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你可能會馬上表明觀點:我不嬌慣我家孩子!或者會說:“現(xiàn)在誰不嬌慣孩子???就這一個。”可實際上大部分家長都嬌慣自己的孩子,可是適當的嬌慣不怕,但是要太過了,超出了大家能接受的范圍,那就不好了。
嬌慣是毒品-----這是對“嬌慣”這種以各種形式隱藏在我們教育過程中的行為的總評價!注意,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見過大街上無理取鬧的孩子吧;我們見過辦事拖拉最后一事不成的孩子吧;我們見過為所欲為的孩子吧;我們見過打罵父母的孩子吧;我們也見過心理扭曲以至于走入歧途的孩子吧!這些都是“嬌慣”這個毒品的杰作?。。?p> 我們這些當父母的,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誰不關心的自己的孩子,誰不愛護自己的孩子啊?是啊,關鍵是你是怎么愛的,怎么疼的?疼到了什么地步,愛到了什么地步?過了,“打落牙齒自己咽”的苦日子只能自己去品嘗了,誰也幫不了你啊?
“嬌慣”在中文里的意思是“關愛過分,以至于使人嬌生慣養(yǎng)?!焙x可以從“關愛”和“過分”這兩個詞語去理解。這里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經常提到的“度”?。?!過之或不及,都不是好現(xiàn)象,我們只有讓自己的教育處于“中庸”之道,那樣我們的孩子才能立足于這個社會?,F(xiàn)在,你的孩子在學校怎么樣?能和小朋友正常交往嗎?能處理好和小朋友之間的一些糾紛嗎?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嗎?能學會克制自己嗎?……這一系列的問題,都跟你日常的“教養(yǎng)”相輔相成,都是密不可分的。
“嬌慣”的表現(xiàn)其實說到底都是我們父母的責任,我們父母的態(tài)度是關鍵因素。作為父母,你明白父母的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是必須的,但實際上,我們大部分家長是不會當家長的,他不知道怎么做一個合格的爸爸和媽媽,也沒有人告訴他怎么做一個合格的乃至是優(yōu)秀的父母。我們作為父母,所有的父母之道幾乎都來自于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父母當時是怎么教育我們,我們今天就怎么教育我們的孩子。當然,有一部分家長是有這個意識的,在決定要孩子之前就開始閱讀相關的書籍,并在遇上一些問題的時候不是盲目解決,而是尋求一定的方式方法,例如:向身邊人求教;向書本求教;向網絡求教。這樣的家長,可以說都是優(yōu)秀的家長,但是這樣的家長在我的教育生涯里只占到20%,甚至是更少。
今天的生活富裕了,我們小時候所吃的苦再也不想讓孩子受了。所以包括我在內的家長朋友們,我們都希望盡自己所能給予孩子更好地生活環(huán)境。我們舍不得的,只要孩子需要我們幾乎盡最大努力滿足。實在做不到的,我們也會退一步滿足孩子另一個愿望,總之就是不希望----我們的兒女比別人差?。。】墒?,我們比錯了,站錯方向了!??!我們可以給孩子好的教育,但是教育的前提是“不以物質”來對比。我們可以給孩子相對來說“好”的東西,衣服是棉質的,是質量不錯的,但是沒有必要是品牌的東西。鞋子是否合腳只有腳知道,所以我的觀點是鞋子一定要買好的,也就是品牌的,但是不是大的品牌,說白了就是自己能接受的心理價位。
其實,我們的生活需要無非就是衣食住行,只要你能接受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和別人比。比來比去,可能比出了一肚子氣,所以你的心態(tài)至關重要。俗話說“知足是?!?,我們當家長的一定要引導孩子學會知足,學會感恩,學會克制,學會努力、進取??墒乾F(xiàn)在有一部分家長,他們理解錯了?。?!他們勒緊褲腰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可是偏偏把自己的孩子打扮的非常時尚,非常有品位。你這樣做,其實就給了孩子一個錯誤地信息,讓孩子明白只有吃好穿好才是應該追求的。這樣以來孩子的人生觀就錯了,大方向錯了,怎么做都是錯的。即使到時候你清楚了、明白了,可是也已經晚了,因為你已經讓孩子養(yǎng)成了這樣的生活習慣啦!??!
要想戒除“嬌慣”這行為,你必須引導孩子懂得“真善美”,懂得一些為人之道。說白了,從小就要教會孩子正確的思維方式,運用正常的生活準則去生活,也就是“明倫“,即:明白自己身為人子與家里一些人的關系,對待長輩(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待父母(父母的兄弟姐妹)、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怎么做才是應該的?要想讓孩子做到,作為家長你首先就要做到“以身作則”。今天,有些孩子在家里,已經不是孩子了,成了祖宗了,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了,成了發(fā)號施令的人了,成了唯我獨尊的人了……這樣的孩子就是被“嬌慣”出來的,就是被“溺愛”出來的,就是被“寵愛”出來的。再說簡單點,就是“沒有規(guī)矩”造成的?。。?p> 教育孩子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去著手:
一、讓孩子在成長中學會與人交往。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引領孩子做到:尊重、溝通、理解和分享。
二、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辦事。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引領孩子做到:獨立、克制、堅持和容忍,學會“三思而后行”。
三、糾正錯誤的學習方法是孩子進步的保證。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引領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待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去解決,更要給自己設定“一定”的目標,即:蹦一蹦、跳一跳,就能達到。
四、良好的生活習慣始于不嬌不慣。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孩子明白:怎么做才是一個好孩子?如何做才是“小紳士”“小淑女”?什么樣的行為舉止是美的?總之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信息。
五、讓孩子成為品德優(yōu)良的小樹?!笆陿淠景倌陿淙恕?,一顆小樹要想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都是極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人了?所以我們作為家長能給予孩子的,應該是“根”的東西,即:學會做人!
附:名人名言
1、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
2、楊振武說過“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fā)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fā)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fā),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么做人?!?。
3、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灌、施肥、呵護,方能成功。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養(yǎng)好花,不懂就要向別人請教學習養(yǎng)花的經驗和藝術。
2014-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