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 國將不國
岳老三已經(jīng)問明車馬的去向,于是驅(qū)車過來,幼薇攜綠翹上了車。綠翹上車后低聲對幼薇道:“阿姐,我覺得那些孩子好可憐,有些比我當時還小?!?p> 幼薇嘆道:“怪只怪這個社會苛捐猛如虎,可惜我們的圣人還不知道收斂一二,再這樣下去,國將不國了?!?p> 幼薇記得,唐朝滅亡是九零五年,但那是用現(xiàn)代紀年法記載的,放到唐代,現(xiàn)在離九零五年到底還有多久,她卻分不清了。
“走吧走吧?!庇邹币呀?jīng)不知道該怎么去評價這件事情了??傊?,國家不把人當人,老百姓也活不出一個人樣。她有些后悔自己回來調(diào)查這件事情,有個時候糊涂未必不是福。就比如賀滄州,他家里人都死光了,又揭露出這件事情的真相,他的后半生將守著一屋子的錢財,還有空蕩蕩的村子,往后歲月也就只剩余傷了。
一路上,幼薇和綠翹都沒有說話,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岳老三把他的那首歌唱了又唱,唱到后面他覺得沒趣了,這才停了下來。
不覺已到了中午,岳老三在上次的那個小鎮(zhèn)上次的那家餐館停了下來,問道:“去這家吃飯怎么樣?”
幼薇看都沒看到了哪里,回道:“沒問題。”
下車的時候岳老三道:“別這么喪氣,生活中有壞人,自然也有好人,大抵還是好人為多?!?p> 幼薇道:“不是喪氣,只是覺得人的善惡往往只在一瞬間。淥水村的村民,他們?nèi)羰巧诤推侥甏?,個個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沒有人會去犯罪,我相信大多數(shù)村民都是善良的?!?p> 岳老三以一個兄長的語氣道:“那就是了嘛,都是被逼的,誰不想活命呢?那不是沒有辦法嗎?”
“不。”幼薇堅定地搖頭,“這件事告訴我們,做事要有底線,超越界線和底線的事哪怕是死,也不能做?!?p> 岳老三“哼”了一聲道:“那是因為你沒有餓到一定程度,等你餓到一定程度,看到一粒米眼睛都會放光的時候再說吧?!?p> 幼薇狐疑地看向岳老三,“莫非阿兄也曾經(jīng)做過類似的事情?”
岳老三淡然道:“我只是挨過餓,知道其中的滋味而已,所以,他們能做出那種事來一點兒也不奇怪?!?p> 三人在小餐館吃過中飯,便繼續(xù)起程了。還是跟以前一樣,曉行夜宿,半下午的時候遇到客棧就宿下了。
而越往南走,所過之處就越為荒涼。
幼薇心顫顫的,大唐女子固然豪放,但像她這樣橫跨中國的女子只怕是少之又少。但是,現(xiàn)在已是騎虎之勢,無論是往前走還是往后退回太原,距離都很遙遠。可能回太原的路還更遠。
岳老三問她:“你橫跨這么長的距離去做什么???”
幼薇驚訝道:“明府沒有告訴你?”
“沒有啊,他只說好好保護你,回去給我獎勵?!?p> 幼薇大大松了一口氣,她怎么好意思說出口,說自己為了一個男人橫跨中國?哎,也是綠翹慫恿,她腦袋一發(fā)熱就出發(fā)了。如今再想起,她到底哪來的勇氣?不但李近仁將來會罵她,這會兒她自己都想罵死自己。兵慌馬亂的年代,還以為是現(xiàn)代社會可以四處旅游呢。
不想被岳老三罵,幼薇胡謅了個理由搪塞過去。好在旁邊的綠翹也不揭穿她。
這天中午,三人點了菜正等著,一個年輕女人走過來問道:“看三位的樣子應(yīng)該是外地來的吧?”
幼薇見這女人面相和善,于是笑瞇瞇道:“正是,大姐也是外地來的吧?”
“對,我是剛從播州那邊過來的,你們是不是正要往播州去?”
幼薇驚訝地看向綠翹,又看了看岳老三,轉(zhuǎn)頭笑看著年輕女人道:“大姐從哪里看出來的呢?好像我們剛剛沒有說過要去哪里的話?!?p> 女人指了指門外那條路,道:“你們可能剛才沒注意到我,我和你們先后進的店,你們從那邊來,車頭和我相對,你說我怎么知道你們要去的方向的?”
幼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進店的時候正和綠翹說話,并沒有注意到女人。
“如果你們?nèi)ゲブ莸脑?,我建議你們還是不要去了?!迸死^續(xù)說道,她看幼薇疑惑地看她,于是道,“播州正發(fā)生兵亂?!?p> “兵亂?!”
“對,你沒聽錯。邕州城被南詔軍包圍這事不知諸位聽說過沒有?”
幼薇正想了解這方面,連忙起身把婦女迎到自己的位置上,自己則坐到旁邊的座位上,然后才回答問題。
“聽到過一點?!?p> 女人坐在凳子上,動了動身子,不大習慣幼薇的熱情,道:“邕州城的守將也不知道用了什么辦法,在南詔軍將他們圍得水泄不通的情況下,僅憑手里的幾千人馬,竟然把南詔軍打退了。而且……”
女人的話還沒說完,岳老三插嘴問了一句,“邕州城的守將是誰?”
“好像叫做什么、康什么吧?!迸伺叵?,想不起來,便道,“總之,叫康什么的,他帶兵把南詔軍打敗了。南詔軍當時慌慌張張,兵不擇路,很多人走散了,有些人就來到了播州,沒有吃的,就在播州這里搶掠。我就是因為播州兵亂,這才離開播州來到這里,準備去親戚家避一段時間。”
這時,店主端了飯菜過來,幼薇便留女人一起用餐。女人開始不同意,耐不住幼薇強留,便與他們一起吃飯了。
幼薇又問了問邕州城的事,這女人說得半清不楚的,也不知道是否有援軍相助。
岳老三分析道:“憑幾千人馬就趕走南詔將近十萬的大軍,要么就是南詔軍太弱,邕州軍太強,要么就是有外援相助。但是,但是,”為了強調(diào),岳老三用筷子在桌上點了點,“南詔軍弱嗎?”
“不弱?!庇邹被氐?,“如果弱,安南是怎么被攻破的?”
“對,南詔軍不弱。那邕州軍強嗎?”
“應(yīng)該也不強,若是強的話,又怎么可能被人圍得水泄不通呢?早在來之前就被人打得落花流水了。”
“由此可見一定有外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