-10-15 21:22:58

  數(shù)百條維京龍船在東邊海岸停著,海王拉格納在攻入倫敦時,也發(fā)出更多召集令,信件傳往丹麥,挪威,瑞典,芬蘭,羅斯……要讓各地區(qū)的維京人都來分一杯羹。

  主歷865年11月22日。

  兩千維京人與四百位投降的偽軍,對上三千五百威塞克斯士兵。

  雙方在一塊丘陵地各自布陣。。

  威塞克斯士兵占據(jù)較高處,布置了四臺大型投石機,十二架弩炮。

  時近中午,兩位強大的國王在各...

巧合巧

美人花的作者出場了,呼應不列顛諸王記,   ......   金璽詔書(拉丁語:bulla aurea),或著稱作“金色詔書”,是指中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由拜占庭帝國(東羅馬)皇帝或是歐洲君主所頒發(fā)的詔書,   以系上金質(zhì)裝飾品來象征“金印”,而以非傳統(tǒng)的蠟印,故稱金璽詔書。   最有名的金璽詔書是1356年金璽詔書,為神圣羅馬皇帝查理四世發(fā)布,該詔書任命了七大選帝侯。   .   8世紀左右,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政府之詔書僅為單方面發(fā)出的命令,并沒有在會議上形成契約。   然而,這樣最后被認定是十分不利的,特別是當拜占庭帝國面對不斷出現(xiàn)的外患,努力尋求一個抑制外來勢力損害帝國的方法時。   12世紀時,拜占庭人開始在文章中系上金璽,以增強協(xié)商時宣誓立約的威信。其它歐洲君王模仿拜占庭詔書樣式,只是更為謹慎正式。   金璽詔書在西歐封建制度下得以修改加強,更較拜占庭的原形隆重正式,或者是宣布更高級于普通的政令。

這是VIP章節(jié)需要訂閱后才能閱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