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哪怕大魏國人人可參悟仙武天碑,卻也有門檻。
尤其是像呂布這種有污點的將領,是需要經(jīng)過一系列的審核。
至于這個審核過程,就看仙武勛中的官員如何看待呂布過往的表現(xiàn)了。
嗯……
人情世故之外,也就剩下嫉惡如仇了!
畢竟大魏國內(nèi)不是所有的臣子都能原諒當年身為董卓麾下卻反叛的呂布。
這就是呂布與郭汜、李傕等人的區(qū)別,自古至今,反復橫跳者最為人不恥。
眼下,能讓呂布這般急切的來懇求李岷,想來是受了一定的刁難。
奮武將軍,說白了就是個雜號將軍,能有人賞識,自然有前途,沒人賞識,大概率跟閑職差不多。
不過,這也正常,要是對參悟仙武天碑者審核不嚴格,民眾也不會珍惜這得之不易的機會。
李岷知道其中的緣由,但沒怎么理會,反是瞥了一眼一旁的侍從。
侍從心領意會,將一本檔案遞了過來,李岷掃視過后才對呂布說道,“十余年的牢獄之災也算懲戒,奉先,朕給汝三個月時間,若能突破金仙,前事不糾,便去前線參戰(zhàn)吧!”
“臣多謝陛下開恩!臣多謝陛下開恩……”
呂布叩頭叩得非常之快,在李岷的承諾下,他是真的松了一口氣。
連帶著臉上是那止不住的淚水,喜極而泣。
呂布知道,他的人生活過來了,對此恩賜倍加珍惜。
回首過往種種,他明白人皇陛下不喜他那種墻頭草的行徑,遂有了當年的牢獄之劫。
哎……
呂布心內(nèi)有些慶幸,若是等大魏乾坤統(tǒng)一,他才出獄,那就真的沒機會了。
想到這,呂布再次叩頭,由衷的感謝李岷給他機會,讓他可以煥然一新的立足于大魏。
至于所謂的三月突破金仙,呂布一點也不氣餒,沒有傳承都能從天地靈氣中獲得修為,若是在參悟仙武天碑后,他有信心可以做到人皇的要求。
是以,呂布在這一刻,是真的向李岷歸心了。
李岷見此,也沒阻止,有些事也需要一個發(fā)泄的口子,但他見不得將士婆婆媽媽,便擺了擺手說道,“好了,奉先,下去吧!最終如何,還得看汝自己!”
“喏!”
呂布起身,帶著他的志向前往了北軍駐地。
那里,赫然矗立著仙武天碑!
……
之后幾日,李岷難得放松了些,該做的安排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收獲成果的時候。
只不過,戰(zhàn)場終歸不是兒戲,不可能大魏想如何便如何。
外加蜀漢、東吳背后的支持勢力都存在一定的不甘,故而這場滅國之戰(zhàn),一時半會還真不一定能結(jié)束。
對此,李岷倒也沒有掉以輕心,大羅天還有元始存在,縱然他忘了對方,對方也憋著狠給他造成一些事端。
嗯……
高傲的圣皇不可辱嘛!
來來去去,就是這么個理由!
李岷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長居高位者的通病,有事沒事喜歡咋咋咧咧,生怕沒人知道他是圣皇似得!
估計是這么多年沒人挑釁過圣皇的威嚴了!
李岷這赤裸裸地在大羅天抽元始的臉面,對方哪接受的了!
更何況李岷離開時,透露了不存于這方世界的證道器———人皇印。
多方因素之下,元始也不能免俗,愈發(fā)對那所謂的鴻蒙混元無極太上大羅金仙耿耿于懷,以致于最后被李岷牽動。
至于最終元始入不入局,李岷無法保證,對方也是圣皇,且不蠢,只能各憑本事了!
……
與此同時,得到元始傳信的廣成子再度前往西天極樂凈土。
只是,這一次他感覺到眾生苦苦海上萬佛看他的眼神頗為古怪,好像……
好像在看小丑一般,透著一股濃濃的惡意。
但為了完成師尊的任務,廣成子還是忍著不適開口道,“闡教弟子廣臣子拜見佛門摩訶如來!”
摩訶如來那悲喜交加的佛臉上,蘊藏著一絲精明,隨即開口道,“廣成子道友免禮,不知道友來我妙法寺有何貴干?”
“呃……”
廣成子再好的脾氣也在心中腹誹摩訶如來的不要臉,好歹大家都曾同屬道門,難道汝換了個馬甲,吾就不認識了?
再者說,貧道之前又不是沒來過妙法寺,那時爾等的面孔可不是這般的!
哎……
真真是從未見過這般厚顏無恥之人!
但他又能如何?什么都不能譏諷,唯有佯作不知道,說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摩訶如來,貧道此次是為人間量劫而來,經(jīng)天水城一役,佛門與我闡教損失慘重,這些日子,汝等佛門作壁上觀,莫非是準備不再介入人間之事了嗎?”
摩訶如來還未回答,一位上佛卻是對廣成子呵斥道,“廣成子,我等敬汝是闡教大弟子,汝豈能如此咄咄逼人,不尊我佛如來?”
廣臣子是那個氣啊,老子堂堂闡教十二金仙之首,半步無極大羅金仙,現(xiàn)有圣皇金光護體,足以匹敵無極大羅金仙。
是以,廣成子根本不虛已經(jīng)位臨無極大羅金仙的摩訶如來,更別說還只是大羅金仙的上佛。
一念至此,一道強絕氣息威壓而去,并帶著廣成子的冰冷態(tài)度。
“哼!哪又如何?既是盟友,又豈能半途退怯的?”
“道友喜怒!”
摩訶如來適時出手,面色不卑不亢,但其全身佛力在坐地金蓮的加持下,瞬間崩碎了廣成子的威壓。
正所謂咬人的狗不叫,摩訶如來此舉無疑是在敲打廣成子,但做的方式卻是極為隱晦。
大概也知道自己無法奈何佛門,尤其是目下的摩訶如來,廣成子順勢收斂氣息,繼而說道,“摩訶如來,汝佛門究竟如何抉擇,給句話吧!”
“嗯……”
摩訶如來沉吟不語,自從他在釋迦摩尼那得知佛門大興的量劫在西游后,他就熄了與闡教合作的念頭。
若不是佛門實在是犧牲了不少人,他早讓佛門弟子盡數(shù)撤回妙法寺。
然而,以如今的事態(tài),哪怕他想撤,也做不到完全一言而決。
其一,以觀世音為首的一眾弟子已經(jīng)殺紅了眼,根本咽不下這口氣,自然對摩訶如來的佛旨陽奉陰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