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煌煌魏晉

第十三章 仙人撫我頂

煌煌魏晉 蘭陵花染顏 1996 2022-07-13 00:05:50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jīng)。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wèi)我形。

  云行信長風(fēng),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古人砍柴為樵,取草為蘇。蘇門山西側(cè)有一座山,稱鳳凰山,兩山對峙如門,蘇門者,即“樵蘇者入山之門也”。也因山前有百泉,故也稱百門山,它北連太行群嶺,南吐清泉,滿山翠柏,一片蔥綠,祠宇亭臺,點綴其間,奇異有趣。

  背依崇山峻嶺,俯臨碧波清流,山上翠柏茂密,許多古跡掩映期間,景色奇異有趣。山頂有嘯臺,是魏晉時孫登隱居長嘯處。孫登字公和,號蘇門先生,土窯居之,夏則編草為裳,冬則披發(fā)至腹,善長嘯,好易讀,扶一弦琴,人見之與語不應(yīng)。有村人將其高高抬起拋入湖中,觀其怒,登從水中爬出,大笑而去。竹林七賢中的稽康曾從游三年,問其所圖,終不答。

  孫登是汲郡共縣人,孑然一身,沒有家屬,獨自在北山挖掘土窟居住,夏天自己編草做衣,冬天便披下長發(fā)覆身,平生好讀易經(jīng),安閑無事,常彈弦琴自娛。性情溫良,從來不發(fā)脾氣,有人故意捉弄他,把他投入水中,要看他發(fā)怒的形態(tài),可是孫登從水中爬起來,卻哈哈大笑,毫不介意。

  后來居住在宜陽山,司馬昭聞知后,命阮籍前往拜訪,與他談話,卻默不作聲。嵇康又跟隨他游學(xué)三年,問他有何目標抱負,孫登也始終不答。

  及至嵇康將離別時,對孫登說:“先生難道竟無臨別贈言嗎?”孫登說:“火生而有光,如不會用其光,光就形同虛物,重要的是在于能用光,光就能發(fā)生作用。人生而有才能,如不會用其才,才能反會召禍,重要的是在于能用才,才就能利益天下,所以用光在于得到薪柴,可保持久的光耀;用才在于認識獲得道德真才,乃可保全其天年。如今你雖多才,可是見識寡淺,深恐難免誤身于當今之世,望你慎重。”

  嵇康未能接受,后來果然被司馬昭所害,臨終作幽憤詩,詩中有“昔慚柳下,今愧孫登”兩句,深表感慨,后悔當初不聽孫登相勸之言所誤。

  “蘇門先生為何一言不發(fā)?!敝灰娨坏溃簧硪簧L袍,頭戴道冠或者挽一個道髻,手拿浮塵,身背一口寶劍。

  一名頭戴紫陽巾,身穿八卦衣的道士,在徐徐清風(fēng)中飄然而來。只見他鶴頂龜背,鳳目疏眉,面色紅潤,神態(tài)飄逸。他一來到人群中,立覺其氣質(zhì)非凡,似鶴立雞群。

  腳蹬一雙藏藍色翹頭厚布鞋,身穿藏藍色青衫大馬褂,蜷坐中央,一對劍眉樹兩邊,緊閉雙眸,方形大口念念有詞。

  登曰:“何日棲鶴東觀,竟不聞知,殊缺地主之禮?!?p>  葛玄道:“野人新至,無交游。聞居士揮霍,深愿求飲焉?!?p>  只見身邊一道童青袍裹身,發(fā)髻鎖發(fā)。腳踏棉布鞋,身挎一布包。目如晨星精光閃,氣勢如虹坐如山。龍行虎步,步不踏塵,行如輕風(fēng)拂柳,又如疾風(fēng)過,不采塵。

  “天師光臨寒舍,唯有以酒相邀?!睂O登這個才情頗高的隱士高人,隱居田園,一生耕種為生,甘愿清貧,也不隨波逐流,深得世人敬重。

  這是多么悠閑自適的隱逸生活,遠離塵囂,拋卻功名,寄情山水,魚鶴隨行,詩書相伴,閑來烹茶,興來作詩。

  “吾即日便赴張華之邀,不知先生有何賜教。”

  “洛邑并非龍?zhí)痘⒀?,張茂先潛心向道,自然無暇顧及自身?!?p>  “似先生這等抱負,何不求取功名,立身于廊廟,垂名于竹帛;卻乃赍志林泉,混跡樵牧,與草木同朽?竊為先生不取也?!?p>  議論了一番時事,遂取酒對酌,不忘懷酩酊。

  孫登道:“吾與足下今已為聲氣之友,何必嘲諷?!彼炝钭笥?,依舊移在對席。從人獻過杯箸,幾人安席定位。庭下承應(yīng)樂人,一行兒擺列奏樂。那筵席杯盤羅列,非常豐盛。雖無炮鳳烹龍,也極山珍海錯。

  黃昏時分,殘陽如血,張華獨自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深秋的山林,落葉繽紛,寒意陣陣,不遠處的山峰一座座高聳。再仔細一看,山頂上,金黃色的琉璃屋頂,在夕陽的照耀下散發(fā)著熠熠的光彩。

  他抬頭仰望,又只見一輪圓月,籠罩著一朵朵流云向前行走,是浮云在匆匆趕路,還是月亮在行走,這醉人的美景,讓他分不清了。

  颯颯秋風(fēng)拂過他的臉龐,張華終于來到了山頂上,看到了向往的屋榻。此時此刻,四周靜謐無聲,不見人跡,只有仙氣氤氳,遒勁的蒼松仿佛仙鶴一樣,拱衛(wèi)在房屋的兩旁。

  不多時,左手官路上有一老叟,髯垂玉線,發(fā)挽銀絲,箬冠野服,左手舉藤杖,右手攜竹籃,徐步而來。張華起身整衣,向前施禮。那老者不慌不忙,將右手竹籃輕輕放下,雙手舉藤杖還禮,道:“先生有何見教?”張華道:“請問足下可是蘇門先生?

  張華連忙的伏地叩頭,稱道:“中書令張華不揣凡庸,冒叩洞府,伏乞收為弟子,生死難忘!”那老者笑道:“我怎好收留得你?且引你進去懇求葛玄天師便了?!蹦抢险呷ゲ痪?,便出來引張華進去。到玉墀之下,仰看壁上華麗如天宮一般,端的好去處。

  張華去那殿中看時,只見正居中坐著一位仙長,頭戴碧玉蓮冠,身披縷金羽衣,腰系黃絳,足穿朱舄,手中執(zhí)著如意,有神游八極之表。東西兩傍,每邊又坐著兩位位,一個個仙風(fēng)道骨,服色不一。滿殿祥云繚繞,香氣氤氳,真?zhèn)€萬籟無聲,一塵不到,好生嚴肅。張華上前,逐位叩了頭,依舊將這冒死投見的情節(jié),表訴一遍。只見中間的仙長說道:“張華,你未該來此,怎么就擅自投到?我這里沒有你的坐位,快回去罷!”張華便涕泣稟道:“我張華一生好道,不曾有些兒效驗。今日幸得到了仙宮,面見仙長,豈肯空手回去?”

  葛玄出生在三國時期丹陽句容,也就是現(xiàn)如今的江蘇省。葛天師的家庭是名門望族,世代為官,在當?shù)厥呛苡袆萘?,按理說作為官二代、富二代的葛玄是完全可以起點就是別人終點的,只要按照家族的安排一定可以高官厚祿,但是自幼博古通今、年少成名的葛玄卻偏偏不喜歡仕途人生,反而對于玄乎其玄的黃老之術(shù)非常喜好。于是放棄常人選擇,拜左慈為師,飽讀五經(jīng),研習(xí)道法。

  葛天師道法精深,善于畫符治病,精通辟谷術(shù),可以多年不吃東西。據(jù)傳聞葛天師還可以端坐在熊熊烈火之上,而無論身體還是衣服都絲毫無損;夏天炎熱之時,葛天師還能夠入水底,終日不出,出水后身上衣服沒有一滴水。

  有一次葛天師和朋友喝酒,借著酒興,朋友哀求葛天師略顯道術(shù)來讓大家開開眼界。葛天師微微一笑,放入口中一些白米飯,然后突然向空中突出,之間白米飯頃刻間變成了成群的蜜蜂,圍繞賓客飛舞,當葛天師一張嘴,蜜蜂們飛入葛天師口中,然后又變成了白米飯,葛天師吃下飯后,說了聲:見笑。

  葛天師身處東吳,且善道法之名眾人皆知,所以東吳之主孫權(quán)將葛天師召入宮中,若有大事必與天師相商。有一天孫權(quán)父子與葛天師游揚子江,忽然風(fēng)浪驟起,船只搖擺不定,眾將領(lǐng)急忙攙扶保護孫權(quán),等風(fēng)浪過后大家發(fā)現(xiàn)葛天師已不在船上,尋遍船與周圍都無法找到葛天師,孫權(quán)嘆道:哎,即便是葛仙師也無法躲避風(fēng)浪,命喪江中。話音剛落,之間船前水花翻滾,葛天師腳踏蓮花,從江中升起,而身上沒有一點濕漉之處。葛天師看著大家驚恐的樣子,忙說:讓大王受驚了,我見波浪起眾人保護大王,我就入江內(nèi)與伍子胥聊了一會天,望大王見諒。

  有一次孫權(quán)與葛天師等一眾人外出,見到眾人跪地祈禱,向天求雨。原來今年大旱,老百姓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于是紛紛跪地求雨。孫權(quán)見狀就對葛天師說,請?zhí)鞄熓┓ń涤?,否則如此大旱勢必今年糧食顆粒無收,老百姓生命堪憂。葛天師說:這有何難。只見天師畫符念咒,頃刻間,天雷滾滾,烏云密布,接下來大雨傾盆,這場雨足足下了又一尺厚。眾人見狀無不拍手稱奇。孫權(quán)又說:如此大水要是有魚就更好了。只見天師念念有詞,不一會水中就有幾百條二三尺的大魚在水中游動。孫權(quán)令人打撈幾條上來,燉熟之后鮮美無比。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