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老朱跪求我貪污!

第四十五章 朱元璋:問問康王

大明:老朱跪求我貪污! 日月行空 2522 2022-08-05 21:57:20

  這可奇妙了。

  從來未聽說過,朱元璋竟然能掐會算,而且還比劉基算得更準。

  “是康王,康王在奏折中曾經提到過,三晉之地可能出現旱災,所以稅收只預估了平時的三成?!?p>  朱元璋手指輕輕敲擊在龍椅的副手處,思緒飛速旋轉,應該如何應對這場旱災。

  同時還能扯謊。

  將他經常微服康王府的事兒,用奏折遮掩過去。

  ——當皇帝,得有好腦筋呀。

  眾臣釋然。

  同時也對朱成心中好奇起來,這位皇帝陛下的十三皇子,竟然還有卜算的手段??

  甚至還在劉基之上。

  誰都知道。

  劉伯溫上懂天文、下知地理;曉陰陽,通八卦,卜算之道竟然還不如康王朱成?

  奇了怪。

  “右丞相,起身吧,這事不怪你?!?p>  朱元璋大手噓噓一抬。

  示意劉基起身。

  劉基不起。

  朱元璋沒有再說什么,他并不怪罪劉伯溫,星象在朱元璋眼中,說到底就是一門玄學。

  如果現在治罪劉基。

  豈不是認為所有天災都應該被劉基預測到?

  日后但凡有天災沒有被預測。

  就弄死右丞相?

  顯然不合理。

  “諸位愛卿,先不管康王得知三晉之地發(fā)生旱災的理由?!?p>  朱元璋皺眉說道。

  “既然事情已經發(fā)生,咱們應該如何處理這場罕見的旱災?”

  “如今三晉之地怨聲載道,每日都有人民因饑餓、炎熱死去?!?p>  “咱心不忍?!?p>  “況且那些流民,一旦讓他們來到應天,那咱們應天的儲備糧,應該也不夠用吧?”

  “回稟陛下,的確不夠?!?p>  戶部侍郎郭恒跪倒在地。

  這位戶部侍郎真是氣得想要罵街,換句話說,任何朝代,管錢糧的官,都不是那么容易討到好。

  好不容易銀錢的事告一段落。

  現在馬上又有流民沖擊應天府,現在45萬,到應天最少30萬的流民。

  相當于應天人口突然增加三成!

  多少的糧食儲備。

  都不夠用啊。

  “陛下,還是應該考慮疏散流民,三晉之地旱災,那么可以優(yōu)先考慮將災民疏散到鳳翔府、延安府、鞏昌府和漢中府。”

  此時,胡惟庸站出來,開口說道。

  “尤其是漢中府,漢中府屬于康王的番地,既然康王殿下已經提前預料到三晉之地可能爆發(fā)旱災,那么他一定有所準備?!?p>  胡惟庸不愧是左丞相。

  他能做到這個官位,接替李善長的班,說明有一定真才實干。

  能在瞬息之間提出解決方法。

  遠超其余臣子。

  “左丞相說的是!”

  “臣附議。”

  “應該先將流民散開,讓三晉之地周圍的州府分擔壓力?!?p>  “臣,同意?!?p>  “……”

  一眾臣子附議。

  “另外,朝廷方面也需要立刻準備賑災糧,發(fā)放在三晉之地,還有周圍的州府?!?p>  胡惟庸繼續(xù)說道。

  “目前關鍵時期,朝廷需要減少開支……”

  “哼?!?p>  朱元璋隱晦的冷哼一聲。

  ‘關鍵時期,減少開支’,意思就是,先將丈量天下的政令停止唄。

  胡惟庸不愧是淮西勛貴的領軍人物,一有機會,就要反對丈量天下。

  “對對對,朝廷必須發(fā)放賑災物資!”

  “丈量天下……”

  “臣覺得,可以先行暫停丈量天下的政令,從而將錢款補給到三晉之地。”

  “……”

  見到有機會反駁丈量天下,群臣們的熱情明顯高漲許多。

  遠遠超過為旱災獻策。

  “閉嘴,丈量天下乃是國之大事,絕對不可停止?!?p>  朱元璋呵斥一聲。

  “三晉之地的旱災,咱肯定要賑濟,不過先等等,或許三晉之地的州府,能將災民梳理掉大部分?”

  雖然按照胡惟庸所說,讓三晉之地的周圍州府,諸如鳳翔府、延安府、鞏昌府等等分散災民,是比較優(yōu)秀的處理方法。

  但是……

  胡惟庸提到朱成,無疑是給朱元璋提了個大醒,朱成似乎早就在籌備對抗旱災,尤其是流民的沖擊。

  或許朱成能給自己一個大驚喜?

  誠然。

  漢中作為中原要地,人口還要在應天府之上,但是漢中府一州府。

  人口就接近130萬。

  比應天府多出40萬。

  可就算如此,面對45萬數量的災民,漢中府真的能承受下來?

  不可能。

  憑借朱元璋的認知,漢中府能承受住10萬流民,就已經達到極限。

  45萬流民遠超漢中的負載極限。

  但不知為何。

  朱元璋愿意相信朱成,萬一這奇妙的十三皇兒,能再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呢??

  “先退朝?!?p>  朱元璋一擺手,從龍椅上站起身。

  這一幕。

  可給群臣嚇壞了,三晉之地如此大的災難,巡撫八百里加急的奏折。

  您咋看了之后,討論一圈,沒有實質性的命令呢??

  這可不符合朱元璋雷厲風行的作風。

  不過……

  群臣也并未開口阻攔,能阻攔陛下的人,朝堂上只有兩位。

  分別是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劉基。

  這兩人不開口。

  誰也不敢逾越。

  ——劉基是打算散朝之后,再去找朱元璋請罪,所以沒有阻攔。

  胡惟庸則是心中小算盤打的賊響。

  這場旱災。

  越糟糕,對于他而言越有利,三晉之地亂成任何樣子,也影響不到淮西。

  而朝廷越亂。

  朱元璋就越不能順利實行丈量天下的政令,這件事兒朱元璋處理的越昏庸,他胡惟庸越高興。

  只不過。

  胡惟庸也不知道,為何朱元璋如此奇怪,竟然將此事置之不理。

  兀自下朝?

  算了。

  既然朱元璋不愿意管,那就等待三晉之地的流民爆發(fā)吧!

  一旦流民來到應天。

  朱元璋再有任何舉措,都來不及了,應天乃至周圍糧倉的儲量。

  根本無法應付超過10萬災民。

  哼哼——

  胡惟庸攆著山羊胡子,在群臣的簇擁下,離開朝堂。

  ……

  同時間。

  御書房。

  “陛下,右丞相劉基大人求見?!?p>  朱元璋正在換衣服。

  太監(jiān)尖細的聲音便是在門外響起。

  “進。”

  朱元璋回應道。

  劉伯溫進來,隨后又是跪倒在地上,一語不發(fā)的用言語請罪。

  “劉基先生快快請起,星象這東西又不能百算百中,如果你要非得請罪,那日后所有大小天災,你就必須都算給咱?!?p>  “否則次次治罪!”

  朱元璋拉起劉伯溫。

  這位和他一起打下天下,廉潔公正的老先生,朱元璋可不忍心看他一直跪著。

  “陛下,臣……臣相見康王。”

  劉基憋了半天,終于開口說道。

  他就想問問。

  朱成到底是如何算出的三晉之地大旱,至少在卜算方面,劉基已經承認,自己不如朱成。

  “可以,但是不準問朱成如何算出三晉之地的旱災。”

  朱元璋說道。

  “不然你就自己去問,咱還不想在朱成面前暴露身份呢!”

  如果讓劉基直白的問出內心疑問,并且和朱成探討星象學。

  朱成肯定會心生懷疑。

  畢竟大明懂星象學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劉基和朱成聊上幾句,就會暴露身份。

  “呃?!?p>  劉基站在原地,心中思緒流轉,既然和朱元璋同行,不讓問星象學相關的事情。

  那么他是不是要以自己的身份去見朱成?

  倒也不是不行。

  畢竟劉伯溫沒有在朱成面前隱藏身份的理由。

  可是……

  劉伯溫還是糾結,他總感覺朱成這小子,亮出身份問他。

  他就會藏拙。

  在劉基猶豫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換好衣服,準備出城見朱成。

  ——仔細問一問他。

  對于三晉之地的旱災,到底準備到何種程度?

  能否應對。

  這場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旱,45萬流民,又如何處理???

  “涼國公,魏國公求見?!?p>  還不等朱元璋離開御書房,太監(jiān)尖細的聲音又是響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