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洞房花燭夜
入夜,忙活應酬了一天的祝彪,終是回到了自己的小院,此間也是紅燭大明,張燈結彩,到處貼著紅艷艷喜字,一派喜慶。
進了房間,便瞧見扈青娥此時正一身鳳冠霞帔,頭上頂著紅蓋頭,姿態(tài)端莊的坐在床榻上。
祝彪神色激動,雖兩人青梅竹馬十余年,但此時此刻的心情卻不可同日而語,祝彪正要上前,腦海中一個念頭卻是一閃而過,沉聲道。
“出來吧,如果你不想這輩子都吃不著糖葫蘆?!?p> 果不其然,那床榻之下響起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半響后,漏出一個扎著丸子頭的小腦袋,小桃夭畏畏縮縮的爬了出來,揚起一個天真的笑臉,俏生生的跑到祝彪面前,伸出粉嫩的小手,蹦跳著道。
“公子,喜錢?!?p> 祝彪假意把手伸進懷里,忽然間抬手輕輕彈了一下小丫頭的腦門,笑道:“喜錢明天給你,現(xiàn)在你麻溜的從我眼前消失?!?p> 小桃夭揉了揉光潔的腦門,伸出三個手指,委屈巴巴道:“三根糖葫蘆?!?p> 見祝彪點頭,瞬間喜笑顏開,一溜煙跑出了房間。祝彪一臉的無奈,直朝著扈青娥感嘆道:“這丫頭怕是糖葫蘆吃多了,直把糖葫蘆當喜錢了?!?p> 紅蓋頭下的扈青娥展顏一笑,道:“桃夭正是天真無邪的年紀,叫人看著她便覺得歡喜?!?p> “娘子?!?p> 祝彪溫柔的喚了聲,走到扈青娥身邊坐下,沒有依規(guī)矩去用那桌上的如意挑起心上人的紅蓋頭,而是溫柔地用手指拈住蓋頭的兩邊,緩緩地掀了起來。
只見那蓋頭緩緩上移,先是露出那女兒家低頭含羞的白玉下頜,再上是那軟軟嫩嫩的點絳唇,接著便是那高挑立體的瓊鼻,欲說還羞的清澈眼眸,長長的睫毛嬌羞的輕微顫動著。
紅燭漸暗,祝彪將蓋頭掀開,伸手捧著扈青娥白玉光潔的臉蛋,拇指輕輕的撫摸著那細嫩的柔軟,忽然笑道:“曹子建誠不欺我也?!?p> 扈青娥一臉的嬌羞,平日里的端莊從容,此刻卻是盡數(shù)化為烏有,只糯糯的說道:“凈瞎說,妾身哪比得上那洛神。”
祝彪手上的動作停住,只捧著扈青娥的臉龐,注視著對方的雙眼,溫柔道:“只你便是我的洛神?!?p> 只身為女子,哪抵得住這般話,扈青娥剎那間芳心如蜜,款款說道:“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祝彪微微一笑,起身從桌上拿來兩杯酒,夫妻二人雙臂交纏,喝下合歡酒。
祝彪接過扈青娥手中的酒杯,將兩只酒杯朝著房中的紅燭擲去,只見酒杯恰好打在燭芯上,屋內(nèi)的光線瞬間暗了下來。
“娘子,安歇吧。”
“請官人憐惜。”
......
第二日清晨,便有喜鵲歇腳于院中的樹枝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冬去春來,枝頭吐出嫩芽,泥土下有蓬勃的生機,旭日東升,綻放萬道霞光,照進院內(nèi),剎那間便是金玉滿堂。
此時院中安安靜靜,呂方、郭盛二人早幾日便搬出去了,院中如今居住的,除了祝彪與扈青娥夫妻二人,便只有小桃夭和扈青娥帶來的貼身丫鬟。
祝彪推開窗戶,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望著天邊那輪紅日,漸漸的沉醉。
那紅日中似有萬般景象,有鋼筋混泥土澆灌而成的摩天大樓,有翱翔天際的鋼鐵雄鷹,有川流不息的街道,有一個正讀著《宋史》的青年......
祝彪朝著那輪紅日揮了揮手,心中默念了一聲:永別了!
一雙藕臂環(huán)住祝彪的腰,后背傳來令人愉悅的體溫,扈青娥貼著祝彪的后背,輕聲道:“三郎,有心事么?”
祝彪回過身,將眼前的麗人擁入懷中,輕輕的撫摸著三千青絲,柔聲道:“只是想到了些往事,過往種種如夢如幻,走到今日只覺得還身在夢中一般?!?p> 扈青娥聞言緊緊地環(huán)住祝彪,抬頭凝望著雙眼,深情款款的說道:“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陪在你的身邊?!?p> 祝彪輕輕的刮了下扈青娥的瓊鼻,拉著她微涼的手,沉默不語。兩人正在溫存之際,卻見著一個面容清秀的紅衣丫鬟,俏生生的出現(xiàn)在窗前。
丫鬟著紅衣,亦名紅衣,紅衣手臂上搭著兩條錦帕,手中端著銅盆,知道自己打擾到了新婚的夫妻,面容有些局促的說道:“官人、娘子,該洗漱了,稍后還得去太公那里見禮?!?p> 過了一時,紅衣進屋服侍新婚夫妻洗漱完畢,祝彪與扈青娥穿戴整齊,便攜手出了自己的小院,朝著祝朝奉的院子而去。
一路上的遇著的人,都是微笑的拱手祝福,所有人都知道,獨龍崗今日正式迎來了它的女主人。
祝朝奉的院中,老爺子坐在太師椅上,滿臉笑容的接過媳婦茶,嘴里直說著三郎要是欺負了你,只管來找爹爹之類的話,一旁的祝龍、?;?、張貞娘等人亦是喜笑顏開。
二人回到自己小院,便又聞得院外一片嘈雜,紅衣打開院門,卻是一大幫子女眷聯(lián)袂而來。
有昨日攔路的潘金蓮和程婉兒,也有盧俊義的夫人,鄔梨的夫人和妹妹鄔清兒,還有個英氣十足的少女,鄔梨的義女瓊英。
祝彪望著這一大群鶯鶯燕燕,只感覺頭皮發(fā)麻,朝著眾女告罪一聲,便逃出門去。
一路到了莊內(nèi)校場旁,只見得此時校場上圍得人山人海,歡呼聲此起彼伏,見祝彪來此,圍觀的莊丁讓出一個缺口,內(nèi)圈里柴進、鄔梨、林沖、魯智深、武松、孫安等人皆在此處。
柴進見著祝彪,讓開一個身位,指著場中央,祝彪定睛一看,便見得場中左右兩邊各有一員大漢。
一邊騎白馬,持金纂提爐槍;一人騎黑馬,執(zhí)丈八蛇矛。
玉麒麟——盧俊義,賽桓侯——杜壆,巔峰較量,一觸即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