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夏日隨風而去(2)
【當改革推進到教研分離、職稱分級改革等措施的時候,完全從零開始建立研究所的弊端就出現(xiàn)了。
一方面,科研人員數(shù)量不夠多,中國的其他科研機構并沒有類似的制度,無法發(fā)起聯(lián)動改革。
另一方面,絕大多數(shù)科研人員累計參與工作都不到五年時間,甚至連非科研崗的人員也是如此。
按照參與科研工作的時間給希羽組的成員們分級,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行的方案。
這可能是希羽組迄今為止碰到的最大阻礙,但這樣的阻礙顯然是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的。
這也是夏希羽的研究所化改革,即第一階段改革的收尾時間在計劃中被劃定到將在今年第三季度,而非原定的第四季度的原因之一。
——湯霄,1982.8】
夏希羽雖然也覺得熱,但也立刻明白了她們的其他打算:“先說曉燁的問題,再說我的畢業(yè)論文的事?!?p> 于是,三人只得不再繼續(xù)脫衣服,開始認真地討論起來。
……
在回研究所的路上,瓦格納裝作若無其事地忽然對肖柳靜說了一句:“現(xiàn)在看來,夏希羽真的很看好你?!?p> 聽到瓦格納說中文的肖柳靜先是一愣,隨后向她問道:“瓦格納小姐,您是怎么看出來的?”
“每當夏希羽說出類似的發(fā)言的時候,他總是會動不動工作到半夜。據(jù)我所知,受他的影響,童曉伊和符雨霄由于日常學習和研究需要,參加她們所在的71082班【1】和夏希羽所在的73082班的班會的頻率越來越低。”
“不過,沒想到瓦格納小姐的中文竟然能說的這么好?!?p> 瓦格納只是擺了擺手,毫不在意地解釋道:“如果學語言不夠快的話,我未必能活到現(xiàn)在。你可能很難想象我從小到大去過多少國家,學過不知道多少門語言。怎么,你對我會說中文很意外嗎?”
“非常意外!畢竟您既不是中國籍,也不是華人或者華裔……”
瓦格納只是說起了研究所內的外籍成員學習中文的情況:“就我所知,研究里會說漢語普通話的、和我一樣不來自中國的同事們相當不少?!?p> “目前為止,除了能確認來自羅馬尼亞的斯蒂夫幾乎完全不會中文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會一點。對此,我只能說,學習和工作環(huán)境是最好的老師……”
就在這時,路邊忽然冒出了一個騎著自行車的蒙面男子。
瓦格納卻一臉不在乎地向著研究所走去。
然而,正當她拉著肖柳靜準備向前走的時候,那蒙面男子卻伸出一只手想把肖柳靜薅上車。
只是,蒙面男子等到的,卻是自己被瓦格納踢中腰腹部后瞬間倒地不起。
“踢廢自行車對我來說,比把人踢成兩截更容易。但是我沒有那么做的理由很簡單:他肯定是為了把我們家中的一人拐走,那么我就別無選擇,只能讓他死了?!?p> “對他和我們來說都是解脫。肖,你先回去休息,之后你如實配合警察做個筆錄就好?!?p> 面對正處于戰(zhàn)斗狀態(tài)的瓦格納,肖柳靜忍著心中的疑惑和恐懼,立刻向瓦格納表態(tài):“我馬上回去。”
這時,持械接應瓦格納的蔡萌趕到她的身邊,向瓦格納問道:“那您呢?”
“我準備拿幾個潛伏在附近的人販子練練手?!?p> 隨后,瓦格納開始給出命令:“陸宇,不用把錢博雅叫醒,你去找汪星悅和湯霄,讓她們通知警察秘密封鎖周邊的……兩公里范圍內的大約十六個街區(qū)。蔡萌,你和我一起把他和自行車拖進研究所?!?p> “是!”
于是,在肖柳靜在研究所門口消失后,瓦格納也消失了好幾分鐘。
接著,等待著這次襲擊的發(fā)起者們的并不是這件事結束,而是瓦格納和汪星悅兩人合作開展的群毆模式。
隨著幾聲響徹整個研究所的槍聲響起,在研究所周邊聚集的多個小股人群發(fā)生了潰退,期間還夾雜著喊叫聲和嘶吼聲。
瓦格納接過汪星悅遞給她的夜視望遠鏡,確認了下一步命令:“定制的反器材狙擊步槍,我的選擇果然沒錯??梢曰厝チ恕!?p> “他們不會再來了?”
瓦格納一邊跟著汪星悅撤出射擊點,一邊對她解釋道:“聽說了被擊斃者的慘狀的話……我覺得普通人恐怕不會?!?p> “簡單來說,夜間無光照情況下,五百米以外且可以一次性地貫穿多人的精確射擊,在這個時代是幾乎不可能的,至少在這片土地上是不可能的。他們根本無法想象我的手段。”
“只是,這里畢竟是浦江,好歹也是個大都市區(qū),即使是我也不可能在沒有任何機動車輛支援的情況下,完全搜查整個城市里的所有潛伏的襲擊者?!?p> “這樣,你幫我收拾一下我這邊就行,研究所外的工作不要打擾其他人,交給本地軍警和其他安全部隊就好?!?p> 汪星悅立刻領命而去。
……
與此同時,夏希羽在收到了研究所這邊的消息后,只是允許由瓦格納與汪星悅全權處理此事,并沒有多做反應。
這并不代表他不關心研究所的安全,而是因為他在不久前剛剛接到了來自修改器的特別提醒——
“最新科研成果已成功被目標期刊接收,您的獨立科研點數(shù)已達到預定值,可滿足您預定的行動目標——對全體目標執(zhí)行決議“科研秘書化”后,剩余80獨立點數(shù)?!?p> 于是,做出了最后決定的淺野明日香、趙黎霞、林曉燁一起接受了“生活秘書化”。
“怪不得所長和研究所外的一切格格不入。五十年后的世界已經(jīng)變成我們完全不認識的樣子了。所長之前說的‘光怪陸離’這個詞我算是感受到了,但肯定不如所長和涵曦小姐這樣的親歷者。”
首先醒來的林曉燁發(fā)出了這番感慨。
這兩句總結得到了淺野明日香和趙黎霞的認同。
她們先是盯著夏希羽看了好一會,隨后一擁而上地抱住了他。
直到次日清晨六點半前后,三位來客才一起在夏希羽與沈涵曦的陪同下,一起回到了研究所。
……
次日下午,夏希羽正在聽馮琪諾對他即將推出的一項改革舉措的可行性進行報告。
“H指數(shù)(H-index)【2】、適用于副教授以下的i-5指數(shù)【3】以及適用于副教授及以上的i-10指數(shù)這三個標準的統(tǒng)計結果如何了?”
馮琪諾給出了并不令人滿意的解答:“按照你的要求,我只計算了獨立通訊作者、多作者中唯一的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不屬于的不計入。”
“目前為止,水野教授恰好發(fā)表滿足上述條件的論文11篇,所以她的H指數(shù)和i-10都是9,但總引用數(shù)已經(jīng)上300了,但目前暫無法查清是否上了400。”
“至于你……你在國際數(shù)學界的的知名度和現(xiàn)已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量比她只高不低,但H指數(shù)和i-10也就是兩個12而已?!?p> 說到這里,馮琪諾把自己手中的報告翻了頁,隨后繼續(xù)說道:“你們倆之外的其他人……副教授一級的綜合評分從高到低排下來是:淺野、斯蒂夫、符雨霄、沈鋼、童曉伊。”
“按照這一檔去算李佳悅的得分情況時,因為論文只有三篇,按副高級序列計算的話,是要吃分數(shù)懲罰的,因此沒法參與排名。”
“當然了,很多大數(shù)學家在活著的時候發(fā)過的論文不到兩位數(shù),但卻沒有人質疑這些人是否是大數(shù)學家,所以我并不支持用這種方式來作為主導。”
“基于上述現(xiàn)狀,我建議在研究所內維持1980年年底的‘十二月會議’那會提出的方案?!?p> 夏希羽點點頭,隨后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天河戀歌
注釋:【1】{基于真實歷史}學號構成:數(shù)學系高等數(shù)學專業(yè)(71)-只有一個班(0)-82(畢業(yè)學年,不是畢業(yè)年份),“73082班”同理。 【2】 H指數(shù)(H-index)是一個混合量化指標,可用于評估研究人員的學術產(chǎn)出數(shù)量與學術產(chǎn)出水平。 該指數(shù)的發(fā)明者約翰?赫希(John-Hirsch)的原始定義是:一名科學家的h指數(shù)是指其發(fā)表的N(p)篇論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h次、而其余N(p-h)篇論文每篇被引均小于或等于h次。 【3】累計引用數(shù)超過5的論文數(shù)量。i-10指數(shù)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