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北宋月明

第三十三章 建中之說

北宋月明 江謹(jǐn)言 2248 2022-09-19 20:14:50

  大宋官員新任,程序繁雜,只除任一道,便需宰相、省臺,吏部、禮部十?dāng)?shù)道官員批核,哪怕只是走個流程,也需要幾日的功夫。

  除任過后,才是告身,告身制授,再到宣麻,領(lǐng)受,又是幾日的功夫。

  種師極當(dāng)廷任官是五日前的事情,若無意外,告身大概還要三兩日才能下來,不是急切的事情。

  而且就尋常而言,就是告身下來了,也還需籌備路資,準(zhǔn)備細(xì)軟,又是幾日的功夫,而種師極現(xiàn)在就準(zhǔn)備起了赴任的事情,確實早了些。

  種師極回道:“再拖下去恐怕不妥,還是早些離京地好?!?p>  種溪問道:“如此突然,難不成是西北戰(zhàn)事又有變故?”

  大宋對于官員赴任之期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似環(huán)慶路這樣的地方,赴任之期為一個月,種師極對來回的官路熟悉,最多最多二十日出頭便能抵達(dá),大可不必這般急迫,種溪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西北戰(zhàn)事,需要種師極這個安撫副使坐鎮(zhèn)。

  不過種師極搖了搖頭,道:“夏王李乾順親政未久,又是國力疲敝之時,斷不敢輕起戰(zhàn)端,為父欲早日離京非是因為戰(zhàn)事。”

  種溪接著問道:“難不成是韓相公那邊有所交代?”

  今日去見韓忠彥前,種師極還不曾這般急切地要赴任,但自韓府回來后,便就是這般說辭了,種溪心知此事多半是和韓忠彥有關(guān)。

  種師極聽著種溪的話,先是一頓,接著臉上露出了遲疑之色,似乎是在考慮這話該不該同種溪講。

  種溪也看出了種師極的遲疑,于是道:“可是此事干系朝中密辛,不便說于兒聽?!?p>  種師極擺手道:“倒也不是,這事早晚也會公諸于外,算不得什么密辛,只是此事有些麻煩,為父是怕你知道了多些不必要的擔(dān)憂?!?p>  種溪道:“爹爹多慮了,爹爹若是覺得此事麻煩,倒是真可說于兒聽,兒雖不善朝政,但興許也能幫著爹爹參詳參詳?!?p>  一旁的尹氏聽著種溪的話,也應(yīng)和道:“哥兒說的是,哥兒現(xiàn)在開竅了,不似之前了,就是你此次能如愿升任經(jīng)略安撫副使,哥兒也是出了大力的?!?p>  之前種師極和劉延慶爭環(huán)慶安撫副使的事情,其中種溪確實是出了大力,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種溪的話,環(huán)慶安撫副使恐怕就是劉延慶的了。

  這事種師極倒不曾怎么當(dāng)面夸贊過種溪,但私下當(dāng)著尹氏的面,種師極的大拇指可沒有少豎了,直說愛子聰慧懂事了,遠(yuǎn)勝其他小郎,聽得尹氏都不免得意幾分,故才有了這番話。

  話已經(jīng)說到了這個份上,也不是什么絕密之事,種師極也不再堅持。

  種師極對種溪道:“環(huán)慶路安撫副使之爭,劉延慶敗于了我,韓相也借此壓過了曾相一頭,韓相與曾相素來不和,此番又得了先機(jī),便欲趁熱打鐵,再下一城,徹底將曾布逐出朝堂?!?p>  種溪連忙問道:“韓相意欲何為?”

  種師極回道:“韓相欲從其子太仆少卿韓治之議,引提舉洞霄宮蔡京進(jìn)宮,以制衡曾布。又命我早日離京,穩(wěn)固西北局勢,以為朝外援手?!?p>  種師極之言一出,種溪面露訝色,種溪兩世為人,又豈會不知蔡京的大名。

  蔡京乃北宋四賊之首,禍國殃民的奸相,權(quán)傾朝野十七載,上愚君王,下欺百姓,北宋之亡,在一定程度上和蔡京脫不了干系。如此“功績”,就算是放在青史之上,和歷朝歷代的奸佞相較,也絕對是能夠名列前茅的。

  只不過據(jù)種溪所知,現(xiàn)在的蔡京還遠(yuǎn)遠(yuǎn)沒有史書上那般重的污名,現(xiàn)在的蔡京不過是去歲剛被從學(xué)士承旨的位置上罷免,貶去了杭州,任提舉洞霄宮這一閑職,是一個名聲不太好的能臣。

  原本種溪還想著蔡京被貶了地方,若是能一直這樣留在杭州倒是最好,至少也該多清閑兩年才是,可沒想到聽種師極的意思,蔡京竟然這么快就要起復(fù)了,而且還是韓忠彥舉薦的。

  蔡京是新黨擁躉,而韓忠彥是舊黨黨魁,依理而言兩人是政見不和的,韓忠彥又怎會請旨起復(fù)蔡京?

  種溪問道:“蔡京是元豐黨人,與韓相公自是不和,韓相公好端端的怎會有引蔡京進(jìn)京的念頭?!?p>  種師極回道:“所為何故,不過黨爭而已。蔡京雖是元豐黨人,但與曾布從來不和,當(dāng)初蔡京離京,就是曾布所為。韓相公知官家和蔡京私交頗善,蔡京此人又奸猾鉆營,此番韓相公引蔡京回京,就是為了打壓曾布,欲以蔡京替曾布相位?!?p>  種溪不解地問道;“曾布只是右相,韓相公才是左相,兩府之首,韓相公既知官家和蔡京有私交,就不怕蔡京盯上韓相公的左相之位嗎?”

  蔡京權(quán)欲滔天,又善于鉆營,只一個右相哪里能夠滿足他的胃口,他看中的一定是韓忠彥的左相之位,而不會如韓忠彥之意,只和曾布去爭一個右相,蔡京可不是餓犬,只會去爭別人丟出去的骨頭,他的胃口大的很。

  種師極道:“韓治與韓相公有言:官家雖登位未久,但治國有方,取的是中庸之道,正如年號‘建中靖國’之意,朝中左右兩相,必當(dāng)是各取元豐、元祐中人,想來不會偏頗了?!?p>  種溪聽著種師極的話,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緣故。

  所為靖中建國:立中道于天下,以靖國也。

  趙佶定此年號的用意就是因為厭惡了早年的新舊黨爭,以為如此只是徒耗國力,便想要在新朝平衡新舊兩黨,使得兩黨中人勠力同心,共安國事。

  韓忠彥也正是受了趙佶這個意思的影響,認(rèn)為趙佶必定會平衡兩黨在朝中的勢力,左右兩相的相位也會各不偏袒,新舊兩當(dāng)各占一個,這才要引蔡京進(jìn)京。

  在韓忠彥想來,現(xiàn)在的自己已經(jīng)是左相了,趙佶為了平衡兩黨,必定不會動自己左相的相位,蔡京就是爭也爭不來,他要想為執(zhí)政,只能去跟曾布爭相。

  不得不說,韓忠彥會這么想,這么做,確實有他的道理,只不過在種溪看來,韓忠彥不是不聰明,而是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他以為蔡京動不得他的左相之位,他以為蔡京會被曾布更好拿捏,以為自己鎮(zhèn)得住蔡京,但他哪里知道,蔡京之能,可遠(yuǎn)遠(yuǎn)不是曾布能比的。

  他引蔡京入京確實可以扳倒曾布,但他注定也會玩火自焚,將自己也給搭進(jìn)去,蔡京何許人也,他要的怎會只一個右相。

  種溪一拍大腿道:“韓相糊涂啊,韓相此舉看似是鷸蚌相爭,可得漁翁之利,但實則是引狼入室,與開門揖盜何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